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三 中惡病諸候(凡十四論)

關燈
刺狀,胸脅腹内絞急切痛,不可抑按,或吐血,或鼻中出血,或下血。

     一名為鬼排,言鬼排觸于人也。

    人有氣血虛弱,精魂衰微,忽與鬼神遇相觸突,緻為其所排擊,輕者困而獲免,重者多死。

     八、卒魇候 卒魇者,屈也,謂夢裡為鬼邪之所魇屈。

    人卧不悟,皆是魂魄外遊,為他邪所執錄,欲還未得,緻成魇也。

    忌火照,火照則神魂遂不複入,乃至于死。

    而人有于燈光前魇者,是本由明出,是以不忌火也。

     又雲:人魇,忽然明喚之,魇死不疑。

    暗喚之好。

    唯得遠喚,亦不得近而急喚,亦喜失魂魄也。

    其湯熨針石,别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于後。

     《養生方·導引法》雲:拘魂門,制魄戶,名曰握固法。

    屈大母指,着四小指内抱之,積習不止,眠時亦不複開,令人不魇魅。

     九、魇不寤候 人眠睡,則魂魄外遊,為鬼邪所魇屈。

    其精神弱者,魇則久不得寤,乃至氣暴絕。

    所以須傍人助喚,并以方術治之,乃蘇。

     十、自缢死候 人有不得意志者,多生忿恨,往往自缢,以繩物系頸,自懸挂緻死,呼為自缢。

    若覺早,雖已死,徐徐捧下,其陰陽經絡雖暴壅閉,而髒腑真氣故有未盡,所以猶可救療,故有得活者。

    若見其懸挂,便忽遽截斷其繩,舊雲則不可救。

    此言氣已壅閉,繩忽暴斷,其氣雖通,而奔迸運悶故,則氣不能還,即不得複生。

     又雲:自缢死,旦至暮,雖已冷,必可治;暮至旦,則難治。

    此謂其晝則陽盛,其氣易通;夜則陰盛,其氣難通。

     又雲:夏則夜短,又熱,則易活。

     又雲:氣雖已斷,而心微溫者,一日以上,猶可活也。

     十一、溺死候 人為水所沒溺,水從孔竅入,灌注腑髒,其氣壅閉,故死。

    若早拯救得出,即洩瀝其水,令氣血得通,便得活。

     又雲:經半日及一日,猶可活;氣若已絕,心上暖,亦可活。

     十二、中熱候 夏月炎熱,人冒涉途路,熱毒入内,與五髒相并,客邪熾盛,或郁瘀不宣,緻陰氣卒絕,陽氣暴壅,經絡不通,故奄然悶絕,謂之。

    然此乃外邪所擊,真髒未壞,若便遇治救,氣宣則蘇。

     夫熱不可得冷,得冷便死,此謂外卒以冷觸其熱,蘊積于内,不得宣發故也。

     十三、冒熱困乏候 人盛暑之時,觸冒大熱,熱毒氣入髒腑,則令人煩悶郁冒,至于困乏也。

     十四、凍死候 人有在于途路,逢凄風苦雨,繁霜大雪,衣服沾濡,冷氣入髒,緻令陰氣閉于内,陽氣絕于外,榮衛結澀,不複流通,故緻噤絕而死。

    若早得救療,血溫氣通則生。

     又雲:凍死一日猶可治,過此則不可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