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五 (妊娠門)

關燈
治妊娠髒腑氣素弱,頻并下痢,時時腹痛,漸覺羸瘦,面色萎黃,不美飲食。

     厚樸(兩半)白術川芎白芍藥當歸(炒)熟地黃(各一兩)幹姜人參(各半兩)诃子(三分)甘草(一分) 上咀,每服四錢。

    水一盞,棗三枚,煎至六分,溫服。

     療妊娠下痢赤白,絞刺疼痛。

    (出《三因方》) 烏雞子(一枚,就頭上開一穴,傾去清,隻留黃)黃丹(一錢,入雞子殼内,打令均,以厚紙裹黃泥固濟,煨,取幹為細末) 上每服二錢,米飲調下。

    一服愈者是男,二服愈者是女。

     妊娠大小便不通方論第三 論曰:夫妊娠大小便不通者,由髒腑氣實而生于熱者。

    随停之處,則成病也。

    若熱結于大腸,則大便不通;結于小腸,則小便不通;若大小腸俱為熱所結,故煩滿而大小便皆不通也。

     甘遂散 《小品》療妊娠子淋,大小便并不利,氣急,已服豬苓散不瘥,宜服甘遂散下之。

     太山赤皮甘遂(二兩) 上一味為末,以白蜜二合,和服如大豆粒,多覺心下煩,得微下者,日一服,下之後還将豬苓散。

    不得下,日二服,漸加至半錢,以微利為度。

    《經心錄》同。

     豬苓散 療妊娠小便澀痛,兼療胎水。

     豬苓(五兩,去皮) 上為末,白湯調方寸匕,加至二匕,日三夜二。

    不瘥,宜轉下之,服前藥。

     葵子湯 《古今錄驗》療妊娠得病六、七日以上,身熱入髒,大小便不利,安胎除熱。

     葵子(二升)滑石(四兩,碎) 上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盡服。

    須臾當下便愈。

     又方:葵子(一合)川樸硝(二兩) 上研,每服三錢。

    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治妊娠大小便不通,心腹脹滿妨悶,不欲飲食,手足煩熱。

     槟榔赤茯苓大腹皮木通郁李仁(去皮尖)北五味(各一兩)桑寄生甘草苦梗(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

    水一盞,煎至六分,溫服。

     治妊娠大小便不通,熱閉心膈,腹脅妨悶,妨害飲食。

     大黃木通槟榔(各一兩)枳殼(三分)大腹子(三枚)诃梨勒(四個,去核,半生半煨) 上為末,以童便一盞,蔥白二寸,同煎至六分,調下二錢。

     當歸散 治胎前諸疾。

    或因怒,中氣充子髒,或充脬脈,腹急肚脹,腰腹時疼,不思飲食,四肢浮腫,氣急時喘,大便忽難,小便忽澀,産門忽腫。

     當歸(一兩)赤茯苓枳殼白芍藥川芎(各二兩)川白姜(炮)木香(煨)粉草(各半兩) 上咀,每服三大錢。

    水一盞半,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無時溫服。

    如禀受氣弱及南人,枳殼減半;如氣實及北人,于内加分量服之。

    或連日大便秘澀,加蜜同煎。

     初虞世治妊娠大便秘澀方。

     枳殼(三兩)防風(二兩)甘草(炙,一兩) 上為細末,沸湯點服一、二錢,空心,日三。

     又治虛羸大便秘方。

     枳殼(制)阿膠(炒,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和劑杵二、三千下,丸如梧子大。

    别研滑石末為衣,溫水下二十丸。

    半日來未通,再服三十丸,止于五十丸。

     又方:車前子(一兩)大黃(半兩,炒)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空心,蜜湯調下。

     妊娠小便不通方論第四 論曰:夫妊娠小便不通者,由小腸有熱,熱入于脬,内熱結甚者,故令小便不通也。

    若小便不通,則心脅、小腹氣澀而喘急也。

    陳無擇雲:凡妊娠胎滿逼脬,多緻小便不利者。

    或心腎氣不足,不能使脬冷,清濁相幹,為諸淋病;或胞系了戾,小便不通,名曰轉胞。

    又胎滿尿出不知時,名曰遺尿,治之各有方。

     《古今錄驗》方 療妊娠卒不得小便。

     杏仁(二十個,去皮尖,熬令變色) 上一味,搗丸如大豆,燈心煎湯,吞七粒,立得利。

     又方:以滑石末,水和泥臍下。

     又方:用車前草汁調滑石末,塗臍四畔,方四寸,熱即易之。

     杏仁丸 治妊娠卒然小便不利方。

     滑石末杏仁(等分) 上先搗杏仁令爛,次入滑石末,以軟飯搗和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二十丸,白湯送下。

     治妊娠小便不通,臍下妨悶,心神煩亂。

     葵子(研)榆白皮(切,各一兩)蔥白(七莖) 上以水二大盞,煎取一盞三分,去滓,分三服。

     又方用紫菀去苗為末,井花水調下二錢。

    (一方用紫草) 苦參丸 治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

     當歸貝母(去心,炒)苦參(各三兩)滑石(半兩) 上為末,蜜丸如小豆大,以米飲下二十丸,不拘時。

     葵子散 治妊娠小便不利,身重惡寒,起則眩暈及水腫者。

    王子亨雲:妊娠小便不通,特避寒藥。

    又名茯苓湯。

    (《千金翼、要》同) 葵子(五兩)赤茯苓(三兩) 上二味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

    小水利則愈。

    一方無茯苓,有榆白皮一兩。

     八味丸 治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卧,而反倚息,以脬系了戾不得溺,故緻此病,名轉脬。

    但利小便則愈,以此藥有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