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禦制道德真經疏卷之三

關燈
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義雲:小惠未孚者,《春秋》莊十年,魯人曹刿對魯公之語也。

    是歲正月,公敗齊師于長勺。

    将戰,曹刿請見。

    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問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

    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

    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對曰:小惠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戰則請從,公與之乘,戰于長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齊人三鼓,刿曰:可矣。

    齊師敗績,公将馳之,刿曰:未可。

    下視其轍,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鼓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難測,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上禮為之。

     疏:曲為之防。

    義雲:制禮以防民曲也。

     故失道而後德。

     義雲:《春秋》昭二十六年,晏子對齊景公曰:禮之為國,為國#1與天地并,君令臣恭,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禮也。

    君令而不違,臣恭而不貳,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愛而友,弟敬而順,夫和而義,妻柔而正,姑慈而從,婦聽而婉,謂之善物也。

    公曰:善哉,寡人而今而後聞此禮之上也。

    對曰:先王所禀於天地,以為其民也,是以先王上也。

    則理世之道,禮為急矣。

     昔之得一章第三十九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義雲:《春秋》曰:今之王,古之帝也。

    昔堯舜之前,皆稱為帝,舜授於禹,禹以謙讓,自雲德不及帝,故去帝稱王。

    亦雲禹沒禅位於益,禹之子啟居于箕山。

    啟賢,故諸侯去益而朝啟。

    禹雖有禅益之名,而天下之人皆歸於啟。

    啟以德不及五帝,乃自稱王。

    自是之後,皆以王為号。

    至秦并天下,吞滅諸侯,獨為一統,乃上采三皇,下兼五帝,通為皇帝之号焉。

    今之王爵,居五等之上,漢法非劉氏不王,非功臣不侯,自是相承,以天子之衆子為王,嫡為太子。

    自周有天下,王之子為王子,之孫為王孫。

    國朝定法,以皇帝之孫侄為郡王,承嗣者為嗣王,異姓有功者封王,或錫以美号,或封郡王,然皆無列土之位矣。

     天無以清。

     義雲:晉惠帝元康年中,人君德衰,天示災變,天裂數丈,殷然有聲,是失沖和之道也。

    自此西晉版蕩,惠帝、哀帝皆罹其咎。

     地無以甯。

     義雲:《史記》雲:周幽王二年辛酉,西周三川皆震,岐山崩。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地震有五。

    又有梁山崩、沙鹿崩、石言算妖異。

    洎秦漢已降,不可勝紀,大則淪陷城邑,小則摧圯廬舍也。

     神無以靈。

     義雲:《春秋》僖主十二年七月,神降于莘,号公享之。

    周惠王河内史過曰:是何故也?對曰:國之将興,明神降之,鑒其德也。

    将亡,神亦降之,觀其惡也。

    故有得神以興,亦有得神以亡。

    虞夏商周,皆有之。

    虢多涼德,其将亡乎。

    後号國遂滅。

    昔河神為虐,娶女于人,西門豹投巫於河,其害遂息。

     谷無以盈。

     義雲:老君曰:伊雒而夏亡,河竭而商亡,周幽王辛酉川竭山崩,周亡之征也。

    亡不過十年,數之紀也。

    數及於十,紀猶極也。

    十一年庚申,西周為犬戎所滅,平王東遷是也。

     侯王無以貴高。

     義雲:侯則晉靈公夷臯、宋昭公杵臼、齊懿公商人、陳靈公平國是也。

    王則夏之太康、殷之武乙、周之幽厲、漢之桓靈是也。

     疏:天生萬物,惟人為靈。

    義雲:《書□太誓》篇文也。

     故貴以賤為本。

     疏:民惟邦本,《詩》雲:恺悌君子。

    義雲:《尚書□五子之歌》也。

    恺悌者,《詩□大雅□洞酌》篇之詞也。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谷。

     疏:孤與二三臣悼心失圖。

     義曰:孤與二三臣者,《春秋》昭七年二月楚子成章華之台,願與諸侯落之。

    宮室始成,祭之為落也。

    太宰蔿音委啟疆曰:臣能得魯侯。

    薳音委啟疆來召公,辭曰:昔先君成公命我大夫嬰齊曰:吾不忘先君之好,将使衡父照臨楚國,鎮撫其社稷,以輯甯爾民。

    嬰齊受命于蜀,盟,盟在成二年。

    奉承以來,弗敢失殒,而緻諸宗桃。

    自我先君恭王引領北望,日月以冀,傳序相授,于今四王矣,謂恭、康、郏敖、靈王也。

    嘉惠未至,唯襄公之辱臨我喪。

    孤與二三臣悼心失圖,社稷之不遑,況能懷思君德。

    今君若步玉趾#2,辱見寡君,寵靈楚國,以信蜀之役,緻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贶矣,何蜀之敢望。

    其先君鬼神實嘉賴之,豈惟寡君。

    君若不來,使臣請問行期,寡君将承贽帛而見于蜀,以請先君之贶。

    公将往,夢襄公祖。

    梓慎曰:公不果行。

    襄公之适楚也,夢周公祖而行。

    今襄公實祖,君其不行。

    子服惠伯曰:行。

    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