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八 産後門
關燈
小
中
大
一千二百枚,去皮尖及雙仁,熬令黃色)
上一味搗令極細,熟,以上等酒一鬥五升研三、四遍,如作麥粥法,以極細為佳。
納小長頸瓷瓶中密塞,以面封之。
納湯中煮一複時不停火,亦勿令火猛,使瓶口常出在湯上,勿令沒之,熟訖出。
溫酒服一合,日再服,丈夫亦可服。
《千金》增損澤蘭丸 療産後百病,理血氣,補虛勞。
澤蘭甘草當歸川芎(各七分)附子(炮)幹姜白術白芷桂心北細辛(各四分)北防風人參牛膝(各五分)柏子仁熟地黃石斛(各六分)厚樸藁本蕪荑(各二分)麥門冬(去心,八分) 上二十味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溫酒下二十丸。
産後醋墨方 松煙墨不拘多少,用炭火煅通紅,以米醋淬之,再煅再淬,如此七度。
研令極細,用絹羅過。
才産了吃醋墨二錢,用童子小便調下。
四味湯 療産後一切諸疾。
才分娩吃一服尤妙。
當歸(心膈煩加半錢)延胡索(氣悶喘急加半錢)血竭(惡露不快加半錢)沒藥(心腹撮痛加半錢) 上為細末,每服各炒半錢,用童子小便一盞煎至六分,通口服。
玉露散 治産後乳脈行,身體壯熱疼痛,頭目昏痛,大便澀滞,悉能治之。
涼膈、壓熱、下乳。
人參白茯苓甘草(各半兩)苦梗(炒)川芎白芷(各一兩)當歸(一分)芍藥(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平錢。
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
如煩熱甚、大便秘者,加大黃二錢半。
地黃煎 治産後諸疾。
生地黃汁生姜汁(各一升)藕汁(半升)大麻仁(三兩,去殼為末) 上和停,以銀器内慢火熬成膏,溫酒調半匙服。
更以北術煎膏半盞入之尤佳。
《産寶方》無麻仁,用白蜜。
治産後虛憊,盜汗,嘔吐。
理中丸 治新産血氣俱傷,五髒暴虛,肢體羸瘦,乏氣多汗,才産直至百晬日常服。
壯氣補虛,和養髒氣,蠲除餘疾,消谷嗜食。
甘草(二兩,一方三兩)白術人參幹姜(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溫米飲下三十丸,空心服。
才産了以童子小便打開點服,七日内日三服。
《産乳方》雲:此乃大理中丸加甘草兩倍耳,然其功比之四味等分大,故不同。
蓋取甘味以緩其中,而通行經絡之功最勝者也。
此産婦月内不可阙者,出月不須服矣。
古方中有婦人補益之藥,如大澤蘭丸、小白薇丸、熟幹地黃丸、大聖散之類,其藥味稍衆,而中下之家、村落之地卒何以緻?且藥肆中少有真者,不若以四順理中丸易之,較其功比澤蘭丸之類主治頗多也。
黑龍丹 治産後一切血疾,産難,胎衣不下,危急惡疾垂死者。
但灌藥得下,無不全活,神驗不可言。
當歸五靈脂川芎良姜熟地黃(各一兩) 上細锉,以沙合盛,赤石脂,泯縫紙筋,鹽泥固濟。
炭火十斤,煅令通赤,去火候冷,取開看成黑糟色,取出細研,卻入後藥。
百草霜(五兩)硫黃乳香(各一錢半)花蕊石琥珀(各一錢重) 上五味并細研,與前五味再研,如法修制、和勻;以米醋煮面糊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
