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果實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關燈
小
中
大
。
三因雲。
病者心煩。
欲飲清水。
反寒多。
不甚熱。
乍來乍去。
以喜傷心。
心氣耗散所緻。
名曰心瘧。
【蔥韭初生芽者。
食之傷人心氣。
】 【〔程〕】萌芽含抑郁之氣未伸。
食之能傷心氣。
【飲白酒。
食生韭。
令人病增。
】 【〔鑒〕】酒多濕。
韭性熱。
濕熱相合。
令人病增。
【生蔥。
不可共蜜食之。
殺人。
獨顆蒜彌忌。
】 【〔程〕】孫真人曰。
蔥同蜜食。
令人利下。
獨蒜。
氣味辛臭。
與蜜更不宜也。
案本草思邈曰。
燒蔥同蜜食。
壅氣殺人。
又雲。
大蒜。
合蜜食殺人。
【棗。
合生蔥食之。
令人病。
】 【〔程〕】棗與蔥食。
令人五髒不和。
【〔鑒〕】此義未詳。
【生蔥。
和雄雞。
雉。
白犬肉食之。
令人七竅經年流血。
】 【〔鑒〕】李曰。
此皆生風發火之物。
若合食則血氣更淖溢不和。
故七竅流血。
【食糖蜜。
後四日内。
食生蔥韭。
令人心痛。
】(韭。
趙作蒜。
) 【〔程〕】蜜。
與蔥韭蒜。
皆相反。
雖食蜜後四日内。
尤忌之。
相犯仍令人心痛。
千金黃帝雲。
食生蔥。
即啖蜜。
變作下利。
食燒蔥。
并啖蜜。
擁氣而死。
案糖。
說文饴也。
方言。
饧謂之糖。
明是糖與蜜各别。
程金鑒。
言蜜。
而不及糖何。
【夜食諸姜蒜蔥等。
傷人心。
】 【〔程〕】人之氣。
晝行于陽。
而夜行于陰。
夜食辛物。
以擾乎陽。
則傷上焦心膈之陽氣也。
【蕪菁根。
多食。
令人氣脹。
】(千金同。
) 【〔程〕】蕪菁。
即蔓菁也。
多食動氣。
案多食動氣。
出于宗。
【薤。
不可共牛肉作羹食之。
成瘕病。
韭亦然。
】(千金。
黃帝雲。
) 【〔程〕】薤韭牛肉。
皆難克化之物。
積而不消。
則為瘕。
【多食。
動痔疾。
】(食。
原本。
沈。
作病。
非。
今改之。
千金同。
) 【〔程〕】李廷飛曰。
性滑。
故發痔疾。
【〔鑒〕】滑而易下。
故發痔疾。
【野苣。
不可同蜜食之。
作内痔。
】(千金。
引黃帝。
無内字。
本綱。
引本經。
作肉痔。
) 【〔程〕】野苣。
苦也。
性苦寒。
能治痔。
與蜜同食。
複生内痔。
物性相忌。
則易其性也。
【白苣。
不可共酪同食。
作蟲。
】(千金。
引黃帝。
無字。
) 【〔程〕】白苣苦寒。
乳酪甘寒。
合食停于胃中。
則生蝕。
時珍雲。
白苣處處有之。
似莴苣而葉色白。
折之有白汁。
四月開黃花。
如苦結子。
【黃瓜。
食之發熱病。
】 【〔程〕】黃瓜。
動寒熱虛熱。
天行熱病後。
皆不可食。
(案此注本孟诜。
) 案藏器曰。
胡瓜北人避石勒諱。
改呼黃瓜。
至今因之。
而今此稱黃瓜。
則避石勒諱之說。
難信欤。
【葵心。
不可食。
傷人。
葉尤冷。
黃背赤莖者。
勿食之。
】 【〔程〕】葵心有毒。
其葉黃背赤莖者。
亦有毒。
不可食。
案弘景雲。
葵葉尤冷利。
不可多食。
葵心。
此猶心。
桃葉心之心。
謂葵菜嫩心也。
【胡荽。
久食之。
令人多忘。
】(千金同。
) 【〔程〕】胡荽。
開心竅傷神。
久食之。
故令人多忘。
【病患。
不可食胡荽及黃花菜。
】 【〔鑒〕】胡荽。
耗氣。
黃花菜。
破氣耗血。
皆病患忌食。
案本綱。
黃瓜菜。
一名黃花菜。
始出于汪穎食物本草。
本經所指。
未知此物否。
【芋。
不可多食。
動病。
】(案千金雲。
動宿冷。
) 【〔程〕】芋難克化。
滞氣困脾。
(案此注。
本于宗。
) 【妊婦。
食姜令子餘指。
】 【〔程〕】餘指。
六指也。
姜形如列指。
物性相感也。
博物志雲。
妊娠啖生姜。
令兒多指。
