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二 妊娠門
關燈
小
中
大
。
沖任氣虛則胞内洩,不能制其經血,故月水時下,亦名胞漏。
血盡則人斃矣。
又有因勞役、喜怒哀樂不節,飲食生冷,觸冒風寒,遂緻胎動。
若母有宿疾,子髒為風冷所乘,氣血失度,使胎不安,故令下血也 妊娠卒然下血方論第六 夫妊娠卒然有損動,或冷熱不調和,緻傷于胎,故卒痛而下血。
若不止之,則堕胎也。
療妊婦三、四個月,腹痛時時下血。
續斷(八分)艾葉當歸幹地黃(各六兩)竹茹阿膠雞蘇(各四錢) 上以水一升,煎取六合,去滓,空心再服。
隔日更服。
療妊娠六、七個月,忽胎動下血,腹痛不可忍。
川芎(八分)桑寄生(四分)當歸(十二分) 上以水一升,煎取八合,下清酒半升再煎,取八合,分三服。
如人行五、六裡再服。
《廣濟》 主安胎,胎病、漏血、腹痛。
當歸川芎阿膠(炙)人參(各一兩)大棗(二十個) 上切,以水三升,酒四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五日一劑,頻服三、四劑,無所忌。
又療妊娠胎動,腰痛及下血,安胎。
當歸川芎苎根(各三兩)鹿角膠艾葉(各二兩)蔥白(一升) 上細切,以水一鬥,煮取五升,空心熱服。
正方用銀煮水煎藥。
(又見腰痛門。
) 療妊娠忽下血,胎上沖心,手足逆冷。
用生艾汁二盞,入阿膠、生蜜各二錢,煎至一盞半,稍熱服。
如無生艾,濃煎熟艾汁。
治妊娠忽然下血,腰痛不可忍。
(男六德續添) 鹿角(锉細)當歸(锉,各半兩) 隻作一服。
以水三盞,煎至一半,空心,食前頓服,不過二服即安。
又方: 阿膠(一兩,炒)艾葉灰(半兩) 上為細末,空心,糯米飲調下二錢。
漏胎下血不止,胞幹即死,宜急治之。
生地黃汁(一升)酒(五合) 上同煎三、五沸,分溫三服,以止為度。
崔氏療妊娠下血不止,血盡子死。
生幹地黃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即愈。
不過三服良。
妊娠驚胎及僵仆方論第七 夫妊娠驚胎者,是懷妊月将滿,其胎神識已具,或将産之時,從高墜下,傷損胞絡,緻血下胎動,遂上搶心胸,氣絕不醒。
其母面赤舌青,口無沫出者,兒死母活;唇口俱青沫出者,子母俱死;面青舌青,沫出,母死子活。
若下血不止,胞燥胎枯,令子死矣。
佛手散 催生神妙佛手散(一名芎湯)。
治婦人妊娠五、七月,因事築磕著胎,或子死腹中,惡露下,疼痛不已,口噤欲絕,用此藥探之,若不損則痛止,子母俱安。
若胎損,立便逐下。
本出文仲、徐、王,效神驗。
《胎動方》雲:治血上沖,心腹滿悶者,如湯沃雪。
《救急》、《經心》同。
(出《外台》)。
又治産前、産後體熱,敗血腹痛。
當歸(六兩)川芎(四兩)張氏方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
水一大盞,煎令泣泣欲幹,投酒一大盞,隻煎一沸,去滓溫服。
口噤灌之。
如人行五裡再服,不過三、二服便生。
一方雲:此藥治傷胎去血多;崩中去血多;金瘡去血多;拔牙去血多,昏暈欲倒者,以水煎服。
或先以漏血,腹内疼痛,加芍藥、官桂,減半随手效。
(詳見通用方) 治妊娠因墜倒損胎,不轉動,腹内疼痛,腰重及子死腹中不出,須臾三服,立下。
川芎(一兩) 為細末,以熱酒調服方寸匕,日三、四服。
治妊娠因失所動,困絕。
《千金方》亦治子煩。
上取竹瀝,飲一升立愈。
治妊娠從高墜下,腹痛下血,煩悶。
生地黃益母草(各一兩)當歸黃芪(各半兩) 上咀,每服四錢。
