唐玄宗禦制道德真經疏卷之四

關燈
謙和以下之,柔靜以懷之。

    取言聚也,以聚於人也。

     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義雲:小國不能緻禮竭誠奉事大國者,僖公二十一年,如宋人為鹿上之盟#2,以求諸侯于楚,楚人許之,宋公子目夷曰:小國争盟,禍也。

    宋其亡乎,幸而後敗。

    及盟,目夷曰:禍其在茲乎。

    君欲已甚,何以堪之。

    於是楚執宋公以伐宋,冬會于亳,乃釋之。

    目夷曰:禍由未也,未足懲君,此小國不能事大國也。

    夫小國能事大國者,如隐公元年三月,邾儀父盟于蔑魯地,邾以附庸之,君未王命,故書名。

    然其小國,能通大國,繼好息民,書字以貴之是也。

    朝聘者,大國适小國為聘,大事小也。

    小國适大國為朝,小事大也。

    繼好,結信也。

    謀事補阙,禮之大也。

    孟子曰:唯仁者能以大事小。

    湯事葛伯,文王事昆夷是也。

    唯智者能以小事大,太王事熏鬻,勾踐事吳是也。

    大事小謂之樂天,小事大謂之畏天。

    樂天者,保天下。

    畏天者,保其國。

    《詩》雲:畏天之威,于時保之,此《周頌》美成王畏天之威,能安其太平也。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疏:《春秋》曰:師能左右之。

    ○義雲:《春秋》僖二十六年秋,宋叛楚而善於晉,楚令尹子玉、司馬子西帥師伐宋,圍缙,公以楚師伐齊取谷。

    凡師能左右之曰以,謂進退在己。

    置桓公之子雍於谷,以為魯援。

    楚申公叔侯戍之,桓公之子七人,為七大夫於楚,言齊孝公不能撫之故也。

    二十八年,楚子使申叔去谷也,此言左右由己,取舍因時也。

     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

     義雲:小國求大國為援助者,《春秋》文十四年秋,鄭伯與魯公宴于棐,鄭大夫歸生子家賦《鴻雁》之什,取其哀恤鳏寡之義,使魯侯恤之。

    又賦《載馳》之四章,言鄭國寡弱,取其小國有急,欲引大國以為援助是也。

     兩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為下。

     義雲:若大國不能為下,或會之以侈,示之以忲,人必離之。

    夏桀為有仍之會,而民叛之。

    商纣為黎之搜,東夷叛之。

    周幽為太室之盟,戎夷叛之。

    宋襄為鹿上之會,而諸侯叛之。

    楚子為申之會,而人心去之。

    懷不以德,綏不以禮,人人各有心,其可服乎。

     道者萬物之奧章第六十二 道者萬物之奧。

     疏:引《西升經》。

    ○義雲:《西升經》者,老君周昭王二十五年癸醜四月於終南之陰,尹喜草樓之内,授《道德》二經,既畢,欲西化流沙,尹喜問存三守一之方,習道修身之要,後以聖言編纂以升入太微、西化流沙之義。

    《西升經》凡三十六章九百七十二句,四千二百七十八言,其旨與《道德經》相出入,言大道甚深甚奧,為虛無之淵薮也。

     故立天子,置三公。

     義雲:四海之大,萬有之殷,厥初生人,不可無主,故立天子以牧之。

    天子者,尊事上帝,父事於天,母事於地,謂天之子也。

    一人不可以廣理,置百官以臨之,百官之長有三公焉。

    《尚書□周官》雲:其惟三公論道經邦。

    太師者,智足以為泉源,行足以為儀表。

    問焉則應,求焉則得,謂之太師,亦曰尚父。

    太言大也,為王之師,安車青蓋,金印紫绶。

    太傅者,訓也,保也,《大戴禮》雲:傅天子以德義。

    若天子無恩於父母,不惠于庶人,失禮於大臣,不中於制獄,皆太傅之失職也。

    太保者,倚也,任也。

    《大戴禮》雲:天子處位不端,受書不敬,言語不序,聲音不中律,進退即席,無升降揖讓之禮,皆太保失職也。

    複置三公:太尉、司徒、司空,主佐天子,理陰陽,親萬人,廣教化,此其職也。

    天工人其代之者,《書□咎繇谟》曰:一日二日萬機,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曠,空也。

    庶,衆也。

    居其位者,惟其人,非其人,則阙之。

    言人代天理官,不可以天官為私,用非其材也。

     雖有拱璧,以先驷馬。

     疏:《春秋》雲:乘韋先牛十二犒師之類是也。

    ○義雲:《春秋》僖三十三年,晉師伐鄭及滑,鄭商人弦高将市於周,遇之,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曰:寡君聞吾子将出師于弊邑,敢犒從者。

    不腆弊賦,為從者之淹,止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且使遽告于鄭,因有備焉。

     其安易持章第六十四 不貴難得之貨。

     疏:外謂珠犀寶貝。

    ○義雲:珠者,大或徑寸,光照十二乘,乃古人之所貴也。

    犀者,南徼之外,有牛重千餘斤,一角在鼻端,可以為寶,中斷其角,有文通達成形象者。

    有辟塵者,有辟水者,磨而服之,可解蠱毒之疾,雞見之夜驚,故曰駭雞。

    犀亦今古所貴也。

    金玉珍異,草木毛羽,衆所奇重者,皆曰寶焉。

    貝者,出東海中,如螺有文,有長尺者,可以為寶。

    在海為介蟲,居陸名猋,在水名蜬音甘。

    古者貨貝而寶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