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内義卷之二

關燈
候脫胎神化之道。

    修行之法詳着于後。

    德行者,要在濟物利人,如漢天師區别人鬼,葛仙翁普度幽魂,許真君誅剪蛟蛇是矣。

    經雲:學者雖守道,不作功德,亦不能得道。

    昔漢天師丹成未服,謂王長真人曰:神丹成就,若服餌之,當必沖天,便為真人。

    然吾未有大德,宜須為國為民、除害興利,後可服丹輕舉上升。

    臣事三境則無愧矣。

    如是,方能飛升金阙,遊宴玉京也。

     上學之士,修誦是經,皆即受度,飛升南宮。

     上學者聞道勤行,見法必學,始終不替,寒暑無虧,此太清九宮以下有仙名者。

    既修誦此經,使身得道而飛升仙域,受煉南宮朱陵之府。

    夫魂魄升仙,則火煉鬼質;生舟得道,則火煉垢穢,是故皆入南宮;然後登真本位矣。

     世人受誦,則延壽長年,後皆得作屍解之道,魂神暫滅,不經地獄,即得返形,遊行太空。

     世人即常流之人,非出群之士。

    既以祖因福淺,身業功微,生前享壽遐齡,殁後解形暫滅。

    然不拘三官之制,不受九府之艱,期限數登,則神歸形複;既改形容於三宮之館,易童顔於九煉之房,故不入南上之宮,便曆太空之境矣。

    ○屍解有四種。

    一者兵解,若嵇康寄戮於市,淮南則托形於獄。

    二者文解,若次卿易質於履,長房假形於竹。

    三者水火煉質,若馮夷溺於大川,封子焚於火樹。

    四者太陰煉質,視其已死,足不青、皮不皺、目光不毀,屈伸從人,亦屍解也。

    肉皆百年不朽,更起成人。

    《真诰》雲:屍解仙不得禦華蓋,乘飛龍、登太極、遊九宮,但不死而已。

    《内義》曰:修誦雖殊,成功則一。

    金丹之道,難遇易成。

    傥宿命合真,得之者努力而行,必契經旨,無疑矣。

     此經微妙,普度無窮。

    一切天人,莫不受慶。

    無量之福,生死蒙惠。

     《内義》曰:此經隐奧,是道玄微,廣濟有情,普度無量。

    經功滿足,丹道圓成,先亡蒙解脫之恩,兆身被生成之澤。

     上天所寶,不傳下世。

    至士齋金寶效心,盟天而傳。

    輕洩漏慢,殃及九祖,長役鬼官。

     長役鬼官者,死魂被谪於天徒驅雷役電官,地徒擔沙負石官,水徒撻汲溟波官。

     《内義》曰:三洞真經列于金格,玄都所秘,萬劫一開,傳授效盟,經有明旨。

    在昔劫數蹇屯,世運否塞,西台龜母有請玉京,由是降授,用濟斯民。

    玉晨道君付于玄一真人,玄一真人付太極徐真人,徐真人付葛仙公,傳行於世。

    法有内外,事仍兩存。

    以丹而言,禁戒尤重。

    須嚴盟誓,不敢漏洩,内象之作,已露機緘,告天而行,廣用提拔。

    凡得此者,切勿慢輕,威神護持,靈官司察。

    若違此祝,身必禍殃贻累九玄,冥責難逭。

     侍經五帝、五帝巳解在前。

    玉童玉女,各二十四人,營衛神文,保護受經者身。

     童女都四十八人,既常營衛神經,亦兼保護誦者。

    必薦舉精誠,司察慢洩,受誦之士宜慎之焉。

    若出入遊行,必宜攜帶,使持文而護身,免災而無慮。

     《内義》曰:經者,祖炁也。

    五帝者,妙化五行之炁也。

    玉童玉女二十四人者,内外二景真神,真炁也。

    保養元神,是謂營衛神文,保護受經者。

