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
關燈
小
中
大
悲,埋屍殡骨,減割衣食,分乞窮乏。
終身行孝,不作非法,不於怨憎而起加執。
竟信幽冥,不慢虛室。
與道冥符,邪氣自遠。
不欲求道而道自來。
道言:後世凡夫欲學者達此諸事,而得道者無有是處。
後世男女欲求道者,先當立功之法,亦有多種。
第一之功,弘道化物,以輔天子,孝養父母;第二之功,弘道除害,傾邪滅僞;第三之功,孝及一切暄飛蠕動,及諸草木;第四之功,寒栖苦行,事師求法,服食專志,内外芳潔;第五之功,立靖建齋,率化有緣,請師祈福,悔諸愆咎,供養寒栖學真道士,衣資藥食,床敷香燭,及諸具度供功德者,令無阙少;第六之功,贖放生命,不限貴賤,及以大小,窮源水族,為引流澍,若無決處,取送深水,令得稣息;飛走之類胎毂泾化,巢穴崩毀,子未能行,恐其不養,方便為其修緝補綴,無令驚恐,使其不育。
如此之人号世法師,濟度窮厄,與道同德。
大道友之,得免生老病死之苦,長存綿綿,永絕勞累,衆患不繼。
如此之人,謂求道之要,得道之機。
道言:諸善男女立功之法,複有一種,所謂善解明威,分别邪正,揮裂蟲鬼,馘截奸邪,願與衆生同得無病,行住安穩,忍辱之地,雖無正修,各得守分。
立功之人,平等愍念一切衆生,若見偏邪不正之疾,殷懃不舍,決之令愈。
一坐道場,利益無量。
苦惱衆生,師先教令。
邪病之人灌沐塵濁,教其願行正信大道,勿起邪念,敬向道場,視師如父,披服鮮盛,内外芳潔,焚諸名香,禮師如法,師即為其陳心所苦,上請大道真威生神,億億萬衆,消邪滅僞。
師為衆生備受諸法,内以治身,外堪救物。
服道内法,所謂三清寶文,雲書靈章,龍圖鳳篆,九氣垂芒。
精心修行,威制天地。
如是寶經總有三萬六千大藏,一一藏内複有三萬六千部經,一一部經各有三萬六千柔玉之簡。
如是真經,得一便足,不必備受三清寶文。
但當專修三清一法,足得成道,生身度脫,信之在目,立驗須臾。
救俗之法,不事内經天寶文也,但受明威生神之錄、九天真符、九天兵符、九天社令、九天神鳳,九府神劍,揮邪拂魔,九府神符,驅鬼役精,玄手真訣,登綱蹑紀,飛步七辰,束縛強梁,威震邪僻,翻風止雨,收卷昏霧,回晨駐景,呼吸神氣,變禍為福。
此諸法者,是九天真氣自然之道,大聖慈悲出之救俗。
九符生神主養含識,下應兆民。
凡百男女有心敬信無上大道,威神而衛護之。
此威神者,是正真之氣化成,威神遍滿虛空。
信道之人請福滅禍,影響之頃,威神立至。
此威神者,雖複氣繼上天,神周色象,故曰大道授乎,遍滿世界。
大道真氣化成風雲,大道妙氣凝成甘露,大道慈氣化成膏雨。
或為甘泉,或為良井,或為山嶽,或為源流,或為深淵,或為茂林,或為藥草,或為禾稼,或為香樹,或為花果,為世資用,饒益廣大。
下世愚人便為天地三光、風雷雲雨、霜露萬象空生自别,不由大道。
若有愚人作如是心,當知是人為邪所惑,欲求正道,終不能得,不愧根本,忘恩背義,心不慈慎,勃戾自任,反天逆地,縱得暫生,不得其死,傷殘塗炭,困苦狼狽,人神不哀,鬼魅同疾,輸轉邪道,沉溺生死。
