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

關燈
複源;俗人得之,所願通達;愚人得之,永離盲道;上天得之,三景貞明;大地得之,永不崩淪;萬物得之,能終其生;喑啞得之,而即能言;跛痾得之,立便飛行。

     天尊告諸靈人曰:吾此法印是諸後學存生全形無生之道。

    一切衆生失吾此道,悉皆殘形滅生,順流入死。

    既無道力,不能無生,不能無死。

    後世男女,學真之士,持吾法印,深思此道,是諸後學之根本也。

    若有衆生離吾大道微妙之法,能得全形無生之道,終無是處。

    失吾生道,如鳥失翼;亦猶濟人,亡其船筏,遙想彼岸,無由得度。

    一切萬物亡吾道氣,終不得生。

    一切衆生言離大道而能得道,猶如草木遠離地水,定不虛生。

    一切衆生遠離吾道,定不得道。

    善男子,事可類推,昭然易見。

    物不類用,愚人不知;可類用者,人亦不知。

    浮俗之夫雖知類用,與不類用,用亦不能至當。

    用之得當,即能全生;用不得當,自用殘形。

    得失相反,生死相背。

    升沉邪正、生死之際,自然而辨,無乎一遠,則生二見。

    能複歸者,萬無一人。

    以是因緣,得道者少,失道者多;真正者少,邪行者多。

     大慈天尊曰:汝諸衆等但誦大慈宮中至真妙唱,采服靈驗,即能善出生死之流,即能救脫生老病死之苦。

     天尊又言:此微詞非是虛言,要在服用,言行俱行,靈驗在即;誦言無數,所不觸老死;行而不言,可以絕塵。

    子能絕塵,與道為鄰;與道為鄰,物不能怨;物不能怨,是名歸根。

    無形可繼,全生入無,謂之無生。

    善男子,形不全者不能無生,生不全者名為入死。

    夫入死者,名無道力;若無道力,不能無生;生而入死,不如草木及以蟲蟻,朝生暮死。

    人出一生,自言學道,唯學空行、唝嗃之法,不免生死。

    何以故?空行之法,上聖能之;在學凡夫,觸事有礙。

    不理生具,不攝形神,生不能固,形神流散,空生空死,不能得道。

    後學聖人初在學地,攝生理具,晨夕不懈。

    得道之後,即能空虛,非謂在學而行空法。

    善男子,下世流俗邪僞之黨,傍聞大道微妙法中存形存生,能入無生,邪俗之夫便謂殺身之後,精靈罪鬼而能無生。

    此等邪俗行空之法,自謂其心能行無礙,力能反覆天地,回易陰陽,和合水火,不見天地萬物生死妨礙。

    作此見者,名為得道,欺诳世俗,要求聲利。

    不敬父母,或言無生,妄想而有,有死之時,自言無死,況有煩惱,饑寒疾病。

    如是諸見皆是妄想。

    邪俗之夫作此見時,名為得道。

    若我法中初學之人作如此見,名無忘諱,反逆大道,道不玄佑,身無道力,暗生暗死,一切事數皆不能免,況能證道?冥司之官猶注黑簿,以其唝嗃,自诳诳他。

    如此之夫誤無數人,永失生道。

    如此之夫空有大言,不行大道。

    亦猶疾人言善治病,亦猶跛人賣能行藥。

    乍而聽之,一往如實;知者觀察,即知其謬。

     爾時寶相合衆再拜叩頭,而作是言:向蒙慈尊言道妙氣,服者無待。

    願請其方,以輔形命,終身奉行,不敢輕洩。

     天尊告曰:無上至法授與能行。

    子既有心,吾道不秘。

    汝當谛聽,至神之道無能先之。

    寶相合衆伏地,谛心領受。

     天尊告曰:道氣之妙,其法至神。

