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發熱

關燈
發熱有翕翕發熱,蒸蒸發熱。

    翕翕發熱者,身熱無汗,惡寒拘緊,如鳥羽之合而不發舒,此邪傷于表,郁于肌膚,表熱而裡未熱,治宜發散表邪。

    蒸蒸發熱者,手足遍身多汗,熱而潤澤,此表邪已散,熱郁于裡,蒸汗時時外出也,治宜清熱。

    若便結腹脹,有下症者,下之。

    此以表熱裡熱分兩大法也。

    若發熱無汗,脈浮緊,此太陽傷營之表症也。

    冬月西北人,用麻黃湯。

    餘三時用羌活沖和湯、羌活敗毒散。

    若發熱有汗,脈浮緩,此太陽風傷衛之表症也。

    冬月西北人,用桂枝湯。

    餘三時用加減防風湯。

    若脈浮,外發熱,内煩躁,作渴飲水,小便不利者,此太陽熱結膀胱之裡症也,仲景以五苓散。

    清利膀胱。

    餘今廣推羌活木通湯,雙解太陽表裡。

    若頭痛額痛,目痛,鼻幹,發汗無汗,微惡寒,脈浮而長,此陽明表症也,治以幹葛解肌湯。

    若發熱有汗,口渴引飲,六脈洪數,不惡寒反惡熱,此陽明經症也,白虎湯加葛根。

    若發熱煩躁,口渴唇焦,小便閉結,手足時時汗出,六脈沉數,此陽明裡症也,宜三黃巨勝湯、導赤各半湯、涼膈散。

    若口幹舌刺,小腹硬滿,欲大便而不得便,脈沉數者,此陽明之下症,宜承氣湯下之。

    若時寒時熱,頭側作痛,兩耳常聾,嘔而口苦,此少陽經症也,脈弦而緊無汗者,柴胡防風湯散表;脈弦而數有汗者,小柴胡湯和解。

    若身雖寒熱,大便閉結,腹痛脹滿,脈見沉數,時時汗出者,此少陽裡熱下症也,宜大柴胡湯下之。

     按三陽發熱之症,要分别有汗無汗,汗多汗少。

    夫無汗發熱,為表熱,易知者也。

    亦有汗出未多,而發熱不減,人多誤為裡熱矣。

    汗出未多而熱不減,猶易知其表熱也;至汗出多而發熱不減,尚是表邪,則難分别矣。

    例如太陽中風症,自汗出而熱不愈,此表熱症也。

    若但以汗多妄用清裡,則礙表邪矣。

    又如風溫症,自汗出而熱不退,此三陽經表熱症也。

    若誤以中風症,用桂枝湯解肌,是犯辛溫誤治風溫矣。

    若以汗多身熱,陽明裡熱治之,是犯失散在表之風溫矣。

    夫太陽自汗出發熱之中風,極似風溫症。

    不知太陽中風惡風寒,風溫症則不惡風寒;太陽症口不渴,風溫症口多渴;太陽症鼻不塞,風溫症鼻塞多眠睡,此症之各别者也。

     太陽症脈浮緩,風溫症脈浮數,此脈之各别者也。

    夫陽明裡熱,自汗出熱不退之症,又與太陽中風、三時風溫症亦相似。

    然中風風溫症,必帶惡寒惡風、身痛頭痛之表症;若陽明裡熱,自汗出熱不退,則無惡寒身痛之表症,反有惡熱口渴裡熱之症,此症之分别者也。

    中風、風溫之症,脈必浮數;若陽明裡熱之症,脈必洪大沉數。

    夫發熱而分無汗脈浮以别表熱,有汗脈沉以别裡熱,此經之常、理之正也。

    然亦有有汗發熱脈沉而見表症,但坐以汗出不徹,仍用發汗退熱者。

    夫無汗發熱脈浮,人人知其表熱,然有火閉無汗之症,其脈亦浮數,連服發表之藥,汗不出,後服清裡之藥,汗出熱減而愈者。

    又如三陽經有表複有裡之症,先服散表之藥,汗不出熱不退,複服和解藥,而汗出熱退者。

    總之,發熱無汗,表散不得外洩者,宜發汗解表。

    發熱有汗,裡熱蒸汗自出者,宜清裡退熱。

    又汗出身熱,微惡風寒,脈見浮大者,此汗出邪不出,尚宜發表。

    又發熱無汗,時或汗出,則熱暫退,少頃汗幹,或停一日半日,又複發熱,仲景但坐以汗出不徹,宜再發汗。

    更有發熱無汗,不惡風寒,脈見沉數者,此裡熱火閉,不能作汗外解,清其裡熱,則汗出身涼。

    另有痰飲積熱,郁結腸胃,外冒表邪而發熱,用散表之藥,汗出而發熱不減,用清裡而裡熱不除,此熱而有滞之症,又宜消痰化滞,疏散腸胃郁熱,則胃氣宣揚敷布,裡熱從上而汗解。

     太陽病,有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

     詳注前章。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緩者,名中風,桂枝湯主之。

     此條明風傷衛,汗出惡風,脈浮緩者,用桂枝湯也。

     桂枝本為解肌,若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

    當須識此,勿令誤也。

     此申桂枝湯,治不得寒傷營、脈浮緊、汗不出症。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營弱衛強,故使汗出。

    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主之。

     此申發熱汗出之症,營血無邪而弱,衛氣有邪而強,故宜用桂枝湯。

     病患髒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為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

    宜桂枝湯主之。

     按發熱自汗有三症:有太陽風傷衛之症,用桂枝湯以解肌;有陽明發熱自汗之裡熱症,用白虎湯以清裡;有春三月發熱自汗之風溫症,用防風石膏湯以和解。

    前章無時發熱之句,此章有時發熱之症,故立先其未發熱之時,服桂枝湯以發其汗。

    推而廣之,則時寒時熱之柴胡症,發作有準之似瘧症,皆宜先其時而服藥者。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症,渴欲飲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多服暖水,汗出則愈。

     言中風發熱至六七日,有表裡症,飲水不得消水,而水逆上吐,此膀胱熱結,不通調水道下行,以五苓散散太陽表邪,利膀胱結熱,多服暖水,上潤皮毛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