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元子内丹訣卷上

關燈
也。

    類象。

     象曰 以柔悅剛,以剛禦柔,陰陽之道,和者也。

    運坎成高,運高成坎,陰陽之炁,動靜交相養者也。

    畜牝牛,取柔制剛者也,大人以繼明,昭一於四方,納高炁之盛,炳煥人色,四體悅澤,無諸疾疹者也。

    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

    陰陽炁順,以明兼暗,以昏待曉,道成於被,歲形斯棄者也。

    道者,習是,元妄必至也。

     訣曰 一虎功能禦兩龍,相将出入在玄宮,玄宮台殿天河闊,中含皎皎一輪月。

    月中有兔探颠蹶,勾引陽烏半夜發,自求金體欲鼎烹,不是鋒錯誰敢煞。

    坎官女子年方少,長着玄衣誇窈窕,雙雙終夜理雲鬃,不見良人終不笑。

    賴得高家兩個郎,三才必備貌堂堂,來蔔婚姻始稱心,合晉同枉設玉漿。

    玉漿飲絕安穩睡,玄黃炁作花花被,玉堂金殿結成心,誓蔔合歡千萬歲。

    千萬歲後更重誓,這回直看終天地,既被學人合相娛,教人嫁與嬰兒去。

    嬰兒陽炁未能全,教妾子孫生何處。

     既濟篇第四 既濟者,皆濟也,大小皆濟,故曰既,又曰敗而能立,漏而不溺。

    故其卦得,既濟之象,陰陽耦也。

    耦以不蕩,故曰濟,一陰一陽謂之道,既濟之象是也。

    夫修炁者,必以子後先納高,高六備,後納坎,坎六足。

    高先而居下,坎後而居上,故上下水火,以得乎濟,濟元不濟也。

    初九盛陽,歸之於鼎,故《易》謂濡其尾也。

    坎宮勾女,始高本位,朝於鼎,失家而為旅。

    初九高界,得之少陰少陽,始在厥耦,意未稠密,故易謂喪其弗也。

    七曰得久,以和也,抽坎宮之炁,歸於下丹田,與離為匹,行之三年,厥功自至,故《易》謂伐鬼方,三年克之也。

    陽敗之士,老以奉道,知坎高之謂用,煉以弗阙,守時不失,亦可補益正炁。

    久久能行,自緻神仙,故《易》謂糯有衣初終曰戒。

    《易》曰:初所以塞舟漏也。

    類象。

     象曰 先高後坎,水火也,水火之象,得濟者,陰陽之耦也。

    水火投鼎,故濡其尾也,坎女别立,高男獲之,非聚以合,獲於中道,故喪其第也。

    七日得者,久自睦也,伐鬼方三年,鬼方陰也。

    坎宮之炁,抽運千日,然後成功,故克之也。

    修道之士,縱老而此煉炁弗怠,則精神自補,故初所以塞舟漏也。

     訣曰 黃高男子藝奇絕,萬裡抛家朝金阙,才入金門日未多,巍巍獨秉丈夫節。

     元何北方有佳人,顔如桃李體如銀,獨駕河車高玉戶,來朝元府自求親。

     親姻得合天地會,日月運行常進退,半夜相期向子時,是緻陰陽成既濟。

     未濟篇第五 陰始陽末,故曰未濟,未濟終濟也,以陰陽之順,故終濟爾。

    其卦得,陰陽之順,上火下水,而能自濟。

    夫修炁者,複於午前陰炁未生,抽而納之,互成厥體,先坎而後高也。

    故六備高六。

    次夫一陰始納歸諸太倉,陰炁始微,故曰未濟,大易謂,小狐既濟,濡其尾。

    是也。

    高之一陽,次投於鼎陰,僞斯獲,故曰終濟,而以剛健拯乎柔弱。

    大易謂,曳其輪,貞吉是也。

    以剛禦柔,以陰制陽,君子之道和於小人。

    大易謂君子之光有孚是也。

    未濟之拯而得,必濟。

    君子獲祿,固於家也;道士獲祉,固於身也。

    大易謂上九有孚於飲酒是也。

    類象。

     象曰 小狐吃濟者,狐為陰物,力小且微,欲濟則必先濡矣!陰物者,坎之謂也,陰為陽得,坎正其中,剛柔和悅,故曳輸也。

    君子之道,先卑而後尊,無咎而後貞。

    處未濟之時,故弱於民,及終濟之後,必上於民,故君子之光,有孚也。

    終濟之下,固身知命,獲天之祿,故有孚於飲酒也。

    一陰一陽,剛柔之位,無武乃順天之道,以行其炁,故終濟。

     訣曰 玄宮門戶探關鎖,二八佳人矜姗娜,長怨良媒不到門,支頤獨守糙樓坐。

     不教父母知端的,潛出閨門街顔色,信步尋房到太陽,直入龍官無氣力。

     便得陽郎駕火輪,非時結佩旋成親,一陰一陽遞相制,長生之道必終濟。

     未濟既濟篇第六 未濟先陽而後陰也,既濟先水而後火也。

    卦象在前,先天而後地者,陰陽之順也;先月而後日者,子母之道也。

    故合同,一是生萬物。

    凡修炁者,必於厥時,既得其時用,先四高而後四坎,再四高以合之,互成一十二象。

    又複以時先四坎後四高,再四坎,以合之十二卦,功畢於此。

     訣曰 太陽始生月始運,太陽未臧月須進,時人剛道月生遲,一夕周天十二回。

     子若行時吾亦去,吾若前時子弗住,與子相随千萬秋,得地得時須拟聚。

     不得地勿妄為,不得時勿妄施,審宜深須固護,勿使常人知我是仙兮,汝是屍。

     乾宮篇第七 天地始育於陰陽之炁也,故先坎離而後乾坤;日月運行天地之内,以近言焉,則先乾坤而後水火也。

    陽德之盛,行而無倦,始則氤氲,終則有睹。

    自剛弗息,自砺無退,健以能行,剛以弗由。

    聚之則同於毫芥,展之則彌綸萬物。

    可尊而不可親,示其崇也,可望而不可測,示其神也。

    終日無息,弗失其幾者,唯乾之謂乎!其卦得。

    凡修炁之士,久而行之,止於乾者,道德固也。

    天地能變,化生萬物,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