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九 積聚病諸候(凡六論)
關燈
小
中
大
,咽腫傷爛,目茫茫,骨中寒,主髓厥,喜忘,冬瘥夏劇,色黑也。
診得心腹積聚,其脈牢強急者生,脈虛弱急者死。
又積聚之脈,實強者生,沉者死。
其湯熨針石,别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于後。
《養生方·導引法》雲:以左足踐右足上。
除心下積。
又雲:病心下積聚,端坐伸腰,向日仰頭,徐以口納氣,因而咽之,三十過而止,開目作。
又雲:左脅側卧,申臂直腳,以口納氣,鼻吐之,周而複始。
除積聚、心下不便。
又雲:以左手按右脅,舉右手極形。
除積及老血。
又雲:閉口微息,正坐向王氣,張鼻取氣,逼置臍下,小口微出氣,十二通。
以除結聚。
低頭不息十二通,以消飲食,令身輕強。
行之冬月,令人不寒。
又雲:端坐伸腰,直上,展兩臂,仰兩手掌,以鼻納氣閉之,自極七息,名曰蜀上喬。
除脅下積聚。
又雲:向晨,去枕,正偃卧,伸臂胫,瞑目閉口不息,極張腹、兩足,再息,頃間吸腹仰兩足,倍拳,欲自微息定,複為之春三、夏五、秋七、冬九。
蕩滌五髒,津潤六腑,所病皆愈。
腹有疾積聚者,張吸其腹,熱乃止,瘕散破,即愈矣。
二、積聚痼結候 積聚痼結者,是五髒六腑之氣已積聚于内,重因飲食不節,寒溫不調,邪氣重沓,牢痼盤結者也。
若久即成症。
三、積聚心腹痛候 積者陰氣,五髒所生,其痛不離其部,故上下有所窮已。
聚者陽氣,六腑所成,故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有常處。
此皆由寒氣搏于髒腑,與陰陽相擊下上,故心腹痛也。
診其寸口之脈沉而橫,脅下有積,腹中有橫積聚痛。
又,寸口脈細沉滑者,有積聚在脅下,左右皆滿,與背相引痛。
又雲:寸口脈緊而牢者,脅下腹中有橫積結,痛而洩利。
脈微細者生,浮者死。
四、積聚心腹脹滿候 積者陰氣,五髒所生,其痛不離其部,故上下有所窮已。
聚者陽氣,六腑所成,故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有常處也。
積聚成病,蘊結在内,則氣行不宣通,氣搏于腑髒,故心腹脹滿.心腹脹滿則煩而悶,尤短氣也。
五、積聚宿食候 積者陰氣,五髒所生,其痛不離其部,故上下有所窮已。
聚者陽氣,六腑所成,故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有常處也。
積聚而宿食不消者,由髒腑為寒氣所乘,脾胃虛冷,故不消化,留為宿食也。
診其脈來實,心腹積聚,飲食不消,胃中冷也。
六、伏梁候 伏梁者,此由五髒之積一名也。
心之積,名曰伏梁,起于臍上,大如臂。
診得心積脈,沉而芤,時上下無常處。
病悸,腹中熱,面赤而咽幹,心煩,掌中熱,甚即唾血,身螈。
夏瘥冬劇,唾膿血者死。
又其脈牢強急者生,虛弱急者死。
診得心腹積聚,其脈牢強急者生,脈虛弱急者死。
又積聚之脈,實強者生,沉者死。
其湯熨針石,别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于後。
《養生方·導引法》雲:以左足踐右足上。
除心下積。
又雲:病心下積聚,端坐伸腰,向日仰頭,徐以口納氣,因而咽之,三十過而止,開目作。
又雲:左脅側卧,申臂直腳,以口納氣,鼻吐之,周而複始。
除積聚、心下不便。
又雲:以左手按右脅,舉右手極形。
除積及老血。
又雲:閉口微息,正坐向王氣,張鼻取氣,逼置臍下,小口微出氣,十二通。
以除結聚。
低頭不息十二通,以消飲食,令身輕強。
行之冬月,令人不寒。
又雲:端坐伸腰,直上,展兩臂,仰兩手掌,以鼻納氣閉之,自極七息,名曰蜀上喬。
除脅下積聚。
又雲:向晨,去枕,正偃卧,伸臂胫,瞑目閉口不息,極張腹、兩足,再息,頃間吸腹仰兩足,倍拳,欲自微息定,複為之春三、夏五、秋七、冬九。
蕩滌五髒,津潤六腑,所病皆愈。
腹有疾積聚者,張吸其腹,熱乃止,瘕散破,即愈矣。
二、積聚痼結候 積聚痼結者,是五髒六腑之氣已積聚于内,重因飲食不節,寒溫不調,邪氣重沓,牢痼盤結者也。
若久即成症。
三、積聚心腹痛候 積者陰氣,五髒所生,其痛不離其部,故上下有所窮已。
聚者陽氣,六腑所成,故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有常處。
此皆由寒氣搏于髒腑,與陰陽相擊下上,故心腹痛也。
診其寸口之脈沉而橫,脅下有積,腹中有橫積聚痛。
又,寸口脈細沉滑者,有積聚在脅下,左右皆滿,與背相引痛。
又雲:寸口脈緊而牢者,脅下腹中有橫積結,痛而洩利。
脈微細者生,浮者死。
四、積聚心腹脹滿候 積者陰氣,五髒所生,其痛不離其部,故上下有所窮已。
聚者陽氣,六腑所成,故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有常處也。
積聚成病,蘊結在内,則氣行不宣通,氣搏于腑髒,故心腹脹滿.心腹脹滿則煩而悶,尤短氣也。
五、積聚宿食候 積者陰氣,五髒所生,其痛不離其部,故上下有所窮已。
聚者陽氣,六腑所成,故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有常處也。
積聚而宿食不消者,由髒腑為寒氣所乘,脾胃虛冷,故不消化,留為宿食也。
診其脈來實,心腹積聚,飲食不消,胃中冷也。
六、伏梁候 伏梁者,此由五髒之積一名也。
心之積,名曰伏梁,起于臍上,大如臂。
診得心積脈,沉而芤,時上下無常處。
病悸,腹中熱,面赤而咽幹,心煩,掌中熱,甚即唾血,身螈。
夏瘥冬劇,唾膿血者死。
又其脈牢強急者生,虛弱急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