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禦制道德真經疏卷之二

關燈
使偪我諸姬,入我郊甸,則戎焉取之。

    戎有中國,誰之咎也?後稷封殖天下,今戎制之,不亦難乎。

    伯父圍之,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水木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本塞源,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餘一人。

    叔向謂宣子曰:文之霸也,豈能改物,翼戴天子,而加之以恭。

    自文以來,世有衰德,而暴蔑宗周,以宣示其侈,諸侯之貳,不亦宜乎。

    且王辭直,子其圖之。

    宣子說,王有姻喪,使趙成如周吊,且緻闫田與襚,反穎俘,王亦使賓滑執甘大夫襄,以說於晉,晉人禮而歸之。

     重為輕根章第二十六 重為輕根。

     疏:朵頤之求者。

     義曰:《易》頤卦初九之辭也。

    言人之開發言語,咀嚼飲食,皆當動頤,君子觀此頤象,故馑慎言語,裁節飲食也。

     雖有榮觀。

     疏:高台深池者。

     義曰:《春秋》昭二十年冬十月,齊景公瘠,遂痁式占切,疾也,期而不瘳,諸侯之賓問疾者多在,梁丘據與裔款二大夫言於公曰:吾事鬼神豐,於先君有駕矣,今君疾病,為諸侯憂,是祝史之罪也,諸侯不知,其謂我不敬,君盍誅於祝固、史器以辭賓。

    公悅,告晏子。

    晏子曰:昔宋之盟,屈建問範會之德於趙武。

    趙武曰:夫子之家事治,言於晉國,竭情無私,其祝史祭祝,陳信不愧。

    其家事無猜,其祝史不祈。

    建以語康王,康王曰:神人無怨,宜夫子之光輔五君,以為諸侯主也五君,文、襄、虛、武、景也。

    公曰:據與款謂寡人能事鬼神,故欲誅於祝史,子稱是語,何故?對曰:若有德之君,外内不廢,上下無怨,動無違事,其祝史薦信,無愧心矣。

    是以鬼神用飨,國受其福,祝史與焉,其所以蕃祉老壽者,為信君使也,其言忠信於鬼神。

    其适遇淫君,外内頗邪,上下怨疾,動作僻違,縱欲厭私,高台深池,撞锺舞女,斬艾民力,輸掠其聚,以成其違,不恤後人。

    暴虐淫縱,肆行非度,無所還忌,不思謗讟,不憚鬼神,神怒民痛,無悛於心。

    其祝史薦信,是言罪也。

    其蓋失數美,是矯誣也。

    進退無辭,則虛以求媚。

    是以鬼神不飨其國以禍之,祝史與焉。

    所以夭昏孤疾者,為暴君使也,其言僭嫚於鬼神。

    公曰:然則若之何?對曰:不可為,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澤之雀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鹽蜃,祈望守之。

    縣鄙之人,入從其政,偪介之關,暴征其私,承嗣大夫,強易其賄。

    市常無藝,征斂無度,宮室日更,淫樂弗違。

    内寵之妾,肆奪于市。

    外寵之臣,僭令於鄙。

    私欲養求,不給則應。

    民人苦病,夫婦皆詛。

    咒若有益,詛亦有損。

    聊、攝以東,姑、尤以西,其為人也多矣,雖其善祝,豈能違億兆人之詛?君若欲誅于祝史,修德而後可。

    公悅,使有司寬政,毀關去禁,薄斂已責。

    十二月,景公畋于沛。

    此言晏子言之所利,而景公從練修德,而疾速愈,遽能畋獵也。

     善行章第二十七 善人不善人之師。

     義雲:大學之禮,雖诏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言先王事師之道無北面,王行而西,折而南面,東而立。

    師尚父面西,以道書之旨以教於王。

    故王之義,君父師也。

    師無當於五服,五服不得不親,是則為師之道也。

     雖知大迷。

     義雲:夫初修者,有十事不可不知也。

    一者,初地之人,先因善欲,有欲樂心,乃能進趣。

    二者,親近善友,導引其心,深信正道。

    三者,簉詣明師,師有妙法,廣能宣告,示以要術。

    四者,既聞正教,能受讀誦。

    五者,能出家專行柔弱,永斷有為,離諸桎梏。

    六者,參受正戒,防身口心。

    七者,幽隐山林,栖遁獨處,永離嚣塵,修寂靜志。

    八者,當念大道,是真法王,能度衆生,越生死海,猶如船師,拯濟沉溺。

    九者,當念經教,是妙醫方,能示衆生,理煩惱藥。

    十者當念正法,是真父母,善能生我法身慧命。

    以是十法為地初地,因次以小乘柔伏之法,又進中乘兼修之法,後入大乘觀行之法。

     将欲章第二十九 将欲取天下而為之。

     義曰:天下之主,身有殊祥。

    履巨迹而誕伏羲,感神龍而孕炎帝,軒轅乃電光繞鬥,少昊乃星彩流虹,颛顼高辛,生資睿聖,唐堯虞舜,天表神奇,堯火運於赤龍,舜土德於虹瑞,月精命禹,燕卵降湯,紫氣霭於砀山,赤光照于漢室,皆并身有殊祥也。

    積玄勳而黃軒受命,禀前功而颛顼籲符,黃帝十七世而祚有殷,後稷十三世而興西伯,此皆積世累功也。

     執者失之。

     義曰:人君繼體承乾,不以其德毒流海内,禍起寰中,号令不行,戈鋋内向,天下既亂,海内沸騰,真主應運救人,撥亂反正,如夏禹、殷湯、周武、漢祖,創業之君也。

    天下既定,授于子孫,故嗣主繼明,守文承統,如夏桀、殷纣、周赧、漢獻,為繼體之君也。

    但創業之君,必資聖德,塞違輔過,明德顯仁,招懷隐淪,求采瘼病,初有大寶,罕及敗亡,蓋其勵精求理也。

    而繼體之君,不知稼穑,長於婦人之手,生於深宮之中,八音五色亂其心,麗服淫聲溺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