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關燈
鬥為杌;日侍其左,月侍其右。

    華蓋垂蔭,香雲四冥,神風調虛,甘露流津,天地複位,山嶽湧成,源河泾流,苦海變清,四氣和調,三景齊明,枯骸成仙,垂化得生,百谷豐熟,天下太平;邪魔喪精,真道流行,群兇變善,人神守貞。

    蕩蕩大化,難得而名。

    爾時,四天之下國王、王子、群臣、妃後及諸宰官、萬兆男女,人及非人,各各仰視上方空玄之中,遙見天尊真儀炜爍,神彩澄朗,光明晖煥,尊顔彪炳,寶蓋彌天,長幡飄飖,虬爐揚煙,神香反魂,萬籁齊唱,仙樂同音,鹹乞衆生深識業緣。

    是時諸人睹此奇特,内懷慚媿,而欲禮謝,心疑道遠,恐不上達,私心願念,請高尊大聖霄駕下臨穢土。

    各住其居,回心上方,叩頭禮願,流血灑地。

    九日九夜,燒香散花,願念不絕。

    人皆疲困,精神恍惚,如夢中事,雖極不怠。

    天尊感其意故,即於上方分身百億,俱坐雲龍之座,各見其前随其類音而為說法,皆令留悟,四天之下,如一不異。

    時有四天人王須臾萬頃,又複各各皆聞天尊在其心中而說妙少,身心欣悅,快樂安隐。

    雖自忻幸,未能了達,各各作禮,請問天尊心中法音因緣本起,而作是言:我等諸人過泰之慶,得見天尊降臨下土,賜我妙法。

    荷負慈尊恩造之澤,深自慚媿,不知所謝。

    又聞心中而出法音,身意泰然,欣樂安隐。

    不審此事是何因緣?爾時,天尊答人王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當知無上大道威神之力不可思議,無所不在,何獨心中而有法音,乃至支節、毛孔之内及以天上地下一塵一介皆有道氣。

    善男子,汝等人王應深慚愧,心中法意,恒自觀察,除汝邪見,除汝異念,除汝躁求,除汝貪愛。

    以道沐浴,滌盥塵累,常行大悲,恭敬供養無上大道,持戒布施,忍辱精進,煩惱垢盡,道性妙光顯見人中。

    是時四天之下一切諸王及其人民同時各見天尊殷懃教誨。

    良久,攝念身心不動。

    須臾之頃,各見大悲天尊與諸聖衆同時建心幢蓋,無數億萬,從其心中、支節、毛孔、皮膚之問安庠而出。

    幢蓋高廣,彌滿世界。

    爾時,大悲天尊以此幢蓋,引諸衆生往四天之中昆侖山上,止虛空中,去地萬仞,入一微毫之内,與諸大衆俨然而坐,九日九夜,神光朗徹,照曜虛空,大震雷音而說妙法。

    其音遠聞,遍於十方,靡不周遍。

    普告衆生而作頌曰:大道常慈悲,愍念諸衆生。

    至法普開化,能行與未行。

    我本無心相,推運立形名。

    今當恣汝問,應念即教令。

    權實無二慧,玄寂一真精。

    元氣廣流布,無情及有情。

    爾時,大悲慈尊說此語已,與諸大衆默然而坐。

    爾時,東方始青天中諸天子等,無意天子而為導首,與其眷屬九億大地微塵之衆,為聽法故,赍青天之寶,供養之具,燒香散花,作諸天妓樂,乘天宮殿,建持青節、青幢、青幡、青蓋、青霞之坐,坐高極頂,蓋覆無邊,浮空而至。

    乘道威神,入微毫内,圍繞贊歎,禮拜問訊,陳列天儀供養之具,卻坐東面俨然不動。

     爾時,次有南方丹天之中諸天子等,焰光天子而為導首,與其眷屬八億大地微塵之衆,為聽法故,赍丹天之寶、供養之具,燒香散花,作天妓樂,乘天宮殿,建持丹節、丹幡、丹蓋、丹霞之座,浮空而至。

    以道神力入微毫内,圍繞天尊歌頌贊歎,作禮問訊,陳列威儀供養之具,卻止南方俨然而坐。

    爾時,複有西方皓天之中諸天子等,素真天子而為導首,與其眷屬六億大地微塵之衆,為聽法故,赍皓天之寶、供養之具,燒香散花,作天妓樂,乘天宮殿,建持素節、素幢、素幡、素蓋、素霞之座,浮空而至。

    乘道慈力,入微毫内,圍繞天尊歌頌贊歎,作禮問訊,陳列威儀、供養之具,卻止西方,俨然而坐。

    爾時,複有北方玄天之中諸天子等,冥慧天子而為導首,與其眷屬五億大地微塵之衆,為聽法故,赍玄天之寶、供養之具,燒香散花,作天妓樂,乘天宮殿,建持玄節、玄幢、玄幡、玄蓋、玄霞之座,浮空而至。

