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二 妊娠門

關燈
統領諸髒,不可受邪。

    邪若傷之,朝發夕死,夕發朝死;若傷心支别絡而痛者,則乍安乍甚,休作有時也。

    妊娠之人,或有病而痛不已者,氣乘胞絡,傷損子髒也,則令胎動。

    凡胎轉移,則多不安;不安而動于血者,則血下也。

     川芎當歸湯 治妊娠卒心痛,氣欲絕方。

    (方出《産寶》。

    ) 川芎當歸茯苓厚樸(制,各等分) 上水六升,煎取二升,分為二服。

    忌如前。

    《雷公炮炙論》雲:心痛欲死,急覓延胡。

     白術湯 治妊娠卒心痛,欲死不可忍者。

    (出《古今錄驗》) 白術(三兩)赤芍藥(二兩)黃芩(一兩半) 上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半日令盡。

    微下水,令易生。

    忌桃、李、雀肉。

     《千金》方 療妊娠心痛。

     青竹茹(一升)羊脂(八兩)白蜜(三兩) 上三味合煎,每服棗核大三枚。

    食前頓服,日三服。

     又方:青竹茹(一升)、酒(二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頓服。

     又方:破雞子一枚,調酒服之。

     又方:大麻子三升,研,水八升,煮取五升,分為五服。

     又方:橘皮(三兩)豆豉(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溫水下二、七丸,無時候。

    (四方出《外台秘要》。

    ) 妊娠心腹痛方論第十二 夫妊娠心腹痛者,或由宿有冷疹;或新觸風寒,皆由髒虛而緻發動也。

    邪正相擊,而并于氣,随氣上下沖于心,則心痛;下攻于腹則腹痛,故令心腹痛也。

    妊娠而痛者,邪正二氣交攻于内,若不時差者,其痛沖擊胞絡,必緻動胎,甚則傷堕也。

    又雲:妊娠心腹疼痛,多是風寒濕冷、痰飲與髒氣相擊,故令腹痛。

    攻傷不已,則緻胎動也。

     當歸芍藥散 治妊娠腹中絞痛,心下急痛,及療産後血暈,内虛、氣乏,崩中,久痢。

    常服通暢血脈,不生癰疖,消痰養胃,明目益津。

     白芍藥(半斤)當歸茯苓白術(各二兩)澤瀉川芎(各四兩。

    一方川芎隻兩半)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前溫酒調服。

     《元和紀用經》雲:本六氣經緯,元能祛風補勞,養真陽,退邪熱,緩中,安和神志,潤澤容色,散邪寒、瘟瘴時氣。

    安期先生賜李少君久餌之藥,後仲景增減為婦人懷妊腹痛方。

    本方用芍藥四兩,澤瀉、茯苓、川芎各一兩,當歸、白術各二兩。

    亦可以蜜丸服。

    (出《三因方》) 治妊娠心腹痛,不可忍方。

     鹽一斤,燒令赤。

     上以兩指取一撮,酒調服。

     療妊娠先患冷氣,忽中心腹痛如刀刺。

     川芎人參茯苓吳茱萸 苦梗當歸(各三兩)厚樸(制)芍藥(各二兩) 上咀,以水九升,煎取三升,分三服,氣下即安。

     療妊娠患腹痛,并胎動不安。

     蔥白(切,一升)人參厚樸阿膠川芎(各二兩)當歸(三兩) 上咀,以水七升,煎取三升,分作三服。

    一方有甘草,無厚樸、川芎。

     香術散 治妊娠五個月以後,常胸腹間氣刺滿痛,或腸鳴,以緻嘔逆減食。

    此由喜怒憂慮過度,飲食失節之所緻。

    蔡元度寵人有子,夫人怒欲逐之,遂病。

    醫官王師處此方,三服而愈,後用果驗。

     廣中莪術(一兩,煨)丁香(半兩)粉草(一分) 上為細末,空心,鹽湯點服一大錢,覺胸中如物按下之狀。

     草豆蔻散 治妊娠心腹常痛,吃食減少,四肢不和,全不入食。

     草果仁(想是草豆蔻)陳橘皮幹地黃白術(各一兩)川芎(三分)當歸(炒)桂心幹姜木香(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四錢。