     道言:正月長齋,誦詠是經,為上世亡魂斷地逮役,度上南宮。

     正月,上元大慶之月,故能福及上世祖曾,幽魂苦爽,斷鬼神連逮之役,受仙官技度之慶。

    齋者,謂身無雜務,心不外想,内外清虛,抱元守一,終乎此月,故言長齋。

    南官,已解在前。

    《内義》曰:正月者,寅也。

    修丹采藥以寅申為起伏之候。

    寅乃陽起之候,欲於申時行功,則於寅時先守,以至申時施用。

    長齋者,清心也。

    誦經者,攝炁也。

    謂之采藥。

    上世亡魂,乃陰炁也。

    陽炁雖曰子時發生,一陽尚在五陰之下。

    至於寅時,猶陰陽相半,陰上陽下,郁而未暢,故曰逮役。

    至於申時以法熏蒸,陽炁奮發上騰,入于離宮,得不謂之斷地逮役,度上南宮乎? 七月長齋,誦詠是經,身得神仙,諸天書名,黃錄白簡,削死上生。

     七月,中元大慶之月。

    中及己身,諸天上生名於白簡,酆都落死籍於黑書。

    身得神仙,位登天府。

    黃箓白簡者,以黃金為書,白玉為簡也。

    凡修道之法,普度九窮,通濟生死。

     《内義》曰:七月者,申也,乃陽伏之候。

    欲於寅時行功,則於申時先守。

    至寅時運汞投鉛,入鼎成寶。

    亦名采藥,亦鑄鼎器,如此則陽炁日盛,陰炁日消,所謂純陰鬼也,純陽仙也。

    陽炁既壯,即修仙之漸,功滿炁足,神化長生,故曰身得神仙。

    凡得道之士,皆酆岱落名,移注仙籍,膺圖受錄,乃獲上升,故曰諸天書名,黃箓白簡;削死上生也。

     十月長齋,誦詠是經,為國王帝主、君臣父子,安鎮國祚,保天長存,世世不絕。

    常為人君,安鎮其方,民稱太平。

     正月寅為鬼道,故拔先亡:七月申為人門,故度己身;十月亥為天門,故上為帝王安鎮國祚,永保太平。

     《内義》曰:探藥足備,鑄鼎圓成。

    預先十月入室,調和神炁,去冬至十五日為始,謹存神腎間,謂之築固靈根,使根元本始神炁俱生。

    國者,身也。

    神為身之主,炁為神之臣。

    神滿炁盈,百骸俱理,丹成質蛻,久視長生,骨肉同飛,形神俱妙,一如經之謂矣。

     八節之日,誦詠是經,得為九宮真人。

     八節日,元始分遣天尊天君天帝神仙兵馬教化人間,開度群品。

    北鬥南辰四司五帝亦複下降,條錄罪福;含炁之流,每至是日,各有變化,翾飛蠕動,草木飛沉,随緣感應,改故易新。

    輕或更重,重或更輕。

    善惡回換,炁象之運,自然而然。

    上學之士,每於此日,自當存想祈謝,因變行化,習吉除兇,進善黜惡,升明棄暗,入正去邪,煉僞成真,勵思登真,開度群品,生成萬彙。

    夫八節與八卦九宮相表裡,故八節誦經,得為九官真人矣。

     《内義》曰:八節八卦入室運符進火,以冬至之日、子時為首,起火神,存在腎。

    陽火運行,其神随逐而進。

    腎中,根也。

    神室,蒂也。

    自根至蒂,根帶相連,結胎成果矣。

    一舉三時,自子至寅末住,金火逼,逐至神室。

    其丹漸結,應冬至立春節,坎艮卦。

    卯時沐浴,辰時進火,至巳末住。

    金火逼逐至髓海,應春分立夏節,震巽卦。

    陽火至極,午時運符,至申末住。

    金水推運,從雙關鵲橋入室,玄珠漸兆,應夏至、立秋節,離坤卦。

    酉時沐浴,戌時運符,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