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 (衆疾門)
關燈
小
中
大
也,腎主于腰腳。
又肝、脾、腎三髒,經絡起于十足指。
若髒腑虛損,則風邪先客于腳,從下而上動于氣,故名腳氣也。
此皆由體虛,或當風取涼,或久坐卑濕,或産後勞損,或恚怒傷肝,心氣滞,緻令月候不通。
因其虛傷,風毒搏于肌骨,則令皮膚不仁,筋骨抽痛,五緩不遂,六急拘攣。
或即冷疼,或即腫滿,或兩腳痹弱,或舉體轉筋,目眩心煩,見食即嘔,精神昏愦,肢節煩疼,小便赤黃,大便秘澀,并皆其證也。
其婦人腳氣治之與丈夫不同者,以其氣血不調,懷胎難産、崩傷之異。
是以褚澄療寡婦、師尼與妻妾殊别,即其義也。
(凡婦人有腳氣疾者,必無生育) 牛膝散 治腳氣浮腫,心神煩悶,月候不通。
川牛膝羚羊角槟榔大黃(炒)芒硝(各一兩)防己桂心牡丹皮赤芍藥甘草(各三分)桃仁(五十粒,制) 上為粗末,每服三大錢。
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利下惡物為度,亦要相其強弱用之。
大腹皮散 治婦人風毒腳氣,肢節煩疼,心神壅悶。
大腹皮紫蘇木通桑白皮羌活荊芥赤芍藥青皮木瓜獨活(各一兩)枳殼(二兩) 上咀,每服四錢。
水一盞,姜五片,蔥白七寸,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
半夏散 治婦人腳氣發動,心腹脹滿,飲食不下,嘔逆不止。
半夏陳皮人參大腹皮桂心(各三分)槟榔(一兩)赤茯苓紫蘇(各兩半) 上咀,每服四錢。
水一盞半,姜三片,煎七分,去滓溫服。
犀角散 治婦人腳氣忽發,沖心悶亂,四肢煩疼有熱者。
犀角屑木香(各半兩)紫蘇赤茯苓槟榔(各一兩)赤芍藥紅花(各三分)紅雪(一兩半) 上咀,每服四錢。
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木香散 治婦人腳氣卒發,沖心悶亂。
木香(半兩)郁李仁赤芍藥大腹皮紫雪(各一兩)桑白皮桂心槟榔茯苓(各三分) 上咀,每服三錢。
水一盞,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治婦人腳氣沖心,悶亂不識人,宜服此藥。
紫蘇松節(各二兩)吳茱萸(半兩)槟榔幹木瓜(各一兩)陳皮(三分) 上咀,每服四錢。
水一盞,煎至一半,入童子小便二合,再煎三沸,溫服。
紫蘇散 治婦人風毒腳氣,腹内壅塞,痰惡,不思飲食,腳重虛腫。
紫蘇(莖、葉)木通桑白皮茴香根(各一兩)枳殼(二兩)羌活獨活荊芥穗木瓜青皮甘草(各半兩)大腹子(十個) 上咀,每服三錢。
水一盞,姜三片,蔥白一莖,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桑白皮散 治婦人腳氣盛,發兩腳浮腫,小便赤澀,腹脅脹滿,氣急,坐卧不得。
桑白皮郁李仁(各一兩)赤茯苓(二兩)木香防己大腹皮(各半兩)紫蘇子木通槟榔青皮(各三分) 上咀,每服三錢。
水一盞,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薏苡仁散 治婦人腳氣緩弱,及頑痹腫滿,心下急,大便澀。
薏苡仁防風豬苓川芎防己槟榔郁李仁大麻仁(各一兩)桑白皮(二兩)枳實(三分)甘草(半兩)羚羊角屑(一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
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放溫服。
四白散 治男子、婦人血虛發熱,夜多盜汗,不進飲食,四肢羸瘦、骨立,拘攣,腳痛不能行。
黃芪厚樸益智仁藿香白術白扁豆陳皮(各一兩)半夏白茯苓人參白豆蔻仁天台烏藥甘草(各半兩)京南芍藥(兩半)檀香沉香(各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
水一盞,姜三片,棗子一個,煎至七分,溫服。
自後諸證退,隻有腳攣痛不能行,以蒼術丸治之效。
此藥大治幹濕腳氣,筋脈拘攣,疼痛不能行履,兼補下部。
蒼術丸方 乳香沒藥(各二錢,别研)川牛膝青鹽(各半兩,研)熟艾(四錢)川烏(三錢)全蠍(一錢,炒) 上除研藥,為細末,入研藥令停。
以木瓜一個,大者,切一頭留作蓋,去穰,入上件藥于木瓜内,将蓋簽定;安木瓜于黑豆中蒸令極爛,取出去皮,連藥研成膏;卻入生蒼術末拌令得所,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用木瓜湯下,或溫鹽酒亦得。
一日三服,忌血與蒜。
乙巳年,羅安人病,發熱自汗,心煩,身體骨立,足痛拘攣,不能屈伸,飲食不進。
雖老醫亦不能療。
召仆治之,六脈弦弱。
仆曰:雖脈似勞,實非勞也似腳氣,而非正腳氣。
但當調脾生血,其熱必退;然後攻足,則可望安。
遍尋諸方,皆無對證之藥,遂處四白散子與服,不半劑,熱退能食。
又處蒼術丸繼之,筋脈伸、足能行而愈。
大便秘者,可與七宣丸、神功丸、七聖槟榔丸、三和散,服之效。
