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玄真人顯異錄
關燈
小
中
大
息如雷。
公乃同妻趙氏欲入酒庫,以備師之所飲。
忽見師在庫中托瓷操瓢連飲之。
二人潛身退步,複觀廳上,見師依前熟寐。
再窺庫中,見師正飲,一養既盡,次瓷又将盡矣。
夫婦驚訝,惶恐走至廳上,不待香而拜之。
師覺曰:荷公見召,已飲訖二瓷,予何以酬之?遂令侍者取一舊汗衫贈公雲:物雖輕而價複高矣。
凡人有疾,覆之可愈。
師尋赴阙,四方有病者聞之,來如輻赓,效如谷響。
彼夫婦瞥然猛省曰:信哉,善綠可結,道力堪憑,遂将财寶散之貧乏,奴仆放以從良,二人分頭出家,俱在道而終焉。
忘形弈棋 師昔於福山縣南水都村乞食,有富者王佑見之,曰:先生肯共我弈棋否?師曰:依高命。
時方暮冬,極寒。
佑乃狐帽綿裘皮靴氈鞯,見師單衣露肘,弊鞋出指,故譴之。
引於前廳,命師當門迎風而坐,佑即坐其傍。
複戲曰:當圍幾局?師曰:三局可矣。
佑曰:太少。
師曰:十局.可否?佑允之。
次第而下,局未及終,佑已覺寒。
勉至於再局,佑為之呵手振足,将不可忍。
觀於師,則乃見神容悅澤,煦煦然如春也。
佑竟不能待之於三,乃釋局而起,複曰:先生實為無心無念,忘形忘體者也。
師微笑而歎曰:俗譴俗誠,違盟負約。
言訖乃去。
專知嗣續 初專知,即福山石冢人也。
世本豪族,稔欽師望,年将耳順,嗣續未焉。
忽一日師於庭前地坐,以足舉确臼。
人問其故,師曰:專知無嗣,蓋此臼置之不當也。
我今送二子與之,當移此臼,免為後患。
衆皆笑以為狂言。
師乃俨然不顧,足舉臼移,舞袖而出。
後果生二子。
長曰興住,次日乞得。
衆方純信。
抱陽身安 高榮與初氏同裡,世為醫藥,宿禀仁慈。
父崇師道,訓名抱陽。
一日忽患痢疾,仙方神藥弗之能治。
迨将月餘,湯飲不下,疼痛莫禁。
鹹雲休息,無法可痊。
複一日,師從束牟至裡南樓子莊,語其徒鄧道通曰:我将謂高抱陽病已死矣,今知存在,同往救之。
北過陽主神廟,遂折荊枝一莖,望廟攝斥,蛉立久之,徑往高氏本居,索小刀一刃,入病室,見病者曰:我來救汝。
遂以布袍袖從頭拂拭,以至於踵。
複以刀尖力刺林席,叱病者起坐,即應聲而起,疼痛若遺,語言如故。
令家人急烹稠粥。
家人曰:水尚難飲,而況稠粥乎?師曰:不妨。
少頃,粥至。
師親授病者。
病者始則意難,及乎少進,即連食二器。
唱言美哉,即離席起謝,安健勝常。
雨龍忽起 師在薊州作醮畢,有玉田縣官員及諸奉道請至本邑玉清觀住夏。
繼五月旱作,初十日,官民梼師祈雨,允之。
翌日雨降約二寸。
複不遠,官民心未惬,而面謝之。
師曰:衆謝之非也,豈是貧子所禱之雨。
至十三日侵晨,師於聖前焚香畢,指示衆曰:見否?衆随指南望,見黑煙一縷,從井而升。
師曰:此是雨龍取水已起,不久當澎。
果於辰時雨降,抵暮方息,遠近沾足。
遂使官民慶悅。
苗稼滋榮,成一方之大稔。
烹雞複還 師昔年嘗至萊陽東馬曹莊,有姜恍者頗聞師能療疾病,敵寒暑,恨不得而見之。
是日請至本居,啟曰:恍願奉先生飽齋,當造何物可邪?師曰:有雞否?答曰:恍家每畜堵羊,至於雞則未嘗畜也。
迩有親者遺一雞,稱能嗚,留之司晨耳。
師曰:肯與我食乎?恍諾而出捕之。
