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禦制道德真經疏卷之三

關燈
以因時表号,則有鬻常子、曾子、晏子、孟子、管子、孫卿子、魯連子、列子、莊子、庚桑子、王孫子、尹文子、公孫尼子、呂氏春秋、鄧析音昔子、鬼谷子之例是也。

     名與身章第四十四 名與身孰親。

     義雲:伯夷死於仁,聶政死於義,尾生死於信,荊轲死於勇,龍逢死於谏,伍員死於忠,介推死於怒,是皆名顯身殁,形骨飄零,披面剖心,火焚水溺,齒劍抉眼,自取滅亡。

     甚愛必大廢,多藏必厚亡。

     疏:劍玉賈害,譬諸懷璧,詩禮發冢,隻為含珠。

    ○義雲:劍玉者,《春秋》桓十年虞公之弟虞叔有玉,虞公求之,弗與,既而悔之,曰:周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之罪,吾焉用此,其以賈害也。

    乃獻之。

    又求其寶劍,叔曰:是無厭也。

    無厭,将及我,恐将殺我也。

    遂伐虞公,虞公出奔洪池。

    詩禮發冢者,《莊子》外篇之辭也。

     大成若缺章第四十五 躁勝寒,靜勝熱。

     義雲:《天元經》雲:立夏之後,日行于地北,入地少,故夜短而晝長,為熱。

    立秋之後,日行于地南,入地多,故夜長而晝短,為涼。

    日行去極,遠近不同,有暄涼寒暑之異,是則寒暑躁靜,陽氣之所運也。

    若夫用道之君,無為緻理,政靜而物泰,國安而人康,四表來王,五兵不用,清虛凝寂,澄默恬和,奸詐不敢侵,強梁不敢暴,烽燧不起,鼙柝不驚,海内晏如,此靜而勝矣。

    及其化之至,則讴歌洽,敬讓興,九旋雍和,四門穆穆,制禮作樂,舉賢用能,梯航屬望而來庭,書軌順規而禀化,八表麇至,群方駿奔,天地感通,人神交暢,熙熙然一變於道。

    内絕窺窬之孽,外無伺隙之鄰,歌之、味之,舞之蹈之,此靜理無為之所緻也。

    若其君以躁弁,臣以詐欺,動搖甲兵,振耀威福,強師百萬,北登單于之台,旌旗千裡,東涉浿滇遼之岸,老弱被勞役,婦女助轉輸,四海沸騰,六合搔擾,及其人之弊也,戶口減耗,生靈轉移,野絕人煙,晝聞鬼哭,此躁勝之所緻也。

     天下有道章第四十六 義曰:夫聖人之禦宇也,負斧扆而南面。

    前巫後史,蔔筮瞽侑,列於左右,無為而守至正也。

    三公在朝,三老在學,百辟奉職,修文德以懷遠,敷道化以育人,使俗洽和平,家興禮讓,來琛赆於四塞,息征戍於三邊倒載幹戈,休牛歸馬,然後樂耕褥糞田疇,多稼如雲,餘糧栖畝,苟或違此,則怨敵交侵,戎馬載馳,甲兵複用,此無道之所為也。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義曰:古人有言曰:君猶舟也,人猶水也。

    人非君不理,舟非水不行。

    舟水相須,不可暫失,故理國之本,養人為先。

    有道之君,守在四夷,外無兵寇,戈循不用,鋒镝不施,卻甲為於三邊,辟田疇於四野,深耕淺種,家給國肥,食為人天,務之大務也。

    《禮記》雲:人者,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故聖人作則必以天地為本,陰陽為端,四時為柄,日星為紀,鬼神以為徒,五行以為質,禮義以為器,人情以為田,四靈以為畜,故人情者聖王之田也。

    情田無為,幾於道矣。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義曰:理國不以道,則開拓邊土,侵伐戎夷,封域不甯,征役無已,或貪蒟醬起番禺之役,好名馬起大宛之師,骨壅窮荒,血塗草莽,營魄流飄於異域,戎車淪滞於遠郊,綿歲月以長征,及瓜時而不反,轉輸莫息,杼軸甚空,人怨國亡,禍非天與,所宜深戒也。

    豈若宇内不擾,諸侯鹹賓,君民協和,上下相保,使壯士無所施其力,辯士無所衒其詞武士無所銳其鋒,智士無所申其策,鑄劍戟以為犁鋤,貨佩刀而市耕犢,無為無役,以全永圖。

     罪莫大於可欲。

     義雲:《春秋》曰:僖二十年,宋襄公欲合諸侯,魯大夫臧文仲聞之曰:以欲從人則可,以人從欲鮮濟。

    言屈己欲從衆善也。

    明年,宋公為鹿上之盟,宋公子目夷曰:小國争盟,幸而後敗。

    是年秋,楚人執宋公,遂伐宋,此言以人從欲,乖其道也。

     咎莫大於欲得。

     義雲:《老君悔過經》雲:初犯為罪,亦名為過。

    過言誤也。

    犯過一千八十為禍,禍重於罪矣。

    犯千二百六十過為咎,咎又重於禍矣。

     不出戶章第四十七 不為而成。

     疏:凝神端扆。

    ○義雲:凝,靜也。

    端,莊肅也。

    扆,龍屏也,謂倚也,形若屏風,畫為斧文,於明堂之中牖間而設之。

    昔周公輔成王於明堂以朝諸侯,負斧扆南面而立,以正君臣之位。

     為學日益章第四十八 為學日益。

     義雲:學者,覺也,悟也,言以先王之道開導情性,使覺悟也。

    幼則昏迷而不悟,未可以學,長則捍格而難入,不可以教。

    學有三時,一就人身中為時者,十三歲之後,可以習業也,故《學記》雲:發然而後禁,則捍格而不勝,時過而後學,則勤苦而難成。

    二就年中為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