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内義卷之二
關燈
小
中
大
日月停景,璇玑不行。
十過之效,功齊元始,此之謂也。
群魔束形,鬼精滅爽。
經謂束,送妖魔精,斬馘六鬼鋒是也。
回屍起死,白骨成人。
老君起徐甲枯骨是也。
《内義》曰:諸天遙唱,萬帝設禮者,《莊子》所謂澹然無極,而衆美從之,天地之德,聖人之道者也。
河海靜默者,愛河苦海也。
皆人之心妄幻所有,愛從情生,苦由識緻。
既已德合天地,道同聖真,則愛河靜息,苦海淵默。
山嶽藏雲者,《黃庭經》曰:五嶽之雲炁,彭亨即五髒雲炁也。
真人者,其息深深,五髒炁盈,如山嶽之蓄雲也。
日月,兩目也。
景,光也。
光即神也。
真人神不外馳,目雖視物而凝然之不動,故曰停景。
璇玑,鬥極也。
人心象之極者,旋而不移,視而察之,似若不動。
真人者,任其自然,心雖應物而湛然常寂,故曰不行也。
群魔者,紛纭萬緒,惑亂我心者也。
既任其自然,則應之若無事,是謂束形也。
鬼精者,三屍也。
三屍不去,道無由而成。
能體純素,三屍自絕,故謂滅爽也。
回屍起死,白骨成人者,丹成之士,非特獨善其身,更宜推功及物,故淨明法雲:吾丹既成,變化自在。
所不足者,上帝之诏未至,於是積功以期真命焉。
凡群品有善,可與延年益算。
不幸病死者,救以活之,如吳猛真君起于慶之死是也。
至學之士, 至學之士,心堅如鐵石,操列於水火,天地不能逾,鬼神不能惑,行人之所不能行,太極之上,有真名者也。
又至學者,不待念起事至而後學,故能於有念無念,有事無事之間力行也。
此之真人,抑又次焉。
誦之十過,則五帝侍衛,三界稽首。
此經乃妙炁結成靈文,是為萬炁之宗,在處有五行之炁,從之五炁之神,謂之帝。
故曰五帝侍衛。
季康子問五帝於孔子,孔子答:以五行佐成上帝,而稱五帝。
三界者,即三界大魔也。
至學之笃行積功立,三界魔王保而敬之,故曰三界稽首也。
魔精喪眼,鬼妖滅爽。
大魔既已保敬,鬼神焉敢正視,亦束形滅爽之理也。
濟度垂死,絕而得生。
《内義》曰:五帝,五髒之神也。
肝魂、肺魄、心神、腎精、脾意;此五者,若人恬淡則神定魂清,意安魄甯,精不走失。
若人躁競,則神疲魂濁,意亂魄散,精逐潰耗。
夫人非不欲安而壽,然而日日應酬,神稍疲倦,則三屍九蟲作我蠡賊。
所以绛宮之真,為其所擾;修煉之士,則屍蟲消絕;五髒之神,各安其職,故曰侍衛也。
三界,三屍也。
乃人身三部陰濁昏邪之氣,以屬三徒之界。
上屍彭踞居人頭,中屍彭踬居人腸,下屍彭蹻居人足。
人之嗜欲貪淫,種種不善之事,皆屍鬼所使,至於庚申之日,則詣天曹,言人罪過,毫發不遺。
欲人速死,彼則欣躍。
故葛稚川曰:子能絕三彭之仇乎?三彭者,三屍也。
除絕之法極多,備載《道藏》庚申部。
然不若金丹為妙。
古詩曰:窮盡世間無限法,除非丹藥殺三屍。
張真人曰:由來庚甲申明令,殺盡三屍道可期。
此乃鑄惡成仁,化頑從善,被其制伏,故曰稽首也。
魔精鬼妖者,乃九蟲六賊之類。
三屍是渠魁,蟲賊是徒伴,剿其渠魁則徒伴自潰,故曰喪眼滅爽也。
若然者,故能延垂死之年,續已絕之命,則神炁壯盛,學者勉而行之,其功不言可知矣。
所以爾者,學士穢氣未消,體未洞真,召制十方,威未制天政。
德可伏禦地祇,束縛魔靈,但卻死而已,不能更生。
《内義》曰:學者欲心未絕,性理未明,探煉雖勤,玄虛未達,隻可保神啬炁,制伏陰魔,駐景延年,辟卻疾病。
長生之道,未可冀矣。
輕誦此章,身則被殃。
謂不整形服,不按科儀,行立眠卧,聊耳誦念。
若夫誦而不敬,不若不誦而敬矣。
《内義》曰:輕誦此章,謂輕行是道。
夫金丹之要,全在燮調,首則動於采取,次則戒於持盈,以俟鼎器圓成,藥物全備,則運符進火,添抽汞鉛,時晷相符,節侯無爽。
故得陰陽炁足,離坎珠圓,神化成真,長生久視。
若乃情躁心怠,妄作謾為,緯候相差,符節不應,則隆冬大暑,盛夏嚴霜,姹女逃亡,赤龍奔逸。