    天地萬象,元氣所生,未有一物不由元氣而得自在。

    升沉飛走,乘氣而遊,得氣則存,失氣則亡。

    存者不可得死,亡者不可得生。

    氣有清濁,事有否泰。

    服清氣者活人,禦濁氣者殺人。

    清氣上浮,濁氣下沉。

    清氣為天,濁氣為地。

    真精妙氣,謂清氣也;凝黩穢滞,謂濁氣也。

    死道昏濁,如濁水也;生道澄徹,如清水也。

    人猶魚也,氣猶水也,水濁則魚瘦,氣昏則人疾。

    善男子,下世衆生志多勃逆,煩惱奔躁,求諸可欲,情性喜怒,狼悷情烈,皆死氣也。

    仁慈孝順,安庠徐審,和悅中雅,皆生氣也。

    忘身冥道,不覺衆累,萬化不過目,千響不經耳,所動如無,所止如虛。

    恒存清氣,流入雙阙,散适經緯,遍體雲行,天阙微呼,出一半氣。

    心念半氣,循環雙阙,令不馳散。

    朝餐紫華,夕味黃蘗。

    如此之法,是服日晨氣,用我晨氣,保見太平。

    取飽為度,無正限也。

    於是經緯流通,百關調柔,色美發黑,氣力倍常。

    存身全生,莫先此道。

    此道是後聖之戶牖,學真之樞機,是一切萬有之生根也。

    流布凝結,成天成地,成日成月,成星成辰,風氣、雲雨、霜雪,山川土石,草木水火,賢愚凡聖,人及非人,皆是一氣變動,乘諸得生。

    如吾道者,為賢人用吾道者為聖人,不用此道者名為行屍,形骸流散,魂神罪鬼,沉沒九泉矣。

     爾時天尊說此法已,金口應時流出三萬六千真光妙氣,衆籁齊吟,天樂流遍,有情無情,悉皆自鼓。

    是諸下仙得真道氣,同謝受生,歡喜悅豫,不可思議。

    奉行妙道,皆得全身,入無生道。

    成道已後,固修不廢。

     道言:諸學道之子得道力者,凡夫不知,但觀其形,雖不肥腯,色正力強,身體輕妙,皮容潤澤,聽察不掩,行步輕便,晨夕不睡,身無疵疠,形貌鮮潔,聲響清潤。

    如此之人,名得道力。

    進修不退,定得免脫生老病死。

    善男子,持吾法印印此上士,立驗在即,不待得之然後始知。

     大慈天尊重告仙人曰:汝欲知僞道之夫?道觀其形。

    世若有人自言得道,深明道義,或言我今日夜修道,身心不迨,或得三十、四十年間,邪正可辯,得失易知。

    善男子,汝知邪道之夫?第一血食,第二耽媱,第三惡疾。

    氣腫瘡疣,疥癞疸瘘;習邪失性,水腹症瘕;顔色焦乾,耳鼻枯燥;處處疼痛,氣喘液竭,無有津潤;貪睡履污,不忘生死,形容垢膩;體氣臭處,所向便利;好講惡事,馳競奔躁,積聚無厭;肉大骨小,瞻視淺近;性無仁慈,心不孝順。

    此等色人定不得道,此名有漏之身,亦名敗壞之身。

    假有道氣,不能自度,況能度他;猶不自活,何能活人?善男子,僞道之夫作法之時,男女交雜,關閉門戶,施惠财食,還與外道,不忍普惠,此名有漏作法、有漏惠施,非是正法,非是法施。

    無上大道仁及大地,布散元氣,長養萬物,顯仁藏用,不恃其功,不見所施,不見所受,況覓其報。

    外道之法不斷癡貪,此名有漏,定不得道。

    若我弟子作此惠施,同彼妖邪。

    我弟子後學之士持吾法印,若見此人,勿與同行,非法居住,應須擯挫,以法教語;如不從者,自天罪之,不得奪命,及以錘打,犯刑殺罪,天科不赦。

     天尊曰:後學之子修吾大道,初在學地,未證果前,慈悲忍辱,恩流蠢動,孝及一切,單衣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