水一盞,姜四片,煎至六分,去滓,無時候。
《集驗》 《集驗》療妊娠二、三月上至七、八月,頓仆失踞,胎動不安,傷損腰、腹痛欲死,若有所見;及胎奔上搶心、短氣,下血不止方。
幹地黃當歸艾葉(各二兩)阿膠川芎(各三兩) 上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作三服。
腹痛甚加杜仲、五加皮各三兩。
一方無地黃,有甘草。
一方無地黃,卻用生姜自然汁一匙,地黃汁半合,馬通半合,煎成藥去滓,入此再煎三沸,溫服。
一方有人參、白茯苓,水煎。
竹茹酒 治妊娠誤有失墜,損築胎損疼痛。
青竹茹(二合)好酒(一升)煮三、五沸,分作三服即安。
秦艽湯 療妊娠或因僵仆,胎動不安,臍腹痛。
秦艽湯。
(出産科,方見前。
) 縮砂湯 療妊娠偶有所傷,胎動不安,疼痛不可忍。
兼治崩血甚效。
兼治子冒。
(又名子痫。
) 縮砂(不以多少),和皮炒,令黑色。
一方用仁,熨鬥内略炒,為細末,熱酒調下二錢。
不飲酒者,以米飲調下皆可。
覺腹中熱則胎已安矣。
此方極效。
溫隐居雲:神效不可盡述。
仆用有效。
妊娠胎上逼心方論第八 夫妊娠将養得所,則氣血調和。
故兒在胎則安,當産亦易。
若節适失宜,則血氣乖理,兒在胎則亟動,至産育亦難。
而子上逼于心者,由産難用氣力,胎動氣逆,胎上沖逼于心者。
凡胎上逼于心則悶絕,胎下乃蘇,甚者至死也。
紫蘇飲 治妊娠胎氣不和,懷胎迫上脹滿疼痛,謂之子懸。
兼治臨産驚恐氣結,連日不下。
名七寶散,芎。
當歸(三分)甘草(一分)大腹皮人參川芎陳橘皮白芍藥(各半兩)紫蘇(一兩) 上咀,每服半兩。
水一盞半,姜四片,蔥白七寸,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
曾有一婦人,累日産不下,服催生藥不驗。
許學士曰:此必坐草太早,心懷一點懼氣,結而不行,然非順不順也。
《素問》雲:恐則氣下。
蓋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氣乃不行矣。
得此藥一服便産。
及婦人六、七月子懸者,餘用此數數有驗,不十服,胎便近下。
方出《本事》。
丁未六月間,羅新恩孺人黃氏有孕七個月,遠出而歸。
忽然胎上沖心而痛,卧坐不安。
兩醫治之無效,遂說胎已死矣。
便将蓖麻子去皮研爛,加麝香調貼臍中以下之,命在垂危。
召仆診視,兩尺脈沉絕,他脈平和。
仆問二醫者曰:契兄作何證治之?答曰:死胎也。
何以知之?答曰:兩尺脈絕,以此知之。
仆問之曰:此說出在何經?二醫無答。
遂問仆曰:門下作何證治之?仆答曰:此子懸也。
若是胎死,卻有辨處。
夫面赤舌青者,子死母活;面青舌青吐沫者,母死子活;唇口俱青者,母子俱死,是其驗也。
今面色不赤,舌色不青,其子未死;其證不安,沖心而痛,是胎上逼心,謂之子懸。
宜紫蘇飲子治,藥十服,而胎近下矣。
當歸湯 治妊娠胎動,蕩心悶絕,煩躁口幹,橫生倒産,上沖下築,迷悶,唇口青黑,手足厥冷。
産科名保安散。
一方無草,有川芎、厚樸;《産寶方》有川芎。
當歸人參(各一兩半)阿膠(一兩,炒)甘草(二兩)連根蔥白(一握) 上細锉,水二升,煎四味至升半,去滓,下蔥再煎三合,溫服一劑,分為二、三服。
治胎上逼心,熱痛下血。
曲半斤搗碎,和熱水絞取汁三中盞,無時,分溫五服。
一方治胎動,腹痛連腰。
用麥曲,新汲水調下。
一方用神曲。
大同小異。
治胎上逼心煩悶方。
又治妊娠六、七月以後,胎動困笃。
蔥白二、七莖,濃煮汁飲之即安。
若胎已死,服之即出,未死即安。
未效再服。
治胎不順,胎上逼心方。
以烏犬血少少飲之,當下。