神精既失,金液難求,氣索體赢,形衰身殁矣。
供養尊禮,門戶興隆。
世世昌熾,與善因緣。
萬災不幹,神明護門。
《内義》曰:若修行笃敬,外則宅合昌盛,内則身心安甯。
日新其德,動與吉會,禍患無侵,神明衛護。
斯經尊妙,獨步玉京。
度人無量,為萬道之宗。
巍巍大範,德難可勝。
《内義》曰:《七簽經教部》雲,夫三洞者,蓋是一乘之妙旨,三境之玄言。
了達則上聖可登,曉悟則高真斯陟。
龍章鳳篆,顯至理之良诠,玉簡金書,引還源之要術。
所謂斯經尊妙,獨步玉京者,又為三洞之冠矣。
從古至今,仙真上聖未有不由是而修證者。
錄籍具載,莫知幾何。
萬法千門,靡不出此。
巍巍蕩蕩,非可以名言思議。
道言:凡誦是經十過,諸天齊到,億曾萬祖,幽魂苦爽,皆即受度,上升朱宮。
凡誦者不限高下之格,是能依法精心誦持十過者,則諸天齊到,衆聖降集於房廟,拔祖襧之幽魂,及昆宗之苦爽,下離北府,上入南宮也。
格皆九年,受化更生,得為貴人,而好學至經功滿德就,皆得神仙。
飛升金阙,遊宴玉京也。
格皆九年者,即九年之格,法三火之數,三三如九。
朱宮是南方屬火,以火煉形,故雲三火。
九年受其煉化,然後更生貴族。
生則便修此經,昔需習之仍在,萬徧之功既滿,三千之德複圓,遂超然升度,徑得神仙,登金阙而事聖君,遊玉京而谒元始。
按《三元品誡》朱陵度人之格有三等。
大福三年,中福九年,小福二十四年。
九年者,約中福之格也。
《内義》曰:此言十過者,則月之理也。
諸天齊到者,萬神混歸元一也。
億曾萬祖,乃父母假合之物;幽魂苦爽,即有身之後,昏濁之炁,皆即受度。
上升朱宮者,乃煉化假合昏濁之氣,超入靈明炳煥之域。
格皆九年受化更生。
得為貴人者,謂融煉假合昏濁之氣,俱化陽神,更生真炁,萬神為一神,萬炁為一炁,長養聖胎也。
學士到此地位,已得神全炁足,延生長年,所謂仙者未可言也。
故曰:而好學至經,功滿德就,皆得神仙,更須進修,内功成就,德行庶可以冀。
内功者,火
十過之效,功齊元始,此之謂也。
群魔束形,鬼精滅爽。
經謂束,送妖魔精,斬馘六鬼鋒是也。
回屍起死,白骨成人。
老君起徐甲枯骨是也。
《内義》曰:諸天遙唱,萬帝設禮者,《莊子》所謂澹然無極,而衆美從之,天地之德,聖人之道者也。
河海靜默者,愛河苦海也。
皆人之心妄幻所有,愛從情生,苦由識緻。
既已德合天地,道同聖真,則愛河靜息,苦海淵默。
山嶽藏雲者,《黃庭經》曰:五嶽之雲炁,彭亨即五髒雲炁也。
真人者,其息深深,五髒炁盈,如山嶽之蓄雲也。
日月,兩目也。
景,光也。
光即神也。
真人神不外馳,目雖視物而凝然之不動,故曰停景。
璇玑,鬥極也。
人心象之極者,旋而不移,視而察之,似若不動。
真人者,任其自然,心雖應物而湛然常寂,故曰不行也。
群魔者,紛纭萬緒,惑亂我心者也。
既任其自然,則應之若無事,是謂束形也。
鬼精者,三屍也。
三屍不去,道無由而成。
能體純素,三屍自絕,故謂滅爽也。
回屍起死,白骨成人者,丹成之士,非特獨善其身,更宜推功及物,故淨明法雲:吾丹既成,變化自在。
所不足者,上帝之诏未至,於是積功以期真命焉。
凡群品有善,可與延年益算。
不幸病死者,救以活之,如吳猛真君起于慶之死是也。
至學之士, 至學之士,心堅如鐵石,操列於水火,天地不能逾,鬼神不能惑,行人之所不能行,太極之上,有真名者也。
又至學者,不待念起事至而後學,故能於有念無念,有事無事之間力行也。
此之真人,抑又次焉。
誦之十過,則五帝侍衛,三界稽首。
此經乃妙炁結成靈文,是為萬炁之宗,在處有五行之炁,從之五炁之神,謂之帝。
故曰五帝侍衛。
季康子問五帝於孔子,孔子答:以五行佐成上帝,而稱五帝。
三界者,即三界大魔也。
至學之笃行積功立,三界魔王保而敬之,故曰三界稽首也。
魔精喪眼,鬼妖滅爽。
大魔既已保敬,鬼神焉敢正視,亦束形滅爽之理也。
濟度垂死,絕而得生。
《内義》曰:五帝,五髒之神也。
