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十 (産後門)
關燈
小
中
大
為細末,分為三服。
每服酒一盞,煎三、五沸,更入小便少許,煎至七分溫服。
甚者不過再服即瘥。
(出《博濟》) 又方:釜底墨(醋炒令幹)延胡索劉寄奴桂心菴子 上等分為末,熱酒調下二錢。
紫金丸 治産後惡露不快,腰痛,小腹如刺,時作寒熱,頭痛,不思飲食。
亦治久有瘀血,月水不調,黃瘦不思飲食,并能治之。
亦可療心痛。
(與失笑散同。
出《産乳》) 五靈脂(水淘去石,焙幹、秤,炒為末)真蒲黃 上以好米醋調五靈脂末,慢火熬成膏子,次以蒲黃末搜和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
水與童子小便各半盞,煎至七分,令藥化,溫服之。
少頃再一服,惡露即下。
久有瘀血成塊,月信不利者,并用酒磨下。
産後六、七日,忽然臍腹痛,皆由呼吸之間,冷氣乘虛而入。
宜服當歸建中湯和四順理中丸,共研,再丸作小丸,飯飲吞下,極妙。
産後寒疝方第九 王子亨雲:産後臍腹大痛,由呼吸冷氣,乘虛入客于血,宜《局方》當歸建中湯。
羊肉湯 療虛及産婦腹中痛,虛眩不能支持,兩脅當臍急痛,氣上沖,前後相引痛。
治之如神。
精羊肉(四兩)當歸川芎(各半兩)生姜(一兩) 上細切,以水十盞,煎至三盞,掠去沫,去滓分四服,空心,熱服一日。
來日再作,兩日滓合為一日煎,當一劑服。
《千金》當歸湯 療婦人寒疝,虛勞不足。
若産後腹中絞痛,其方無川芎,有芍藥。
陳無擇雲:仲景羊肉湯治寒疝。
上用生姜羊肉湯服之,無不驗。
有一人産當寒月,寒氣入産門,臍下脹滿,手不得犯,此寒疝也。
醫将治之以抵擋湯,謂有瘀血。
或曰:非其治也!可服仲景羊肉湯,少減水。
二服遂愈。
《外台》羊肉湯 療産後内虛,寒氣入腹,腹中絞痛,下赤白痢,谵語見鬼 肥羊肉(一斤)當歸甘草芍藥(各一分,《産寶》各一兩) 上咀,以水一鬥先煮羊肉,取七升;入藥更煎取二升,去滓分服。
《産寶》方 療産後心腹切痛,不能飲食,乏氣,忽然往來寒熱。
當歸川芎黃芩人參甘草芍藥防風生姜(各三分)大黃(二分,宜相人強弱,方可投之)桃仁(八十個) 上水七升,煮取二升;下大黃更煎三沸,分作三服。
《千金》羊肉湯無大黃、人參、桃仁,有羊肉煮汁煎藥。
(崔氏同) 産後兩脅脹滿氣痛方論第十 論曰:産後兩脅脹滿疼痛,由膀胱宿有停水,因産後惡露下不盡,水壅痞與氣相搏,積在膀胱,故令脅肋脹滿。
氣與水相激,故令痛也。
《經效》方 療産後血氣,脅肋脹痛。
當歸(十二分)芍藥苦梗槟榔枳殼(各八分)桂心青木香柴胡(各六分) 上咀,以水二升,煎服八合去滓,空心,分溫二服。
療産後惡露不下,血氣壅痞,脹痛不下食。
蘇木紫葛(各十二分)芍藥當歸(各八分)桂心蒲黃(各六分)生地黃汁(三合) 上咀,以水二升,煎取七合,下蒲黃,分二服。
當歸散 治産後腹痛,腹脅脹滿。
當歸幹姜(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
水一盞,煎八分,入鹽、醋少許,食前熱服。
(《選奇方》用酒煎) 《經效》方 理血氣,煩悶、脅肋脹滿及痛。
芍藥(八分)蒲黃延胡索(各四分)當歸(六分)荷葉蒂(三枚,炙) 上水二升,煎取七合,後入蒲黃,空心分作二服。
《廣濟》方 療産後腹痛,氣脹,脅下悶,不下食,兼微利。
茯苓人參當歸甘草(各六分)生姜陳皮(各四分)厚樸(八分) 上咀,以水二升,煎取八合,去滓,分溫服。
産後積聚症塊方論第十一 夫積者,陰氣也,五髒所生;聚者,陽氣也,六腑所成。