治妊娠遍身痛,或沖心欲死,不能飲食。
白術(五兩)黃芩(二兩)芍藥(四兩) 上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為三服。
緣胎有水緻痛,兼易産。
文仲、葛氏療妊娠卒胎上迫心痛方。
取弩弦急帶之,立愈。
妊娠忽然下黃汁如膠或如豆汁胎動腹痛方第九 療妊娠忽然下黃汁如膠,或如豆汁,胎動腹痛。
粳米(五升)黃芪(六兩) 上以水七升,煎取二升,分為四服。
妊娠誤服毒藥傷動胎氣方第十 奪命丸 專治婦人小産,下血至多,子死腹中。
其人憎寒,手指、唇口、爪甲青白,面色黃黑。
或胎上搶心,則悶絕欲死,冷汗自出,喘滿不食;或食毒物;或誤服草藥,傷動胎氣,下血不止。
胎尚未損,服之可安;已死,服之可下。
此方的系異人傳授,至妙。
牡丹皮白茯苓桂心桃仁(制)赤芍藥 上等分為細末,以蜜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丸,細嚼,淡醋湯送下。
速進兩丸,至胎腐爛腹中,危甚者立可取出。
腹痛方 治婦人服草藥堕孕。
(男六德補遺。
) 白扁豆(生) 去皮為細末,米飲調服方寸匕。
若修制不及,濃煎服亦可。
亦解男子、女人誤中砒毒;亦治婦人赤白帶下。
要炒黃為末,米飲調下。
阿膠散 治妊娠不問月數深淺,或因頓撲,或因毒藥,胎動不安,腰痛腹滿。
或有所下;或胎上搶心、短氣力方。
熟地黃(二兩)白芍藥艾葉當歸甘草阿膠黃芪(各一兩。
一方有川芎) 上咀,每服半兩。
水一大盞,姜三片,棗一個,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妊娠心痛方論第十一 夫妊娠心痛者,多是風邪痰飲乘于心之經絡,邪氣搏于正氣,交結而痛也。
若傷心正經而痛者,為真心痛。
心為帝王之官,
沖任氣虛則胞内洩,不能制其經血,故月水時下,亦名胞漏。
血盡則人斃矣。
又有因勞役、喜怒哀樂不節,飲食生冷,觸冒風寒,遂緻胎動。
若母有宿疾,子髒為風冷所乘,氣血失度,使胎不安,故令下血也 妊娠卒然下血方論第六 夫妊娠卒然有損動,或冷熱不調和,緻傷于胎,故卒痛而下血。
若不止之,則堕胎也。
療妊婦三、四個月,腹痛時時下血。
續斷(八分)艾葉當歸幹地黃(各六兩)竹茹阿膠雞蘇(各四錢) 上以水一升,煎取六合,去滓,空心再服。
隔日更服。
療妊娠六、七個月,忽胎動下血,腹痛不可忍。
川芎(八分)桑寄生(四分)當歸(十二分) 上以水一升,煎取八合,下清酒半升再煎,取八合,分三服。
如人行五、六裡再服。
《廣濟》 主安胎,胎病、漏血、腹痛。
當歸川芎阿膠(炙)人參(各一兩)大棗(二十個) 上切,以水三升,酒四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五日一劑,頻服三、四劑,無所忌。
又療妊娠胎動,腰痛及下血,安胎。
當歸川芎苎根(各三兩)鹿角膠艾葉(各二兩)蔥白(一升) 上細切,以水一鬥,煮取五升,空心熱服。
正方用銀煮水煎藥。
(又見腰痛門。
) 療妊娠忽下血,胎上沖心,手足逆冷。
用生艾汁二盞,入阿膠、生蜜各二錢,煎至一盞半,稍熱服。
如無生艾,濃煎熟艾汁。
治妊娠忽然下血,腰痛不可忍。
(男六德續添) 鹿角(锉細)當歸(锉,各半兩) 隻作一服。
以水三盞,煎至一半,空心,食前頓服,不過二服即安。
又方: 阿膠(一兩,炒)艾葉灰(半兩) 上為細末,空心,糯米飲調下二錢。
漏胎下血不止,胞幹即死,宜急治之。
生地黃汁(一升)酒(五合) 上同煎三、五沸,分溫三服,以止為度。
崔氏療妊娠下血不止,血盡子死。
