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關燈


    汝今當知此會大衆皆是十方天地無量道境來入毫中,尚不迫窄,而汝等衆唯乘五萬億大地微塵世界、八大海水,何足為多?疑此毫中不能納受,是汝神精濁惡邪見,志度#9狹劣,未能深信無上大道威神之力。

    汝欲來入此毫中者,應除雜想、煩惱、恩愛、貪嗔癡等颠倒邪見、種種疑惑、塵勞覆障,斷諸結習,乃能入微妙之會。

    若必存見聞,分别善惡,怨親憎愛,繼有縛着,永不得入微妙會中。

    爾時,天尊以方便力,為降伏神精而告之言:汝等衆精罪業深厚,濁惡垢滞,未得入此微妙會中。

    汝應思共遠塵離垢,當來見我。

    天尊說此語已,即從毫東雲門之中出見,左手團此大地,和以海水,如一芥子,擲向上方空虛之中,經八萬大劫,湛然不動。

    爾時,天尊在此毫中為諸大衆說微妙法,經八萬劫說訖已,乃於上方虛空之中接取芥子,安着毫端,還令大地大海平複如本。

    地隻、水帝、人王、兆庶、一切衆生都不覺知。

    爾時,天尊知此諸神心中未悟,即見大身滿虛空中,從毫左邊安庠而出,以一針鋒,乘此大地及以大海引入毫中,安着北方玄虛之中。

    譬如大空有一微塵,都無妨礙。

    是時八海龍神與諸地祇入毫中,圍繞天尊,窮劫不匝。

    又以飛行,亦不能匝。

    方始覺悟,歎未曾有。

    其大地之中,國王、臣民、異類之屬從地入者不覺不知,無去來相。

    此毫之中有無邊道境,天天相次;一一道境備諸所有天地日月、山川河海、國土人民無數億萬,總有三萬六千人天種性。

    時有中桹之人一萬二千種,中有一長者名曰慧命,與諸大衆睹此神力,心意不了,互相攜獎,來至會所,恭敬作禮,上白天尊:不審天尊初從天中下降之時,宮阙城台、高妙樓閣及蓮花之中,天尊大聖并初聞道之人,其身心之中各有天尊演說妙法,及慈悲天尊從其心中安庠而出,寶樹周匝自然天樂,及此微毫之中,國土城邑、幡幢寶蓋,座座高妙,種種變化,奇特如此。

