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三 癰疽病諸候下(凡二十九論)
關燈
小
中
大
十七、緩疽候
緩疽者,由寒氣客于經絡,緻榮衛凝澀,氣血壅結所成。
其寒盛者,則腫結痛深,而回回無頭尾,大者如拳,小者如桃李,冰冰與皮肉相親着。
熱氣少,其腫與肉相似,不甚赤,積日不潰,久乃變紫黯色,皮肉俱爛,如牛領瘡,漸至通體青黯,不作頭,而穿潰膿出是也。
以其結腫積久,而肉腐壞遲,故名緩疽。
亦名肉色疽也。
緩疽急者,一年殺人;緩者,數 十八、疽候 疽之狀,肉生小黯點,小者如粟豆,大者如梅李,或赤或黑,乍青乍白,有實核,燥痛應心。
或着身體。
其着手指者,似代指,人不别者,呼為代指。
不急治,毒逐脈上,入髒則殺人。
南方人得此疾,皆截去指,恐其毒上攻髒故也。
又雲:十指端忽策策痛,入心不可忍。
向明望之,晃晃黃赤,或黯黯青黑,是疽。
直截後節,十有一冀。
又雲:風胗痛不可忍者,疽。
發五髒俞,節解相應通洞,疽也。
諸是疽皆死。
又齒間臭熱,血出不止,疽也,七日死。
治所不瘥,以灰掩覆其血,不爾又雲:諸是疽皆死,唯痛取利,十有一活耳。
此皆毒氣客于經絡,氣血痞澀,毒 十九、疽發口齒候 寒氣客于經絡,血澀不通,結而成疽。
五髒之氣,皆出于口;十二經脈,有入齒者,有連舌本者;榮衛之氣,無處不行。
虛則受邪挾毒,乘虛而入脈故也。
其發口齒者,多血出不可禁,皆死。
二十、行疽候 行疽候者,發瘡小者如豆,大者如錢,往來匝身,及生面上,謂之行疽。
此亦寒熱客于腠理,與血氣相搏所生也。
二十一、風疽候 腫起,流之血脈,而攣曲疾痛,所以發瘡曆年,謂之風疽。
此由風濕之氣,客于經絡,與氣相搏所成也。
《養生方》雲:大解汗,當以粉粉身,若令自幹者,成風疽也。
二十二、石疽候 此由寒氣客于經絡,與血氣相搏,血澀結而成疽也。
其寒毒偏多,則氣結聚而皮濃,狀如痤疖,堅如石,故謂之石疽也。
二十三、禽疽候 禽疽,發如胗者數十處。
其得四日,腫合牢核痛,其狀若變。
十日可刺。
其初發,身戰寒,齒如噤,欲痙。
如是者,十五日死也。
此是寒濕之氣,客于肌肉所生也。
二十四、杼疽候 杼疽者,發項及兩耳下。
不瀉,十六日死。
其六日可刺。
其色黑,見膿如癰者,死不可治。
人年三十、十九、二十三、三十五、三十九、五十一、五十五、六十一、八十七、九十九,神皆在兩耳下,不可見血,見血者死。
此是寒濕之氣客于肌肉,折于血氣之所生也。
二十五、水疽候 此由寒濕之氣,客于皮膚,搏于津液,使血氣痞澀,濕氣偏多,則發水疽。
其腫狀如物裹水,多發于手足,此是随肌膚虛處而發也。
亦有發身體數處而壯熱,遂至死。
二十六、肘疽候 肘疽,是疽發于肘,謂之肘疽。
凡諸疽發節解,并皆斷筋節,而發肘者,尤為重也。
此亦是寒濕之氣客于肌肉,折于血氣所生也。
二十七、附骨疽候 附骨疽者,由當風入骨解,風與熱相搏,複遇冷濕;或秋夏露卧,為冷所折,風熱伏結,壅遏附骨成疽。
喜着大節解間,丈夫及産婦、女人,喜着鼠HT、髂頭、膝間,嬰孩、嫩兒,亦着膊、肘、背脊也。
其大人、老人着急者,則先覺痛,不得轉動,挪之應骨痛,經日便覺皮肉生急,洪洪如肥狀,則是也。
其小兒不知字名,抱之才近,其便啼喚,則是支節有痛處,便是其候也。
大人、老人着緩者,則先覺如肥洪洪耳,經日便覺痹痛不随也。
其小兒則覺四肢偏有不動搖者,如不随狀,看支節解中,則有肥洪洪處,其名不知是附骨疽;乃至稱身成膿,不潰至死,皆覺身體變青黯也。
其大人、老人,皆不悟是疽,乃至于死也。
亦有不别是附骨疽,呼急者為賊風,其緩者謂風腫而已。
二十八、久疽候 此由寒氣客于經絡,折于氣血,血澀不通,乃結成疽。
凡疽發諸節及腑髒之俞,則卒急也。
