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二 霍亂病諸候(凡二十四論)
關燈
小
中
大
一、霍亂候
霍亂者,由人溫涼不調,陰陽清濁二氣,有相幹亂之時,其亂在于腸胃之間者,因遇飲食而變發,則心腹絞痛。
其有先心痛者,則先吐;先腹痛者,則先利;心腹并痛者,則吐利俱發。
挾風而實者,身發熱,頭痛體疼而複吐利;虛者,但吐利,心腹刺痛而已。
亦有飲酒、食肉、腥脍、生冷過度,因居處不節,或露卧濕地,或當風取涼,而風冷之氣歸于三焦,傳于脾胃,脾胃得冷則不磨,不磨則水谷不消化,亦令清濁二氣相幹,脾胃虛弱,便則吐利,水谷不消,則心腹脹滿,皆成霍亂。
霍亂有三名:一名胃反,言其胃氣虛逆,反吐飲食也;二名霍亂,言其病揮霍之間,便緻撩亂也;三名走哺,言其哺食變逆者也。
診其脈來代者,霍亂;又脈代而絕者,亦霍亂也。
霍亂,脈大可治,微細不可治。
霍亂吐下,脈微遲,氣息劣,口不欲言者,不可治。
《養生方》雲:七月食蜜,令人暴下,發霍亂。
二、霍亂心腹痛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而心腹痛者,是風邪之氣客于髒腑之間,冷氣與真氣相擊,或上攻心,或下攻腹,故心腹痛也 三、霍亂嘔吐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而嘔吐者,是冷氣客于腑髒之間,或上攻于心,則心痛,或下攻于腹,則腹痛。
若先心痛者,則先吐,先腹痛者,則先利。
而此嘔吐,是冷入于胃,胃氣變亂,冷邪既盛,谷氣不和,胃氣逆上,故嘔吐也。
四、霍亂心腹脹滿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而心腹脹滿者,是寒氣與髒氣相搏,真邪相攻,不得吐利,故令心腹脹滿。
其有吐利過多,髒虛,邪猶未盡,邪搏于氣,氣不宣發,亦令心腹脹滿。
五、霍亂下痢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而下痢,是冷氣先入于腸胃,腸胃之氣得冷,則交擊而痛,故霍亂若先腹痛者,則行利也。
六、霍亂下痢不止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而下痢不止者,因腸胃俱冷,而挾宿虛,谷氣不消,腸滑故洞下不止也。
痢不止,虛冷氣極,冷入于筋,則變轉筋。
其胃虛,冷氣乘之,亦變嘔哕。
七、霍亂欲死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欲死者,由飲食不消,冷氣内搏,或未得吐利,或雖得吐利,冷氣未歇,緻真邪相幹,陰陽交争,氣厥不理,則煩悶逆滿困乏,故欲死也。
八、霍亂嘔哕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而嘔哕者,由吐利後,胃虛而逆則嘔;氣逆遇冷折之,氣不通則哕。
九、霍亂煩渴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而煩渴者,由大吐逆,上焦虛,氣不調理,氣乘于心則煩悶;大痢則津液竭,津液竭則髒燥,髒燥則渴。
煩渴不止則引飲,引飲則痢亦不止也。
十、霍亂心煩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而心煩者,由大吐大痢,腑髒氣暴極。
夫吐者,胃氣逆也;痢者,腸虛也。
若大吐大痢,虛逆則甚,三焦不理,五髒未和,冷搏于氣,逆上乘心,故心煩。
亦有未經吐利心煩者,是冷氣入于腸胃,水谷得冷則不消,蘊瘀不宣,氣亦逆上,故亦心煩。
十一、霍亂幹嘔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幹嘔者,由吐下之後,脾胃虛極,三焦不理,氣痞結于心下,氣時逆上,故幹嘔。
幹嘔者,謂欲嘔而無所出也。
若更遇冷,冷折于胃氣,胃氣不通,則變成哕。
十二、霍亂心腹築悸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而心腹築悸者,由吐下之後,三焦五髒不和,而水氣上乘于心故也。
腎主水,其氣通于陰,吐下三焦五髒不和,故腎氣亦虛,不能制水,水不下宣,與氣俱上乘心。
其狀起齊下,上從腹至心,氣築築然而悸動不定也。
十三、霍亂嘔而煩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嘔而煩者,由吐下後胃虛而氣逆,故嘔也;氣逆乘心,故煩。
所以嘔而煩也。
十四、幹霍亂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者,多吐痢也。
幹霍亂者,是冷氣搏于腸胃,緻飲食不消,但腹滿煩亂,絞痛,短氣。
其腸胃先挾實,故不吐痢,名為幹霍亂也。
