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卷之三
關燈
小
中
大
界,位登仙公。
幽栖曰:言誦之百遍者,乃專是此魔王之章,非全經也。
百遍即名籍升度南上朱宮;千遍即魔王保護,出入送迎;萬遍之道既備,即駕龍升乎太清,飛登太極,遊行太空,即身超三界之難,位登仙公之格。
今人所有讀誦萬遍,而不得依此旨者,或善惡齊行,功過相半;或口誦心馳,乖儀失法,此乃更招堕墜,何有望於升騰!若心與經通,行與經合,唯善為一,杜絕諸緣,此即逮至數千,便有仿髴;亦奚必俟於萬遍之後,升於太空也。
○玄英曰:仙公者,太上高真之位也。
若得飛度三界,先到種人四天;其上次有三清,乃是仙公之位。
今言飛度三界,位登仙公者,文中略也。
有聞靈音,魔王敬形。
玄英曰:有聞靈音者,謂聞靈寶本章也。
道君歎美,三界魔王自作洞玄之歌,人能誦持,尚得成真入道;況有聞我靈寶本章之人,若能誦持,悉得三界魔王敬其形體,故雲魔王敬形也。
勑制地祇, 少微曰:太上勑之也。
《博物志》曰:地祇位在昆侖山下也。
侍衛送迎。
幽栖曰:傥有聞此靈章之音句,即魔王勑勒土地祇靈,居家則侍衛,出入則送迎。
拔出地戶五苦八難,七祖升遷,永離鬼官。
幽栖曰:拔七祖之升仙,超八難之鬼谪,永出玄夜之河,長辭北府之官。
三塗、五苦,共為八難,已注於前也。
魂度朱陵,受煉更生,是謂無量普度無窮。
幽栖曰:七祖既得升遷,皆入南宮受煉,煉化既畢,遂得更生。
可謂普度無邊,廣濟無量。
朱陵,即南上朱陵宮也。
有秘上天文,諸天共所崇。
洩慢堕地獄,禍及七祖翁。
幽栖曰:若有能寶秘尊重此文,則諸天帝、衆聖尊神,共所欽敬。
若輕漏洩慢,則身謝三官,殃及七祖。
經既終畢,故重有戒言,此二章也。
道言:此二章并是諸天上帝及至靈魔王隐神秘之音, 東曰:道言者,道君自序也。
二章者,一是元始洞玄章,二是元洞玉曆章,名為二章也。
諸天大神、上帝魔王名諱隐奧,故雲隐秘之旨也。
○幽栖曰:複此後每章皆稱道言者,亦是道君之言也。
與前序同。
此二章本經即元始所說。
前序後述,複太上所加。
前章有三十二天帝之隐諱,後章有三界魔王之秘音。
皆是大梵之言,非世上常辭。
幽栖曰:既元始所說,太上所敷,皆諸天秘章,靈魔隐韻;固宜是大梵之至理,豈世上尋常之辭也。
言無韻麗,曲無華宛,故謂玄奧,難可尋詳。
幽栖曰:既非世上常辭,故無韻麗。
天中奧旨,故無華宛。
自非真人通玄究微,莫能詳察也。
言者,辭說;曲者,章句也。
○少微曰:玄,深也;奧,隐也。
此二張天名帝諱及魔王名稱,皆言無音韻美麗,曲無華豔宛約。
有此深隐,所以難祥。
上天所寶,秘於玄都紫微上宮。
幽栖曰:既諸天上聖共所崇重,故秘於言都玉京之上。
太極、玉清、上清三境,各有紫微之宮也。
依玄科,四萬劫一傳。
東曰:上天者,即是上境諸天也。
明此經乃是上境諸天聖人所寶重,秘在玄都紫微宮中;依玄科,四萬劫一傳也。
玄者,天也。
此是上天之期限,人間則四十年一傳,故稱玄科也。
又雲學道受經,四十年得傳一人,延壽者四百年,得地仙四千年,得天仙四萬年,得無上至真之道全言,四萬劫。
○幽栖曰:既雲萬劫及如昨夜,此是上天道之期也。
千春如今朝,則四萬劫一傳,亦非久遠。
此乃天真之格,故雲依玄科,卻不說至人傳授之期限也。
若有至人赍金寶,質心依舊格,告盟十天,然後而付焉。
東曰:前雲上天有期限,其中有至信之人,心耽大法,能用金寶之信,以質其心。
來欲請受者,然後冒禁,告盟十天,方可傳付也。
○幽栖曰:前序及此,俱雲赍金寶,複不言多少之量。
