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雜療方第二十三(論一首、證一條、方二十二首)

關燈
爪後。

    其文則順。

    以十爪甲為十二經之終始。

    灸之以接引陽氣。

    而回卒死。

    此惡氣中于太陽。

    令卒死而開口反張也。

    五毒諸膏散。

    方未見。

    案肘後卒死門雲。

    有三物備急丸散。

    及裴公膏。

    救卒死尤良。

    裴氏五毒神膏。

    見于百病備急散膏。

    無巴豆。

    而千金。

    加巴豆莽草薤白。

    為裴公八毒膏。

    所謂五毒諸膏散。

    蓋此類也。

    五毒。

    周禮鄭注。

    石膽丹砂雄黃礬石磁石。

    今考五毒膏八毒膏。

    但用丹砂雄黃耳。

    其餘并他品。

    而為五味八味也。

     【救卒死而四肢不收。

    失便者方。

    】馬屎一升。

    水三鬥。

    煮取二鬥。

    以洗之。

    又取牛洞(〔原注〕稀糞也。

    ) 一升。

    溫酒灌口中。

    灸心下一寸。

    臍上三寸。

    臍下四寸。

    各一百壯瘥。

    (洗之。

    外台。

    作洗足。

    ) 【〔程〕】卒死而四肢不收者。

    無陽以行四末也。

    失便者。

    正氣衰微。

    不能約束便溺也。

    物之臭者。

    皆能解毒殺邪。

    故以牛馬糞。

    及後條狗糞治之。

    心下一寸。

    當是上脘穴。

    臍上三寸。

    當是中脘穴。

    臍下四寸。

    當是關元穴。

    灸之以複三焦之陽。

    而回其垂絕之氣。

     【救小兒卒死。

    而吐利。

    不知是何病方。

    】狗屎一丸。

    絞取汁。

    以灌之。

    無濕者。

    水煮幹者取汁。

    (肘後用馬屎。

    沈本。

    無幹者二字。

    ) 【〔鑒〕】凡屎皆發陽氣。

    用狗屎。

    亦取發陽氣也。

    屍厥。

    脈動而無氣。

    氣閉不通。

    故靜而死也。

    治方。

    (〔原注〕脈證見上卷○徐熔附遣雲。

    見上卷。

    即第三葉。

    問曰寸口脈沉大而卒厥證一條是也。

    案肘後外台。

    冠張仲景雲四字。

    )菖蒲屑。

    内鼻兩孔中吹之。

    令人以桂屑着舌下。

    (肘後外台。

    舌下下。

    有又雲扁鵲法。

    治楚王效九字。

    ○案說苑。

    扁鵲治虢太子屍厥。

    子明吹耳。

    三因方。

    名内鼻散。

    ) 【〔程〕】甲乙經曰。

    屍厥者。

    死不知人。

    脈動如故。

    傷寒論曰。

    屍厥者。

    令人不仁。

    即氣閉不通。

    靜而死之謂也。

    菖蒲内鼻中。

    以通其肺氣。

    桂内舌下。

    以開其心竅。

    心肺開。

    則上焦之陽自能開發。

    屍厥之疾可愈。

    又方(外台宋本雲。

    集驗療屍厥方。

    肘後千金文仲備急必效同。

    此本出素問。

    )剔取左角發方寸。

    燒末酒和。

    灌令入喉。

    立起。

    (方寸。

    肘後。

    作方二寸。

    外台宋本。

    作方寸匕。

    燒灰以酒和。

    剔。

    素問作。

    音剃。

    同剃。

    韓非子。

    嬰兒不剔首則腹痛。

    ) 【〔程〕】内經曰。

    邪客于手足少陰太陰。

    足陽明之絡。

    此五絡。

    皆會于耳中。

    上絡左角。

    五絡皆竭。

    令人身脈皆動。

    而形無知也。

    其狀若屍。

    或曰屍厥。

    以竹管吹其兩耳。

    其左角之發。

    方一寸。

    燔治。

    飲以美酒一杯。

    不能飲者灌之。

    立已。

    (見缪刺論。

    )今仲景亦剔左角之發治者。

    以左角為陽氣之所在。

    五絡之所繞。

    五絡皆竭。

    故剔其五絡之血餘以治之。

    和以酒灌者。

    助藥力而行氣血也。

    肘後雲屍厥之病。

    卒死而脈猶動。

    聽其耳中。

    循循如嘯聲。

    而股間暖是也。

    耳中雖然嘯聲。

    而脈動者。

    故當以屍蹶救之。

    巢源雲。

    屍厥者。

    陰氣逆也。

    此由陽脈卒下墜。

    陰脈卒上升。

    陰陽離合。

    榮衛不通。

    真氣厥亂。

    客邪乘之。

    其狀如死。

    猶微有息而不常。

    脈尚動而形無知也。

    聽其耳内。

    循循有如嘯之聲。

    而股間暖者是也。

     【救卒死客忤死。

    還魂湯主之。

    方】。

    (肘後無方名。

    冠張仲景諸要方六字。

    三因名追魂湯。

    〔原注〕千金方雲。

    主卒忤鬼擊。

    飛屍。

    諸奄忽。

    氣絕無複覺。

    或已無脈。

    口噤拗不開。

    去齒下湯。

    湯下口不下者。

    分病患發左右。

    捉肩引之。

    藥下。

    複增取一升。

    須臾立愈。

    ○案千金無脈。

    作死一字。

    無拗字。

    捉。

    作捉踏。

    取下有盡字。

    ) 麻黃(三兩去節一方四兩○肘後千金翼用四兩)杏仁(去皮尖七十個)甘草(一兩炙〔原注〕千金。

    用桂心二兩。

    ○案外台。

    引肘後。

    療中惡短氣欲絕方。

    用桂心二兩。

    今本肘後。

    不用桂。

    ) 上三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去滓。

    分令咽之。

    通治諸感忤。

    (外台。

    引肘後雲。

    通療諸昏客忤良。

    集驗。

    張文仲備急同。

    ) 【〔徐〕】凡卒死及客忤死。

    總是正不勝邪。

    故陽氣驟閉而死。

    肺朝百脈為一身之宗。

    麻黃杏仁。

    利肺通陽之君藥。

    合炙甘以調中。

    故為救卒死主方。

    名曰還魂湯。

    着其功也。

     【〔鑒〕】中惡客忤。

    便閉裡實者。

    仲景用備急丸。

    可知無汗表實者。

    不當用備急丸通裡。

    當用還魂湯以通表也。

    通裡者。

    抑諸陰氣也。

    通表者。

    扶諸陽氣也。

    昧者不知。

    以麻黃為入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