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無汗
關燈
小
中
大
。
此條詳注衄血。
麻黃湯主之一句,在當發其汗下。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無汗,當用麻黃湯。
因其人正氣旺,未服麻黃湯而自衄出病愈。
此申明上章太陽無汗症,若自衄乃解,不必再用麻黃湯也。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
若渴欲飲水,無表症者,白虎加人參湯。
上半節言無汗之症,宜發汗,戒用白虎;下半節言渴欲飲水,無表症者,忌發汗,宜用白虎。
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身必發黃。
陽明病無汗,小便又不利,則溫熱抑遏不得發洩,故心中煩悶懊,濕熱久郁,身必發黃。
此條不立一方,而暗示陽明無汗,四條治法。
無汗表熱,幹葛防風湯發表,一法也; 無汗小便不利,豬苓湯清利,一法也;無汗心中懊,栀子豆豉湯治煩,一法也;無汗身發黃,茵陳湯治黃,一法也。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耳目出,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此條少陰傳經裡熱症,醫見其手足冷而無汗,絕似傷寒表邪未伸,誤用麻黃桂枝,辛溫強散其汗,則血得熱而妄行,或從口鼻耳目而出。
【大青龍湯】見煩躁。
【幹葛湯】見似瘧。
【茵陳栀子豆豉湯】三味。
此陽明熱瘀在内,蒸發黃,家秘加幹葛、防風,兼散表郁,則全内外分消之治。
【白虎湯】見潮熱。
【小青龍湯】見咳嗽。
【補中益氣湯】 人參白術當歸黃陳皮柴胡升麻甘草 表邪閉郁而無汗,純用發表,中氣虛微不能作汗,則用此方。
家秘加荊芥、防風,治勞力感冒。
【二陳湯導痰湯】二方見似瘧。
【平胃散】見谵語。
【升陽散火湯】 升麻葛根獨活羌活人參柴胡防風甘草白芍 表邪内伏,寒冷抑遏,發熱無汗,手足反冷,此邪熱不得發越,故用火郁發之。
【消滞升陽湯】 濃樸半夏枳殼廣皮升麻葛根 陽明無汗,胸前飽悶,必是胃家有痰飲食滞,故用半夏、枳樸,以消胃滞,再加升、葛,宣發表邪。
【雙解散】見發狂。
純是表邪無汗,則用發表,若表有邪裡有熱,則用此方雙解。
【小柴胡湯】見惡寒頭痛。
三陽表有邪裡有熱者,用前方雙解;少陽表有邪裡有熱,則用此方。
【理肺發表湯】家秘治肺氣抑遏,發熱無汗。
羌活獨活柴胡幹葛枳桔桑皮 【平胃發表湯】家秘治胃氣抑遏,發熱無汗。
羌活獨活柴胡幹葛枳樸半夏 仲景首條,立麻黃湯,治無汗發熱,氣逆喘滿,用杏仁。
默示肺主皮毛,肺氣壅遏則喘逆無汗,開發潤肺氣為發汗之真訣。
又桂枝湯下雲:服藥後,食稀粥以助藥力。
此默示發熱有汗,必是胃無凝滞,故可食稀粥,以助藥力散邪。
若發熱無汗,必是胃有凝結,不能作汗,故開發。
胃主肌肉,疏利胃陽,為發汗真訣。
又于頭汗條中,申明但頭有汗,遍身無汗,皆系水飲淤熱,凝結中焦,隔絕周身之道路。
治宜宣發胃氣,疏通經絡。
細玩麻桂,宜北不宜南,故家秘化立敗毒散方法,加枳、桔、桑皮,名理肺發表湯,治風寒壅肺,發熱喘逆無汗之症。
此從麻黃杏仁方中,化出治法。
又以敗毒散方,加枳樸、半夏、蒼術,名平胃發表湯,治痰涎食滞,胸滿發熱,頭痛身痛,無汗之症,此從太陽病有表症,心下有水飲,用小青龍湯,辛散水飲,敷布胃中,則内伏之水飲作汗而出,外冒之表邪随汗而解,此一舉兩解,化法用方之妙悟也。