既此質心,則至人之心一假多也。
随其豐儉以告十方,誓盟諸天;金寶雖微,盟約複重。
既前序已說,今經後複盟,恐人忽略冥科,故此再三曉谕也。
道言:夫天地運度,亦有否終。
東曰:運度者,有四也,一生人,二死人,三禳災,四功德利益,又雲天一,地二,天三,地四,運是劫運,度是度數。
陽九百六,皆是度數之休否,故天地雖大,猶有傾廢之期,即其義也。
○幽栖曰:天屯為陽九之災,地否為百六之禍,故雲天地運度,亦有否終也。
○少微曰:小則百六陽九,大則三界消亡。
○玄英曰:否終者,否謂陽九百六,終謂三界消亡。
陽九百六者,按《周易》大演十九年為一章,四章為一部,二十部為一統,三統為一元,一元四千六百二十年。
其中通有五十四年水旱。
陽九者,陽數奇極於九,災應之時,大則九年之旱,其次則七年、五年、三年、一年之火也。
陰數偶極於八,災應之時,則八年、六年、四年、二年之水也。
百六者,初入元一百六十年,陽數奇,有小旱之災,故雲百六之災也。
通論陽九百六之會者,初入元三百年,為小陽九、小百六,九百年為大陽九,大百六。
大則大旱九年,大水八年。
《漢書》雲:四千六百一十七年為一元,數盡三元,為大劫之終,天地消亡也。
三元合一萬三千八百五十一年,初入元一百六十年為一小災,故雲百六,否終之義,略舉如前也。
日月五星,亦有虧盈。
東曰:日中則昃,月滿則虧。
星宿停關不轉,亦是天道之期,皆自然理數也。
○幽栖曰:日月有薄蝕虧盈,五星有經緯錯度也。
至聖神人,亦有休否。
東曰:至聖未是大聖,赤猶文王囚於羑裡,孔子厄於陳蔡,皆是休否之辰。
○幽栖曰:唯聖與神,猶有休盛否泰,況乎凡俗,何可勝言! 末學之夫,亦有疾傷。
東曰:天地聖人,尚有休否。
末學之類,甯無疾傷!○幽栖曰:至於微生末學,理宜疾病災傷,傥有遭遇,甘之勿怨。
凡有此災,同氣皆當齊心修齋, 少微曰:同炁,同法也。
同禀妙炁之法,故日同炁。
六時行香,十遍轉經,福德立降,消諸不祥。
無量之文,普度無窮。
幽栖曰:若有此災,則召同學同志,齊心齊力,修齋禮忏,六時行道,轉誦此經。
令周十遍,福德之報立應,不祥之禍自消。
故知靈文功用弘普,廣濟天下者也。
道言:夫末學道淺,或仙品未克,運應滅度,身經太陰。
東曰:雲死者,皆過太陰之官,如此之人皆為轉經行道。
○幽栖曰:末學者,或宿運功微,今緣德薄,遂使趣道之心不笃,堕業之障易侵;仙品之格莫登,鬼錄之編已着。
於是玄運所引,應當奄終,魂歸太陰,屍偃後土也。
○少微曰:鬼道為太陰也。
臨過之時,同學至人,為其行香誦經十遍,以度屍形如法。
幽栖曰:同盟同學,至人至友,能為精心修齋,誦經十遍;臨終之際,共度屍形,則存者獲濟拔之功,亡者得度魂之福。
言如法者,鹹依五煉生屍之法也。
魂神徑上南宮, 東曰:明滅度之人,臨将命過,同學者複為行香誦經,以度屍形,魂神即升南宮,受自然之福也。
随其學功,計日而得更生,轉輪不滅,便得神仙。
東曰:功滿三千,即白日升天。
○幽栖曰:既作度屍之法,則魂神上升於朱陵之宮,受煉於流火之庭。
随其處修學功業之深淺,準其年歲日月之多少,時限既畢,則神歸複形,便得更生。
外雖終殁,經時積稔,有如睡頃,不覺稽久。
從茲已往,便得神仙。
此亦得屍解之道者也。
道言:夫天地運終,亦當修齋,行香誦經。
東曰:以禳災運也。
○幽栖曰:天地屯否,運數将終,即當修齋禮忏,讀誦此經以鎮禳也。
星宿錯度,日月失昏,亦當修齋,行香誦經。
東曰:以保安甯也。
○幽栖曰:五星經緯錯度,日月薄蝕失昏,即當修齋禮忏,讀誦此經,以整複也。