皆由飲食不節,寒熱不調,緻五髒之氣積,六腑之氣聚。
積者,痛不離其部;聚者,其痛無有常處。
所以然者,積為陰氣,陰性沉伏,故痛不離其部。
聚為陽氣,陽性浮動,故痛無常處。
産後血氣傷于髒腑,髒腑虛弱,為風冷所乘,搏于髒腑,與血氣相結,故成積聚症塊也。
桃仁散 治産後餘血不散,結成症塊疼痛。
桃仁當歸鬼箭羽大黃鼈甲(各一兩)赤芍藥延胡索琥珀(各三分)川芎桂心(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大錢。
水一盞,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京三棱散 治産後積血不散,結聚成塊;或時寒熱,不思飲食。
京三棱熟地黃鼈甲(各一兩)桂心當歸川芎牡丹皮劉寄奴赤芍藥(各半兩)大黃(炒)桃仁牛膝(各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
水一大盞,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桂心丸 治産後血氣不散,積聚成塊,上攻心腹;或成寒熱,四肢羸瘦,煩疼,不思飲食。
青皮幹漆(炒煙盡,各三分)沒藥槟榔當歸桂心赤芍藥牡丹皮(各半兩)大黃(炒)桃仁鼈甲厚樸三棱延胡索(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溫酒下三十丸。
産後血瘕方論第十二 夫新産後有血與氣相搏而痛者,謂之瘕。
瘕之言假也,謂其痛、浮假無定處也。
此由夙有風冷血氣不治,至産血下則少,故緻此病也。
不急治,則多成積結,妨害月水,輕則否澀,重則不通也。
鼈甲丸 治産後惡露不盡,結成血瘕,乍寒乍熱,心腹脹痛,不欲飲食,四肢羸瘦,或時口幹。
當歸木香
每服酒一盞,煎三、五沸,更入小便少許,煎至七分溫服。
甚者不過再服即瘥。
(出《博濟》) 又方:釜底墨(醋炒令幹)延胡索劉寄奴桂心菴子 上等分為末,熱酒調下二錢。
紫金丸 治産後惡露不快,腰痛,小腹如刺,時作寒熱,頭痛,不思飲食。
亦治久有瘀血,月水不調,黃瘦不思飲食,并能治之。
亦可療心痛。
(與失笑散同。
出《産乳》) 五靈脂(水淘去石,焙幹、秤,炒為末)真蒲黃 上以好米醋調五靈脂末,慢火熬成膏子,次以蒲黃末搜和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
水與童子小便各半盞,煎至七分,令藥化,溫服之。
少頃再一服,惡露即下。
久有瘀血成塊,月信不利者,并用酒磨下。
産後六、七日,忽然臍腹痛,皆由呼吸之間,冷氣乘虛而入。
宜服當歸建中湯和四順理中丸,共研,再丸作小丸,飯飲吞下,極妙。
産後寒疝方第九 王子亨雲:産後臍腹大痛,由呼吸冷氣,乘虛入客于血,宜《局方》當歸建中湯。
羊肉湯 療虛及産婦腹中痛,虛眩不能支持,兩脅當臍急痛,氣上沖,前後相引痛。
治之如神。
精羊肉(四兩)當歸川芎(各半兩)生姜(一兩) 上細切,以水十盞,煎至三盞,掠去沫,去滓分四服,空心,熱服一日。
來日再作,兩日滓合為一日煎,當一劑服。
《千金》當歸湯 療婦人寒疝,虛勞不足。
若産後腹中絞痛,其方無川芎,有芍藥。
陳無擇雲:仲景羊肉湯治寒疝。
上用生姜羊肉湯服之,無不驗。
有一人産當寒月,寒氣入産門,臍下脹滿,手不得犯,此寒疝也。
醫将治之以抵擋湯,謂有瘀血。
或曰:非其治也!可服仲景羊肉湯,少減水。
二服遂愈。
《外台》羊肉湯 療産後内虛,寒氣入腹,腹中絞痛,下赤白痢,谵語見鬼 肥羊肉(一斤)當歸甘草芍藥(各一分,《産寶》各一兩) 上咀,以水一鬥先煮羊肉,取七升;入藥更煎取二升,去滓分服。
