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心要論
關燈
小
中
大
月分、用之無妨。
小兒減劑服之。
此中有古人治傷寒不傳之妙,後之學人,其慎寶之。
傷寒心要論 寒 第一雙解散 防風通聖散 防風(去蘆)川芎當歸(焙)赤芍藥大黃麻黃連翹芒硝(各半兩)石膏黃芩(去枯)桔梗(各一兩)甘草(二兩)滑石(三兩)荊芥白術栀子(各二錢半) 薄荷葉(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煎至六分,溫服。
大黃、芒硝、麻黃三味,對證旋入。
自利,去大黃、芒硝。
自汗,去麻黃。
天水散 (益元散、六一散)。
滑石(六兩)甘草(一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溫水蜜調下,暑月冷水。
亦可和解。
傷寒、傷風,發汗,加蔥白五寸、豆豉五十粒,煎一盞,調四五錢,并三服。
解利為度。
加薄荷尤妙。
通聖合益元。
上七兩,和勻,每服三錢,水一盞半,蔥白五寸、豆豉五十粒、姜三片,煎至一盞,溫服。
傷寒心要論 寒 第二小柴胡涼膈天水合服 小柴胡湯 北柴胡(三兩)黃芩人參半夏生姜甘草(各一兩)大棗(四枚) 上為散,每服五錢。
涼膈散 連翹(二兩)栀子大黃薄荷黃芩甘草芒硝(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入蜜少許,竹葉五片。
傷寒心要論 寒 第四大柴胡合黃連解毒湯 大柴胡湯 柴胡(去苗)大黃(各半兩)黃芩白芍藥(各一分)半夏(泡水飲,二錢)枳實(生,三錢) 上為散,分三服,水一盞半,生姜三片、大棗一枚,煎至半盞,溫服。
黃連解毒湯 黃連黃柏黃芩栀子(各等分) 上為散,每服一兩,水一盞,煎至五分,溫服。
傷寒心要論 寒 第五大柴胡合三一承氣湯 三一承氣湯 大黃芒硝濃樸枳實(各半兩)甘草(一兩) 上锉,每服二錢半,水一大盞,姜三片,煎至六分,入硝,再煎一二沸服。
傷寒心要論 寒 第七瓜蒂散 瓜蒂散 瓜蒂赤小豆(各等分) 上為末,豆豉湯調下一錢。
未吐,再服。
傷寒心要論 風 第十一白虎湯 白虎湯 知母(一兩半)甘草(一兩)粳米(一合)石膏(四兩) 上锉,每服五錢,水一盞,煎至六分,溫服。
傷寒心要論 暑 第十四五苓散合天水散 五苓散 豬苓茯苓(去皮。
各三錢)官桂(一分)澤瀉(一兩)白術(一錢。
《活人書》三分,《宣明論》半錢) 上為末。
傷寒心要論 結胸 第二十大小陷胸湯丸 大陷胸湯 大黃芒硝(各二錢)甘遂(三字匕) 上锉,四錢,水一盞,煎大黃至六分,納硝,再煎二沸,納甘遂,溫服。
未利,再與。
小陷胸湯 半夏(四兩)生姜(切)黃連(各二錢)栝蒌實(半個,全锉) 上锉,水三盞,煎栝蒌至盞半,納藥,煎至一盞,分作兩服。
大陷胸丸 大黃(半兩)葶苈(二錢,微炒)芒硝(一錢)杏仁(十二枚,去皮尖,柴炭炒變色) 上,大黃為末,研葶苈、杏仁為膏,丸如彈子大,甘草末三字、蜜半盞,水一盞,煎至半盞,納硝溫服一丸,一宿下。
若未利,再與。
傷寒心要論 結胸 第二十二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 大黃(錦紋者)芒硝(樸硝有芒頭者)濃樸(去絲)枳實(各半兩) 上锉如麻豆大,分一半,用水一碗,加生姜三片,煎至六分,納硝,煎一二沸,絞去滓,熱服。
傷寒心要論 發黃 第二十五茵陳蒿湯調五苓散 茵陳蒿湯 茵陳(一兩)大黃(半兩)栀子(十枚) 上锉,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