    水一盞,棗二枚,煎至六分,熱服。

     阿膠散 治妊娠胎動,腹中痛,不思飲食。

     白茯苓白術川芎阿膠(各三分,炒)當歸(炒)陳皮(各一兩)甘草(一分) 上咀,每服三錢。

    水一盞,姜三片,棗一個,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治妊娠四、五月,忽心腹絞痛。

     大紅棗(十四枚) 燒存性,為末,以童子小便調下。

     治妊娠胎動欲落,腹痛不可忍。

     上等銀(一斤)茅根(二升,去黑皮) 以水九升,煮銀,取二升,入清酒一升,同煎茅根,取二升,分為三服,立安。

     《古今錄驗》方 療妊娠腹内冷痛,忽胎動。

     薤白(一升)當歸(切,四兩) 上以水五升,煮取二升,作三服。

    亦将小便服。

    将去一炊頃出。

     《千金》方 療妊娠腹中痛方。

     生地黃(三斤)搗取汁,酒一升合煎,減半,頓服愈。

     妊娠中惡方論第十三 夫妊娠人忽然心腹刺痛,悶絕欲死者,謂之中惡。

    言邪惡之氣中胎,傷于人也。

    所以然者,血氣自養,而為精神之主。

    若氣血不和則精神衰弱,故邪毒之氣得以中之。

    妊娠之病,亦緻損胎也。

     當歸散 治妊娠中惡,心腹痛。

     當歸丁香川芎(各三兩)青橘皮(二兩)吳茱萸(半兩。

    去梗,湯泡三次,炒黑) 上為細末,無時,溫酒調一錢。

     又方:生幹地黃(一兩)枳殼木香(各三分) 上為細末。

    每服一錢,酒調下。

     又方:苦梗(一兩。

    細锉略炒) 姜(半兩)煎服。

     妊娠腰腹及背痛方論第十四 論曰:腎主腰足,因勞傷損動,其經虛則風乘之,則腰痛;冷氣乘虛入腹,則腹痛,故令腰腹相引而痛。

    其痛不止,多動胎氣。

    婦人腎以系胞,妊娠而腰痛甚者。

    則胎堕也。

     當歸散 療妊娠氣壅攻腰,痛不可忍,兼治腹痛。

     當歸(三兩)阿膠甘草(各二兩)蔥白(一升) 上細锉。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五服。

     紫酒 治妊娠腰痛如折。

     大黑豆(二合,炒令香熟)以酒一大盞,煮取七分,去豆,空心頓服。

     通氣散 治妊娠腰痛,狀不可忍。

    此藥神妙。

     破故紙不以多少,瓦上炒令香熟,為末;嚼核桃肉半個,空心,溫酒調下二錢。

     療妊娠腰背痛,反複不得。

     鹿角(長六寸,燒令赤,酒中淬。

    再燒再淬,以角碎為度。

    取酒飲之。

    )鹿角為末服亦可。

     療妊娠腰疼痛不可忍,或連胯痛。

    (先服此散) 杜仲(四兩)五加皮阿膠(炙)防風金毛狗脊川芎北細辛白芍藥萆薢(各三兩)杏仁(八十枚。

    去皮尖,炒) 上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去滓下膠,作三服。

     療妊娠三、二月,腰痛不可忍者。

    (次服此丸) 續斷杜仲(各十分)芎獨活(各三兩)狗脊五加皮萆薢芍藥薯蓣诃子肉(各八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酒下四十丸,日三服。

     療觸動胎以緻腰痛、背痛。

     杜仲五加皮當歸芍藥人參川芎萆薢(各三兩) 上細锉,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

     療妊娠三、二月及七、八月,胎動不安,或腰肚痛及血下。

     川芎當歸(各四兩)艾葉阿膠(各二兩)甘草(一兩) 上細锉。

    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大地黃丸 治産前後腰腹痛,一切血疼。

    《信效方》治血氣虛,四肢不舉,骨髓熱疼。

     熟地黃(二兩)烏梅肉當歸(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

    每服一丸,白湯嚼下,空心。

     《廣濟》療妊娠胎動,腰痛及下血,安胎。

    (方見前妊娠卒然下血方論中) 《小品》苎根湯 療損動胎,腰腹痛,去血,胎動向下方。

     生幹地黃苎根(各二兩)當歸芍藥阿膠甘草(各一兩) 上細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膠煎烊,分溫三服。

    忌海藻、蕪荑。

     《救急》療胎動去血,腰腹痛。

    (方見前第四論中) 妊娠小腹痛方論第十五 論曰:妊娠小腹痛者,由胞絡宿有風冷,而妊娠血不通,冷血相搏故痛甚,亦令胎動也。

     當歸散 療妊娠被驚惱,胎向下不安,小腹痛連腰,下血。

     當歸川芎(各八分)阿膠(炙)人參(各六分)艾葉(四分)大棗(二十個)茯苓(十分) 上細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溫分三服。

     妊娠心腹脹滿方論第十六 夫妊娠心腹脹滿者,由腹内夙有寒氣,緻令停飲;妊娠重因觸冷飲發動,與氣相幹。

    故令心腹脹滿也。

     倉公下氣湯 治妊娠心腹脹滿,兩脅妨悶,不下飲食,四肢無力。

     羌活赤芍藥甘草槟榔青皮大腹皮陳皮赤茯苓半夏桑白皮桂心(各半兩)紫蘇莖(二兩) 上咀,每服三錢重。

    水一盞,姜五片,棗二個,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候。

    與《局方》分心氣飲大同小異,加燈心煎。

     诃梨勒散 療妊娠心腹脹滿,氣沖胸膈,煩悶,四肢少力,不思飲食。

     诃梨勒赤茯苓前胡(各一兩)陳皮大腹皮桑白皮(各三分)枳殼川芎白術(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

    水一盞半,姜三片,棗二個,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候。

     治妊娠心下急,氣滿切痛。

     赤茯苓(六分)桑白皮(五分)前胡(四分)郁李仁槟榔(各三分) 上為細末,以水一升,煮取一半,去滓,夜卧服。

     《局方》枳殼散及保氣散亦妙。

    (方見十六卷第三論)紫蘇散亦妙。

    (方見前胎上逼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