譬如朽敗,不可令堅,猶如巨石,墜千丈坑,難可逆上。
邪俗之人永不欽尚正直之道,況求道要,心希升度。
哀哉流俗,永與道隔。
失真之初,行乖絲忽,漸漸廣遠,瞻望不及,都忘先始。
隔道之初,雖處洪冶,器象區域,乖於正真。
譬如惡人瞬息邪視,心尚不端,陰血冥沸,嗔氣以成,損身害命,患源斯作,疾用醫方,倍功療治,猶不能愈,況於終身淪沒邪僻,不見明威正真之道,焉得生乎? 道言:往昔火劫之初,戎山之精化作人身,體備衆相,行世教化。
聚徒八萬,教之事火,及觀水法,一十二年。
吸人精氣,人皆失正,邪觀已成。
爾時諸人同心受死,各入衰草,叉手跪坐,脫衣解纓,顧人爇火,衰草盛然,一時燔傷八萬餘人,毛焦皮裂,疱汁崩潰,手腳攣縮,拳屈盤地,苦通悔恨,不能出聲。
爾時山精彈指贊歎,而作是言:有生之類,終歸磨滅,煩惱之身,百毒營室。
應速遠離,求早度脫。
當滅此身,以求法身。
嫌火毒烈,當赴深淵。
爾時山精說此語已,八萬餘人匍匐赴水,風浪所漂,泾族吞啖。
河靈執其魂魄,水府役其精爽,徒谪困苦七千餘年,于今未休,一旦被邪,生死不離。
爾時戎山之精誘殺凡俗,自知有罪,上懼大威,深藏石中。
春遇雷神,霹而出之,驅使從龍,日夕辛苦,不得自在。
如此強精,欲揮之法,可使雷公馘而裂之,不煩天官上司威神之力,不勞大道真妙之氣,不用大道生神之威,邪自銷亡。
爾時複有遼左島夷,國中鐵锺之精,化作人身,行世教化,其法遍流八十一國,令人受死,生便哭之,歌而送終,年老之人謂之鬼樸,棄之草澤,令其速死。
是諸戎夷行此風
終身行孝,不作非法,不於怨憎而起加執。
竟信幽冥,不慢虛室。
與道冥符,邪氣自遠。
不欲求道而道自來。
道言:後世凡夫欲學者達此諸事,而得道者無有是處。
後世男女欲求道者,先當立功之法,亦有多種。
第一之功,弘道化物,以輔天子,孝養父母;第二之功,弘道除害,傾邪滅僞;第三之功,孝及一切暄飛蠕動,及諸草木;第四之功,寒栖苦行,事師求法,服食專志,内外芳潔;第五之功,立靖建齋,率化有緣,請師祈福,悔諸愆咎,供養寒栖學真道士,衣資藥食,床敷香燭,及諸具度供功德者,令無阙少;第六之功,贖放生命,不限貴賤,及以大小,窮源水族,為引流澍,若無決處,取送深水,令得稣息;飛走之類胎毂泾化,巢穴崩毀,子未能行,恐其不養,方便為其修緝補綴,無令驚恐,使其不育。
如此之人号世法師,濟度窮厄,與道同德。
大道友之,得免生老病死之苦,長存綿綿,永絕勞累,衆患不繼。
如此之人,謂求道之要,得道之機。
道言:諸善男女立功之法,複有一種,所謂善解明威,分别邪正,揮裂蟲鬼,馘截奸邪,願與衆生同得無病,行住安穩,忍辱之地,雖無正修,各得守分。
立功之人,平等愍念一切衆生,若見偏邪不正之疾,殷懃不舍,決之令愈。
一坐道場,利益無量。
苦惱衆生,師先教令。
邪病之人灌沐塵濁,教其願行正信大道,勿起邪念,敬向道場,視師如父,披服鮮盛,内外芳潔,焚諸名香,禮師如法,師即為其陳心所苦,上請大道真威生神,億億萬衆,消邪滅僞。
師為衆生備受諸法,内以治身,外堪救物。