生幹地黃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即愈。
不過三服良。
妊娠驚胎及僵仆方論第七 夫妊娠驚胎者,是懷妊月将滿,其胎神識已具,或将産之時,從高墜下,傷損胞絡,緻血下胎動,遂上搶心胸,氣絕不醒。
其母面赤舌青,口無沫出者,兒死母活;唇口俱青沫出者,子母俱死;面青舌青,沫出,母死子活。
若下血不止,胞燥胎枯,令子死矣。
佛手散 催生神妙佛手散(一名芎湯)。
治婦人妊娠五、七月,因事築磕著胎,或子死腹中,惡露下,疼痛不已,口噤欲絕,用此藥探之,若不損則痛止,子母俱安。
若胎損,立便逐下。
本出文仲、徐、王,效神驗。
《胎動方》雲:治血上沖,心腹滿悶者,如湯沃雪。
《救急》、《經心》同。
(出《外台》)。
又治産前、産後體熱,敗血腹痛。
當歸(六兩)川芎(四兩)張氏方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
水一大盞,煎令泣泣欲幹,投酒一大盞,隻煎一沸,去滓溫服。
口噤灌之。
如人行五裡再服,不過三、二服便生。
一方雲:此藥治傷胎去血多;崩中去血多;金瘡去血多;拔牙去血多,昏暈欲倒者,以水煎服。
或先以漏血,腹内疼痛,加芍藥、官桂,減半随手效。
(詳見通用方) 治妊娠因墜倒損胎,不轉動,腹内疼痛,腰重及子死腹中不出,須臾三服,立下。
川芎(一兩) 為細末,以熱酒調服方寸匕,日三、四服。
治妊娠因失所動,困絕。
《千金方》亦治子煩。
上取竹瀝,飲一升立愈。
治妊娠從高墜下,腹痛下血,煩悶。
生地黃益母草(各一兩)當歸黃芪(各半兩) 上咀,每服四錢。
水一盞,姜四片,煎至六分,去滓,無時候。
《集驗》 《集驗》療妊娠二、三月上至七、八月,頓仆失踞,胎動不安,傷損腰、腹痛欲死,若有所見;及胎奔上搶心、短氣,下血不止方。
幹地黃當歸艾葉(各二兩)阿膠川芎(各三兩) 上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作三服。
腹痛甚加杜仲、五加皮各三兩。
一方無地黃,有甘草。
一方無地黃,卻用生姜自然汁一匙,地黃汁半合,馬通半合,煎成藥去滓,入此再煎三沸,溫服。
一方有人參、白茯苓,水煎。
竹茹酒 治妊娠誤有失墜,損築胎損疼痛。
青竹茹(二合)好酒(一升)煮三、五沸,分作三服即安。
秦艽湯 療妊娠或因僵仆,胎動不安,臍腹痛。
秦艽湯。
(出産科,方見前。
) 縮砂湯 療妊娠偶有所傷,胎動不安,疼痛不可忍。
兼治崩血甚效。
兼治子冒。
(又名子痫。
) 縮砂(不以多少),和皮炒,令黑色。
一方用仁,熨鬥内略炒,為細末,熱酒調下二錢。
不飲酒者,以米飲調下皆可。
覺腹中熱則胎已安矣。
此方極效。
溫隐居雲:神效不可盡述。
仆用有效。
妊娠胎上逼心方論第八 夫妊娠将養得所,則氣血調和。
故兒在胎則安,當産亦易。
若節适失宜,則血氣乖理,兒在胎則亟動,至産育亦難。
而子上逼于心者,由産難用氣力,胎動氣逆,胎上沖逼于心者。
凡胎上逼于心則悶絕,胎下乃蘇,甚者至死也。
紫蘇飲 治妊娠胎氣不和,懷胎迫上脹滿疼痛,謂之子懸。
兼治臨産驚恐氣結,連日不下。
名七寶散,芎。
當歸(三分)甘草(一分)大腹皮人參川芎陳橘皮白芍藥(各半兩)紫蘇(一兩) 上咀,每服半兩。
水一盞半,姜四片,蔥白七寸,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
曾有一婦人,累日産不下,服催生藥不驗。
許學士曰:此必坐草太早,心懷一點懼氣,結而不行,然非順不順也。
《素問》雲:恐則氣下。
