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章經注卷上

關燈
,生炁無津,九戶閡塞,體不生神,徒受一形,若寄炁而行。

    學得此法,可坐緻自然。

     上真之道七,太上之道三,中真之道六,下真之道八。

    此章與《大洞經三十九章》義同,學仙之人力量蹇淺,未出三界,止得屍解。

    雖未免滅度轉輪,然是人終歸於仙道。

    蓋能愛形保神,則近於道也。

    《真诰》載人死如生,足不青,皮不皺,目光如生,皆屍解也。

    無此文者謂不得玉章大洞要法,不能斬伐胞胎結滞,則恐死炁固其命根,真景不能長守。

    真景者,神光也。

    此言雖得屍解,亦徒受一形,若寄炁於身,枯木暫春,津液不滋,不能久存也。

    得此法者,謂混合百神之訣也。

    大抵人之一身,皆三炁所生,既受此熙,與元始為一,皆可混合凡炁之所在,神即随之。

    初以三炁生三神,分化三部八景二十四神。

    若能混合變化,三五真人以成正一,可以呼陽召陰,出入無方。

    陽炁化為龍鸾,陰炁化為玉女,駕飙輪於八極之表,坐緻自然,豈欺我哉。

     三寶尊重,九天至真,秘之大有,九重金格紫陽玉台。

    自非天地一開,其文不出。

    元始禁書,非鬼神所聞。

    竊之者風刀萬劫,魂死無生。

    依科尊奉,形神同仙。

     按《七變傷天經》載:上清寶經三百卷,玉訣七千篇,符箓七千章,及自然之章,秘在九天之上大有之宮,此其一也。

    九重金格紫陽玉台,皆藏經之所。

    九重猶言什襲也。

    格乃書架之類。

    《道寶經》有玉格、金格之說,秘固既嚴,鬼神何敢竊視。

    迨乎天地開朗,玄風流行,真文寶符,以時下降,尊奉之久,必得悟解,宜其形神同仙也。

     三元宮中,宿有金名,紫字刻書,來生應為三清神仙之人,當得此文。

    有其緣會,當資金寶,奉師效心,依科盟受,閉心奉行,慎勿輕洩,風刀考身。

     三元考校,不獨死魂,凡得道與未得道者,皆在焉。

    惟金名紫字,以旌别學仙之人。

    藏經中載三元考校地獄之品,謂之墨簶,即黑簿也。

    與金名紫字者,霄壤之異也。

    昔李珏,江陽小民,功行久在仙籍,雖未升舉,而姓名仙官已用金書于華陽洞天矣。

    不特仙家有此,如梁元帝為湘東王時,嘗錄忠臣義士及文章之美者,以三等筆書之,忠孝者用金管,德行者用銀管,文章美者用斑竹管,亦有分别也。

    此言夙有仙緣之士,名紀仙籍者,方得受持玉章,齋金寶奉師效心,不輕傳也。

    閉心奉行者,息心屏慮,靜定以行經教也。

    洩慢之者,自贻譴殃。

     修行之法,千日長齋,不關人事,諸塵漏盡。

    夷心默念,清香執戒,入室東向,叩齒九通,調聲正炁,誦詠寶章。

     齋者,一志虛心也。

    修行之法,期三年有成也。

    未齋之時,此心與物交鬥,風馳火熾,無時暫息。

    既齋則齊其思慮,以至湛然常寂,與太虛為一也。

    道書載八漏,目淚肝漏,鼻涕肺漏,口唾腎漏,外汗心漏,夜盜汗小腸漏,寝而涎腦漏,夢與鬼交神漏,淫欲身漏,已上諸漏,心君定則止矣。

    夷者,平也。

    默念,存想至真也。

    昔葛仙翁長齋於天台山,曾未一年,感通上聖曲盻幽房,此長齋之應也。

    入室東向,迎合生炁。

    叩齒,左為天锺,伐鬼靈也,右為天磬,集百神也,中為天鼓,朝真聖也。

    叩齒焚香,調聲正炁,皆誦經之要法。

     誦之一過,聲聞九天。

    誦之二過,天地設恭。

    誦之三過,三界禮房。

    誦之四過,天王降仙。

    誦之五過,五帝朝真。

    誦之六過,魔王束身。

    誦之七過,星宿停關。

    誦之八過,幽夜光明。

    誦之九過,諸天下臨,一切神靈,莫不衛軒。

     此章合天人一貫之妙,天與人無二理。

    吾之心即天地之心,吾之炁即天地之炁。

    既秉一誠,此感則彼應。

    一過者,披誦過一章也,聲聞九天。

    昔宋景公一言,熒惑退舍。

    湯以六事自責,大雨數千裡。

    其感應若是,況誦詠祖炁之音乎。

    蓋祖炁之化,大而天地普而三界星宿五行,外而魔王,下而幽爽,一切神靈,莫不由此分流布化,随其所在,因有善惡高下之殊宜乎。

    二過,天神地隻聞之而設恭敬。

    三過,三界神明下禮誦經之房。

    四過,天王降仙。

    道家天神有法王、天王之号,感召下降,如葛仙翁精思齋法,緻徐真人下降傳經是也。

    五過,五帝五炁之主,見真經所在而禮敬焉。

    六過,陰數魔王乃六天大魔,同元始布化。

    齋醮有命魔之法,以驅逐之,令聞經束身,不敢幹犯。

    七過,星宿停關,即《度人經》璇玑停輪,神光大定也。

    八過,幽夜顯光,以陽破陰也。

    九過,諸天下臨,神靈衛軒。

    如李順與誦《大洞經》三年,一夕忽有飛仙千數,集於空中,神光照室,遂得道。

    功德所感,屍居而龍見,淵默而雷聲,不期然而然也。

     一過徹天,胞原宣通。

     前言外應,此言内功,以明還丹大洞之方。

    一過胞原宣通者,天一生水也。

    人之受生,始自胞原,凝胚黃演之炁,流布升降,不失其度,則生意漸滋。

    若胞原不通,必有天阏之患。

    修真之士,内丹初下功夫,念想炁息皆定,精神始聚,命門下關,自此開通。

     二過響地,胎結解根。

     地二生火,二月成胎。

    尚恐死炁故根,為之結固,必假真炁熏蒸解散,方遂長養。

    《上清洞玄經》有太一帝君解三關十二結符,朱書青竹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