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靈寶道學科儀上
關燈
小
中
大
者實因輕慢,為人輕賤,外衆男女、王公天子,若聞若見,無信敬心。
道學二衆,善思尊重,勿為輕慢,自招禍累。
若已破壞,不任衣着,當以除日平旦之時,禮拜訖,於淨地燒之,勿令外衆男女辄見。
若佩帶真文三衣,服卧止息,不得露頭,須着巾帽,不得露形,須着衣服也。
背道品 科曰:凡是道學,當知始自氤氲,極於成道,度八難苦,受出家身,因我神仙法服、三寶之衣,仙褐法帔、上下三衣,有所法象,因法在身,而獲尊重。
若道士,若女冠,承國主恩,承父母恩,承師尊恩,得出家位,當為師尊供養,見前得離二種牢獄:一者内,則牢獄輕苦,所謂父母牢獄、夫婦牢獄、男女牢獄、兄弟牢獄、姊妹牢獄、貴賤牢獄、内外支緣牢獄之中,即有二種:一者歡喜牢獄、恩愛樂具,二者瞋怒牢獄、逼迫苦具,苦樂雖異,牢獄不異。
二者外,則牢獄重罪,所謂父母共造、夫妻共造、男女共造、兄弟共造、姊妹共造、貴賤共造、内外支緣共造之中,亦有二種:一者煩惱共造、有願不願,二者歡喜共造、唱和俱願,煩惱歡喜雖異,共造不異。
今日出家,離前四緣,誓心精苦,迄至成道。
坐道場時,複來遊化,若未證之前,背叛正法,一念生心,欲屈釋道服,求俗中樂,此人見前即得三種惡報:一者不得惡色、惡命、惡聲、惡氣,自己受苦,他人惡見;二者中得年橫、月橫、日橫、時橫,他人作罪而我為受;三者上得風殘、癞病,若生男女,辄便聾盲喑癋,或為王法所見,誅戮在生,惡盡身謝三官,受五色九重幽暗。
一切苦具,日月遙長,形身巨大,日月比於五色界時,命業苦具,即滿五色九幽處所,千萬億劫,無有休息,此方天地。
若值風水劫時到,即移往他處,及於其處壞中猶受。
若有永劫,父母、兄弟、男女、姊妹、貴賤、友屬之親,若自念、共念,若次第念,若他念,若飲食念,若錢财念,若抑屈念,若欺淩念,令出家人舍去法服,背道從俗,當知此人無量劫來,善根朽壞,惡根增長,毀敗道寶,毀敗經寶,毀敗師寶,有於今日,起大惡心,破壞師尊三寶福田。
此人初願出家,從信中起;今日退,抑從謗中起。
信根既壞,謗火自燒,得此諸苦,明告内外,努力勤修,各求解脫。
山居品 科曰:凡是道學,當知道之布化,聖人設法,接引初行,隐遁山林。
出家之者,若道士,若女冠,當栖息山中,以求靜念,不交常俗,引命自安,避諸可欲,去諸穢亂。
居山制度,與世間有異,有十事因緣:一、不得領戶化人;二丶不不得交遊貴勝,以求名利;三、不得行邪禁咒術;四、不得醫蔔取錢,與世有隔;五、不得與世俗婦女同床席坐卧,除異學山居清淨者;六、當朝、中、日沒人定、夜半雞鳴等時,焚香然燈,敬禮十方天尊,悔過滅惡。
禮時,從東方為始;七、日中後,不得食谷氣物,非谷氣者:水、玉、芝、石、松、木、黃精、雲英、靈飛散、枸祀等,食無時,不在禁例;八、凡行山采藥時,三步一彈指,十步一磬欬,舉足下足,常當念道,想有神人在於崖間路側,授我仙術,我得如修服之,白日升天;九、若少得道,分未能達,無自顯揚,輕慢不及;十、當念己身,父母長育之恩勿忘。
此謂十事,居山修道之要爾,服禦方法,并具本文矣。
理發品 科曰:凡是道學,當知修身,各有方法,至於頭為玄華,梳理得所,保精長存,百疾不染。
出家之人,若道士,若女冠,在觀出觀,各備淨梳,箱匣藏之,雞鳴早起,未行禮前,面背北方,回向本命之方,淨手梳之。
若非同學同契之人,莫令辄見,及傳梳用。
梳訖,已當及行禮,若時務忙迫,聽行禮後,然即梳之。
梳時,若數多,血液不滞,而不至痛。
梳竟,當密咒曰: 太帝散靈,五老反神。
泥丸玄華,保精長存。
右拘月隐,左引日根。
六合清練,百神受恩。
若時至不梳,二神怨責,不舉勤功。
一者玄華神,二者泥丸神,人間行用,有四種自損:一者似諸辛苦俗事之人,不能梳理;二者似諸病苦困劇之人,不能梳理;三者似諸殘兀手指頓斷之人,不能梳理;四者似諸退慢無道之人,不能梳理。
學者當敬二神,當避四損。