炭火燒令通赤,投于生姜自然汁,與童子小便入酒,漉出控幹研細,隻用此酒調下。
茂恂,熙甯初從事濮上幕府,郡之蓐醫胡者為餘言,數政之前,有朱汴水部施黑龍丹,凡産後諸病危甚垂死者無不愈,郡中及村落人賴以全活者甚衆。
汴受代歸,婦人數千号泣遮道送行,尚有一、二粒未之施也。
先人自三峰谪官淮陽,家嫂馬氏蓐中大病,醫者康從變投丹立愈,訪之乃得于汴也。
且言每鬻一粒,辄受千錢,必其獲厚利,不欲求之。
後起守汝海,從變餞别一驿,臨行出此方為獻,每以救人,無不驗者。
盧道原侍郎再帥泾原,時姨母妊娠,至臨潼就蓐。
後數日,有盜夜入其室,驚怖成疾,衆醫不能治。
乃以忳弟嘗遺此藥,服之遂安。
家人金華君在秦生文度,數日苦頭痛,未止又心痛。
痛發兩股,上下走注,疾熱甚惡。
昏躁煩愦,目視燈如金色,勺飲不下,服藥甚衆無效。
忳弟曰:黑龍丹可服。
初以半粒投之即能飲粥,而他藥入辄吐出不受。
覺痛稍緩又投半粒,又得安眠。
自中夜服藥至五鼓,下惡物數升,頭痛頓減;又至食時複下數升,渙然醒愈。
蓋敗血所緻,其效如此。
建中靖國元年五月二十日,郭茂恂記。
仲氏嫂金華君,在秦産七日而不食,始言頭痛。
頭痛而心痛作,既而目睛痛如割,如是者更作更止,相去才瞬息間。
每頭痛甚欲取大石壓,食久漸定。
心痛作則以十指抓壁,血流掌;痛定,目複痛,又以兩手自剜取之,如是者十日不已。
國醫二、三輩,郡官中有善醫者亦數人,相顧無以為計。
且言其藥犯芎,可以愈頭痛;犯姜黃,可以治心痛。
率皆悠悠不根之言,竟不知病本所起。
張益困頓,醫益術殚。
餘度疾勢危矣,非神丹不可愈。
方治藥而張召餘。
夫婦付以諸子,與仲氏别慘,恒不複言。
餘瞋目戒張曰:弟安心養疾。
亟出召伯氏曰:事急矣,進此丹可乎?仲氏尚遲遲以兩旬不食,恐不勝任。
黃昏進半粒,疾少間;中夜再服藥下,瞑目寝如平昔;平旦一行三升許,如蝗蟲子,三疾減半;巳刻又行如前,則頓愈矣。
遣荊钗輩視之,奄殆無氣。
午後體方涼、氣方屬,乃微言索飲,自此遂平複。
大抵産者,以去敗惡為先,血滞不快乃至是爾。
後生夫婦不習此理,老媪、庸醫不能中病,所以疾苦之人,十死八九。
大數雖定,豈得無夭?不遇良醫,終抱遺恨!今以施人,俾終天年,非祈于報者,所冀救疾苦、養性命爾。
崇甯元年五月五日,郭忳序。
當歸散 療産後氣血俱虛,慎無大補,恐增客熱,别緻他病。
常令惡露快利為佳。
當歸芍藥川芎黃芩(各一兩)白術(半兩) 上為細末,溫童子小便或酒調下二錢。
(出《指迷方》,又出《傷寒括要》。
) 周颋傳授濟急方四道:颋嘗見人傳《經效》諸方,自曾修合,實有大功,遂編于卷末,普用傳授,以濟急難。
勝金丸 治産後血暈、血氣及滞血不散,便成症瘕,兼瀉,面色黃腫,嘔吐惡心,頭痛目眩,口吐清水,四肢萎弱,五髒虛怯,常日睡多,吃食減少,漸覺羸瘦,年久變為勞疾。
如此所患,偏宜服勝金丸。
澤蘭葉(四兩)芍藥蕪荑仁甘草當歸芎(各六分)幹姜桂心(各三分半)石膏桔梗細辛厚樸吳茱萸柏子仁防風烏頭(炮)白薇枳殼南椒石颔蒲黃石斛茯苓(各三分)白術白芷人參青木香藁本(各一分) 上揀擇上等州土,如法修制,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
有所患,熱酒研一丸,入口便愈。
大忌腥膩、熱面、豉汁、生蔥、冷水、果子等。