蓋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氣乃不行矣。
得此藥一服便産。
及婦人六、七月子懸者,餘用此數數有驗,不十服,胎便近下。
方出《本事》。
丁未六月間,羅新恩孺人黃氏有孕七個月,遠出而歸。
忽然胎上沖心而痛,卧坐不安。
兩醫治之無效,遂說胎已死矣。
便将蓖麻子去皮研爛,加麝香調貼臍中以下之,命在垂危。
召仆診視,兩尺脈沉絕,他脈平和。
仆問二醫者曰:契兄作何證治之?答曰:死胎也。
何以知之?答曰:兩尺脈絕,以此知之。
仆問之曰:此說出在何經?二醫無答。
遂問仆曰:門下作何證治之?仆答曰:此子懸也。
若是胎死,卻有辨處。
夫面赤舌青者,子死母活;面青舌青吐沫者,母死子活;唇口俱青者,母子俱死,是其驗也。
今面色不赤,舌色不青,其子未死;其證不安,沖心而痛,是胎上逼心,謂之子懸。
宜紫蘇飲子治,藥十服,而胎近下矣。
當歸湯 治妊娠胎動,蕩心悶絕,煩躁口幹,橫生倒産,上沖下築,迷悶,唇口青黑,手足厥冷。
産科名保安散。
一方無草,有川芎、厚樸;《産寶方》有川芎。
當歸人參(各一兩半)阿膠(一兩,炒)甘草(二兩)連根蔥白(一握) 上細锉,水二升,煎四味至升半,去滓,下蔥再煎三合,溫服一劑,分為二、三服。
治胎上逼心,熱痛下血。
曲半斤搗碎,和熱水絞取汁三中盞,無時,分溫五服。
一方治胎動,腹痛連腰。
用麥曲,新汲水調下。
一方用神曲。
大同小異。
治胎上逼心煩悶方。
又治妊娠六、七月以後,胎動困笃。
蔥白二、七莖,濃煮汁飲之即安。
若胎已死,服之即出,未死即安。
未效再服。
治胎不順,胎上逼心方。
以烏犬血少少飲之,當下。
治妊娠遍身痛,或沖心欲死,不能飲食。
白術(五兩)黃芩(二兩)芍藥(四兩) 上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為三服。
緣胎有水緻痛,兼易産。
文仲、葛氏療妊娠卒胎上迫心痛方。
取弩弦急帶之,立愈。
妊娠忽然下黃汁如膠或如豆汁胎動腹痛方第九 療妊娠忽然下黃汁如膠,或如豆汁,胎動腹痛。
粳米(五升)黃芪(六兩) 上以水七升,煎取二升,分為四服。
妊娠誤服毒藥傷動胎氣方第十 奪命丸 專治婦人小産,下血至多,子死腹中。
其人憎寒,手指、唇口、爪甲青白,面色黃黑。
或胎上搶心,則悶絕欲死,冷汗自出,喘滿不食;或食毒物;或誤服草藥,傷動胎氣,下血不止。
胎尚未損,服之可安;已死,服之可下。
此方的系異人傳授,至妙。
牡丹皮白茯苓桂心桃仁(制)赤芍藥 上等分為細末,以蜜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丸,細嚼,淡醋湯送下。
速進兩丸,至胎腐爛腹中,危甚者立可取出。
腹痛方 治婦人服草藥堕孕。
(男六德補遺。
) 白扁豆(生) 去皮為細末,米飲調服方寸匕。
若修制不及,濃煎服亦可。
亦解男子、女人誤中砒毒;亦治婦人赤白帶下。
要炒黃為末,米飲調下。
阿膠散 治妊娠不問月數深淺,或因頓撲,或因毒藥,胎動不安,腰痛腹滿。
或有所下;或胎上搶心、短氣力方。
熟地黃(二兩)白芍藥艾葉當歸甘草阿膠黃芪(各一兩。
一方有川芎) 上咀,每服半兩。
水一大盞,姜三片,棗一個,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妊娠心痛方論第十一 夫妊娠心痛者,多是風邪痰飲乘于心之經絡,邪氣搏于正氣,交結而痛也。
若傷心正經而痛者,為真心痛。
心為帝王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