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果實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關燈
黃。

    以治蕈毒。

    及天行疫毒。

    伏氣熱病。

    痘科毒甚不能貫漿者。

    悉有神效。

    (其法。

    用甘草為末。

    将毛竹筒一段。

    兩頭留節。

    刮去青皮。

    節上開一竅。

    納甘草于中。

    仍以芭蕉葉柄削針閉竅。

    浸糞坑中。

    四十九日。

    須至立春日取出陰幹。

    任用。

    ) 【食楓樹菌。

    而笑不止。

    治之以前方。

    】(樹。

    笑。

    并原本作柱哭。

    今據程本金鑒改之。

    ) 【〔程〕】弘景曰。

    楓木上生者。

    令人笑不止。

    以地漿解之。

     【〔鑒〕】李曰。

    心主笑。

    笑不止。

    是毒氣入心也。

    張氏醫說雲。

    四明溫台間山谷。

    多生菌。

    然種類不一。

    食之間有中毒。

    往往至殺人者。

    蓋蛇毒氣所熏蒸也。

    有僧教掘地。

    以冷水攪之令濁。

    少頃取飲者。

    皆得全活。

    此方見本草。

    陶隐居注。

    謂之地漿。

    亦治楓樹菌。

    食之笑不止。

    俗言食笑菌者。

    居山間。

    不可不知此法。

    案陶谷清異錄雲。

    菌蕈。

    有一種。

    食之令人得幹笑疾。

    士人戲呼為笑矣乎。

    此間無楓樹。

    然間有食菌而笑不已者。

    此豈所謂笑矣乎者耶。

     【誤食野芋。

    煩毒欲死。

    治之方。

    】(〔原注〕以前方。

    其野芋根。

    山東人名魁芋。

    人種芋三年不收。

    亦成野芋。

    并殺人。

    ) 【〔程〕】野芋三年不收。

    又名芋。

    味辛冷有毒。

    隻可敷摩瘡腫。

    人若食之。

    中其毒。

    土漿。

    豆汁。

    糞汁。

    俱可解也。

    本草陶弘景雲。

    野芋形葉與芋相似。

    芋種三年不采。

    成(音呂)芋。

    并能殺人。

    誤食之。

    煩悶垂死者。

    惟以土漿及糞汁大豆汁飲之。

    則活矣。

    程注摩敷瘡腫。

    出于時珍。

     【蜀椒閉口者有毒。

    誤食之。

    戟人咽喉。

    氣病欲絕。

    或吐下白沫。

    身體痹冷。

    急治之方。

    】(病。

    肘後。

    作便。

    外台作戟人咽。

    使不得出氣。

    便欲絕。

    肘後。

    下字無。

    ) 【肉桂煎汁飲之。

    】(肘後無肉字)【多飲冷水一二升。

    】(肘後多作若外台同) 【或食蒜。

    】(肘後作大蒜)【或飲地漿。

    】(肘後雲慎不可飲熱殺人) 【或濃煮豉汁飲之。

    并解。

    】(外台。

    引肘後雲。

    又急飲酢。

    又食椒不可飲熱。

    飲熱殺人。

    ) 【〔程〕】蜀椒氣大熱。

    有毒。

    味辛麻。

    閉口者毒更甚。

    辛則戟人咽喉。

    麻則令人吐下白沫。

    身體痹冷也。

    冷水。

    地漿。

    豉汁。

    寒涼能解熱毒。

    其桂蒜大熱。

    而肘後諸方。

    亦雲。

    解椒毒。

    不知其義。

    豈因其氣欲絕。

    身體冷痹而用耶。

     【〔鑒〕】如桂與蒜。

    皆大辛大熱之物。

    通血脈辟邪穢。

    以熱治熱。

    是從治之法也。

     【正月勿食生蔥。

    令人面生遊風。

    】 【〔程〕】正月甲木始生。

    人氣始發。

    蔥能走頭面。

    而通陽氣。

    反引風邪。

    而病頭面。

    故令生遊風。

    案遊風。

    未詳。

    千金。

    頭面風鸱頭酒。

    治風頭眩轉。

    面上遊風方。

    又菊花散。

    治頭面遊風方。

    又本事方。

    知母湯。

    治遊風攻頭面。

    或四肢作腫塊。

