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五 溫病風溫痙濕 溫病風溫證治第七

關燈
氣之一。

    乃人身本元受病之根源。

    一氣受傷。

    便為風寒溫暑之内因。

    故以為名。

    觀長沙命名之意。

    則經旨已自躍然顯露矣。

     所以其自序雲。

    撰用素問九卷。

    良不誣也。

    然傷寒論中并無一字涉及内經者。

    亦并無即病與不即病之說。

     乃叔和見不及此。

    妄作傷寒序例。

    偏引冬傷于寒。

    春必溫病二句。

    以為立說之張本。

    究不能解其所以然之故。

    而謂傷于四時之氣。

    皆能為病。

    以傷寒為毒者。

    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

    中而即病者。

    名曰傷寒。

     又不能解所以春必病溫之故。

    見熱論有先夏至日者為病溫。

    後夏至日者為病暑。

    即更造為一說。

    雲不即病者。

     寒毒藏于肌膚。

    至春變為溫病。

    至夏變為暑病。

    殊不知玉機真藏論雲。

    風寒之客于人。

    使人毫毛畢直。

    皮膚閉而為熱。

    當是之時。

    可汗而發也。

    風寒之中人。

     如此之速。

    豈有寒毒而能安然久處于肌膚之中。

    半年三月。

    自冬徂春。

    而始變溫。

    自冬至夏。

    方變暑病者乎。

     此說一行。

    以後諸賢。

    無有不受其牢籠堕其陷阱。

    緻始終不能自振。

    如唐王太仆之經注。

    即以叔和此說。

     一字不改。

    引為陰陽應象論中冬傷于寒之注腳。

    又以暑病認為熱病。

    更添蛇足而謂之晚發。

    遂使天下後世。

    皆靡然從之。

    以為經義本然如此。

    毫不察其出自叔和之謬。

    至于傳習既久。

    漸漬日深。

    渾然不見真僞之迹。

     蔓衍相延。

    馴至無書不有。

    無論不然。

    即後之著作家繼踵而出。

    鮮有不蹈其轍而蹑其迹者。

    更後之學人。

     又見前輩皆宗之。

    雖或有才智過人者。

    亦不敢輕議是非。

    皆死守于範圍之中。

    受其束縛。

    無敢少逾其軌度。

     諸賢之中。

    雖以王安道之智。

    而溯洄集中。

    亦以即病不即病之說。

    不厭不倦。

    言之。

    此無他。

    亦以未明内經四氣之旨耳。

    所以集中有四氣所傷論一篇。

    千言萬語。

    始終不得其義。

    宛如蠅入紙窗。

    非不努力向明飛撲。

    無奈尚隔一層。

    且又不知退尋别路。

    故亦死堕叔和彀中。

    而莫之知也。

    當時叔和立說之時。

     設有問奇之士。

    試問其冬傷于寒之寒毒。

    既可藏于肌膚。

    其春風夏暑秋濕之傷。

    當又藏于何地。

    而既傷之後。

    皆必遙隔一令然後發病耶。

    側聆其訓。

    必議論一新。

    有大可聽者矣。

    又雲欲候知四時正氣為病。

     及時行疫氣之法。

    皆當按鬥曆占之。

    豈知四時太過不及之乖氣。

    方能中人為病。

    既雲正氣。

    豈反為病耶。

     況其占候之法。

    舍卻内經六元正紀五常政大論。

    以及六微旨與至真要諸篇之陰陽至理。

    其六氣司天在泉歲運之太過不及。

    與間氣客氣之勝複變遷。

    以察天地四時之陰晴旱潦。

    寒熱燥濕不齊之應。

    而全憑曆日一本。

    以二十四氣之寒暖占之。

    真不學無術。

    昧于陰陽甚矣。

    且一篇之中。

    又錄内經熱論一段。

     擅自增改。

    殊失尊經之義。

    又雲更感異氣。

    變為他病。

    當依舊壞證例而治之。

    不識其意中于傷寒論中。

    以何者為壞證。

    其例又在何處。

    治之之法又在何所。

     此等語氣。

    真是不知者之妄談耳。

    至于陽盛陰虛。

    如何汗之則死。

    下之則愈。

    陽虛陰盛。

    若何汗之則愈。

     下之則死。

    并不闡明其義。

    徒足惑亂人意。

    況桂枝下咽。

    陽盛者因何而斃。

    承氣入胃。

    陰盛者何故以亡。

     神丹是何藥物。

    因何不可誤發。

    甘遂不同他藥。

    因何獨稱妄攻。

    背謬不堪。

    鄙俚難讀。

    嗚呼。

    仲景之徒。

     果如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