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三 中惡病諸候(凡十四論)

關燈
一、中惡候 中惡者,是人精神衰弱,為鬼神之氣卒中之也。

    夫人陰陽順理,榮衛調平,神守則強,邪不幹正。

    若将攝失宜,精神衰弱,便中鬼毒之氣。

    其狀:卒然心腹刺痛,悶亂欲死。

     凡卒中惡,腹大而滿者,診其脈,緊大而浮者死,緊細而微者生。

     又,中惡吐血數升,脈沉數細者死,浮焱如疾者生。

     中惡者瘥後,餘勢停滞,發作則變成注。

     二、中惡死候 中鬼邪之氣,卒然心腹絞痛悶絕,此是客邪暴盛,陰陽為之難絕,上下不通,故氣暴厥絕如死;良久,其真氣複,生也。

    而有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時之和,謂之三虛;三虛而腑髒衰弱,精神微羸,中之則真氣竭絕,則死。

    其得瘥者,若餘勢停滞,發作則變成注。

     三、屍厥候 屍厥者,陰氣逆也。

    此由陽脈卒下墜,陰脈卒上升,陰陽離居,榮衛不通,真氣厥亂,客邪乘之,其狀如死,猶微有息而不恒,脈尚動而形無知也。

    聽其耳内,循循有如嘯之聲,而股間暖是也。

    耳内雖無嘯聲,而脈動者,故當以屍厥治之。

     診其寸口脈,沉大而滑,沉即為實,滑即為氣,實氣相搏,身溫而汗,此為入腑,雖卒厥不知人,氣複則自愈也。

    若唇正青,身冷,此為入髒,亦卒厥不知人,即死。

    候其左手關上脈,陰陽俱虛者,足厥陰、足少陽俱虛也,病苦恍惚,屍厥不知人,妄有所見。

     四、卒死候 卒死者,由三虛而遇賊風所為也。

    三虛,謂乘年之衰,一也;逢月之空,二也;失時之和,三也。

    人有此三虛,而為賊風所傷,使陰氣偏竭于内,陽氣阻隔于外,二氣壅閉,故暴絕如死。

    若腑髒氣未竭者,良久乃蘇。

     然亦有挾鬼神之氣而卒死者,皆有頃邪退,乃活也。

    凡中惡及卒忤,卒然氣絕,其後得蘇。

    若其邪氣不盡者,停滞心腹,或心腹痛,或身體沉重,不能飲食,而成宿疹,皆變成注。

     五、卒忤候 卒忤者,亦名客忤,謂邪客之氣,卒犯忤人精神也。

    此是鬼厲之毒氣,中惡之類。

    人有魂魄衰弱者,則為鬼氣所犯忤,喜于道間門外得之。

    其狀:心腹絞痛脹滿,氣沖心胸,或即悶絕,不複識人,肉色變異,腑髒虛竭者,不即治,乃至于死。

    然其毒氣有輕重,輕者微治而瘥,重者侵克腑髒,雖當時救療,餘氣停滞,久後猶發,乃變成注。

     六、卒忤死候 犯卒忤,客邪鬼氣卒急傷人,入于腑髒,使陰陽離絕,氣血暴不通流,奄然厥絕如死狀也。

    良久,陰陽之氣和,乃蘇;若腑髒虛弱者,即死。

    亦有雖瘥而毒氣不盡,時發,則心腹刺痛,連滞變成注。

     七、鬼擊候 鬼擊者,謂鬼厲之氣擊着于人也。

    得之無漸,卒着如人以刀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