服道内法,所謂三清寶文,雲書靈章,龍圖鳳篆,九氣垂芒。
精心修行,威制天地。
如是寶經總有三萬六千大藏,一一藏内複有三萬六千部經,一一部經各有三萬六千柔玉之簡。
如是真經,得一便足,不必備受三清寶文。
但當專修三清一法,足得成道,生身度脫,信之在目,立驗須臾。
救俗之法,不事内經天寶文也,但受明威生神之錄、九天真符、九天兵符、九天社令、九天神鳳,九府神劍,揮邪拂魔,九府神符,驅鬼役精,玄手真訣,登綱蹑紀,飛步七辰,束縛強梁,威震邪僻,翻風止雨,收卷昏霧,回晨駐景,呼吸神氣,變禍為福。
此諸法者,是九天真氣自然之道,大聖慈悲出之救俗。
九符生神主養含識,下應兆民。
凡百男女有心敬信無上大道,威神而衛護之。
此威神者,是正真之氣化成,威神遍滿虛空。
信道之人請福滅禍,影響之頃,威神立至。
此威神者,雖複氣繼上天,神周色象,故曰大道授乎,遍滿世界。
大道真氣化成風雲,大道妙氣凝成甘露,大道慈氣化成膏雨。
或為甘泉,或為良井,或為山嶽,或為源流,或為深淵,或為茂林,或為藥草,或為禾稼,或為香樹,或為花果,為世資用,饒益廣大。
下世愚人便為天地三光、風雷雲雨、霜露萬象空生自别,不由大道。
若有愚人作如是心,當知是人為邪所惑,欲求正道,終不能得,不愧根本,忘恩背義,心不慈慎,勃戾自任,反天逆地,縱得暫生,不得其死,傷殘塗炭,困苦狼狽,人神不哀,鬼魅同疾,輸轉邪道,沉溺生死。
譬如朽敗,不可令堅,猶如巨石,墜千丈坑,難可逆上。
邪俗之人永不欽尚正直之道,況求道要,心希升度。
哀哉流俗,永與道隔。
失真之初,行乖絲忽,漸漸廣遠,瞻望不及,都忘先始。
隔道之初,雖處洪冶,器象區域,乖於正真。
譬如惡人瞬息邪視,心尚不端,陰血冥沸,嗔氣以成,損身害命,患源斯作,疾用醫方,倍功療治,猶不能愈,況於終身淪沒邪僻,不見明威正真之道,焉得生乎? 道言:往昔火劫之初,戎山之精化作人身,體備衆相,行世教化。
聚徒八萬,教之事火,及觀水法,一十二年。
吸人精氣,人皆失正,邪觀已成。
爾時諸人同心受死,各入衰草,叉手跪坐,脫衣解纓,顧人爇火,衰草盛然,一時燔傷八萬餘人,毛焦皮裂,疱汁崩潰,手腳攣縮,拳屈盤地,苦通悔恨,不能出聲。
爾時山精彈指贊歎,而作是言:有生之類,終歸磨滅,煩惱之身,百毒營室。
應速遠離,求早度脫。
當滅此身,以求法身。
嫌火毒烈,當赴深淵。
爾時山精說此語已,八萬餘人匍匐赴水,風浪所漂,泾族吞啖。
河靈執其魂魄,水府役其精爽,徒谪困苦七千餘年,于今未休,一旦被邪,生死不離。
爾時戎山之精誘殺凡俗,自知有罪,上懼大威,深藏石中。
春遇雷神,霹而出之,驅使從龍,日夕辛苦,不得自在。
如此強精,欲揮之法,可使雷公馘而裂之,不煩天官上司威神之力,不勞大道真妙之氣,不用大道生神之威,邪自銷亡。
爾時複有遼左島夷,國中鐵锺之精,化作人身,行世教化,其法遍流八十一國,令人受死,生便哭之,歌而送終,年老之人謂之鬼樸,棄之草澤,令其速死。
是諸戎夷行此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