【蓼多食。
發心痛。
】 【〔程〕】孫真人曰。
黃帝雲。
食蓼過多。
有毒。
發心痛。
以氣味辛溫故也。
【蓼。
和生魚食之。
令人奪氣陰咳疼痛。
】(咳。
程金鑒。
作核。
是。
) 【〔程〕】生魚。
之屬。
合食則相犯。
令人脫氣陰核痛。
【〔鑒〕】陰核痛。
亦濕熱緻病耳。
案千金雲。
黃帝書曰。
食蓼過多。
有毒發心痛。
和生魚食。
令人脫氣陰核痛求死。
又黃帝雲。
食小蒜啖生魚。
令人奪氣。
陰核疼求死。
陰核。
即陰丸也。
【芥菜。
不可共兔肉食之。
成惡邪病。
】(千金。
黃帝雲。
) 【〔程〕】芥菜。
昏人眼目。
兔肉。
傷人神氣。
合食必為惡邪之病。
【小蒜多食。
傷人心力。
】 【〔程〕】小蒜。
辛溫有小毒。
發痼疾。
多食氣散。
則傷心力。
【食躁或躁方。
】(或。
趙徐作式。
) 【豉。
濃煮汁飲之。
】 【〔程〕】豉汁。
雖能解毒。
而躁字有誤。
【〔鑒〕】食躁或躁者。
即今之食後時或惡心。
欲吐不吐之病也。
故以豉湯吐之。
【鈎吻。
與芹菜相似。
誤食之殺人。
解之方。
】(〔原注〕肘後雲。
與茱萸食芹相似。
○今本肘後。
芹。
作芥。
無茱萸二字。
千金引肘後雲。
鈎吻茱萸食芥。
相似。
外台引肘後雲。
鈎吻與食芹相似。
肘後又雲。
此非鈎吻。
) 【荠(八兩)】 【上一味。
水六升。
煮取二升。
分溫二服。
】(〔原注〕鈎吻生地旁無他草。
其莖有毛。
以此别之。
○案此注千金外台。
引肘後。
接前與食芹相似為一條。
千金雲。
煮取三升。
冷如人體。
服五合。
日三夜二。
凡煮荠。
惟令濃佳。
肘後外台。
無此文。
) 案外台。
引肘後又雲。
此多生籬埒水渎邊。
絕似茶。
人識之無敢食。
但不知之。
必是鈎吻。
按本草。
鈎吻。
一名野葛。
又秦鈎吻。
乃并入藥用非此。
又一種。
葉似黃精。
唯花黃莖紫。
亦呼為鈎吻。
不可食。
故經方。
引與黃精為比。
言其形色相似也。
本經所謂與芹菜相似者。
别是一種。
陶
三因雲。
病者心煩。
欲飲清水。
反寒多。
不甚熱。
乍來乍去。
以喜傷心。
心氣耗散所緻。
名曰心瘧。
【蔥韭初生芽者。
食之傷人心氣。
】 【〔程〕】萌芽含抑郁之氣未伸。
食之能傷心氣。
【飲白酒。
食生韭。
令人病增。
】 【〔鑒〕】酒多濕。
韭性熱。
濕熱相合。
令人病增。
【生蔥。
不可共蜜食之。
殺人。
獨顆蒜彌忌。
】 【〔程〕】孫真人曰。
蔥同蜜食。
令人利下。
獨蒜。
氣味辛臭。
與蜜更不宜也。
案本草思邈曰。
燒蔥同蜜食。
壅氣殺人。
又雲。
大蒜。
合蜜食殺人。
【棗。
合生蔥食之。
令人病。
】 【〔程〕】棗與蔥食。
令人五髒不和。
【〔鑒〕】此義未詳。
【生蔥。
和雄雞。
雉。
白犬肉食之。
令人七竅經年流血。
】 【〔鑒〕】李曰。
此皆生風發火之物。
若合食則血氣更淖溢不和。
故七竅流血。
【食糖蜜。
後四日内。
食生蔥韭。
令人心痛。
】(韭。
趙作蒜。
) 【〔程〕】蜜。
與蔥韭蒜。
皆相反。
雖食蜜後四日内。
尤忌之。
相犯仍令人心痛。
千金黃帝雲。
食生蔥。
即啖蜜。
變作下利。
食燒蔥。
并啖蜜。
擁氣而死。
案糖。
說文饴也。
方言。
饧謂之糖。
明是糖與蜜各别。
程金鑒。
言蜜。
而不及糖何。
【夜食諸姜蒜蔥等。
傷人心。
】 【〔程〕】人之氣。
晝行于陽。
而夜行于陰。
夜食辛物。
以擾乎陽。
則傷上焦心膈之陽氣也。
【蕪菁根。
多食。
令人氣脹。
】(千金同。
) 【〔程〕】蕪菁。
即蔓菁也。
多食動氣。
案多食動氣。
出于宗。
【薤。
不可共牛肉作羹食之。
成瘕病。
韭亦然。
】(千金。
黃帝雲。
) 【〔程〕】薤韭牛肉。
皆難克化之物。
積而不消。
則為瘕。
【多食。
動痔疾。
】(食。
原本。
沈。
作病。
非。
今改之。
千金同。
) 【〔程〕】李廷飛曰。