此條詳注衄血。
麻黃湯主之一句,在當發其汗下。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無汗,當用麻黃湯。
因其人正氣旺,未服麻黃湯而自衄出病愈。
此申明上章太陽無汗症,若自衄乃解,不必再用麻黃湯也。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
若渴欲飲水,無表症者,白虎加人參湯。
上半節言無汗之症,宜發汗,戒用白虎;下半節言渴欲飲水,無表症者,忌發汗,宜用白虎。
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者,身必發黃。
陽明病無汗,小便又不利,則溫熱抑遏不得發洩,故心中煩悶懊,濕熱久郁,身必發黃。
此條不立一方,而暗示陽明無汗,四條治法。
無汗表熱,幹葛防風湯發表,一法也; 無汗小便不利,豬苓湯清利,一法也;無汗心中懊,栀子豆豉湯治煩,一法也;無汗身發黃,茵陳湯治黃,一法也。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耳目出,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此條少陰傳經裡熱症,醫見其手足冷而無汗,絕似傷寒表邪未伸,誤用麻黃桂枝,辛溫強散其汗,則血得熱而妄行,或從口鼻耳目而出。
【大青龍湯】見煩躁。
【幹葛湯】見似瘧。
【茵陳栀子豆豉湯】三味。
此陽明熱瘀在内,蒸發黃,家秘加幹葛、防風,兼散表郁,則全内外分消之治。
【白虎湯】見潮熱。
【小青龍湯】見咳嗽。
【補中益氣湯】 人參白術當歸黃陳皮柴胡升麻甘草 表邪閉郁而無汗,純用發表,中氣虛微不能作汗,則用此方。
家秘加荊芥、防風,治勞力感冒。
【二陳湯導痰湯】二方見似瘧。
【平胃散】見谵語。
【升陽散火湯】 升麻葛根獨活羌活人參柴胡防風甘草白芍 表邪内伏,寒冷抑遏,發熱無汗,手足反冷,此邪熱不得發越,故用火郁發之。
【消滞升陽湯】 濃樸半夏枳殼廣皮升麻葛根 陽明無汗,胸前飽悶,必是胃家有痰飲食滞,故用半夏、枳樸,以消胃滞,再加升、葛,宣發表邪。
【雙解散】見發狂。
純是表邪無汗,則用發表,若表有邪裡有熱,則用此方雙解。
【小柴胡湯】見惡寒頭痛。
三陽表有邪裡有熱者,用前方雙解;少陽表有邪裡有熱,則用此方。
【理肺發表湯】家秘治肺氣抑遏,發熱無汗。
羌活獨活柴胡幹葛枳桔桑皮 【平胃發表湯】家秘治胃氣抑遏,發熱無汗。
羌活獨活柴胡幹葛枳樸半夏 仲景首條,立麻黃湯,治無汗發熱,氣逆喘滿,用杏仁。
默示肺主皮毛,肺氣壅遏則喘逆無汗,開發潤肺氣為發汗之真訣。
又桂枝湯下雲:服藥後,食稀粥以助藥力。
此默示發熱有汗,必是胃無凝滞,故可食稀粥,以助藥力散邪。
若發熱無汗,必是胃有凝結,不能作汗,故開發。
胃主肌肉,疏利胃陽,為發汗真訣。
又于頭汗條中,申明但頭有汗,遍身無汗,皆系水飲淤熱,凝結中焦,隔絕周身之道路。
治宜宣發胃氣,疏通經絡。
細玩麻桂,宜北不宜南,故家秘化立敗毒散方法,加枳、桔、桑皮,名理肺發表湯,治風寒壅肺,發熱喘逆無汗之症。
此從麻黃杏仁方中,化出治法。
又以敗毒散方,加枳樸、半夏、蒼術,名平胃發表湯,治痰涎食滞,胸滿發熱,頭痛身痛,無汗之症,此從太陽病有表症,心下有水飲,用小青龍湯,辛散水飲,敷布胃中,則内伏之水飲作汗而出,外冒之表邪随汗而解,此一舉兩解,化法用方之妙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