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衆疾門

關燈
經脈不調,衆疾生焉,故以次之。

     《極一方》總論第一 夫天地造端于夫婦,乾坤配合于陰陽,雖清濁動靜之不同,而成像效法之有類。

    原茲婦人之病與男子不同者,亦有數焉。

    古方以婦人病比男子十倍難治,不亦言之深乎!但三十六病,産蓐一門,男子無之。

    其餘外傷風、暑、寒、濕,内積喜、怒、憂、思、飲食、房勞、虛實、寒熱,悉與丈夫一同也。

    依源治療,可得而知之。

     《産寶方》論第二 古書治婦人别著方論者,以其胎妊、生産、崩傷之異,況婦人之病比之男子十倍難療。

    蓋女子嗜欲多于丈夫,感病倍于男子,加之慈戀、愛憎、嫉妒、憂恚,染着堅牢,情不自抑,所以為病根深,治之難瘥。

    況懷胎、妊娠而挾病也,不特避其毒藥,仍須審其虛實、冷熱而調治之,無使妄投湯劑,以緻夭枉。

     《博濟方》論第三 夫人将攝順理,則血氣調和,風、寒、暑、濕不能為害。

    若勞傷血氣,則風冷乘虛而幹之。

    或作之于經絡,或循入于腹中,内受風邪,脾胃虛弱,故不能消于飲食也。

    食既不充,榮衛凝澀,肌膚黃燥,面不光澤。

    若大腸氣虛,則變為下利。

    若流入關元,緻絕子嗣,随其所傷而變成疾。

    醫經雲:凡婦人三十六種病,皆由子髒冷熱,勞損而挾帶下,起于胞内也。

    是故沖任之脈,為十二經之會海。

    婦人之病,皆見手少陰、太陽之經而候之。

     寇宗奭論第四 治婦人雖有别科,然亦有不能盡聖人之法者。

    今豪足之家,居奧室之中,處帷幔之内,複以帛幪手臂,既不能行望色之神,又不能殚切脈之巧,四者有二阙焉。

    黃帝有言曰: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

    形氣相得,謂之可治;色澤已浮,謂之易已;形氣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已。

    又曰:診病之道,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

    若患人脈病不相應,既不得見其形,醫人止據脈供藥,其可得乎?如此言之,于能盡其術也。

    此醫家之通患,世不能革。

    醫者不免盡理質問,病家見所問繁,逮為醫業不精,往往得藥不肯服,似此甚多。

    扁鵲見齊侯之色,尚不肯信,況其不得見者乎?嗚呼!可謂難也已。

     通用方序論第五 夫通用方者,蓋産前、産後皆可用也。

    或一方而治數十證,不可入于專門,皆是名賢所處。

    世之常用有效之方,雖曰通用,亦不可刻舟求劍、按圖索骥而膠柱者也。

     加減四物湯 治婦人經病,或先或後,或多或少,疼痛不一。

    腰、足、腹中痛,或崩中漏下,或半産惡露多,或停留不出;妊娠腹痛下血、胎不安,産後塊不散;或亡血過多,或惡露不下,服之如神。

     張聲道雲:此方治婦人百疾,隻是四物湯加茱萸煎服。

    若陽髒,少使茱萸;若陰髒,多使茱萸。

    吳興周端仁郎中,傾赴省試,照矚。

    一鄰案出場雲:某本醫家,凡婦人百病,隻是四物湯加茱萸,無不效者。

    謹以此為報。

    (徐明仲方加香附子) 當歸白芍藥川芎(陸氏雲:川芎減半)生幹地黃(洗,焙。

    《養生必用方》熟者,《和劑》亦然。

    《本草》雲:男子宜熟者,女子宜生者,合用生者為是) 上等分,為粗末,每服四錢。

    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取六分清者,帶熱服,食前。

     若平常血氣不調及常服,隻用本方。

    日二、三服。

     治經血凝滞。

    腹内血氣作疼,加莪術、官桂等分用之。

    (王碩膚雲:熟地黃滞血,安能止痛?不若用五味子代之)如因産後欲推陳緻新,補血海,治諸疾,加生姜煎。

    若胎動不安,下血,每服加艾葉五、七片,更加蔥白、阿膠末,減四味之半,當歸用小半。

    如疾勢甚者,以四味各半兩細锉,以水四盞,熟艾一塊如雞子大,阿膠五、七片,煎至二盞半,去滓分作四服,一日令盡。

    (一方有粉草、幹姜、黃芪)日二、三服,至二臘(以一七日為一臘)以前,産後每日可一、二服。

    如氣虛弱,血海不調,服一月不妨。

    如産後被驚,氣滞、種種積滞敗血,一月内惡物微少,敗血作病。

    或脹或疼,胸膈脹悶、或發寒熱,四肢疼痛,加延胡索、沒藥、香白芷,與四物等分,為細末,淡醋湯或童子小便、酒調下。

    如血風于産後乘虛發作,或産後傷風,頭痛發熱,百骨節痛,加荊芥穗、天麻、香附子、石膏、藿香各一分,四物料共一兩中加之。

    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服。

    如虛熱心煩,與血相搏,口舌幹渴,欲飲水者,加栝蒌根一兩,麥門冬(去心)三分。

    如腹刺痛,惡物不下,加當歸、芍藥各一分。

    如血崩不止,加熟地黃、蒲黃各一兩。

    嘔逆,加白術、人參各半兩。

    如寒熱往來,加炮了幹姜、牡丹皮各一分。

    因熱生風,加川芎一分、柴胡半兩。

    腹脹加厚樸、枳實各一分。

    身熱脈數,頭昏項強,加柴胡、黃芩各半兩。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