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關燈
多一指也。

    姜形類指,物性相感如此。

     蓼多食,發心病。

    蓼和生魚食之,令人奪氣,陰核疼痛。

     【集注】孫思邈曰:食蓼過多有毒,發心痛,以氣味辛溫故也,生魚屬合食,則相犯奪氣也。

    陰核痛,亦濕熱緻病耳。

     芥菜不可共兔肉食之,成惡邪病。

     【注】凡物性相反,不可同食,同食則成惡邪病。

     小蒜多食,傷人力。

     【注】小蒜辛溫小毒,若多食氣散,故傷心力。

     食躁式躁方 【按】食躁式躁之“式”字,當是“或”字,應改之。

     【注】食躁或躁者,即今之食後時或惡心,欲吐不吐之病也,故以豉湯吐之。

     豉濃煮汁飲之。

     鈎吻與芹萊相似,誤食之殺人。

    解之方: 【注】太陰之精,名曰鈎吻,入口則死。

    葛洪雲:鈎吻生處,無他草,莖上有毛。

     荠(八兩) 上一味,水六升,煮取二升,溫分二服。

     菜中有水莨菪,葉圓而光,有毒,誤食令人狂亂,狀如中風,或吐血。

    治之方: 甘草煮汁,服之即解。

     春秋二時,龍帶精入芹菜中,人偶食之為病,發時手青腹滿,痛不可忍,名蚊龍病。

     治之方: 硬糖(二三斤) 上一味,日兩度服之,吐出如蜥蠍三五枚,瘥。

     【方解】芹生陂澤之中,蚊龍雖變化莫測,其精焉能入此。

    大抵是蜥蜴虺蛇,春夏之交,遺精于此耳。

    且蛇嗜芹,尤為可證。

    按《外台秘要》雲:蚊龍子生在芹上,誤食入腹,變成龍子,饴、粳米、杏仁、乳餅煮粥食之,吐出蚊子大驗。

    張機用硬糖治之,考《本草》并無硬糖,當是粳米、饴糖無疑。

    二物味甘,甘能解毒是也。

     食苦瓠中毒,治之方 黍穣煮汁,數服之解。

     【注】《風俗通》雲:燒穣可以殺瓠。

    又雲:種瓜之家不燒漆,物性相畏有如是也。

    人過食苦瓠,吐利不止者,以黍穣汁解之,本諸此。

     扁豆,寒熱者,不可食之。

     【注】扁豆性滞而補,如患寒熱者忌之。

     久食小豆,令人枯燥。

     【注】小豆即赤豆也,性主利水,久食令肌膚枯燥。

     食大豆屑,忌啖豬肉。

     【注】大豆即黃豆也,若同豬肉食之,則閉氣,故忌之,小兒尤當忌之。

     大麥久食,令人作。

     【集注】李曰:疥同。

    蓋麥入心,久食則心氣盛而内熱。

    《内經》曰:諸瘡瘍皆屬心火。

    故作。

     白黍米不可同饴蜜食,亦不可合葵食之。

     【注】黍米多熱,多食心煩。

    饴蜜味甘,多食中滿。

    《食療》雲:黍米同葵食成痼疾。

     物性相反如此。

     KT麥面多食之,令人發落。

     【按】此義未詳。

     鹽多食傷人肺。

     【注】鹽味鹹,過食傷肺,發嗽哮喘。

     食冷物,冰人齒。

     食熱物,勿飲冷水。

     【注】寒熱相抟,脾胃乃傷。

     飲酒食生蒼耳,令人心痛。

     【注】酒性純陽,蒼耳味苦有毒,苦先入心,飲酒以行其毒,故心痛。

     夏月大醉汗流,不得冷水洗着身及使扇即成病。

     【注】夏月飲酒汗流,則腠理開,若浴水及使扇,寒風相抟,或即成黃汗,或即成漏風,戒之慎之!飲酒大醉,灸腹背,令人腸結。

     【注】灸家雲:毋灸大醉人。

    即此義也。

     醉後勿飽食,發寒熱。

     【注】醉則肝、膽之氣肆行,木來侮土,故曰:勿食飽,發寒熱。

     飲酒食豬肉,卧秫稻穗中,則發黃。

     【注】酒性多濕多熱,飲酒食肉,則濕熱交蒸于中宮,卧秫稻穣中,則濕熱困于外,故發黃也。

     食饴多飲酒,大忌。

     【按】諺雲:酒家忌甘,此義未詳。

     凡酒及水,照見人影動者,不可飲之。

     【注】見此影動者,乃怪異也,切不可飲之。

     醋合酪食之,令人血瘕。

     【注】酪性粘滞,醋性酸收,故令成血瘕。

     食白米粥,勿食生蒼耳,成走注。

     【注】白米粥、蒼耳子同食,成走注病,然必性味不合也。

     食甜粥已,食鹽即吐。

     【注】粥甘鹽鹹,先食甜已,複過食鹽即吐,理必然也。

     犀角箸攪飲食沫出,及澆地墳起者,食之殺人。

     【注】《抱樸子》雲:犀食百草及衆木之棘。

    故知飲食之毒,若攪飲食沫出者,必有毒也。

    澆地墳起者,此怪異也,故食之殺人。

     飲食中毒煩滿,治之方 苦參(三兩)苦酒(一升半) 上二味,煮三沸,三上三下,服之吐食出,即瘥。

     【方解】苦參味苦,苦酒味酸,酸苦湧洩而去其毒,煩滿自除。

     又方: 犀角湯亦佳。

     【注】中毒煩滿,毒在胃中,犀角解胃中毒。

     貪食,食多不消,心腹堅滿痛,治之方: 鹽(一升)水(三升) 上二味,煮令鹽消,分三服,當吐出食,便瘥。

     【方解】鹽鹹能軟堅,又能湧洩,堅滿自除。

     礬石生入腹,破人心肝,亦禁水。

     【注】礬性酸澀,無故用之,傷心肝,礬得水則化,物性相畏,故亦禁水。

     商陸以水服,殺人。

     【注】商陸大毒,能行水而忌水服,物性相惡而然。

     葶苈子敷頭瘡,藥氣入腦,殺人。

     【注】葶苈大寒,雖能敷瘡殺蟲,然藥氣善能下行,則瘡毒亦内攻入腦矣。

    故殺人。

     水銀入人耳及六畜等皆死。

    以金銀着耳邊,水銀則吐。

     【注】水銀大毒,入耳則沉經墜絡,皆能死人。

    以金銀着耳門,引之則吐出,此物性感召之理,猶磁石之引針也。

     苦楝無子者,殺人。

     【注】苦楝有雌雄兩種,雄者無子,根赤有毒,服之使人吐不能止,有至死者。

    雌者有子,根白有微毒,可入藥用。

     凡諸毒多是假毒,以投無知時,宜煮荠,甘草汁飲之,通除諸毒藥。

     【注】凡諸毒多借飲食以投毒,而服毒之人,原自不知,若覺之,則時時煮甘草、荠湯飲之,以二物能解草石百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