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八 産後門

關燈
聖散子,方與《局方》大聖澤蘭散同,但無地黃、阿膠、桔梗,故不錄。

     黑散子 神效産後一切疾。

     鯉魚皮(三兩,燒灰)芍藥蒲黃(各二兩)當歸沒藥桂心好墨卷柏青木香麝香(各一兩)丈夫發灰铛墨(各半兩) 上為細末。

    以新瓷器盛,密封勿令走氣,每産後以好酒調下一錢匕。

    如血暈沖心,下血不盡,臍下攪刺疼痛不可忍,塊血症疾甚者,日加兩服,不拘時候。

    忌冷物、果子、粘食。

     保生丸方與《局方》同。

    卻無麻仁,有川椒,故不複錄。

     朱砂丸 治産後虛中有積,結成諸疾。

     黑附子桂心白姜(各半兩)巴豆(一錢,醋浸、煮去皮,研) 上為細末,入巴豆研停,醋煮,面糊丸如麻子大。

    每服三丸至五丸,冷茶下服之。

    取瀉為度。

     姜粉散 才産,服此蕩盡兒枕,除百病。

     當歸人參木香黃芪川芎甘草茯苓芍藥桂心知母大黃(炒)草豆蔻白術诃子良姜青皮熟地黃(少許)附子(重半兩一個) 上除地黃、附子外,各等分,焙幹。

    生姜一斤,研取自然汁于碗中,停留食久,傾去清汁,取下面粉腳,攤在蒻葉上,入焙籠焙幹,搗、羅為末。

    才産後,用藥三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個,煎至七分,熱服。

    服後産母自然睡着,半日以來,睡覺再服,全除腹痛。

    每日隻三服,至九日不可服,肚中冷也。

     地黃酒 治産後百病。

    未産一月先釀,産訖可服。

     地黃汁 好曲好淨秫米(各二升) 上先以地黃汁漬曲令發,準家法釀之,至熟,封七日,取清者服。

    常令酒氣相接,勿令絕。

    忌蒜、生冷、鲊滑、雞、豬肉、一切毒物。

    婦人皆可服之,但夏三個月不可合,春秋宜合。

    以地黃汁并滓,内米中飲,合用之。

    若作一碩,十碩準此,一升為率。

    先服當歸湯,後服此妙。

     地黃丸 治産後腹痛,眼見黑花。

    或發狂如見鬼狀;或胎衣不下,失音不語,心胸脹滿,水谷不化,口幹煩渴,寒熱往來,口内生瘡,咽喉腫痛,心中忪悸,夜不得睡。

    産後中風,角弓反張,面赤,牙關緊急;或崩中如豚肝,臍腹痛,煩躁恍惚,四肢腫滿;及受胎不穩,唇口、指甲青黑。

    (一方地黃減半,當歸一兩,延胡索、琥珀各一兩,名琥珀地黃丸,治狀同。

    ) 生地黃(研,取汁留滓)生姜(各二斤,研,取汁留滓)蒲黃當歸(各四兩) 上于銀石器内,用慢火取地黃汁炒生姜滓,以生姜汁炒地黃滓,各令幹。

    四味同焙幹為細末,醋煮面糊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

    食前用當歸酒化下神妙。

     琥珀散 治産後一切危困之疾。

     琥珀朱砂麝香香墨(醋炙)白僵蠶當歸(各一分)鯉魚鱗(炒焦)桂心百草霜白附子梁上塵(炒令煙出,篩、過稱,各半兩) 上為細末,炒生姜,熱酒調下二錢。

    産後一切病,服之奇效。

     治産後諸疾,如産卧畢,切須用童子小便調黑神散數服,除百病。

    如無小便用白湯亦可。

    或産勞力過度,或下血頗多,或微熱,惡露來遲。

     大當歸方 馬尾大當歸(洗,一兩半) 上在未産前修制為末,如遇産有疾、無疾,若産了,但用童子小便調服,令産婦月後并無他證,果有神效。

     許仁則方 療産後雖甚通利,唯覺心腹滿悶,脅脹咳嗽,不能食,大便不通,眼澀,行坐心腹時痛。