适有本莊李壽卿見之,谏於恍曰:夫世之君子猶不忍見死,不忍食肉,況為道者乎?詳公之敬其先生者,近於謬也。
恍曰:嘗聞人設肴置酒,不能緻先生一到門者,在在有之。
今幸不我外,豈可怅此物邪。
遂殺而烹之。
既熟,績於師,乃食之俱盡。
扪腹作噫,樂然而去。
翌旦恍等忽聞雞唱。
衆疑曰:複有何雞來此架邪?聲與所烹者相類。
及明視之,形色亦與前雞一同。
驗其昨日所得翎羽,複一一存之。
恍乃心情無托,颠倒若醉,往告壽卿。
壽卿聞之,乃懼然曰:昨視之先生以為常倫,今詳是理,當為得道者乎?恍曰:雖雲聞說先生療疾病敵寒暑,心未至於純信也。
複未審得道者悉能為於是乎?壽卿曰:惜公之不知書也。
仆稍曾涉獵仙經道傳,知夫得道者可以陶冷二儀,涎壇九土,出神入夢,透金貫石,變化飛騰,無所不至,況此一雞,者乎?恍省而賀曰:先生之道,乃天也。
予乃醞雞也。
公為我啟其覆,方知天之高矣遠矣,豈容淺淺之見,測其涯埃者哉。
王公落馬 福山南水都村王忠,一日請師本家共飲。
将至半酣,辄有南莊客戶李旺喚忠詣彼分田。
忠令鞘馬,徐報鞍訖。
其妻複催之。
師語忠曰:勿去,去則可惜死卻爾。
其妻作愠而言曰:先生戀飲,不顧妨人之幹,安用複以卒亡之事特相诳邪?師拂袖而起曰:不信,則從汝北行。
将至五裡,忽聞後有人走馬追及,視之乃伊婿柳春也。
怆惶而告曰:妻父落馬死矣。
禱先生往救之,拜不自休。
師許同回至彼,見忠死卧於道,衆圍而哭之。
師止以勿哭,令取水一碗,環而灑之,三雨水盡。
師曰:不能救得。
衆再三哀告。
師複令取水一碗,布氣念睨,以水嘤灑,又至於三雨。
師叱曰:王忠,爾台左手。
即應聲而舉。
右
公乃同妻趙氏欲入酒庫,以備師之所飲。
忽見師在庫中托瓷操瓢連飲之。
二人潛身退步,複觀廳上,見師依前熟寐。
再窺庫中,見師正飲,一養既盡,次瓷又将盡矣。
夫婦驚訝,惶恐走至廳上,不待香而拜之。
師覺曰:荷公見召,已飲訖二瓷,予何以酬之?遂令侍者取一舊汗衫贈公雲:物雖輕而價複高矣。
凡人有疾,覆之可愈。
師尋赴阙,四方有病者聞之,來如輻赓,效如谷響。
彼夫婦瞥然猛省曰:信哉,善綠可結,道力堪憑,遂将财寶散之貧乏,奴仆放以從良,二人分頭出家,俱在道而終焉。
忘形弈棋 師昔於福山縣南水都村乞食,有富者王佑見之,曰:先生肯共我弈棋否?師曰:依高命。
時方暮冬,極寒。
佑乃狐帽綿裘皮靴氈鞯,見師單衣露肘,弊鞋出指,故譴之。
引於前廳,命師當門迎風而坐,佑即坐其傍。
複戲曰:當圍幾局?師曰:三局可矣。
佑曰:太少。
師曰:十局.可否?佑允之。
次第而下,局未及終,佑已覺寒。
勉至於再局,佑為之呵手振足,将不可忍。
觀於師,則乃見神容悅澤,煦煦然如春也。
佑竟不能待之於三,乃釋局而起,複曰:先生實為無心無念,忘形忘體者也。
師微笑而歎曰:俗譴俗誠,違盟負約。
言訖乃去。
專知嗣續 初專知,即福山石冢人也。
世本豪族,稔欽師望,年将耳順,嗣續未焉。
忽一日師於庭前地坐,以足舉确臼。
人問其故,師曰:專知無嗣,蓋此臼置之不當也。
我今送二子與之,當移此臼,免為後患。
衆皆笑以為狂言。
師乃俨然不顧,足舉臼移,舞袖而出。
後果生二子。
長曰興住,次日乞得。
衆方純信。
抱陽身安 高榮與初氏同裡,世為醫藥,宿禀仁慈。
