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内義卷之三

關燈
真人持十絕之旛。

     前嘯九鳳齊唱,後吹八鸾同鳴。

     前有嘯歌,則九鳳齊唱;後吹管鑰,則八鸾同鳴也。

     師子白鶴,嘯歌邕邕。

     此鈞天樂也。

    天一左宮有樂器,子日玉女能吹笙竽,醜日玉女能嘯歌,寅日玉女能鼓瑟,卯日玉女能擊築,辰日玉女能鼓琴,巳日玉女能撞鐘擊磬,午日玉女能吹箫,未日玉女能吹笳,申日玉女能為九音之歌,酉日玉女能為六變之歌,戌日玉女能作百獸鳴,亥日玉女能為天下新聲之曲。

    名與世同,音與俗異,而俗音凄思以促命,天音和暢以延生。

     五老啟途,群仙翼轅。

     十方大聖、道位高尊乃感五帝前引,群仙骖乘。

    五老者,東方青靈始老,姓關,諱開,字靈威仰,和春炁生萬物。

    南方丹靈真老,姓洞浮,諱極炎,字赤熛弩,和夏炁長萬物。

    中央元靈元老,姓通班,諱元氏,字含樞紐,和土炁上載九天。

    西方皓靈皇老,姓上金,諱昌開,字耀魄寶,和秋炁成萬物。

    北方五靈玄老,姓黑節,諱靈會,字[隐侯局,和冬炁藏萬物,皆天真自然之神,故曰元始五老。

    非後學而成真者,自受符命,各治一方,大劫交周,其位乃易。

     億乘萬騎,浮空而來。

     《内義》曰:十方大神者,法身之神炁,神之禦炁,陰陽雜還,萬億法象,俱備其中,故曰并乘飛雲,丹輿綠辇,羽蓋瓊輪,骖駕朱鳳,五色玄龍也。

    乃若九色之節,陽精也;十絕靈旛,陰華也;前鳳陽,先唱也;後鸾陰,後随也。

    師乃獸王,象心;鶴乃靈禽,類性。

    嘯歌邕邕,神思熙熙也。

    五老,啟途者,祖炁妙化而為五行發暢上騰也。

    群仙翼轅者,萬神攢簇於元宮也。

    億乘萬騎,浮空而來者,三部八景陽魂陰魄、千二百形影、萬二千精光,一時混化,歸於元一者也。

     傾光回駕, 傾光者,流精玉光,互相輝煥。

    回駕者,飛雲輪毂,回旋法座。

     監真度生。

     十方上聖朝集帝所,監領衆真而拔度群生也。

     《内義》曰:傾光回駕者,坎離既濟,陰陽交泰之象。

    夫陽升陰随,會歸鼎室,造化收攝,二炁混合,即前所謂神之禦炁,陰陽雜還,法象俱備者也。

    二炁,坎離陰陽也。

    坎中陽爻下交離中陰爻,陽光之下傾也,故日傾光。

    陰随陽升,象車駕物,内陰求攝外陽,外陽慕戀内陰,陰陽交互,故曰回駕。

    由是至精感激,衆陽通暢,正炁滋榮,真神化生,故曰監真度生。

     諸天丞相、南昌上宮, 丞炁、相炁,能立造化。

    丞相乃大羅天之神公。

    南昌上宮,即朱陵宮,在于赤明和陽天中者也。

     韓司主錄、監生大神, 韓司,司命也,主得受煉度之錄。

    監生大神,主度九幽之魂者。

     《内義》曰:以内而言,象法身大梵、妙化發生之炁,雖真神居於室内,若無此炁,亦莫得而生也。

     執錄把籍,齊到帝前。

     《内義》曰:錄籍者,記功罪也。

    諸天司職主宰大神、齋執同會虛皇天尊之前者,乃校功量福,普度人天也。

    象乎妙化之炁,歸乎神室,資育生化之理,太虛之先,寂寥何有!祖炁既判,而陰陽分焉。

    混沌之初,杳冥無朕,三才既立,而文籍生焉。

    顯諸仁,則為錄籍;藏諸用,則為陰陽。

    若幽明無錄籍,功罪何所記?天地無陰陽,造化何由成?夫陰陽者,丹道之用,離析異名,莫能盡錄。

     略而言之,象交馳曰龍虎,類藥物曰汞砂,為化機曰坎離,在升降曰水火。

    諸家殊号,以類求焉。

    前者即中宮神室之所,陰陽乃金丹之妙用。

    神室則金丹之樞紐,帝之所禦,四海朝貢,莫不輻湊。

    神之所舍,萬炁感附,莫不混凝。

    神為君炁,為臣神,居室内,萬炁俱聚,故曰執錄把籍,齊到帝前也。

    張真人曰:夫煉丹者,須洞曉陰陽,深明造化,方能追二炁於黃道,會三性於元宮。

    攢簇五行,合和四象,龍吟虎嘯,夫唱婦随,玉鼎湯煎,金爐火熾,玄珠有象,太一歸真。

    由是觀之,還丹之要,無出乎陰陽,本生於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悟真篇》雲:道自虛無生一炁,便從一炁産陰陽。

