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髓經》原文
關燈
小
中
大
神氣散。
油盡而燈滅,身屍埋圹野。
驚魂一夢攝,萬苦與千辛,幻境無休歇。
聖人獨認真,布衣而蔬食,不貪以持己,豈為身口累。
參透天與地,與我本一體。
體雖有巨細靈活原無異。
天地有日月,人身兩目具。
日月有晦明,星與燈相繼。
縱或星燈滅,見性終不沒。
縱成瞽目人,伸手摸着鼻。
通身俱是眼,觸着知物倚。
此是心之靈,包羅天與地,能見不以目,能聽不以耳。
心若能清淨,不為嗜欲*。
自知原來處,歸向原來去。
凡夫與聖人,眼橫鼻長直。
同來不同歸,因彼多外馳。
若能收放心,提念生與死。
趁此健身驅,精進用心力。
洗髓還本原,凡聖同歸一。
物我一緻篇第四 萬物非萬物,與我同一體。
幻出諸形相,輔助成生意。
有人須有物,用作衣與食。
藥餌及器皿,缺一即不備。
飛潛與動植,萬類為人使。
造化思何鴻,妄殺即暴戾。
蜉蝣與蚊蠅,朝生暮死類。
龜鶴糜與鹿,食少而服氣,竟得多曆年,人何不如物,隻貪衣與食,忘卻生與死。
苟能絕嗜欲。
物我皆一緻。
行住坐卧篇第五 行如盲無杖,内觀照性分,舉足低且饅,踏實方更進。
步步皆如此,時時戒急行。
世路忙中錯,緩步保平安。
住如臨崖馬,亦如到岸舟。
回光急返照,認取頓足處。
不離于當念,存心勿外務。
得止宜知止,留神守空谷。
立定勿傾斜,形端身自固。
耳目随心靜,止水與明鏡。
事物任紛紛,現在皆究竟。
坐如邱山重,端直肅容儀。
閉口深藏舌,出入息與鼻。
息息歸元海,氣足神自裕。
浃骨并洽髓,出神先入定。
卧如箕形曲,左右随其宜。
兩膝常參差,兩足如鈎钜。
兩手常在腹,扪臍摸下體。
睾丸時掙搓,如龍戲珠勢。
倦則側身睡,睡中自不迷。
醒來方伸腳,仰面亦不拘。
夢覺渾不異,九載征實際。
超出生死關,究竟如來意。
行住坐卧篇,隻此是真谛。
洗髓還原篇第六 易筋功已畢,便成金剛體。
外感不能侵,飲食不為積。
猶恐七情傷,元神不自持。
雖具金剛相,猶是血肉驅。
須照《洗髓經》,食少多進氣。
搓摩幹沫浴,按眼複按鼻。
摸面又旋耳,不必以數拘。
閉眼常觀鼻,合口任鼻息。
度數暗調和,身定神即定。
每日五更起,吐濁納清熙。
開眼即抽解,切勿貪酣睡。
厚褥趺跏坐,寬解腰中系。
右膝包左膝,調息舌抵腭。
脅腹運尾闾,搖肩手推肚。
分合按且舉,握固按雙膝。
鼻中出入綿,綿綿入海底。
有津續咽之,以意送入腹。
叩牙鳴天鼓,兩手俱掩臍。
伸足扳其趾,出入六六息。
兩手按摩竟,良久方盤膝。
直身頓兩足,洗髓功已畢,徐徐方站起,行穩步方移。
忙中恐有錯,緩步為定例。
三年并九載,息心并滌慮。
浃骨更洽髓,脫殼飛身去。
漸幾渾化天,末後究竟地。
即說偈曰:口中言少,心頭事少,腹裡食少,自然睡少,有此四少,長生可了。
油盡而燈滅,身屍埋圹野。
驚魂一夢攝,萬苦與千辛,幻境無休歇。
聖人獨認真,布衣而蔬食,不貪以持己,豈為身口累。
參透天與地,與我本一體。
體雖有巨細靈活原無異。
天地有日月,人身兩目具。
日月有晦明,星與燈相繼。
縱或星燈滅,見性終不沒。
縱成瞽目人,伸手摸着鼻。
通身俱是眼,觸着知物倚。
此是心之靈,包羅天與地,能見不以目,能聽不以耳。
心若能清淨,不為嗜欲*。
自知原來處,歸向原來去。
凡夫與聖人,眼橫鼻長直。
同來不同歸,因彼多外馳。
若能收放心,提念生與死。
趁此健身驅,精進用心力。
洗髓還本原,凡聖同歸一。
物我一緻篇第四 萬物非萬物,與我同一體。
幻出諸形相,輔助成生意。
有人須有物,用作衣與食。
藥餌及器皿,缺一即不備。
飛潛與動植,萬類為人使。
造化思何鴻,妄殺即暴戾。
蜉蝣與蚊蠅,朝生暮死類。
龜鶴糜與鹿,食少而服氣,竟得多曆年,人何不如物,隻貪衣與食,忘卻生與死。
苟能絕嗜欲。
物我皆一緻。
行住坐卧篇第五 行如盲無杖,内觀照性分,舉足低且饅,踏實方更進。
步步皆如此,時時戒急行。
世路忙中錯,緩步保平安。
住如臨崖馬,亦如到岸舟。
回光急返照,認取頓足處。
不離于當念,存心勿外務。
得止宜知止,留神守空谷。
立定勿傾斜,形端身自固。
耳目随心靜,止水與明鏡。
事物任紛紛,現在皆究竟。
坐如邱山重,端直肅容儀。
閉口深藏舌,出入息與鼻。
息息歸元海,氣足神自裕。
浃骨并洽髓,出神先入定。
卧如箕形曲,左右随其宜。
兩膝常參差,兩足如鈎钜。
兩手常在腹,扪臍摸下體。
睾丸時掙搓,如龍戲珠勢。
倦則側身睡,睡中自不迷。
醒來方伸腳,仰面亦不拘。
夢覺渾不異,九載征實際。
超出生死關,究竟如來意。
行住坐卧篇,隻此是真谛。
洗髓還原篇第六 易筋功已畢,便成金剛體。
外感不能侵,飲食不為積。
猶恐七情傷,元神不自持。
雖具金剛相,猶是血肉驅。
須照《洗髓經》,食少多進氣。
搓摩幹沫浴,按眼複按鼻。
摸面又旋耳,不必以數拘。
閉眼常觀鼻,合口任鼻息。
度數暗調和,身定神即定。
每日五更起,吐濁納清熙。
開眼即抽解,切勿貪酣睡。
厚褥趺跏坐,寬解腰中系。
右膝包左膝,調息舌抵腭。
脅腹運尾闾,搖肩手推肚。
分合按且舉,握固按雙膝。
鼻中出入綿,綿綿入海底。
有津續咽之,以意送入腹。
叩牙鳴天鼓,兩手俱掩臍。
伸足扳其趾,出入六六息。
兩手按摩竟,良久方盤膝。
直身頓兩足,洗髓功已畢,徐徐方站起,行穩步方移。
忙中恐有錯,緩步為定例。
三年并九載,息心并滌慮。
浃骨更洽髓,脫殼飛身去。
漸幾渾化天,末後究竟地。
即說偈曰:口中言少,心頭事少,腹裡食少,自然睡少,有此四少,長生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