    不審是事為有常邪,為無常邪? 天尊答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當谛聽,吾為汝說。

    我從天中下降凡夫,應變七種微妙之事。

    汝今當知無上大道常以七覺聖道而下化世,以應自然微妙七氣,以成七變之法,以世有限,故大道應之以名數,所言名數,皆應自然微妙之法。

    善男子,汝所問此妙緻,為有常邪,為無常邪。

    善男子,汝等當知,大道之法無生無滅,雲何問常之與非常?善男子,大道神力無種不為,無所不在,無所不适,無所不應。

    真化無窮,凝神深根,俯悼群品,應化官殿,小小因緣,不足疑問。

    欲有即有,欲無即無,欲常即常,欲斷即斷。

    以道神力,無所滞礙。

    又問蓮花中天尊是我真氣,流布廣大,還是我身#10,非為他聖。

    又問初聞道之人,身心之中出妙法音,此是人王第一聞道,深信淳熟,不受諸有。

    即此之身而為法身,百骸九竅俱受道氣,此人之身與道不異。

    會中諸人亦複如是,是故大道慈悲,見其身中。

    善男子,汝又疑此微妙會中種種奇特。

    汝今當知,而我大道以此毫中為一道境,以一道境為無量道境,道境亦常。

    何以故?凡夫之人謂之無常,常道大聖故名之為常。

    何以故?凡夫者壽命不定,以不定故,即謂大道為非常道。

    常道大聖長存綿綿,明了常道。

    善男子,汝今當知,若為凡夫說常道者,心即狐疑,颠倒邪見,增長不善。

    是故大道隋緣逗機。

    何以故?下界凡夫多有不同,心性各異。

    上品聞道,專心修行,身得真仙,永不退轉,為冥說常。

    中品聞道,未能淳信,心有上下,或為說常,或說無常。

    下品聞道,诽謗橫起,為說無常,示見亦爾。

    微妙衆中,天真大聖名之為常,所說之法或常、無常。

    何以故?天真大聖為此會中諸魔鬼神及雜類衆生所說之法,名為無常。

    善男子,微毫亦爾。

    凡夫之人不見常道,不達妙理,不能得至微妙真際。

    雖乘道力,暫入精進,恐後退墜,名之無常。

    天尊大聖心無結縛,出虛入無,常不滞礙,名之為常。

    善男子,妙道威力不可思議,以不可思議故,能令十方天地一切所有盡入毫中,無有迫窄。

    善男子,無上道力若可思議者,則天地萬物不能得入微妙會也。

    善男子,汝等當知我諸聖衆能入會者,皆是住不可思議、解脫知見。

    何以故?入此會者,亦非身入,亦非心入,亦非身作,亦非心作,亦非理入,直以大道慈悲忍辱之力而能得入微毫之會。

    爾時,慧命長者與其眷屬一萬二千種人微塵之衆聞天尊所說,心開意解,重複禮謝天尊而作頌曰: 稽首冥慧虛無尊,稽首歸命重玄主。

     裁成天地無得稱,悉為衆生作恃怙。

     慈濟五道轉輪魂,哀救三塗地獄苦。

     歸命金阙天中尊,歸命六度慈悲父。

     歸命玉清無上真,以離生死長綿綿。

     出有入虛無所待,能令枯朽變成仙。

     千劫萬劫難一遇,為衆廣說業因緣。

     回骸起死永長存,使我形神無變遷。

     爾時,慧命長者說此頌已,舉體投地,禮謝天尊而作是言:不審天尊成道以來,于今幾劫?修何功德?巍巍如此,修何業緣而得不死?以何功德濟地獄苦? 天尊答言:我成道以來,如十方天地微塵之數,不可計劫。

    譬如虛空,不可度量。

    善男子,我修大慈大悲,願度衆生,常以忍辱柔弱,不失中和,故能不死,常以六度而濟地獄。

    善男子,我雖成道,猶故不離慈悲忍辱,而況凡夫。

    於是慧命長者與其眷屬一萬二千種人俱聞天尊所說,慶快歡喜,重複叩頭,稽首天尊而作是言:我等宿福深厚,生逢道化,面睹慈尊,耳聞法音,心先暗昧,領受秘要,多所忘失;雖以愚蒙而心好道德,恐身朽邁,不得久留,常慮一旦奄同蝼蟻,身謝長冥,無由見道,一失命根,萬劫流轉。

    幸逢高聖,願得濟度,乞受長生久視之道。

    唯願慈尊賜垂生活。

    說此語已,五體投地,自叩悲泣,遍體流血。

    天尊默然而不許可。

    於是一萬二千種人微塵之衆悶絕擗地。

    爾時,天尊愍之勤勤,自起引接,良久乃蘇。

    天尊告曰:子等諸人往劫以曾供養虛無真仙、道德衆尊,慶流今身,名着左契。

    又複我等法衆劫劫下化,是因緣與我相遇。

    子當勤心,屏除雜累,退齋思失。

    三月後來,我當授子真道長生之要。

    諸人聞說,歡喜踴躍,禮謝天尊,各還其家,洗除塵累,内外清潔。

    三月訖已,各赍香花、供養之具,來詣會所。

    是時會中微塵世界所有國王、王子、臣民、男女不可計數,聞慧命長者欲請道要,皆各同聲,上白天尊而作頌曰: 冥契本無偏,随機應業緣。

    願得長生道,散着我心田。

    六度清源水,流澎無涯邊。

     是時大衆說此頌已,一時伏地,同請受度。

    爾時,五帝大魔見此諸人伏地請法,各奏弦歌鼓樂,良久乃止。

    於是青帝大魔而作頌曰: 修道須積功,入試由天魔。

    莫令身缺犯,勞我空中歌。

    倏欻收汝形,誰能奈我何?先當遣所欲,盥漱名山阿。

    勿作塵中人,遑遑逐世波。

     赤帝魔王頌曰: 炎宮映丹霄,朗朗光氣浮。

    邪風鼓濁塵,氛氛長不休。

    我界難可度,臨去及淹留。

    功過自分明,非魔強欲求。

     白帝魔王頌曰: 銀宮出太虛,圓羅燭夜晖。

    萬遍演靈章,遊魂逐氣歸。

    背道入冥墟,苦霧長霏霏。

    恩愛喪精神,沉骸絕望飛。

    我界不肯度,令魔空裡哀。

     黑帝魔王頌曰: 玄滋秀瓊根,玉液練真儀。

    落景回扶桑,形神長不衰。

    何事叛道德,朽爛常懷悲。

    六天誰欲保,臨安反更危。

     黃帝魔王頌曰: 雲宮窈窕出丹霄,浮空飛蓋上初朝。

     密契靈源騰六氣,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