《産寶》方 療産後心腹切痛,不能飲食,乏氣,忽然往來寒熱。
當歸川芎黃芩人參甘草芍藥防風生姜(各三分)大黃(二分,宜相人強弱,方可投之)桃仁(八十個) 上水七升,煮取二升;下大黃更煎三沸,分作三服。
《千金》羊肉湯無大黃、人參、桃仁,有羊肉煮汁煎藥。
(崔氏同) 産後兩脅脹滿氣痛方論第十 論曰:産後兩脅脹滿疼痛,由膀胱宿有停水,因産後惡露下不盡,水壅痞與氣相搏,積在膀胱,故令脅肋脹滿。
氣與水相激,故令痛也。
《經效》方 療産後血氣,脅肋脹痛。
當歸(十二分)芍藥苦梗槟榔枳殼(各八分)桂心青木香柴胡(各六分) 上咀,以水二升,煎服八合去滓,空心,分溫二服。
療産後惡露不下,血氣壅痞,脹痛不下食。
蘇木紫葛(各十二分)芍藥當歸(各八分)桂心蒲黃(各六分)生地黃汁(三合) 上咀,以水二升,煎取七合,下蒲黃,分二服。
當歸散 治産後腹痛,腹脅脹滿。
當歸幹姜(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
水一盞,煎八分,入鹽、醋少許,食前熱服。
(《選奇方》用酒煎) 《經效》方 理血氣,煩悶、脅肋脹滿及痛。
芍藥(八分)蒲黃延胡索(各四分)當歸(六分)荷葉蒂(三枚,炙) 上水二升,煎取七合,後入蒲黃,空心分作二服。
《廣濟》方 療産後腹痛,氣脹,脅下悶,不下食,兼微利。
茯苓人參當歸甘草(各六分)生姜陳皮(各四分)厚樸(八分) 上咀,以水二升,煎取八合,去滓,分溫服。
産後積聚症塊方論第十一 夫積者,陰氣也,五髒所生;聚者,陽氣也,六腑所成。
皆由飲食不節,寒熱不調,緻五髒之氣積,六腑之氣聚。
積者,痛不離其部;聚者,其痛無有常處。
所以然者,積為陰氣,陰性沉伏,故痛不離其部。
聚為陽氣,陽性浮動,故痛無常處。
産後血氣傷于髒腑,髒腑虛弱,為風冷所乘,搏于髒腑,與血氣相結,故成積聚症塊也。
桃仁散 治産後餘血不散,結成症塊疼痛。
桃仁當歸鬼箭羽大黃鼈甲(各一兩)赤芍藥延胡索琥珀(各三分)川芎桂心(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大錢。
水一盞,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京三棱散 治産後積血不散,結聚成塊;或時寒熱,不思飲食。
京三棱熟地黃鼈甲(各一兩)桂心當歸川芎牡丹皮劉寄奴赤芍藥(各半兩)大黃(炒)桃仁牛膝(各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
水一大盞,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桂心丸 治産後血氣不散,積聚成塊,上攻心腹;或成寒熱,四肢羸瘦,煩疼,不思飲食。
青皮幹漆(炒煙盡,各三分)沒藥槟榔當歸桂心赤芍藥牡丹皮(各半兩)大黃(炒)桃仁鼈甲厚樸三棱延胡索(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溫酒下三十丸。
産後血瘕方論第十二 夫新産後有血與氣相搏而痛者,謂之瘕。
瘕之言假也,謂其痛、浮假無定處也。
此由夙有風冷血氣不治,至産血下則少,故緻此病也。
不急治,則多成積結,妨害月水,輕則否澀,重則不通也。
鼈甲丸 治産後惡露不盡,結成血瘕,乍寒乍熱,心腹脹痛,不欲飲食,四肢羸瘦,或時口幹。
當歸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