性滑。
故發痔疾。
【〔鑒〕】滑而易下。
故發痔疾。
【野苣。
不可同蜜食之。
作内痔。
】(千金。
引黃帝。
無内字。
本綱。
引本經。
作肉痔。
) 【〔程〕】野苣。
苦也。
性苦寒。
能治痔。
與蜜同食。
複生内痔。
物性相忌。
則易其性也。
【白苣。
不可共酪同食。
作蟲。
】(千金。
引黃帝。
無字。
) 【〔程〕】白苣苦寒。
乳酪甘寒。
合食停于胃中。
則生蝕。
時珍雲。
白苣處處有之。
似莴苣而葉色白。
折之有白汁。
四月開黃花。
如苦結子。
【黃瓜。
食之發熱病。
】 【〔程〕】黃瓜。
動寒熱虛熱。
天行熱病後。
皆不可食。
(案此注本孟诜。
) 案藏器曰。
胡瓜北人避石勒諱。
改呼黃瓜。
至今因之。
而今此稱黃瓜。
則避石勒諱之說。
難信欤。
【葵心。
不可食。
傷人。
葉尤冷。
黃背赤莖者。
勿食之。
】 【〔程〕】葵心有毒。
其葉黃背赤莖者。
亦有毒。
不可食。
案弘景雲。
葵葉尤冷利。
不可多食。
葵心。
此猶心。
桃葉心之心。
謂葵菜嫩心也。
【胡荽。
久食之。
令人多忘。
】(千金同。
) 【〔程〕】胡荽。
開心竅傷神。
久食之。
故令人多忘。
【病患。
不可食胡荽及黃花菜。
】 【〔鑒〕】胡荽。
耗氣。
黃花菜。
破氣耗血。
皆病患忌食。
案本綱。
黃瓜菜。
一名黃花菜。
始出于汪穎食物本草。
本經所指。
未知此物否。
【芋。
不可多食。
動病。
】(案千金雲。
動宿冷。
) 【〔程〕】芋難克化。
滞氣困脾。
(案此注。
本于宗。
) 【妊婦。
食姜令子餘指。
】 【〔程〕】餘指。
六指也。
姜形如列指。
物性相感也。
博物志雲。
妊娠啖生姜。
令兒多指。
【蓼多食。
發心痛。
】 【〔程〕】孫真人曰。
黃帝雲。
食蓼過多。
有毒。
發心痛。
以氣味辛溫故也。
【蓼。
和生魚食之。
令人奪氣陰咳疼痛。
】(咳。
程金鑒。
作核。
是。
) 【〔程〕】生魚。
之屬。
合食則相犯。
令人脫氣陰核痛。
【〔鑒〕】陰核痛。
亦濕熱緻病耳。
案千金雲。
黃帝書曰。
食蓼過多。
有毒發心痛。
和生魚食。
令人脫氣陰核痛求死。
又黃帝雲。
食小蒜啖生魚。
令人奪氣。
陰核疼求死。
陰核。
即陰丸也。
【芥菜。
不可共兔肉食之。
成惡邪病。
】(千金。
黃帝雲。
) 【〔程〕】芥菜。
昏人眼目。
兔肉。
傷人神氣。
合食必為惡邪之病。
【小蒜多食。
傷人心力。
】 【〔程〕】小蒜。
辛溫有小毒。
發痼疾。
多食氣散。
則傷心力。
【食躁或躁方。
】(或。
趙徐作式。
) 【豉。
濃煮汁飲之。
】 【〔程〕】豉汁。
雖能解毒。
而躁字有誤。
【〔鑒〕】食躁或躁者。
即今之食後時或惡心。
欲吐不吐之病也。
故以豉湯吐之。
【鈎吻。
與芹菜相似。
誤食之殺人。
解之方。
】(〔原注〕肘後雲。
與茱萸食芹相似。
○今本肘後。
芹。
作芥。
無茱萸二字。
千金引肘後雲。
鈎吻茱萸食芥。
相似。
外台引肘後雲。
鈎吻與食芹相似。
肘後又雲。
此非鈎吻。
) 【荠(八兩)】 【上一味。
水六升。
煮取二升。
分溫二服。
】(〔原注〕鈎吻生地旁無他草。
其莖有毛。
以此别之。
○案此注千金外台。
引肘後。
接前與食芹相似為一條。
千金雲。
煮取三升。
冷如人體。
服五合。
日三夜二。
凡煮荠。
惟令濃佳。
肘後外台。
無此文。
) 案外台。
引肘後又雲。
此多生籬埒水渎邊。
絕似茶。
人識之無敢食。
但不知之。
必是鈎吻。
按本草。
鈎吻。
一名野葛。
又秦鈎吻。
乃并入藥用非此。
又一種。
葉似黃精。
唯花黃莖紫。
亦呼為鈎吻。
不可食。
故經方。
引與黃精為比。
言其形色相似也。
本經所謂與芹菜相似者。
别是一種。
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