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似瘧

關燈
寒後熱,如瘧狀,若其人不嘔,清便,則裡無邪,當自可。

    若一日二三度發,則是邪散,變輕而無準期,脈又見微緩,則為自愈。

    若仍見惡寒表症而脈微,當知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

    若見面熱赤色,此其表邪未解,未得小汗出,身必發癢,仍當發汗,冬月北方用麻桂各半湯。

    南方三時用羌活,防風湯。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

    若形如瘧,日再發,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服桂枝湯汗大出,病不解,脈反洪大,又與桂枝湯。

    又見形如瘧,若一日兩發,此是表邪欲解之象。

    因桂枝止治風邪,寒邪終不得散,故加麻黃一半,以散寒邪,則汗出而必解。

     可見太陽似瘧,皆主散表,不比陽明似瘧有汗下兩條者。

     病患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

    脈實者宜下之,脈虛浮者,宜發汗。

    下之,與大承氣湯。

    發汗,宜桂枝湯。

     太陽如瘧,皆表邪。

    今日晡發熱,此陽明似瘧之症。

    故分脈沉而實,宜下之以大承氣。

    脈若不實而浮,尚是太陽似瘧,而以桂枝發汗也。

     少陽篇曰: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适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此條專言女科熱入血室似瘧症。

    小柴胡湯兼治少陽、厥陰,再加引入血分之味。

     【小柴胡湯】見寒熱頭眩二門。

     按似瘧症,若發寅卯二時,又見弦數之脈,以此方主治。

    若惡寒身痛,加羌活;無汗,加防風;胸前飽悶,加枳殼、濃樸、草果、白豆蔻;口渴,加知母、石膏、幹葛;嘔惡,加竹茹,倍半夏。

     【加減羌活湯】見惡寒。

     似瘧發于午前,見惡寒身痛,伸欠拘禁,為太陽症,故以此方發表。

     【升麻幹葛湯】 升麻幹葛白芍藥甘草 此治陽明經有汗惡寒之瘧。

    若無汗,去白芍藥,加防風,惡寒身痛,加羌活;嘔惡,加半夏、濃樸;口渴消水,加幹葛、石膏;胸前飽悶,加草果、白豆蔻。

     【白虎加桂枝湯】 似瘧症,表有寒邪,忌白虎,裡有積熱,忌桂枝。

    今以石膏之清涼同桂枝,亦能散表。

    桂枝辛熱同石膏,亦化清涼。

    桂枝治先惡寒;石膏治後發熱。

     【二陳導痰湯】 半夏南星枳實赤茯苓橘紅甘草石菖蒲 胸前飽悶,又見寒熱似瘧,此因痰成瘧,故立此方。

    外感表邪,加羌活、柴胡、幹葛。

    裡有積熱,加山栀、黃連、白豆蔻、濃樸。

     【平胃散】見谵語。

     腸胃濕熱,恒發似瘧。

    若發時胸前飽悶,悉以食積主治。

    兼冒寒邪,加羌活、柴胡、葛根、防風;内兼積熱,加山栀、黃連、枳殼,食積重者,加楂肉一兩,青皮三錢,嘔吐,加竹茹、半夏、白豆蔻。

     【草果飲】 草果仁青皮白芷甘草紫蘇白豆蔻山楂萊菔子 人冒外邪,但發寒熱,不成瘧症。

    若腸胃先有食積痰涎,後又外感風寒,則發似瘧,故家秘以此消痰積。

    若發時惡寒身痛,此後感之表邪急也,加羌活、柴胡、升麻;口渴唇焦,先感之積熱重也,加栀、連。

     不思飲食,似瘧不愈,消其飲食,不助熱邪,而熱自除。

    能食而似瘧不愈,禁其飲食,不助邪熱,而熱自減。

    以似瘧之症,皆因内有痰飲積熱故耳。

     【家秘截瘧飲】 羌活柴胡升麻半夏濃樸槟榔青皮枳殼木通楂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