    此似指頭風眩運。

    又千金。

    面藥門。

    有治面上風方。

    即指鼻等。

    此雲生遊風。

    則當是鼻面粉刺等之謂。

     【二月勿食蓼。

    傷人腎。

    】 【〔程〕】扁鵲雲。

    食蓼。

    損髓少氣減精。

    二月木正旺。

    若食蓼以傷腎水。

    則木不生。

    故二月勿食。

     【三月勿食小蒜。

    傷人志性。

    】(千金。

    黃帝雲。

    ) 【〔程〕】小蒜。

    辛熱有毒。

    三月為陽氣長養之時。

    不可食此奪氣傷神之物。

     【四月八月。

    勿食胡荽。

    傷人神。

    】 【〔程〕】胡荽。

    葷菜也。

    辛芳之氣。

    損人精神。

    四月心火正旺。

    八月肺将斂。

    以心藏神。

    而肺藏魄。

    食此走散之物。

    必能傷神也。

     【五月。

    勿食韭。

    令人乏氣力。

    】 【〔程〕】韭菜。

    春食則香。

    夏食則臭。

    脾惡臭而主四肢。

    是以令人乏氣力。

    案春香夏臭。

    出于寇宗。

     【五月五日。

    勿食一切生菜。

    發百病。

    】(千金。

    黃帝雲。

    ) 【〔程〕】五月五日。

    為天中節。

    為純陽日。

    人當養陽以順令節。

    若食生菜。

    則伐天和。

    故生百病。

     【六月七月。

    勿食茱萸。

    傷神氣。

    】(千金。

    引黃帝。

    氣下。

    有起伏氣三字。

    ) 【〔程〕】六七月。

    陽氣盡發。

    吳茱萸辛熱。

    辛能走氣。

    故傷神氣。

     【八月九月。

    勿食姜。

    傷人神。

    】 【〔程〕】八九月。

    人氣收斂。

    姜味辛發。

    食之則傷神也。

    雲笈七簽曰。

    九月食生姜。

    成痼疾。

    孫真人曰。

    八九月。

    食姜。

    至春多患眼。

    損筋力。

    減壽。

    朱晦庵有秋姜夭人天年之語。

    謂其辛走氣瀉肺也。

    案秋不食姜。

    令人瀉氣。

    出于本綱李杲之說。

     【十月勿食椒。

    損人心。

    傷心脈。

    】(千金。

    黃帝雲。

    案自正月止于勿食椒。

    外台引仲景方。

    ) 【〔程〕】内經曰。

    九月十月。

    人氣在心。

    椒能走氣傷心。

    故傷心脈。

     【十一月十二月。

    勿食薤。

    令人多涕唾。

    】 【〔程〕】薤白。

    氣味冷滑。

    能引涕唾。

    非獨十一月十二月然也。

     【四季勿食生葵。

    令人飲食不化。

    發百病。

    非但食中。

    藥中皆不可用。

    深宜慎之。

    】 【〔程〕】脾王四季。

    生葵冷滑。

    非脾所宜。

    發病之物。

    藥餌中。

    皆不宜也。

     【時病瘥未健。

    食生菜。

    手足必腫。

    】(千金引黃帝。

    必下。

    有青字。

    ) 【〔程〕】時病。

    熱病也。

    熱病所瘥。

    而脾胃尚弱。

    食生菜。

    則傷脾。

    故令手足浮腫。

     【夜食生菜。

    不利人。

    】 【〔程〕】夜食生菜。

    則易停留而難轉化。

    不利于人也。

     【十月勿食被霜生菜。

    令人面無光。

    目澀心痛腰疼。

    或發心瘧。

    瘧發時。

    手足十指爪皆青。

    困委。

    】(千金。

    黃帝雲。

    ) 【〔程〕】道藏雲。

    六陰之月。

    萬物至此歸根複命。

    以待來複。

    不可食寒冷。

    以伐天和。

    生菜性冷。

    經霜則寒。

    寒冷之物。

    能損陽氣。

    食之能發上證。

    素刺瘧論雲。

    心瘧者。

    令人煩心。

    甚欲得清水。

    反寒多。

    不甚熱。

    刺手少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