父崇師道,訓名抱陽。
一日忽患痢疾,仙方神藥弗之能治。
迨将月餘,湯飲不下,疼痛莫禁。
鹹雲休息,無法可痊。
複一日,師從束牟至裡南樓子莊,語其徒鄧道通曰:我将謂高抱陽病已死矣,今知存在,同往救之。
北過陽主神廟,遂折荊枝一莖,望廟攝斥,蛉立久之,徑往高氏本居,索小刀一刃,入病室,見病者曰:我來救汝。
遂以布袍袖從頭拂拭,以至於踵。
複以刀尖力刺林席,叱病者起坐,即應聲而起,疼痛若遺,語言如故。
令家人急烹稠粥。
家人曰:水尚難飲,而況稠粥乎?師曰:不妨。
少頃,粥至。
師親授病者。
病者始則意難,及乎少進,即連食二器。
唱言美哉,即離席起謝,安健勝常。
雨龍忽起 師在薊州作醮畢,有玉田縣官員及諸奉道請至本邑玉清觀住夏。
繼五月旱作,初十日,官民梼師祈雨,允之。
翌日雨降約二寸。
複不遠,官民心未惬,而面謝之。
師曰:衆謝之非也,豈是貧子所禱之雨。
至十三日侵晨,師於聖前焚香畢,指示衆曰:見否?衆随指南望,見黑煙一縷,從井而升。
師曰:此是雨龍取水已起,不久當澎。
果於辰時雨降,抵暮方息,遠近沾足。
遂使官民慶悅。
苗稼滋榮,成一方之大稔。
烹雞複還 師昔年嘗至萊陽東馬曹莊,有姜恍者頗聞師能療疾病,敵寒暑,恨不得而見之。
是日請至本居,啟曰:恍願奉先生飽齋,當造何物可邪?師曰:有雞否?答曰:恍家每畜堵羊,至於雞則未嘗畜也。
迩有親者遺一雞,稱能嗚,留之司晨耳。
師曰:肯與我食乎?恍諾而出捕之。
适有本莊李壽卿見之,谏於恍曰:夫世之君子猶不忍見死,不忍食肉,況為道者乎?詳公之敬其先生者,近於謬也。
恍曰:嘗聞人設肴置酒,不能緻先生一到門者,在在有之。
今幸不我外,豈可怅此物邪。
遂殺而烹之。
既熟,績於師,乃食之俱盡。
扪腹作噫,樂然而去。
翌旦恍等忽聞雞唱。
衆疑曰:複有何雞來此架邪?聲與所烹者相類。
及明視之,形色亦與前雞一同。
驗其昨日所得翎羽,複一一存之。
恍乃心情無托,颠倒若醉,往告壽卿。
壽卿聞之,乃懼然曰:昨視之先生以為常倫,今詳是理,當為得道者乎?恍曰:雖雲聞說先生療疾病敵寒暑,心未至於純信也。
複未審得道者悉能為於是乎?壽卿曰:惜公之不知書也。
仆稍曾涉獵仙經道傳,知夫得道者可以陶冷二儀,涎壇九土,出神入夢,透金貫石,變化飛騰,無所不至,況此一雞,者乎?恍省而賀曰:先生之道,乃天也。
予乃醞雞也。
公為我啟其覆,方知天之高矣遠矣,豈容淺淺之見,測其涯埃者哉。
王公落馬 福山南水都村王忠,一日請師本家共飲。
将至半酣,辄有南莊客戶李旺喚忠詣彼分田。
忠令鞘馬,徐報鞍訖。
其妻複催之。
師語忠曰:勿去,去則可惜死卻爾。
其妻作愠而言曰:先生戀飲,不顧妨人之幹,安用複以卒亡之事特相诳邪?師拂袖而起曰:不信,則從汝北行。
将至五裡,忽聞後有人走馬追及,視之乃伊婿柳春也。
怆惶而告曰:妻父落馬死矣。
禱先生往救之,拜不自休。
師許同回至彼,見忠死卧於道,衆圍而哭之。
師止以勿哭,令取水一碗,環而灑之,三雨水盡。
師曰:不能救得。
衆再三哀告。
師複令取水一碗,布氣念睨,以水嘤灑,又至於三雨。
師叱曰:王忠,爾台左手。
即應聲而舉。
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