    乘道慈力,入微毫内,圍繞天尊,歌頌贊歎,作禮問訊,陳列威儀、供養之具,卻坐北方,俨然不動。

    爾時,複有八海大神、龍王水帝為聽法故,乘大波濤,洶湧滔天,以道神力,浮空而至,居毫四方,猶如大雲。

    次有五帝、地隻與其眷屬五萬億大地微塵世界,其中各有山陵、河海、國土、人民,一一世界具足諸有,乘道威神,為聽法故,具來會所,在微毫外,與八海神王重立虛空,湛然而止。

    爾時,中天大聖元皇道君虛無天尊為影響法故#1,與十方大聖無數億萬來會空中黃雲之上,去此微毫五百餘仞,二會之所陳列以畢,於是中央道君即呼神風激籁,演出空洞微辭、步虛靈章,以會衆真三萬七千種契,九十九日吟詠始畢。

     爾時,玉清大悲天尊於微毫之中,即命太微中仙九億萬衆揮反魂拂魔之章六萬四千八百四十二契陰生之曲,調理群數八十八日,衆音乃畢。

    爾時,天尊成就二事,委曲畢已,與諸聖衆默然而坐。

    是時八海大神與五帝地隻忽懷疑惑#2,生不信心。

    天尊知其疑惑,即以慈力令此地水互翻互覆,七反上下。

    複令此大地震動坼裂,碎成微塵,倏忽之間,還令合聚如一芥子#3。

    又令八海波濤四散,忽然乾竭,其水帝、魚龍皆悉露形,須臾之頃,令此八海成一滴水,大如針鋒,吹着空中。

    倏欻之間,複令平複。

    時地隻與八海大神睹此威力變化自在,悉皆自失,雖乘道力,未能辯了諸法性相。

    何以故?地水體陰,神心不聰,是故不達。

    久久之間,神心小悟,即於毫外北方禮悔自責,五體投地,猶如山崩,通身血見,悲泣良久。

    於是地隻自天尊前而作是言#4:臣以冥生窈霭,職當持地,濫知九土,未嘗遲息,乘道正氣,生育萬物,助善興化,不敢有勞,為諸塵故,不能達道。

    惟願天尊大慈憐愍。

    言畢悲泣,不能自持。

    次及八海大神、龍王眷屬、水族之類,其數無量。

    骊珠龍王性最聰敏,為諸水神唱導之首,淩波而出,上白天尊而作是言:臣以多幸,職掌水府,濟度舟航,下潤一切#5,助道興化,蕩垢滌塵。

    雖有微勞#6,心無恃賴,日夜沉溺,漂沒波濤,粗身巨大,無由輕舉,與諸濁氣相繼。

    然以見聞狹劣,未造玄微。

    翹仰至尊,積有年歲。

    今乘道神力,為欲聞法而來會此,微毫之外,而不得入。

    心自孤疑,不能決定。

    惟願天尊大慈悲力,賜見接引,令得入微。

    言畢自責,濆薄溢潰,波浪滔天,悲嗟沸湧,黯然而出哭聲,哀歎悲切,流恸苦毒。

    須臾之頃,一切河海悉皆血沸,五帝地祖震動大地,同其悲苦,金石流淚,草木擁霧,源泉逆流,大地出聲,殷殷如雷。

    地中衆生心意戰栗#7,目不能瞬,飛鳥堕落,走獸自撲。

    五帝地隻兩眼流血,遍灑大地。

    地及河海一時變赤,猶如丹霞,足經八月而色始變。

     爾時,複有諸大神王,天神、地神、電神、雷神、風神為聽法故,飄動風雷,霹靂剛堅,驚作深蟄,傾拔諸根,吹去埃塵,來會四方,空中而止。

    爾時,複有地中雜類諸王,大山之王、香樹之王、神藥草王、魚王、龜王、鳥王、馬王、牛王、師子之王、風獸之王、猛獸之王,天麟、天禽、天馬、天鹿,如是諸王皆随大地來至會所,耳雖聞法,口不能宣,見諸神精悲号苦惱,皆悉哀鳴,眼中流血,各各伏地而不能起。

    爾時,天尊愍諸神精沉滞穢濁,不聞正道,悲苦如此,即以雷音而告之言:善哉善哉,汝等今當知此會之所、本起因緣之事,以言龍中劫之後六百萬歲,天地福盡,災害興作,我不忍見,與諸大聖臨四天下,保鎮劫數,更生萬物#8,應運度人,故來會此。

    我以自在神力,令汝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