利為度。
傷寒心要論
小兒減劑服之。
此中有古人治傷寒不傳之妙,後之學人,其慎寶之。
傷寒心要論 寒 第一雙解散 防風通聖散 防風(去蘆)川芎當歸(焙)赤芍藥大黃麻黃連翹芒硝(各半兩)石膏黃芩(去枯)桔梗(各一兩)甘草(二兩)滑石(三兩)荊芥白術栀子(各二錢半) 薄荷葉(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煎至六分,溫服。
大黃、芒硝、麻黃三味,對證旋入。
自利,去大黃、芒硝。
自汗,去麻黃。
天水散 (益元散、六一散)。
滑石(六兩)甘草(一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溫水蜜調下,暑月冷水。
亦可和解。
傷寒、傷風,發汗,加蔥白五寸、豆豉五十粒,煎一盞,調四五錢,并三服。
解利為度。
加薄荷尤妙。
通聖合益元。
上七兩,和勻,每服三錢,水一盞半,蔥白五寸、豆豉五十粒、姜三片,煎至一盞,溫服。
傷寒心要論 寒 第二小柴胡涼膈天水合服 小柴胡湯 北柴胡(三兩)黃芩人參半夏生姜甘草(各一兩)大棗(四枚) 上為散,每服五錢。
涼膈散 連翹(二兩)栀子大黃薄荷黃芩甘草芒硝(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入蜜少許,竹葉五片。
傷寒心要論 寒 第四大柴胡合黃連解毒湯 大柴胡湯 柴胡(去苗)大黃(各半兩)黃芩白芍藥(各一分)半夏(泡水飲,二錢)枳實(生,三錢) 上為散,分三服,水一盞半,生姜三片、大棗一枚,煎至半盞,溫服。
黃連解毒湯 黃連黃柏黃芩栀子(各等分) 上為散,每服一兩,水一盞,煎至五分,溫服。
傷寒心要論 寒 第五大柴胡合三一承氣湯 三一承氣湯 大黃芒硝濃樸枳實(各半兩)甘草(一兩) 上锉,每服二錢半,水一大盞,姜三片,煎至六分,入硝,再煎一二沸服。
傷寒心要論 寒 第七瓜蒂散 瓜蒂散 瓜蒂赤小豆(各等分) 上為末,豆豉湯調下一錢。
未吐,再服。
傷寒心要論 風 第十一白虎湯 白虎湯 知母(一兩半)甘草(一兩)粳米(一合)石膏(四兩) 上锉,每服五錢,水一盞,煎至六分,溫服。
傷寒心要論 暑 第十四五苓散合天水散 五苓散 豬苓茯苓(去皮。
各三錢)官桂(一分)澤瀉(一兩)白術(一錢。
《活人書》三分,《宣明論》半錢) 上為末。
傷寒心要論 結胸 第二十大小陷胸湯丸 大陷胸湯 大黃芒硝(各二錢)甘遂(三字匕) 上锉,四錢,水一盞,煎大黃至六分,納硝,再煎二沸,納甘遂,溫服。
未利,再與。
小陷胸湯 半夏(四兩)生姜(切)黃連(各二錢)栝蒌實(半個,全锉) 上锉,水三盞,煎栝蒌至盞半,納藥,煎至一盞,分作兩服。
大陷胸丸 大黃(半兩)葶苈(二錢,微炒)芒硝(一錢)杏仁(十二枚,去皮尖,柴炭炒變色) 上,大黃為末,研葶苈、杏仁為膏,丸如彈子大,甘草末三字、蜜半盞,水一盞,煎至半盞,納硝溫服一丸,一宿下。
若未利,再與。
傷寒心要論 結胸 第二十二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 大黃(錦紋者)芒硝(樸硝有芒頭者)濃樸(去絲)枳實(各半兩) 上锉如麻豆大,分一半,用水一碗,加生姜三片,煎至六分,納硝,煎一二沸,絞去滓,熱服。
傷寒心要論 發黃 第二十五茵陳蒿湯調五苓散 茵陳蒿湯 茵陳(一兩)大黃(半兩)栀子(十枚) 上锉,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
利為度。
傷寒心要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