其久疽者,發于身體閑處,故經久積年,緻膿汁不盡,則瘡内生蟲,而變成也。
二十九、疽虛熱
其寒盛者,則腫結痛深,而回回無頭尾,大者如拳,小者如桃李,冰冰與皮肉相親着。
熱氣少,其腫與肉相似,不甚赤,積日不潰,久乃變紫黯色,皮肉俱爛,如牛領瘡,漸至通體青黯,不作頭,而穿潰膿出是也。
以其結腫積久,而肉腐壞遲,故名緩疽。
亦名肉色疽也。
緩疽急者,一年殺人;緩者,數 十八、疽候 疽之狀,肉生小黯點,小者如粟豆,大者如梅李,或赤或黑,乍青乍白,有實核,燥痛應心。
或着身體。
其着手指者,似代指,人不别者,呼為代指。
不急治,毒逐脈上,入髒則殺人。
南方人得此疾,皆截去指,恐其毒上攻髒故也。
又雲:十指端忽策策痛,入心不可忍。
向明望之,晃晃黃赤,或黯黯青黑,是疽。
直截後節,十有一冀。
又雲:風胗痛不可忍者,疽。
發五髒俞,節解相應通洞,疽也。
諸是疽皆死。
又齒間臭熱,血出不止,疽也,七日死。
治所不瘥,以灰掩覆其血,不爾又雲:諸是疽皆死,唯痛取利,十有一活耳。
此皆毒氣客于經絡,氣血痞澀,毒 十九、疽發口齒候 寒氣客于經絡,血澀不通,結而成疽。
五髒之氣,皆出于口;十二經脈,有入齒者,有連舌本者;榮衛之氣,無處不行。
虛則受邪挾毒,乘虛而入脈故也。
其發口齒者,多血出不可禁,皆死。
二十、行疽候 行疽候者,發瘡小者如豆,大者如錢,往來匝身,及生面上,謂之行疽。
此亦寒熱客于腠理,與血氣相搏所生也。
二十一、風疽候 腫起,流之血脈,而攣曲疾痛,所以發瘡曆年,謂之風疽。
此由風濕之氣,客于經絡,與氣相搏所成也。
《養生方》雲:大解汗,當以粉粉身,若令自幹者,成風疽也。
二十二、石疽候 此由寒氣客于經絡,與血氣相搏,血澀結而成疽也。
其寒毒偏多,則氣結聚而皮濃,狀如痤疖,堅如石,故謂之石疽也。
二十三、禽疽候 禽疽,發如胗者數十處。
其得四日,腫合牢核痛,其狀若變。
十日可刺。
其初發,身戰寒,齒如噤,欲痙。
如是者,十五日死也。
此是寒濕之氣,客于肌肉所生也。
二十四、杼疽候 杼疽者,發項及兩耳下。
不瀉,十六日死。
其六日可刺。
其色黑,見膿如癰者,死不可治。
人年三十、十九、二十三、三十五、三十九、五十一、五十五、六十一、八十七、九十九,神皆在兩耳下,不可見血,見血者死。
此是寒濕之氣客于肌肉,折于血氣之所生也。
二十五、水疽候 此由寒濕之氣,客于皮膚,搏于津液,使血氣痞澀,濕氣偏多,則發水疽。
其腫狀如物裹水,多發于手足,此是随肌膚虛處而發也。
亦有發身體數處而壯熱,遂至死。
二十六、肘疽候 肘疽,是疽發于肘,謂之肘疽。
凡諸疽發節解,并皆斷筋節,而發肘者,尤為重也。
此亦是寒濕之氣客于肌肉,折于血氣所生也。
二十七、附骨疽候 附骨疽者,由當風入骨解,風與熱相搏,複遇冷濕;或秋夏露卧,為冷所折,風熱伏結,壅遏附骨成疽。
喜着大節解間,丈夫及産婦、女人,喜着鼠HT、髂頭、膝間,嬰孩、嫩兒,亦着膊、肘、背脊也。
其大人、老人着急者,則先覺痛,不得轉動,挪之應骨痛,經日便覺皮肉生急,洪洪如肥狀,則是也。
其小兒不知字名,抱之才近,其便啼喚,則是支節有痛處,便是其候也。
大人、老人着緩者,則先覺如肥洪洪耳,經日便覺痹痛不随也。
其小兒則覺四肢偏有不動搖者,如不随狀,看支節解中,則有肥洪洪處,其名不知是附骨疽;乃至稱身成膿,不潰至死,皆覺身體變青黯也。
其大人、老人,皆不悟是疽,乃至于死也。
亦有不别是附骨疽,呼急者為賊風,其緩者謂風腫而已。
二十八、久疽候 此由寒氣客于經絡,折于氣血,血澀不通,乃結成疽。
凡疽發諸節及腑髒之俞,則卒急也。
其久疽者,發于身體閑處,故經久積年,緻膿汁不盡,則瘡内生蟲,而變成也。
二十九、疽虛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