四時失度,陰陽不調,亦當修齋,行香誦經。
東曰:以理陰陽也。
○幽栖曰:春夏秋冬,寒暑不遷,陰陽律呂,氣候乖錯,即當修齋禮忏,讀誦此經以調理也。
國主有災,兵革四興,亦當修齋,行香誦經。
東曰:以保衛護也。
○幽栖曰:國有災運,兵戈四起,即當修齋禮忏,讀誦此經,以消其災運也。
疫毒流行,兆民死傷,亦當修齋,行香誦經。
東曰:以用消伏也。
○幽栖曰:疫疠之毒,時行疾病,死傷萬民,即當修齋禮忏,讀誦此經,以除其災也。
○玄英曰:天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
十億為兆,舉其多也。
即明國主有災,故知傷害兆民也。
師友命過,亦當修齋,行香誦經。
東曰:師徒朋友,命過之時,行香誦經十過,以濟度魂靈也。
○幽栖曰:師主道友,臨終之時,依前章法修齋以度屍形,令得神仙也。
夫齋戒誦經,功德甚重,上消天災,保鎮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
幽栖曰:夫修齋持戒,行香誦經,功德既深,福報亦重。
上可以消滅天災,保鎮帝王之祚,下可以禳除毒害,普度蒼生之厄。
○少微曰:每歲十二月大陵積屍星,其氣下地下丘墓朽骸,其氣上屬,鬼乘之,因行寒熱之病,謂之疫毒。
誦經可以消蕩不死藉鄉人之像也。
生死受賴,其福難勝,故曰無量普度天人。
幽栖曰:生賴者,即身得道,白日升天也。
死賴者,魂度朱陵,受煉仙化也。
天人登坐三清之樂,世人立超八難之苦,廣濟之功既大,普度之德尤深。
○少微曰:諸言齋者,謂黃箓等齋,皆用五文鎮謝,非常俗之齋也。
三時啟奏,所以感天動地,降福禳災也。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卷之三
幽栖曰:言誦之百遍者,乃專是此魔王之章,非全經也。
百遍即名籍升度南上朱宮;千遍即魔王保護,出入送迎;萬遍之道既備,即駕龍升乎太清,飛登太極,遊行太空,即身超三界之難,位登仙公之格。
今人所有讀誦萬遍,而不得依此旨者,或善惡齊行,功過相半;或口誦心馳,乖儀失法,此乃更招堕墜,何有望於升騰!若心與經通,行與經合,唯善為一,杜絕諸緣,此即逮至數千,便有仿髴;亦奚必俟於萬遍之後,升於太空也。
○玄英曰:仙公者,太上高真之位也。
若得飛度三界,先到種人四天;其上次有三清,乃是仙公之位。
今言飛度三界,位登仙公者,文中略也。
有聞靈音,魔王敬形。
玄英曰:有聞靈音者,謂聞靈寶本章也。
道君歎美,三界魔王自作洞玄之歌,人能誦持,尚得成真入道;況有聞我靈寶本章之人,若能誦持,悉得三界魔王敬其形體,故雲魔王敬形也。
勑制地祇, 少微曰:太上勑之也。
《博物志》曰:地祇位在昆侖山下也。
侍衛送迎。
幽栖曰:傥有聞此靈章之音句,即魔王勑勒土地祇靈,居家則侍衛,出入則送迎。
拔出地戶五苦八難,七祖升遷,永離鬼官。
幽栖曰:拔七祖之升仙,超八難之鬼谪,永出玄夜之河,長辭北府之官。
三塗、五苦,共為八難,已注於前也。
魂度朱陵,受煉更生,是謂無量普度無窮。
幽栖曰:七祖既得升遷,皆入南宮受煉,煉化既畢,遂得更生。
可謂普度無邊,廣濟無量。
朱陵,即南上朱陵宮也。
有秘上天文,諸天共所崇。
洩慢堕地獄,禍及七祖翁。
幽栖曰:若有能寶秘尊重此文,則諸天帝、衆聖尊神,共所欽敬。
若輕漏洩慢,則身謝三官,殃及七祖。
經既終畢,故重有戒言,此二章也。
道言:此二章并是諸天上帝及至靈魔王隐神秘之音, 東曰:道言者,道君自序也。
二章者,一是元始洞玄章,二是元洞玉曆章,名為二章也。