十五、霍亂四逆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而大吐下後,其腸胃俱虛,乃至汗出,其脈欲絕,手足皆冷,名為四逆。
其有先心痛者,則先吐;先腹痛者,則先利;心腹并痛者,則吐利俱發。
挾風而實者,身發熱,頭痛體疼而複吐利;虛者,但吐利,心腹刺痛而已。
亦有飲酒、食肉、腥脍、生冷過度,因居處不節,或露卧濕地,或當風取涼,而風冷之氣歸于三焦,傳于脾胃,脾胃得冷則不磨,不磨則水谷不消化,亦令清濁二氣相幹,脾胃虛弱,便則吐利,水谷不消,則心腹脹滿,皆成霍亂。
霍亂有三名:一名胃反,言其胃氣虛逆,反吐飲食也;二名霍亂,言其病揮霍之間,便緻撩亂也;三名走哺,言其哺食變逆者也。
診其脈來代者,霍亂;又脈代而絕者,亦霍亂也。
霍亂,脈大可治,微細不可治。
霍亂吐下,脈微遲,氣息劣,口不欲言者,不可治。
《養生方》雲:七月食蜜,令人暴下,發霍亂。
二、霍亂心腹痛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而心腹痛者,是風邪之氣客于髒腑之間,冷氣與真氣相擊,或上攻心,或下攻腹,故心腹痛也 三、霍亂嘔吐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而嘔吐者,是冷氣客于腑髒之間,或上攻于心,則心痛,或下攻于腹,則腹痛。
若先心痛者,則先吐,先腹痛者,則先利。
而此嘔吐,是冷入于胃,胃氣變亂,冷邪既盛,谷氣不和,胃氣逆上,故嘔吐也。
四、霍亂心腹脹滿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而心腹脹滿者,是寒氣與髒氣相搏,真邪相攻,不得吐利,故令心腹脹滿。
其有吐利過多,髒虛,邪猶未盡,邪搏于氣,氣不宣發,亦令心腹脹滿。
五、霍亂下痢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而下痢,是冷氣先入于腸胃,腸胃之氣得冷,則交擊而痛,故霍亂若先腹痛者,則行利也。
六、霍亂下痢不止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而下痢不止者,因腸胃俱冷,而挾宿虛,谷氣不消,腸滑故洞下不止也。
痢不止,虛冷氣極,冷入于筋,則變轉筋。
其胃虛,冷氣乘之,亦變嘔哕。
七、霍亂欲死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欲死者,由飲食不消,冷氣内搏,或未得吐利,或雖得吐利,冷氣未歇,緻真邪相幹,陰陽交争,氣厥不理,則煩悶逆滿困乏,故欲死也。
八、霍亂嘔哕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而嘔哕者,由吐利後,胃虛而逆則嘔;氣逆遇冷折之,氣不通則哕。
九、霍亂煩渴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而煩渴者,由大吐逆,上焦虛,氣不調理,氣乘于心則煩悶;大痢則津液竭,津液竭則髒燥,髒燥則渴。
煩渴不止則引飲,引飲則痢亦不止也。
十、霍亂心煩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而心煩者,由大吐大痢,腑髒氣暴極。
夫吐者,胃氣逆也;痢者,腸虛也。
若大吐大痢,虛逆則甚,三焦不理,五髒未和,冷搏于氣,逆上乘心,故心煩。
亦有未經吐利心煩者,是冷氣入于腸胃,水谷得冷則不消,蘊瘀不宣,氣亦逆上,故亦心煩。
十一、霍亂幹嘔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幹嘔者,由吐下之後,脾胃虛極,三焦不理,氣痞結于心下,氣時逆上,故幹嘔。
幹嘔者,謂欲嘔而無所出也。
若更遇冷,冷折于胃氣,胃氣不通,則變成哕。
十二、霍亂心腹築悸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而心腹築悸者,由吐下之後,三焦五髒不和,而水氣上乘于心故也。
腎主水,其氣通于陰,吐下三焦五髒不和,故腎氣亦虛,不能制水,水不下宣,與氣俱上乘心。
其狀起齊下,上從腹至心,氣築築然而悸動不定也。
十三、霍亂嘔而煩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嘔而煩者,由吐下後胃虛而氣逆,故嘔也;氣逆乘心,故煩。
所以嘔而煩也。
十四、幹霍亂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者,多吐痢也。
幹霍亂者,是冷氣搏于腸胃,緻飲食不消,但腹滿煩亂,絞痛,短氣。
其腸胃先挾實,故不吐痢,名為幹霍亂也。
十五、霍亂四逆候 冷熱不調,飲食不節,使人陰陽清濁之氣相幹,而變亂于腸胃之間,則成霍亂。
霍亂而大吐下後,其腸胃俱虛,乃至汗出,其脈欲絕,手足皆冷,名為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