(諸方并見《和劑》方)
又肝、脾、腎三髒,經絡起于十足指。
若髒腑虛損,則風邪先客于腳,從下而上動于氣,故名腳氣也。
此皆由體虛,或當風取涼,或久坐卑濕,或産後勞損,或恚怒傷肝,心氣滞,緻令月候不通。
因其虛傷,風毒搏于肌骨,則令皮膚不仁,筋骨抽痛,五緩不遂,六急拘攣。
或即冷疼,或即腫滿,或兩腳痹弱,或舉體轉筋,目眩心煩,見食即嘔,精神昏愦,肢節煩疼,小便赤黃,大便秘澀,并皆其證也。
其婦人腳氣治之與丈夫不同者,以其氣血不調,懷胎難産、崩傷之異。
是以褚澄療寡婦、師尼與妻妾殊别,即其義也。
(凡婦人有腳氣疾者,必無生育) 牛膝散 治腳氣浮腫,心神煩悶,月候不通。
川牛膝羚羊角槟榔大黃(炒)芒硝(各一兩)防己桂心牡丹皮赤芍藥甘草(各三分)桃仁(五十粒,制) 上為粗末,每服三大錢。
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利下惡物為度,亦要相其強弱用之。
大腹皮散 治婦人風毒腳氣,肢節煩疼,心神壅悶。
大腹皮紫蘇木通桑白皮羌活荊芥赤芍藥青皮木瓜獨活(各一兩)枳殼(二兩) 上咀,每服四錢。
水一盞,姜五片,蔥白七寸,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
半夏散 治婦人腳氣發動,心腹脹滿,飲食不下,嘔逆不止。
半夏陳皮人參大腹皮桂心(各三分)槟榔(一兩)赤茯苓紫蘇(各兩半) 上咀,每服四錢。
水一盞半,姜三片,煎七分,去滓溫服。
犀角散 治婦人腳氣忽發,沖心悶亂,四肢煩疼有熱者。
犀角屑木香(各半兩)紫蘇赤茯苓槟榔(各一兩)赤芍藥紅花(各三分)紅雪(一兩半) 上咀,每服四錢。
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木香散 治婦人腳氣卒發,沖心悶亂。
木香(半兩)郁李仁赤芍藥大腹皮紫雪(各一兩)桑白皮桂心槟榔茯苓(各三分) 上咀,每服三錢。
水一盞,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治婦人腳氣沖心,悶亂不識人,宜服此藥。
紫蘇松節(各二兩)吳茱萸(半兩)槟榔幹木瓜(各一兩)陳皮(三分) 上咀,每服四錢。
水一盞,煎至一半,入童子小便二合,再煎三沸,溫服。
紫蘇散 治婦人風毒腳氣,腹内壅塞,痰惡,不思飲食,腳重虛腫。
紫蘇(莖、葉)木通桑白皮茴香根(各一兩)枳殼(二兩)羌活獨活荊芥穗木瓜青皮甘草(各半兩)大腹子(十個) 上咀,每服三錢。
水一盞,姜三片,蔥白一莖,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桑白皮散 治婦人腳氣盛,發兩腳浮腫,小便赤澀,腹脅脹滿,氣急,坐卧不得。
桑白皮郁李仁(各一兩)赤茯苓(二兩)木香防己大腹皮(各半兩)紫蘇子木通槟榔青皮(各三分) 上咀,每服三錢。
水一盞,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薏苡仁散 治婦人腳氣緩弱,及頑痹腫滿,心下急,大便澀。
薏苡仁防風豬苓川芎防己槟榔郁李仁大麻仁(各一兩)桑白皮(二兩)枳實(三分)甘草(半兩)羚羊角屑(一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
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放溫服。
四白散 治男子、婦人血虛發熱,夜多盜汗,不進飲食,四肢羸瘦、骨立,拘攣,腳痛不能行。
黃芪厚樸益智仁藿香白術白扁豆陳皮(各一兩)半夏白茯苓人參白豆蔻仁天台烏藥甘草(各半兩)京南芍藥(兩半)檀香沉香(各一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
水一盞,姜三片,棗子一個,煎至七分,溫服。
自後諸證退,隻有腳攣痛不能行,以蒼術丸治之效。
此藥大治幹濕腳氣,筋脈拘攣,疼痛不能行履,兼補下部。
蒼術丸方 乳香沒藥(各二錢,别研)川牛膝青鹽(各半兩,研)熟艾(四錢)川烏(三錢)全蠍(一錢,炒) 上除研藥,為細末,入研藥令停。
以木瓜一個,大者,切一頭留作蓋,去穰,入上件藥于木瓜内,将蓋簽定;安木瓜于黑豆中蒸令極爛,取出去皮,連藥研成膏;卻入生蒼術末拌令得所,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空心用木瓜湯下,或溫鹽酒亦得。
一日三服,忌血與蒜。
乙巳年,羅安人病,發熱自汗,心煩,身體骨立,足痛拘攣,不能屈伸,飲食不進。
雖老醫亦不能療。
召仆治之,六脈弦弱。
仆曰:雖脈似勞,實非勞也似腳氣,而非正腳氣。
但當調脾生血,其熱必退;然後攻足,則可望安。
遍尋諸方,皆無對證之藥,遂處四白散子與服,不半劑,熱退能食。
又處蒼術丸繼之,筋脈伸、足能行而愈。
大便秘者,可與七宣丸、神功丸、七聖槟榔丸、三和散,服之效。
(諸方并見《和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