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内義卷之四

關燈
《内義》曰:元始安鎮,乃純精一炁,鎮靜坤宮,敷落五篇,乃妙化五行。

    簇置神室,赤書玉字,乃元精真炁。

    八威龍文,乃八景陽神,保度此身,不終之劫,超越生死,使與天而長存。

    夫人之禀生,有命有性,命有限而性不滅。

    性雖不滅,庸愚之流,命終之後,不能無淪蕩。

    達者戒慎修持,死生一政,命雖有終,性無革變。

    然雖如是,不若金丹之道,形神俱妙。

    故彭真人雲:将無涯之元炁,續有限之凡軀。

    元炁乃天地長生真精、聖父母之炁也。

    凡軀乃陰陽短促濁亂,凡父母之身也。

    故将此聖父母之炁變化,凡父母之身,為純陽真精之形,乃得與天地同壽矣。

     梵炁彌羅,萬範開張。

     《内義》曰:道炁彌綸,包羅太虛,萬物軌範,由此開張。

    如日月星辰人民品彙,皆因梵炁生成肇化也。

    按《開化置品經》曰:吾於無名無形,蒙頭溟涬之中,開導玄黃,分靈散炁,從大羅下生三境,次生九天,立九天帝為三寶之玄津,二十七天為境界之修品,三十六部為三景之玄根,下為三十六天之域宅。

    次三十二天、三十二帝潛運開化,下分三界,傍貫璇玑,二十八宿五星躔度以明五方。

    清炁上騰,重濁下凝,下生九地,中生九人,天地人物,無不備焉。

    故陽和正炁,化生上聖高真;柔和沖靜之炁,化生元君聖後、仙妃玉女;剛烈英勇之炁,化生天丁力士、神兵将史;陰陽五行之炁,化生男女;雜謬之炁,化生禽獸。

    鹹承一炁,萬種不同,随其生化。

    夫太虛既在道炁彌綸包羅之内,則此身亦在其中矣。

    如萬物軌範日月星辰人民品彙者,類一炁升降而應陰陽,寒暑推運而為砂汞鉛銀者也。

    此蓋無中化有,強名法象,若執而有之,即非妙道;返而合元,是為丹矣。

     元綱流演三十二天,輪轉無色,周回十方。

    旋鬥曆箕,回度五常,三十五分,總炁上元。

    八景冥合,炁入玄玄。

     五常者,五行也。

    三十五分者,日月五星及二十八宿也。

     《内義》曰:元始祖炁,綱維一體,三官升降,往來無窮。

    是謂元綱流演三十二天,輪轉無色,周回十方也。

    旋鬥曆箕、回度五常者,明大梵祖炁始旋於鬥,終曆於箕,周回天度而成五行也。

    鬥、箕屬東北之方,艮寅之位。

    以人身而測天度,則下丹田之上是矣,元炁初發,沖漠幽隐。

    寅時於下丹田之上,始得舒暢。

    當是之際,以鉛攝汞,以陰召陽,類大鈞之播物,無不發生者也。

    《參同契》曰:混洞鴻蒙,牝牡相從,滋液潤澤,施化流通。

    始於東北鬥箕之鄉,旋而右轉,嘔輪吐萌,潛潭見象,發散精光者也。

    然後陽炁上升,陽極生陰,陰炁下降,返本歸源,匝繞周身,運化五行。

    故易玄子雲:還丹命可延,返覆陰陽炁。

    父子與君臣,循還歸一位。

    春仁煦於木,夏火存於禮。

    秋則義屬金,冬以水為智。

    黃君獨守信,土符稱戊己。

    此是真五行,五行固同類,道德甚分明,祖師專味是耳。

    夫一日之間,一年節炁天地萬物皆備於我。

    元炁發而陰陽分,陰陽分而四時成,四時成而炁節周,炁節周而五行備,五行備而造化成。

    陰陽二炁,日月也。

    四時者,四象也。

    二十四節炁,火候也。

    五行,藥物也。

    陰陽五行,應北鬥四時。

    二十四炁,應二十八宿。

    是謂三十五分。

    造化成者,皆由一炁綱維,八卦變化,密運妙機,潛符玄理。

    故曰三十五分,總炁上元,八景冥合也。

    不可以緻诘,故混而為一,繩繩兮不可名,複歸於無物,故曰炁入玄玄。

     玄中太皇,上帝高真。

     凡稱皇者,即天尊之号,與元始之齊位。

     《内義》曰:玄中者,仙中之仙,真中之真,聖中之聖,道中之道。

    太皇即元始也,上帝即道君也,高真即老君也。

    紀雲:元始是大羅天人,道君是西那國人,老君乃元生之至精,兆形之至靈也。

    三号雖殊,其道則一。

    以内而言,元始大羅天人者,祖炁也;道君西那國人者,金母也;老君元生之至精、兆形之至靈者,丹體也。

    皆我真性,初非别物。

    道經雲: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矣。

    釋氏所謂自性具三身者也。

    六祖雲:清淨法身,汝之性;圓滿報身,汝之智;千百億化身,汝之行。

    儒書亦然。

    《中庸》曰天命之謂性,元始也。

    率性之謂道,道君也。

    修道之謂教,老君也。

    一以貫之,皆道也。

    儒者以之治世、禮君臣、正上下,功及於物,亦能度世。

    故《元始上仙記》雲:自古至忠至孝、至貞至廉者,不同常流,皆擢仙職。

    釋氏以之出世,故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玄門則有無互用,虛實相通,聚則成形,散則成炁。

    故曰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也。

     泛景太霞,嘯詠洞章。

     泛者,浮也;景者,身也。

    言天尊泛景霞霄而吟詠洞章也。

     《内義》曰:泛景者,經所謂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之理。

    太霞者,常陽之炁,蓋道無不在,泛兮所至,無非常陽之域而嘯詠洞章,乃雍容自适之理。

    若人之真性,涵泳於元和之中,熙熙怡怡者也。

    《莊子》曰:遊心於淡,合炁於漠之謂也。

     金真朗郁,流響雲營。

    玉音攝炁,靈風聚煙。

    紫虛郁秀,輔翼萬仙。

     金真者,自然之章,流響慶雲之宮。

    玉音,玉光之章,侍晨一嘯而靈風聚煙。

     《内義》曰:金真朗郁,真神明盛也。

    流響雲營,炁歸神室也。

    玉音攝炁,鉛炁感汞也。

    靈風聚煙,真汞結砂也。

    紫虛郁秀,輔翼萬仙,乃陽神隐煥,萬炁簇擁,居於神室之中。

    是謂金丹之體。

    故文始先生《贊紫虛陽光錄》曰:虛元無上紫虛秘錄,乃三洞之玄根,天地之真祖,至高至極,至妙至靈,修之長年;神仙行之,還淳返樸。

    谛觀此言,紫虛之道,金丹無殊矣。

     千和萬合,自然成真。

     《内義》曰:千神和為一神,萬炁合為一炁。

    自然之理,契合成真。

     真中有神,長生大君, 《内義》曰:即性中之真神,長生不死之本道。

    經所謂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者也。

    是謂金液還丹矣。

     無英公子,白元尊神,太一司命,桃康合延。

     無英公子乃肝神也,白元乃肺神也,太一乃百神之主,司命為南上之真,桃康、合延乃左右腎神也。

     《内義》曰:帝一混合法曰:白元、無英、桃君、司命、太一,混合五神,捧籍列侍。

    五神,各有所主,混合九變,三五洞化。

    於是三宮鎮真,百節受靈。

    帝君寶籍,宿命無傾。

    周旋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