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四注卷之四
關燈
小
中
大
道言:凡有是經,能為天地帝主兆民行是功德,有災之日,發心修齋,燒香誦經十過,皆諸天記名,萬神侍衛。
幽栖曰:記名者,記其善名也。
若人能受持此經,依按前條,一一發心,修齋自效,則上消天地之災,中益帝主之福,下救兆民之苦。
則諸天記名於黃箓白簡,萬神侍衛於行住坐卧也。
右别至人,克得為聖君金阙之臣。
東曰:右别者,亦如文牒右件分别也。
○幽栖曰:若有玄解體真之士,能依經格,按而修行,必得輔佐聖君,列侍金阙。
金阙者,即聖君所居也。
○少微曰:聖君者,金阙後聖太平李真君也。
諱弘,來劫下為人主,故預稱後聖君也。
尹氏《玄中記》日:太上老君常居紫微宮,一号天皇大帝,一号太乙天尊,一号金阙聖君。
天地萬物,莫不由其造化焉。
若能精誠齋戒,誦詠靈文,克得飛升紫微,為其臣佐也。
《玉錄》雲:不存二十四神,不知三八景名字者,不得為金阙聖君之臣也。
諸天記人功過,毫分無失。
幽栖曰:諸天司察報對,區分記錄人之善惡,糾舉學者之功過也。
既毫分無失,亦纖芥無遺。
天中魔王,亦保舉爾身。
得道者乃當洞明至言也。
東曰:其五天、三界至靈魔王,當保爾身,必舉爾功。
有骨相挺分之子,應得道成真之人,乃當洞鑒經言,深體真旨也。
○少微曰:凡人但當勤修齋戒,得道之日,自明至言。
将慮凡人未通深義,中道懈怠退志,故發此言也。
諸天中大梵隐語無量音道君撰 東曰:隐者,有四也。
一隐名、二隐諱、三隐事、四隐語也。
○幽栖曰:此是題目也。
梵者,道也。
言此篇乃是三十二天中大道隐諱語,不可測量也。
○少微曰:大梵者,元始大梵之炁,離合以成音也。
梵之言泛,六合無處不同。
隐語者,謂隐秘天中,世人不解也。
無量音者,言殊方異類,普聞妙義,無有限極也。
凡二百五十六字,分置三十二天,天各八字,又書玄都宮阙及諸天樓觀。
若能服其字,則随人所習,乘炁各歸其處也。
○玄英曰:學者能服其字,則随人所習,功滿之日,乘炁各歸其處。
其法在内音玉訣。
元始靈書中篇 東曰:此篇之文,有二百五十六言,字方一丈,八角垂芒也。
一者分置三十二天,天有八字以消不祥,成濟一切。
二者将書玄都及天宮門戶樓觀之上,若有修服其字,則升其處,攝召十方衆仙也。
此道君自标於題目之下也。
元始靈書者,即元始天尊靈書八會之音也。
在三十二天之中,既事理關涉,故編撰此。
○少微曰:今所注者,一依天真皇人内音訓釋,或删繁取要,或加字益明。
回互經文,不依輪次者,務使人速見其意也。
亶婁阿蒼,無和觀音。
少微曰:此八字,黃曾天内音也。
亶者,坦然廣遠貌。
婁者,玉京山下長樓之名也。
上承玄都宮,亦謂之樓都,言山樓互聳,亶然廣遠。
阿者,玄都中阿那之神名也。
掌樓之監,主大梵之炁,炁數交周,阿那之神則嗚樓都之鼓,以集衆真,上朝元始。
日三周而一鳴,以為常節。
蒼者,帝君遊台之名,蒼蔚華秀,故曰荟。
無者,太無;言太無之中,自然能生真聖。
《太霄琅書》曰:無形生真,真從無中生也。
和者,日月門戶之名,言天中日月會於和門。
觀者,觀覺也。
是天中帝君之諱,主長夜之錄。
音者,八字之音也,能誦八字之音,則真人乘金輪以開冥,玉女揚華旛以披鈕。
觀覺主長夜之錄,四冥拔九幽之府,七祖披朗,朽骸還生。
○玄英日:天真皇人曰此八字并飛玄自然之書,字方一丈,文彩煥耀,洞明八方。
元始下教,使我撰其字,解其音,合成皇曾天中大梵隐語,無量之音以付道君,使教皇曾天中宿有仙名者,應得道之人。
其章以皇曾天中合五方飛玄之炁,以和八字自然之音,名曰無量洞章,已下諸天,義同此說。
須延明首,法攬菩昙。
少微曰:此八字,玉完天内音也。
須延者,王完西北阙名也。