肝魂、肺魄、心神、腎精、脾意;此五者,若人恬淡則神定魂清,意安魄甯,精不走失。
若人躁競,則神疲魂濁,意亂魄散,精逐潰耗。
夫人非不欲安而壽,然而日日應酬,神稍疲倦,則三屍九蟲作我蠡賊。
所以绛宮之真,為其所擾;修煉之士,則屍蟲消絕;五髒之神,各安其職,故曰侍衛也。
三界,三屍也。
乃人身三部陰濁昏邪之氣,以屬三徒之界。
上屍彭踞居人頭,中屍彭踬居人腸,下屍彭蹻居人足。
人之嗜欲貪淫,種種不善之事,皆屍鬼所使,至於庚申之日,則詣天曹,言人罪過,毫發不遺。
欲人速死,彼則欣躍。
故葛稚川曰:子能絕三彭之仇乎?三彭者,三屍也。
除絕之法極多,備載《道藏》庚申部。
然不若金丹為妙。
古詩曰:窮盡世間無限法,除非丹藥殺三屍。
張真人曰:由來庚甲申明令,殺盡三屍道可期。
此乃鑄惡成仁,化頑從善,被其制伏,故曰稽首也。
魔精鬼妖者,乃九蟲六賊之類。
三屍是渠魁,蟲賊是徒伴,剿其渠魁則徒伴自潰,故曰喪眼滅爽也。
若然者,故能延垂死之年,續已絕之命,則神炁壯盛,學者勉而行之,其功不言可知矣。
所以爾者,學士穢氣未消,體未洞真,召制十方,威未制天政。
德可伏禦地祇,束縛魔靈,但卻死而已,不能更生。
《内義》曰:學者欲心未絕,性理未明,探煉雖勤,玄虛未達,隻可保神啬炁,制伏陰魔,駐景延年,辟卻疾病。
長生之道,未可冀矣。
輕誦此章,身則被殃。
謂不整形服,不按科儀,行立眠卧,聊耳誦念。
若夫誦而不敬,不若不誦而敬矣。
《内義》曰:輕誦此章,謂輕行是道。
夫金丹之要,全在燮調,首則動於采取,次則戒於持盈,以俟鼎器圓成,藥物全備,則運符進火,添抽汞鉛,時晷相符,節侯無爽。
故得陰陽炁足,離坎珠圓,神化成真,長生久視。
若乃情躁心怠,妄作謾為,緯候相差,符節不應,則隆冬大暑,盛夏嚴霜,姹女逃亡,赤龍奔逸。
神精既失,金液難求,氣索體赢,形衰身殁矣。
供養尊禮,門戶興隆。
世世昌熾,與善因緣。
萬災不幹,神明護門。
《内義》曰:若修行笃敬,外則宅合昌盛,内則身心安甯。
日新其德,動與吉會,禍患無侵,神明衛護。
斯經尊妙,獨步玉京。
度人無量,為萬道之宗。
巍巍大範,德難可勝。
《内義》曰:《七簽經教部》雲,夫三洞者,蓋是一乘之妙旨,三境之玄言。
了達則上聖可登,曉悟則高真斯陟。
龍章鳳篆,顯至理之良诠,玉簡金書,引還源之要術。
所謂斯經尊妙,獨步玉京者,又為三洞之冠矣。
從古至今,仙真上聖未有不由是而修證者。
錄籍具載,莫知幾何。
萬法千門,靡不出此。
巍巍蕩蕩,非可以名言思議。
道言:凡誦是經十過,諸天齊到,億曾萬祖,幽魂苦爽,皆即受度,上升朱宮。
凡誦者不限高下之格,是能依法精心誦持十過者,則諸天齊到,衆聖降集於房廟,拔祖襧之幽魂,及昆宗之苦爽,下離北府,上入南宮也。
格皆九年,受化更生,得為貴人,而好學至經功滿德就,皆得神仙。
飛升金阙,遊宴玉京也。
格皆九年者,即九年之格,法三火之數,三三如九。
朱宮是南方屬火,以火煉形,故雲三火。
九年受其煉化,然後更生貴族。
生則便修此經,昔需習之仍在,萬徧之功既滿,三千之德複圓,遂超然升度,徑得神仙,登金阙而事聖君,遊玉京而谒元始。
按《三元品誡》朱陵度人之格有三等。
大福三年,中福九年,小福二十四年。
九年者,約中福之格也。
《内義》曰:此言十過者,則月之理也。
諸天齊到者,萬神混歸元一也。
億曾萬祖,乃父母假合之物;幽魂苦爽,即有身之後,昏濁之炁,皆即受度。
上升朱宮者,乃煉化假合昏濁之氣,超入靈明炳煥之域。
格皆九年受化更生。
得為貴人者,謂融煉假合昏濁之氣,俱化陽神,更生真炁,萬神為一神,萬炁為一炁,長養聖胎也。
學士到此地位,已得神全炁足,延生長年,所謂仙者未可言也。
故曰:而好學至經,功滿德就,皆得神仙,更須進修,内功成就,德行庶可以冀。
内功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