    (許仁則秘方三道) 白術當歸桑白皮大黃(各三兩)細辛桂心(各二兩)生姜(四兩) 上咀,用水二升,煎取一升,分為三服。

    如人行七、八裡久,再服此湯當得利,利又不宜過多。

    所利者,為不獲已而微利之,其不然,未合令利。

    既初産後覺身皆虛,尚藉藥食補之,豈宜取利?此緣病熱既要不利,苟以當塗服湯得通,氣息安帖。

    利既未止,即便須急取三匙醋飯吃即止。

    止後但須适寒溫,将息後取瘥複。

    飯食之節,量其所宜,如利不減,宜依後方服之。

    (産後不宜輕易便投大黃,如不得已,後人更斟酌強弱而用之,方得穩當。

    ) 當歸(十分)白術(八分)甘草(七分)細辛(四分)桂心人參生姜(各三分)桑白皮(六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溫酒下三十丸。

     産後血氣不通,當時不甚覺,如在産出血少,皆成症結。

    心便疼硬,乍寒乍熱,飲食不進,不生肌肉,心腹有時刺痛,口幹粘,手足沉重。

    有此狀者,宜此藥。

     當歸芍藥甘草牛膝鬼箭羽人參(各五分)牡丹皮虎杖白術(各六分)大黃(八分)幹地黃(七分)樸硝(十分)烏梅肉(炒)白薇桂心(各四分)水蛭(炒)蒲黃(各三分)虻蟲(十四枚,制)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酒下二十丸,日兩服。

    《外台》有赤石脂十分。

    (許公在西京,為女秘妙,不傳此方于人。

    後仁則女婿尋得,依狀相傳,萬不失一。

    餘散歸本門) 許仁則方 療産後雖甚通利,唯覺心腹滿悶,脅脹咳嗽,不能食,大便不通,眼澀,行坐心腹時痛。

    (許仁則秘方三道) 白術當歸桑白皮大黃(各三兩)細辛桂心(各二兩)生姜(四兩) 上咀,用水二升,煎取一升,分為三服。

    如人行七、八裡久,再服此湯當得利,利又不宜過多。

    所利者,為不獲已而微利之,其不然,未合令利。

    既初産後覺身皆虛,尚藉藥食補之,豈宜取利?此緣病熱既要不利,苟以當塗服湯得通,氣息安帖。

    利既未止,即便須急取三匙醋飯吃即止。

    止後但須适寒溫,将息後取瘥複。

    飯食之節,量其所宜,如利不減,宜依後方服之。

    (産後不宜輕易便投大黃,如不得已,後人更斟酌強弱而用之,方得穩當。

    ) 當歸(十分)白術(八分)甘草(七分)細辛(四分)桂心人參生姜(各三分)桑白皮(六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溫酒下三十丸。

     産後血氣不通,當時不甚覺,如在産出血少,皆成症結。

    心便疼硬,乍寒乍熱,飲食不進,不生肌肉,心腹有時刺痛,口幹粘,手足沉重。

    有此狀者,宜此藥。

     當歸芍藥甘草牛膝鬼箭羽人參(各五分)牡丹皮虎杖白術(各六分)大黃(八分)幹地黃(七分)樸硝(十分)烏梅肉(炒)白薇桂心(各四分)水蛭(炒)蒲黃(各三分)虻蟲(十四枚,制)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酒下二十丸,日兩服。

    《外台》有赤石脂十分。

    (許公在西京,為女秘妙,不傳此方于人。

    後仁則女婿尋得,依狀相傳,萬不失一。

    餘散歸本門) 胞衣不出方論第四 夫有産兒出、胞衣不落者,世謂之息胞。

    由産初時用力,此産兒出而體已疲憊,不能更用力産胞;經停之間,而外冷氣乘之,則血道澀,故胞衣不出。

    須急以方藥救治,不妨害于兒。

    所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