大劫數交,須延而開,玉真上聖於是而回明首者,元始之都候也。
元始開運,則都侯啟道,梵行諸炁,倏忽自朗。
法者,法輪罪福之場。
攬,覺也。
是天中帝君之諱,主度魂更生。
菩者,菩提也。
執九色之麾。
昙者,昙頤也。
把十絕之旛,并上元真人也。
人能常誦洞章,則法輪引籍於司命,攬覺度魂於更生,菩提轉九色以輪運,昙頤旋十絕以停椿,天地得之以不傾,萬物得之以長存也。
稼那阿奕,忽诃流吟。
少微曰:此八字,何童天内音也。
稼那者,天中主圖,先生之号也。
領人生死圖錄,總主神仙,治金華之宮,金華與龍山連宇,炜烨玉清之上,郁勃洞虛之中。
阿奕者,七寶林中樹名也。
彌覆四方,實上聖之遊圃,乃真人之戲園也。
忽者,覺也,飛天神人名也,主大小劫會。
诃者,诃摩也。
天中呼元始天尊為诃摩。
流吟者,流布歌吟也。
劫運既終,诃摩則開化教法,普度天人。
天人歡樂,萬道流行。
於時天度炁促,人道轉喪,将來劫壞,真經隐藏。
天尊已知,故預為歌吟也。
人能常誦洞章,主圖先生則削罪錄於長夜,注生名於南宮也。
華都曲麗,鮮菩育臻。
少微曰:此八字,平育天内音也。
華都者,天中太極宮青華門之别名也。
曲者,天中有梵天神人飛行太極之上,爽靈風之炁,歌洞章之曲也。
麗是太和玉女之名。
鮮者,鮮雲,即慶雲也。
菩者,菩樓也,天中樓名也。
玉女於華都之門,詠神人之歌,則慶雲應時以敷舒,散菩樓之上。
育者,天中帝君之隐名。
臻,至也。
育帝常乘八景之輪,遊觀八極之外,至於鬼神之家,回十絕之旛,以召天魔,舉度天人。
人能常誦洞章,飛天遙唱,三界司迎,七祖出離長夜,上升南宮也。
答落大梵,散煙慶雲。
少微曰:此八字,文舉天内音也。
答者,天中玉阙名也。
是三界便門也。
落者,宮阙落落然也。
大者,大宥也。
天尊開運之初,皆放大赦,謂之大宥,使三惡道空,九幽罷對,與之更始也。
梵者,梵行之炁,能閉龍漢之劫,運赤明之辰也。
散煙者,真人散香於玉阙也。
慶雲者,五色備也。
謂之揚熏以拂上真,慶雲接
幽栖曰:記名者,記其善名也。
若人能受持此經,依按前條,一一發心,修齋自效,則上消天地之災,中益帝主之福,下救兆民之苦。
則諸天記名於黃箓白簡,萬神侍衛於行住坐卧也。
右别至人,克得為聖君金阙之臣。
東曰:右别者,亦如文牒右件分别也。
○幽栖曰:若有玄解體真之士,能依經格,按而修行,必得輔佐聖君,列侍金阙。
金阙者,即聖君所居也。
○少微曰:聖君者,金阙後聖太平李真君也。
諱弘,來劫下為人主,故預稱後聖君也。
尹氏《玄中記》日:太上老君常居紫微宮,一号天皇大帝,一号太乙天尊,一号金阙聖君。
天地萬物,莫不由其造化焉。
若能精誠齋戒,誦詠靈文,克得飛升紫微,為其臣佐也。
《玉錄》雲:不存二十四神,不知三八景名字者,不得為金阙聖君之臣也。
諸天記人功過,毫分無失。
幽栖曰:諸天司察報對,區分記錄人之善惡,糾舉學者之功過也。
既毫分無失,亦纖芥無遺。
天中魔王,亦保舉爾身。
得道者乃當洞明至言也。
東曰:其五天、三界至靈魔王,當保爾身,必舉爾功。
有骨相挺分之子,應得道成真之人,乃當洞鑒經言,深體真旨也。
○少微曰:凡人但當勤修齋戒,得道之日,自明至言。
将慮凡人未通深義,中道懈怠退志,故發此言也。
諸天中大梵隐語無量音道君撰 東曰:隐者,有四也。
一隐名、二隐諱、三隐事、四隐語也。
○幽栖曰:此是題目也。
梵者,道也。
言此篇乃是三十二天中大道隐諱語,不可測量也。
○少微曰:大梵者,元始大梵之炁,離合以成音也。
梵之言泛,六合無處不同。
隐語者,謂隐秘天中,世人不解也。
無量音者,言殊方異類,普聞妙義,無有限極也。
凡二百五十六字,分置三十二天,天各八字,又書玄都宮阙及諸天樓觀。
若能服其字,則随人所習,乘炁各歸其處也。
○玄英曰:學者能服其字,則随人所習,功滿之日,乘炁各歸其處。