若死胎不下,胎衣在腹,并以炒鹽酒研服,未效再服。
治産後諸疾。
納小長頸瓷瓶中密塞,以面封之。
納湯中煮一複時不停火,亦勿令火猛,使瓶口常出在湯上,勿令沒之,熟訖出。
溫酒服一合,日再服,丈夫亦可服。
《千金》增損澤蘭丸 療産後百病,理血氣,補虛勞。
澤蘭甘草當歸川芎(各七分)附子(炮)幹姜白術白芷桂心北細辛(各四分)北防風人參牛膝(各五分)柏子仁熟地黃石斛(各六分)厚樸藁本蕪荑(各二分)麥門冬(去心,八分) 上二十味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溫酒下二十丸。
産後醋墨方 松煙墨不拘多少,用炭火煅通紅,以米醋淬之,再煅再淬,如此七度。
研令極細,用絹羅過。
才産了吃醋墨二錢,用童子小便調下。
四味湯 療産後一切諸疾。
才分娩吃一服尤妙。
當歸(心膈煩加半錢)延胡索(氣悶喘急加半錢)血竭(惡露不快加半錢)沒藥(心腹撮痛加半錢) 上為細末,每服各炒半錢,用童子小便一盞煎至六分,通口服。
玉露散 治産後乳脈行,身體壯熱疼痛,頭目昏痛,大便澀滞,悉能治之。
涼膈、壓熱、下乳。
人參白茯苓甘草(各半兩)苦梗(炒)川芎白芷(各一兩)當歸(一分)芍藥(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平錢。
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
如煩熱甚、大便秘者,加大黃二錢半。
地黃煎 治産後諸疾。
生地黃汁生姜汁(各一升)藕汁(半升)大麻仁(三兩,去殼為末) 上和停,以銀器内慢火熬成膏,溫酒調半匙服。
更以北術煎膏半盞入之尤佳。
《産寶方》無麻仁,用白蜜。
治産後虛憊,盜汗,嘔吐。
理中丸 治新産血氣俱傷,五髒暴虛,肢體羸瘦,乏氣多汗,才産直至百晬日常服。
壯氣補虛,和養髒氣,蠲除餘疾,消谷嗜食。
甘草(二兩,一方三兩)白術人參幹姜(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溫米飲下三十丸,空心服。
才産了以童子小便打開點服,七日内日三服。
《産乳方》雲:此乃大理中丸加甘草兩倍耳,然其功比之四味等分大,故不同。
蓋取甘味以緩其中,而通行經絡之功最勝者也。
此産婦月内不可阙者,出月不須服矣。
古方中有婦人補益之藥,如大澤蘭丸、小白薇丸、熟幹地黃丸、大聖散之類,其藥味稍衆,而中下之家、村落之地卒何以緻?且藥肆中少有真者,不若以四順理中丸易之,較其功比澤蘭丸之類主治頗多也。
黑龍丹 治産後一切血疾,産難,胎衣不下,危急惡疾垂死者。
但灌藥得下,無不全活,神驗不可言。
當歸五靈脂川芎良姜熟地黃(各一兩) 上細锉,以沙合盛,赤石脂,泯縫紙筋,鹽泥固濟。
炭火十斤,煅令通赤,去火候冷,取開看成黑糟色,取出細研,卻入後藥。
百草霜(五兩)硫黃乳香(各一錢半)花蕊石琥珀(各一錢重) 上五味并細研,與前五味再研,如法修制、和勻;以米醋煮面糊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
炭火燒令通赤,投于生姜自然汁,與童子小便入酒,漉出控幹研細,隻用此酒調下。
茂恂,熙甯初從事濮上幕府,郡之蓐醫胡者為餘言,數政之前,有朱汴水部施黑龍丹,凡産後諸病危甚垂死者無不愈,郡中及村落人賴以全活者甚衆。