若女冠,不得法習俗人,不修正用,作虛妄用,金銀銅鐵似為頭飾,
道學二衆,善思尊重,勿為輕慢,自招禍累。
若已破壞,不任衣着,當以除日平旦之時,禮拜訖,於淨地燒之,勿令外衆男女辄見。
若佩帶真文三衣,服卧止息,不得露頭,須着巾帽,不得露形,須着衣服也。
背道品 科曰:凡是道學,當知始自氤氲,極於成道,度八難苦,受出家身,因我神仙法服、三寶之衣,仙褐法帔、上下三衣,有所法象,因法在身,而獲尊重。
若道士,若女冠,承國主恩,承父母恩,承師尊恩,得出家位,當為師尊供養,見前得離二種牢獄:一者内,則牢獄輕苦,所謂父母牢獄、夫婦牢獄、男女牢獄、兄弟牢獄、姊妹牢獄、貴賤牢獄、内外支緣牢獄之中,即有二種:一者歡喜牢獄、恩愛樂具,二者瞋怒牢獄、逼迫苦具,苦樂雖異,牢獄不異。
二者外,則牢獄重罪,所謂父母共造、夫妻共造、男女共造、兄弟共造、姊妹共造、貴賤共造、内外支緣共造之中,亦有二種:一者煩惱共造、有願不願,二者歡喜共造、唱和俱願,煩惱歡喜雖異,共造不異。
今日出家,離前四緣,誓心精苦,迄至成道。
坐道場時,複來遊化,若未證之前,背叛正法,一念生心,欲屈釋道服,求俗中樂,此人見前即得三種惡報:一者不得惡色、惡命、惡聲、惡氣,自己受苦,他人惡見;二者中得年橫、月橫、日橫、時橫,他人作罪而我為受;三者上得風殘、癞病,若生男女,辄便聾盲喑癋,或為王法所見,誅戮在生,惡盡身謝三官,受五色九重幽暗。
一切苦具,日月遙長,形身巨大,日月比於五色界時,命業苦具,即滿五色九幽處所,千萬億劫,無有休息,此方天地。
若值風水劫時到,即移往他處,及於其處壞中猶受。
若有永劫,父母、兄弟、男女、姊妹、貴賤、友屬之親,若自念、共念,若次第念,若他念,若飲食念,若錢财念,若抑屈念,若欺淩念,令出家人舍去法服,背道從俗,當知此人無量劫來,善根朽壞,惡根增長,毀敗道寶,毀敗經寶,毀敗師寶,有於今日,起大惡心,破壞師尊三寶福田。
此人初願出家,從信中起;今日退,抑從謗中起。
信根既壞,謗火自燒,得此諸苦,明告内外,努力勤修,各求解脫。
山居品 科曰:凡是道學,當知道之布化,聖人設法,接引初行,隐遁山林。
出家之者,若道士,若女冠,當栖息山中,以求靜念,不交常俗,引命自安,避諸可欲,去諸穢亂。
居山制度,與世間有異,有十事因緣:一、不得領戶化人;二丶不不得交遊貴勝,以求名利;三、不得行邪禁咒術;四、不得醫蔔取錢,與世有隔;五、不得與世俗婦女同床席坐卧,除異學山居清淨者;六、當朝、中、日沒人定、夜半雞鳴等時,焚香然燈,敬禮十方天尊,悔過滅惡。
禮時,從東方為始;七、日中後,不得食谷氣物,非谷氣者:水、玉、芝、石、松、木、黃精、雲英、靈飛散、枸祀等,食無時,不在禁例;八、凡行山采藥時,三步一彈指,十步一磬欬,舉足下足,常當念道,想有神人在於崖間路側,授我仙術,我得如修服之,白日升天;九、若少得道,分未能達,無自顯揚,輕慢不及;十、當念己身,父母長育之恩勿忘。
此謂十事,居山修道之要爾,服禦方法,并具本文矣。
理發品 科曰:凡是道學,當知修身,各有方法,至於頭為玄華,梳理得所,保精長存,百疾不染。
出家之人,若道士,若女冠,在觀出觀,各備淨梳,箱匣藏之,雞鳴早起,未行禮前,面背北方,回向本命之方,淨手梳之。
若非同學同契之人,莫令辄見,及傳梳用。
梳訖,已當及行禮,若時務忙迫,聽行禮後,然即梳之。
梳時,若數多,血液不滞,而不至痛。
梳竟,當密咒曰: 太帝散靈,五老反神。
泥丸玄華,保精長存。
右拘月隐,左引日根。
六合清練,百神受恩。
若時至不梳,二神怨責,不舉勤功。
一者玄華神,二者泥丸神,人間行用,有四種自損:一者似諸辛苦俗事之人,不能梳理;二者似諸病苦困劇之人,不能梳理;三者似諸殘兀手指頓斷之人,不能梳理;四者似諸退慢無道之人,不能梳理。
學者當敬二神,當避四損。
若女冠,不得法習俗人,不修正用,作虛妄用,金銀銅鐵似為頭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