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雜療方第二十三(論一首、證一條、方二十二首)

關燈
(案以下三篇。

    魏尤并不載。

    ) 【退五髒虛熱。

    四時加減柴胡飲子方。

    】(冬三月加)柴胡(八分)白術(八分)大腹槟榔(四枚并皮子用)陳皮(五分)生姜(五分)桔梗(七分)(春三月加)枳實(減)白術(共六味)(夏三月加)生姜(三分)枳實(五分)甘草(三分共八味)(秋三月加)陳皮(三分共六味) 上各咀。

    分為三帖。

    一帖以水三升。

    煮取二升。

    分溫三服。

    如人行四五裡。

    進一服。

    如四體壅。

    添甘草少許。

    每帖分作三小帖。

    每小帖。

    以水一升。

    煮取七合溫服。

    再合滓。

    為一服。

    重煮。

    都成四服。

    (〔原注〕疑非仲景方。

    ) 【〔鑒〕】此方證不屬。

    不釋。

    案程不載此方。

    蓋為宋人所附也。

     【長服诃黎勒丸方】(〔原注〕疑非仲景方。

    ) 诃黎勒(趙有煨字)陳皮濃樸(各三兩) 上三味。

    末之。

    煉蜜丸如梧子大。

    酒飲服二十丸。

    加至三十丸。

     【〔程〕】二味破氣行氣之劑。

    不可長服。

    宜審之。

    案本草雲。

    诃黎勒。

    破胸膈結氣。

     【三物備急丸方】(〔原注〕見千金。

    司空裴秀為散用。

    亦可。

    先和成汁。

    乃傾口中。

    令從齒間得入。

    至良驗。

    ○千金雲。

    張仲景三物備急丸。

    司空裴秀為散用。

    治心腹諸卒暴百病方。

    先和上。

    有口已噤可四字。

    外台古今諸家丸方門同。

    ) 大黃(一兩)幹姜(一兩)巴豆(一兩去皮心熬外研如脂○外外台作别○沈脂作泥) 上藥各須精新。

    先搗大黃幹姜為末。

    研巴豆内中。

    合治一千杵。

    用為散。

    蜜和丸亦佳。

    密器中貯之。

    莫令歇。

    ○主心腹諸卒暴百病。

    若中惡客忤。

    心腹脹滿。

    卒痛如錐刺。

    氣急口噤。

    停屍卒死者。

    以暖水若酒。

    服大豆許三四丸。

    或不下。

    捧頭起。

    灌令下咽。

    須臾當瘥。

    如未瘥更與三丸。

    當腹中鳴。

    即吐下便瘥。

    若口噤。

    亦須折齒灌之。

    (歇下。

    徐沈并千金。

    有氣字。

    程本金鑒。

    歇。

    作洩。

    ) 【〔鑒〕】方名備急者。

    以備暴然諸腹滿腹急痛。

    及中惡客忤。

    噤閉卒死者也。

    若口噤亦須折齒灌之。

    是恐人不急救。

    則死之義。

    然不如後人管吹入鼻之法為良。

    李雲。

    人卒得病欲死者。

    皆感毒厲邪陰不正之氣而然。

    三物相須。

    能蕩邪安正。

    或吐或下。

    使穢氣上下分消。

    誠足備一時急需也。

    案停屍無考。

    蓋是即遁屍。

    巢源雲。

    遁屍者。

    言其停遁在人肌肉血脈之間。

    瘥後複發。

    停遁不消。

    故謂之遁屍也。

    千金月令抵聖備急丸。

    主幹霍亂。

    心腹百病。

    疰痛等方。

    即本方。

    丸如綠豆大。

    每服空心服三丸。

    快利為度。

    外台許仁則巴豆等三味丸。

    療幹霍。

    心腹脹滿。

    攪刺疼痛。

    手足逆冷。

    甚者流汗如水。

    大小便不通。

    求吐不出。

    求痢不下。

    須臾不救。

    便有性命之慮。

    巴豆(一百枚熬去心皮)幹姜(三兩崔氏以芒硝五兩代與千金同)大黃(五兩) 上藥。

    先搗幹姜大黃為散。

    後别搗巴豆如膏。

    和前二味。

    同搗令調。

    細下蜜丸。

    以飲下。

    初服三丸。

    如梧子大。

    服訖數。

    用令轉動。

    速下利。

    良久不覺。

    則以熱飲投之良。

    又古今錄驗。

    三味備急散。

    本療卒死感忤。

    宮泰以療人卒上氣。

    呼吸氣不得下喘逆。

    瘥後已為常用方。

    (出食飲水上氣方。

    ) 即本方。

    合搗下篩。

    服半錢匕。

    得吐下則愈。

    又古今錄驗。

    司空三物備急散。

    療卒死及感忤。

    口噤不開者。

    (即本方。

    出卒死。

    ) 又崔氏備急散。

    療卒中惡。

    心痛脹滿。

    欲吐短氣方。

    大黃(二兩)桂心(四分)巴豆(一分去皮熬研) 上三味。

    搗篩為散。

    取一錢匕。

    以湯七合和服。

    當吐下。

    即愈。

    甚妙。

    (肘後千金。

    治遁屍屍疰。

    心腹刺痛。

    不可忍方。

    三味酢和如泥。

    敷病上。

    ) 千金翼。

    解散雷氏千金丸。

    即本方。

    去幹姜。

    加硝石。

    煉蜜和丸。

    如小豆許。

    飲服一丸。

    日二。

    以利為度。

    聖惠方備急丸。

    治霍亂心腹疰痛。

    冷氣築心。

    即本方。

    又治因食熱飽。

    及飲冷水過多。

    上攻肺髒。

    喘急不已。

    即本方。

    用巴豆一分。

    餘同。

    又治幹霍亂心腹痛。

    氣短急。

    四體悶。

    不吐利。

    煩難忍。

    此名幹霍亂。

    斯須不救。

    即殺人。

    急治方。

    即本方。

    加吳茱萸一兩。

    (用幹姜三分。

    大黃一兩。

    巴豆三枚。

    )上件藥搗羅為末。

    入巴豆。

    令勻。

    煉蜜和搗一二百。

    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以粥飲下十五丸。

    須臾更以熱茶投之。

    當吐利。

    即瘥。

    聖濟總錄。

    備急丸。

    治霍亂卒暴心腹痛。

    (即本方。

    ) 十便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