其法在内音玉訣。
元始靈書中篇 東曰:此篇之文,有二百五十六言,字方一丈,八角垂芒也。
一者分置三十二天,天有八字以消不祥,成濟一切。
二者将書玄都及天宮門戶樓觀之上,若有修服其字,則升其處,攝召十方衆仙也。
此道君自标於題目之下也。
元始靈書者,即元始天尊靈書八會之音也。
在三十二天之中,既事理關涉,故編撰此。
○少微曰:今所注者,一依天真皇人内音訓釋,或删繁取要,或加字益明。
回互經文,不依輪次者,務使人速見其意也。
亶婁阿蒼,無和觀音。
少微曰:此八字,黃曾天内音也。
亶者,坦然廣遠貌。
婁者,玉京山下長樓之名也。
上承玄都宮,亦謂之樓都,言山樓互聳,亶然廣遠。
阿者,玄都中阿那之神名也。
掌樓之監,主大梵之炁,炁數交周,阿那之神則嗚樓都之鼓,以集衆真,上朝元始。
日三周而一鳴,以為常節。
蒼者,帝君遊台之名,蒼蔚華秀,故曰荟。
無者,太無;言太無之中,自然能生真聖。
《太霄琅書》曰:無形生真,真從無中生也。
和者,日月門戶之名,言天中日月會於和門。
觀者,觀覺也。
是天中帝君之諱,主長夜之錄。
音者,八字之音也,能誦八字之音,則真人乘金輪以開冥,玉女揚華旛以披鈕。
觀覺主長夜之錄,四冥拔九幽之府,七祖披朗,朽骸還生。
○玄英日:天真皇人曰此八字并飛玄自然之書,字方一丈,文彩煥耀,洞明八方。
元始下教,使我撰其字,解其音,合成皇曾天中大梵隐語,無量之音以付道君,使教皇曾天中宿有仙名者,應得道之人。
其章以皇曾天中合五方飛玄之炁,以和八字自然之音,名曰無量洞章,已下諸天,義同此說。
須延明首,法攬菩昙。
少微曰:此八字,玉完天内音也。
須延者,王完西北阙名也。
大劫數交,須延而開,玉真上聖於是而回明首者,元始之都候也。
元始開運,則都侯啟道,梵行諸炁,倏忽自朗。
法者,法輪罪福之場。
攬,覺也。
是天中帝君之諱,主度魂更生。
菩者,菩提也。
執九色之麾。
昙者,昙頤也。
把十絕之旛,并上元真人也。
人能常誦洞章,則法輪引籍於司命,攬覺度魂於更生,菩提轉九色以輪運,昙頤旋十絕以停椿,天地得之以不傾,萬物得之以長存也。
稼那阿奕,忽诃流吟。
少微曰:此八字,何童天内音也。
稼那者,天中主圖,先生之号也。
領人生死圖錄,總主神仙,治金華之宮,金華與龍山連宇,炜烨玉清之上,郁勃洞虛之中。
阿奕者,七寶林中樹名也。
彌覆四方,實上聖之遊圃,乃真人之戲園也。
忽者,覺也,飛天神人名也,主大小劫會。
诃者,诃摩也。
天中呼元始天尊為诃摩。
流吟者,流布歌吟也。
劫運既終,诃摩則開化教法,普度天人。
天人歡樂,萬道流行。
於時天度炁促,人道轉喪,将來劫壞,真經隐藏。
天尊已知,故預為歌吟也。
人能常誦洞章,主圖先生則削罪錄於長夜,注生名於南宮也。
華都曲麗,鮮菩育臻。
少微曰:此八字,平育天内音也。
華都者,天中太極宮青華門之别名也。
曲者,天中有梵天神人飛行太極之上,爽靈風之炁,歌洞章之曲也。
麗是太和玉女之名。
鮮者,鮮雲,即慶雲也。
菩者,菩樓也,天中樓名也。
玉女於華都之門,詠神人之歌,則慶雲應時以敷舒,散菩樓之上。
育者,天中帝君之隐名。
臻,至也。
育帝常乘八景之輪,遊觀八極之外,至於鬼神之家,回十絕之旛,以召天魔,舉度天人。
人能常誦洞章,飛天遙唱,三界司迎,七祖出離長夜,上升南宮也。
答落大梵,散煙慶雲。
少微曰:此八字,文舉天内音也。
答者,天中玉阙名也。
是三界便門也。
落者,宮阙落落然也。
大者,大宥也。
天尊開運之初,皆放大赦,謂之大宥,使三惡道空,九幽罷對,與之更始也。
梵者,梵行之炁,能閉龍漢之劫,運赤明之辰也。
散煙者,真人散香於玉阙也。
慶雲者,五色備也。
謂之揚熏以拂上真,慶雲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