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内義卷之一

關燈
一物中,知天盡神,造玄至命;失之殉異,名析同實,得之契同,實志異名矣。

     周回十過,以召十方。

     《内義》曰:說經十徧以周者,召天地真聖高尊也。

    修丹十月而成者,運陰陽精粹造化也。

    所以周回十過者,乃生數五,成數五也。

    天一水,地二火,天三木,地四金,天五土也。

    地六鉛,天七汞,地八砂,天九銀,地十丹也。

    以召十方者,乃一、三、五、七、九陽也;二、四、六、八、十,陰也。

    此乃還丹之妙用,若夫幽微造化,則詳着于後。

     始當詣座, 虛皇天尊登就于座。

     天真大神、上聖高尊、妙行真人、無鞅數衆, 乃五億諸天,八圓世界,三元九聖, 九真九仙,日月星宿,天真地祇也。

     乘空而來,飛雲丹霄, 三素之雲,绛霞之炁。

     綠輿瓊輪,羽蓋垂蔭。

     昔西王母授經漢武,凡服器文物,一從漢制;觀今知古,故不詳言。

     流精玉光,五色郁勃,洞煥太空, 流精乃日月星晖,玉光即仙真圓象,五彩交錯,通明太虛也。

     《内義》曰:始當詣座者,金母就室也。

    金母在室,則追二無於黃道,會三性於元宮。

    攢簇五行,合和四象,是謂天真大神、上聖高真、妙行真人、無鞅數衆,乘空而來也。

    以神攝炁,以炁煉神,鉛汞相投,陰陽奔奏,金母耀彩於神室,銀精吐輝於丹房。

    虛室生白,神宇泰定,則飛雲丹霄,綠輿瓊輪,羽蓋垂蔭,流精玉光,五色郁勃,洞煥太空之謂也。

     七日七夜。

    諸天日月星宿,璇玑玉衡,一時停輪。

    神風靜默,山海藏雲。

    天無浮翳,四炁朗清,一國地土,山川林木,緬平一等,無複高下。

     凡言諸天者,皆三十二天也。

    諸天之中,各有日月。

    其精光本化,皆此境分根。

    璇玑玉衡者,北鬥七星也。

    四炁朗清者,天地日月之炁也。

    夫真之傳真,聖之授聖;故得三光息輪,山海納炁,風伯不敢鳴條,雲将埋無翳景;天地開朗,日月清明,山川坦然,泯平一等。

    既稱停輪,那複有夜?即以常時準量,七日七夜之頃矣。

    玄師曰:此乃大定,神光湛然,見玉清境。

     《内義》曰:《易大傳》曰:剛柔者,晝夜之象也。

    說者雲晝則陽剛,夜則陰柔。

    伊川曰:剛柔一炁之往來也。

    人之一炁往來者,呼吸是也。

    夫一呼一吸,而為一息;一息之間,則分陰陽。

    呼而明為陽為晝,吸而晦為陰為夜。

    七竅之呼,七日也。

    七竅之吸,七夜也。

    金母功行,天機不動,神凝目定,脈住心停,故曰七日七夜,諸天日月星宿,璇玑玉衡,一時停輪。

    神風靜默者,息不出入也。

    山海藏雲者,炁無升降也。

    天無浮翳者,華念妄緣不生也。

    四炁朗清者,動靜有無俱遣也。

    以至忘形絕慮,萬有皆空,無我無人,湛然體性。

    故曰一國地土,山川林木,緬平一等,無複高下矣。

     土皆作碧玉,無有異色。

    前則天瑞,此乃地應。

     《内義》曰:土者,性清也。

    性虛化而生神,存於室中曰戊土,炁感激而有情,攝於釜内。

    曰己土,神怡炁寂,性複情冥,如色之碧無瑕,如玉之真無雜,故曰土地皆作碧玉,無有異色也。

     衆真侍座。

     《内義》曰:用志不分,乃凝於神矣。

     元始天尊玄座空浮五色師子之上, 此一者,天尊道相也。

     《内義》曰:元始天尊者,元神也。

    玄座者,神室也。

    空浮者,法身也。

    五色者,妙化之炁也。

    師子者,心知也。

    元神在室,運心攝炁,法身虛寂,心知明妙神之禦炁,心以象師,得非天尊道相乎? 說經一徧,諸天大聖同時稱善。

    是時一國男女聾病,耳皆開聰。

     《内義》曰:說經一徧者,天一生水也。

    乃坎之炁孕於乾金。

    諸天大聖同時稱善者,萬神一時俱暢也。

    一國男女者,法身陰陽二炁也。

    聾病者,坎為耳,故屬之。

    夫人神炁相養,神昏則炁滞,炁亂則神濁,冥冥蒙蒙,有如聾聩。

    行功通暢,炁靜神清,覺所未覺,故曰開聰。

    此乃初階入道之漸,若夫身體之疾,遇值經法而痊愈,不待釋注可知矣。

     說經二徧,盲者目明。

     《内義》曰:說經二徧者,地二生火也。

    乃離之炁孕於巽木,離為目,目應心,心昧於物。

    暗而若盲,依道而行,心開意悟,物莫能蔽,邪正可知,如目之明,由路而趨也。

     說經三徧,喑者能言。

     《内義》曰:說經三徧者,天三生木也。

    乃震之炁孕於艮水。

    艮為山,山高土厚,水泉出焉。

    此乃麻灰之說。

    夫言者,音聲也,金性有焉。

    天三生木,而說經三徧,雲喑者能言,何也?此明木中有金之象。

    夫木絕於申而胎於酉,雖金克木而木反寄胎於金鄉。

    蓋金生水,水生木,故金乃木之祖。

    天三生木,金之三傳而見木,如甲子乙醜海中金是也。

    以金在海,而水生子醜是也。

    水生木,甲乙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