諸天大神、上帝魔王名諱隐奧,故雲隐秘之旨也。
○幽栖曰:複此後每章皆稱道言者,亦是道君之言也。
與前序同。
此二章本經即元始所說。
前序後述,複太上所加。
前章有三十二天帝之隐諱,後章有三界魔王之秘音。
皆是大梵之言,非世上常辭。
幽栖曰:既元始所說,太上所敷,皆諸天秘章,靈魔隐韻;固宜是大梵之至理,豈世上尋常之辭也。
言無韻麗,曲無華宛,故謂玄奧,難可尋詳。
幽栖曰:既非世上常辭,故無韻麗。
天中奧旨,故無華宛。
自非真人通玄究微,莫能詳察也。
言者,辭說;曲者,章句也。
○少微曰:玄,深也;奧,隐也。
此二張天名帝諱及魔王名稱,皆言無音韻美麗,曲無華豔宛約。
有此深隐,所以難祥。
上天所寶,秘於玄都紫微上宮。
幽栖曰:既諸天上聖共所崇重,故秘於言都玉京之上。
太極、玉清、上清三境,各有紫微之宮也。
依玄科,四萬劫一傳。
東曰:上天者,即是上境諸天也。
明此經乃是上境諸天聖人所寶重,秘在玄都紫微宮中;依玄科,四萬劫一傳也。
玄者,天也。
此是上天之期限,人間則四十年一傳,故稱玄科也。
又雲學道受經,四十年得傳一人,延壽者四百年,得地仙四千年,得天仙四萬年,得無上至真之道全言,四萬劫。
○幽栖曰:既雲萬劫及如昨夜,此是上天道之期也。
千春如今朝,則四萬劫一傳,亦非久遠。
此乃天真之格,故雲依玄科,卻不說至人傳授之期限也。
若有至人赍金寶,質心依舊格,告盟十天,然後而付焉。
東曰:前雲上天有期限,其中有至信之人,心耽大法,能用金寶之信,以質其心。
來欲請受者,然後冒禁,告盟十天,方可傳付也。
○幽栖曰:前序及此,俱雲赍金寶,複不言多少之量。
既此質心,則至人之心一假多也。
随其豐儉以告十方,誓盟諸天;金寶雖微,盟約複重。
既前序已說,今經後複盟,恐人忽略冥科,故此再三曉谕也。
道言:夫天地運度,亦有否終。
東曰:運度者,有四也,一生人,二死人,三禳災,四功德利益,又雲天一,地二,天三,地四,運是劫運,度是度數。
陽九百六,皆是度數之休否,故天地雖大,猶有傾廢之期,即其義也。
○幽栖曰:天屯為陽九之災,地否為百六之禍,故雲天地運度,亦有否終也。
○少微曰:小則百六陽九,大則三界消亡。
○玄英曰:否終者,否謂陽九百六,終謂三界消亡。
陽九百六者,按《周易》大演十九年為一章,四章為一部,二十部為一統,三統為一元,一元四千六百二十年。
其中通有五十四年水旱。
陽九者,陽數奇極於九,災應之時,大則九年之旱,其次則七年、五年、三年、一年之火也。
陰數偶極於八,災應之時,則八年、六年、四年、二年之水也。
百六者,初入元一百六十年,陽數奇,有小旱之災,故雲百六之災也。
通論陽九百六之會者,初入元三百年,為小陽九、小百六,九百年為大陽九,大百六。
大則大旱九年,大水八年。
《漢書》雲:四千六百一十七年為一元,數盡三元,為大劫之終,天地消亡也。
三元合一萬三千八百五十一年,初入元一百六十年為一小災,故雲百六,否終之義,略舉如前也。
日月五星,亦有虧盈。
東曰:日中則昃,月滿則虧。
星宿停關不轉,亦是天道之期,皆自然理數也。
○幽栖曰:日月有薄蝕虧盈,五星有經緯錯度也。
至聖神人,亦有休否。
東曰:至聖未是大聖,赤猶文王囚於羑裡,孔子厄於陳蔡,皆是休否之辰。
○幽栖曰:唯聖與神,猶有休盛否泰,況乎凡俗,何可勝言! 末學之夫,亦有疾傷。
東曰:天地聖人,尚有休否。
末學之類,甯無疾傷!○幽栖曰:至於微生末學,理宜疾病災傷,傥有遭遇,甘之勿怨。
凡有此災,同氣皆當齊心修齋, 少微曰:同炁,同法也。
同禀妙炁之法,故日同炁。