汴受代歸,婦人數千号泣遮道送行,尚有一、二粒未之施也。
先人自三峰谪官淮陽,家嫂馬氏蓐中大病,醫者康從變投丹立愈,訪之乃得于汴也。
且言每鬻一粒,辄受千錢,必其獲厚利,不欲求之。
後起守汝海,從變餞别一驿,臨行出此方為獻,每以救人,無不驗者。
盧道原侍郎再帥泾原,時姨母妊娠,至臨潼就蓐。
後數日,有盜夜入其室,驚怖成疾,衆醫不能治。
乃以忳弟嘗遺此藥,服之遂安。
家人金華君在秦生文度,數日苦頭痛,未止又心痛。
痛發兩股,上下走注,疾熱甚惡。
昏躁煩愦,目視燈如金色,勺飲不下,服藥甚衆無效。
忳弟曰:黑龍丹可服。
初以半粒投之即能飲粥,而他藥入辄吐出不受。
覺痛稍緩又投半粒,又得安眠。
自中夜服藥至五鼓,下惡物數升,頭痛頓減;又至食時複下數升,渙然醒愈。
蓋敗血所緻,其效如此。
建中靖國元年五月二十日,郭茂恂記。
仲氏嫂金華君,在秦産七日而不食,始言頭痛。
頭痛而心痛作,既而目睛痛如割,如是者更作更止,相去才瞬息間。
每頭痛甚欲取大石壓,食久漸定。
心痛作則以十指抓壁,血流掌;痛定,目複痛,又以兩手自剜取之,如是者十日不已。
國醫二、三輩,郡官中有善醫者亦數人,相顧無以為計。
且言其藥犯芎,可以愈頭痛;犯姜黃,可以治心痛。
率皆悠悠不根之言,竟不知病本所起。
張益困頓,醫益術殚。
餘度疾勢危矣,非神丹不可愈。
方治藥而張召餘。
夫婦付以諸子,與仲氏别慘,恒不複言。
餘瞋目戒張曰:弟安心養疾。
亟出召伯氏曰:事急矣,進此丹可乎?仲氏尚遲遲以兩旬不食,恐不勝任。
黃昏進半粒,疾少間;中夜再服藥下,瞑目寝如平昔;平旦一行三升許,如蝗蟲子,三疾減半;巳刻又行如前,則頓愈矣。
遣荊钗輩視之,奄殆無氣。
午後體方涼、氣方屬,乃微言索飲,自此遂平複。
大抵産者,以去敗惡為先,血滞不快乃至是爾。
後生夫婦不習此理,老媪、庸醫不能中病,所以疾苦之人,十死八九。
大數雖定,豈得無夭?不遇良醫,終抱遺恨!今以施人,俾終天年,非祈于報者,所冀救疾苦、養性命爾。
崇甯元年五月五日,郭忳序。
當歸散 療産後氣血俱虛,慎無大補,恐增客熱,别緻他病。
常令惡露快利為佳。
當歸芍藥川芎黃芩(各一兩)白術(半兩) 上為細末,溫童子小便或酒調下二錢。
(出《指迷方》,又出《傷寒括要》。
) 周颋傳授濟急方四道:颋嘗見人傳《經效》諸方,自曾修合,實有大功,遂編于卷末,普用傳授,以濟急難。
勝金丸 治産後血暈、血氣及滞血不散,便成症瘕,兼瀉,面色黃腫,嘔吐惡心,頭痛目眩,口吐清水,四肢萎弱,五髒虛怯,常日睡多,吃食減少,漸覺羸瘦,年久變為勞疾。
如此所患,偏宜服勝金丸。
澤蘭葉(四兩)芍藥蕪荑仁甘草當歸芎(各六分)幹姜桂心(各三分半)石膏桔梗細辛厚樸吳茱萸柏子仁防風烏頭(炮)白薇枳殼南椒石颔蒲黃石斛茯苓(各三分)白術白芷人參青木香藁本(各一分) 上揀擇上等州土,如法修制,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
有所患,熱酒研一丸,入口便愈。
大忌腥膩、熱面、豉汁、生蔥、冷水、果子等。
若死胎不下,胎衣在腹,并以炒鹽酒研服,未效再服。
治産後諸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