    陰陽再合生三體,三體重生萬物昌。

    夫丹者,體循造化而修之也。

    其餘百千異名,無窮妙義,皆從陰陽而出,如丸走盤,縱橫曲直,莫得而測其實,不出其盤矣。

    若夫不體造化,不循陰陽,雖有要妙之言,玄微之論,隻是旁門小法,豈得與金丹同日而語哉。

    然修丹之士,且當遷善改過,守戒防非,又其要在於去詐息機,清心寡欲。

    機詐運變於中,則神亂氣昏;身中炁候,與天地不相符合,藥無由采。

    聲色愛慕於外,則神馳炁散,内外造化,不相交涉,鼎無由成。

    有志之士,不能去此,是卻行而求前矣。

    嗟夫世人逐末忘本,賤命輕身。

    英雄豪傑者,為功名事業所役;聰明特達者,為進取富貴所誘;衣食豐足者,為營求計算所惑;貧窮不給者,為口體交累所苦。

    其有出塵之士,秪樂逸豫之康,以此謂清靜無為,誤矣。

    是皆當面蹉過,殊不念張平叔有志士,若能修煉,何妨在市居朝之語。

    使世人能以此道自任,日日撥置,少頃為之,勤行不退,必有成效,應機接物之間,毋忘回光返照,則金丹光明、常現爍爍,縱未打成一片,亦是安樂法門,益壽延年,不被業轉。

    如能确志,道不負人,故锺離真人有曰:皇天若負道心人,令我三徒為下鬼。

    真人者,豈诳言乎?經曰: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

    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若夫機緘,不敢輕洩,略開線路,用啟後人。

    葛仙公歌曰:流珠流珠,役我區區。

    奔馳四海,曆徧萬書。

    焚盡金石,燒竭汞珠。

    彼尋不見,情思若愚。

    賴師傳授,元炁虛無。

    杳冥中起,恍惚中居。

    真陰真陽,一吸一呼。

    先存金鼎,次辦玉爐。

    離火激發,坎水規模。

    玉液灌溉,洞房流酥。

    真人度人,要大丈夫。

    念茲在茲,語吾記吾。

    彭真人曰:至道希夷微且深,燒丹先認大還心。

    日爻陰偶生真汞,月卦陽奇産正金。

    女妊朱砂男育雪,癸藏熒姹含壬。

    兩端的指鉛金祖,莫向諸般取次尋。

    天師虛靜先生曰:神若出便收來,神返身中炁自回。

    如此朝朝還暮暮,自然赤子産真胎。

     浮丘伯原道歌雲:虎伏龍亦藏,龍藏先伏虎。

    但畢河車功,不用堤防拒。

    諸子學飛仙,狂迷不得住。

    左右得君臣,四物相念護。

    乾坤法象成,自有真人顧。

    雖曰不漏機緘,歌詩之中,要領已備。

    倘有志者,研必得之。

    此乃天之所授也。

     580/3 随所應度,嚴校諸天。

     随功輕重,應事開度,嚴校諸天,罔有遺失。

    《内義》曰:金丹之道,與他術不同。

    一得永得,随功受報。

    十分工夫,有十分受用;其或滅裂,則報亦滅裂。

    然所修至密,無聲無臭,而眇眇大羅之境,寥寥虛廓之鄉,無所不關,無所不達。

    謹嚴校錄,毫發不遺。

    倘勤笃無倦,必臻度世矣。

    已上正文玉晨道君序述。

     普告三界,無極神鄉。

     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無極者,十方無極世界也。

     泉曲之府,北都羅酆。

     下方正北有一大海,穢惡腥黑,莫測邊際。

    中有一山,高十萬六千裡,上參碧落,下入風泉,名日北都羅酆山。

    近水面有一大洞,名曰陰景天宮,周回三萬六千裡,中有三十七獄。

    主此洞者,名曰太陰天君。

    山上又别有六洞六天,大魔各主其一,即太陰天君外六曹,曹吏合有三十六萬人。

    第一洞名纣絕陰天宮,第二洞名泰殺諒事宗天宮,第三洞名明晨耐犯武城天宮,第四洞名恬照罪氣天宮,第五洞名宗靈七非天宮,第六洞名敢司連宛天宮。

    若能持此六宮名,常生敬畏者,魔王保舉,削落罪名,生死受賴,獲福無窮。

    此羅酆在天地之北外癸地。

     三官九署、 三官者,天、地、水三官。

    三官有九官,故曰九署。

    上元天官,隸玉清境,置三官九府、三十六曹。

    官僚皆結自然之炁,而為人總主。

    上真自然玉虛高皇上帝、諸天帝主、上聖大神、千真已得道,及男女生命錄籍,及已得道未得道百姓男女仙錄罪福。

    中元地官,隸上清境,置三宮九府四十二曹,官僚皆死者,有功德之魂,受度得任,各有年限,功滿德就,升為天府仙官。

    功未滿者,還生人中也。

    中宮總主五帝五嶽、諸真人、諸地神、仙已得道者。

    左宮主地上九土、土皇八極諸靈官、及生命錄籍。

    右宮主地上諸靈官,下元水官,隸泰清境。

    置三宮九府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