六時行香,十遍轉經,福德立降,消諸不祥。
無量之文,普度無窮。
幽栖曰:若有此災,則召同學同志,齊心齊力,修齋禮忏,六時行道,轉誦此經。
令周十遍,福德之報立應,不祥之禍自消。
故知靈文功用弘普,廣濟天下者也。
道言:夫末學道淺,或仙品未克,運應滅度,身經太陰。
東曰:雲死者,皆過太陰之官,如此之人皆為轉經行道。
○幽栖曰:末學者,或宿運功微,今緣德薄,遂使趣道之心不笃,堕業之障易侵;仙品之格莫登,鬼錄之編已着。
於是玄運所引,應當奄終,魂歸太陰,屍偃後土也。
○少微曰:鬼道為太陰也。
臨過之時,同學至人,為其行香誦經十遍,以度屍形如法。
幽栖曰:同盟同學,至人至友,能為精心修齋,誦經十遍;臨終之際,共度屍形,則存者獲濟拔之功,亡者得度魂之福。
言如法者,鹹依五煉生屍之法也。
魂神徑上南宮, 東曰:明滅度之人,臨将命過,同學者複為行香誦經,以度屍形,魂神即升南宮,受自然之福也。
随其學功,計日而得更生,轉輪不滅,便得神仙。
東曰:功滿三千,即白日升天。
○幽栖曰:既作度屍之法,則魂神上升於朱陵之宮,受煉於流火之庭。
随其處修學功業之深淺,準其年歲日月之多少,時限既畢,則神歸複形,便得更生。
外雖終殁,經時積稔,有如睡頃,不覺稽久。
從茲已往,便得神仙。
此亦得屍解之道者也。
道言:夫天地運終,亦當修齋,行香誦經。
東曰:以禳災運也。
○幽栖曰:天地屯否,運數将終,即當修齋禮忏,讀誦此經以鎮禳也。
星宿錯度,日月失昏,亦當修齋,行香誦經。
東曰:以保安甯也。
○幽栖曰:五星經緯錯度,日月薄蝕失昏,即當修齋禮忏,讀誦此經,以整複也。
四時失度,陰陽不調,亦當修齋,行香誦經。
東曰:以理陰陽也。
○幽栖曰:春夏秋冬,寒暑不遷,陰陽律呂,氣候乖錯,即當修齋禮忏,讀誦此經以調理也。
國主有災,兵革四興,亦當修齋,行香誦經。
東曰:以保衛護也。
○幽栖曰:國有災運,兵戈四起,即當修齋禮忏,讀誦此經,以消其災運也。
疫毒流行,兆民死傷,亦當修齋,行香誦經。
東曰:以用消伏也。
○幽栖曰:疫疠之毒,時行疾病,死傷萬民,即當修齋禮忏,讀誦此經,以除其災也。
○玄英曰:天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
十億為兆,舉其多也。
即明國主有災,故知傷害兆民也。
師友命過,亦當修齋,行香誦經。
東曰:師徒朋友,命過之時,行香誦經十過,以濟度魂靈也。
○幽栖曰:師主道友,臨終之時,依前章法修齋以度屍形,令得神仙也。
夫齋戒誦經,功德甚重,上消天災,保鎮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
幽栖曰:夫修齋持戒,行香誦經,功德既深,福報亦重。
上可以消滅天災,保鎮帝王之祚,下可以禳除毒害,普度蒼生之厄。
○少微曰:每歲十二月大陵積屍星,其氣下地下丘墓朽骸,其氣上屬,鬼乘之,因行寒熱之病,謂之疫毒。
誦經可以消蕩不死藉鄉人之像也。
生死受賴,其福難勝,故曰無量普度天人。
幽栖曰:生賴者,即身得道,白日升天也。
死賴者,魂度朱陵,受煉仙化也。
天人登坐三清之樂,世人立超八難之苦,廣濟之功既大,普度之德尤深。
○少微曰:諸言齋者,謂黃箓等齋,皆用五文鎮謝,非常俗之齋也。
三時啟奏,所以感天動地,降福禳災也。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卷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