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

關燈
乞食不恥,至貧不憂。

    屈己惠人,則施恩於孤老;高志抗節,則笑傲於王侯。

    是謂全真英士,達道仙流。

    頓悟天機,高播玄風遊聖境;廣施香餌,普尋知友赴瀛洲。

    是以見物明心,知空悟道。

    〔學〕全真道法,則謹依於锺呂;取大道玄理,則嚴奉於黃老。

    清虛恬淡,收紅爐爍就銀絲;純粹精微,向丹鼎烹成金寶。

    捐彼假合,表達自然。

    證實相妙之更妙,得真功全之又全。

    五道銀霞貫鬥,一輪明月輝天。

    鶴駕金書,朝赴九陽之殿;蟠桃玉液,位登萬聖之筵。

    噫,有等愚迷,閑争人我。

    宣揚誦經者,豈通玄妙;诳惑中下者,不知因果。

    須離火院恩山,卻入名缰利鎖。

    丕休哉,若要知端的全真,頓悟虛無堪可。

     尊道賦      宋仁宗 三教之内,惟道至尊。

    上不朝於天子,下不谒於公卿。

    避凡籠而隐迹,脫俗網以修真。

    傲林泉兮,絕名絕利;樂岩谷兮,忘辱忘榮。

    頂星冠而爍日,披布褐以長春。

    或髼頭而跌足,或丫髻以包巾。

    摘仙花而砌笠,折野草以鋪茵。

    吸甘泉而漱齒,啖松栢以延齡。

    歌之鼓掌,舞罷眠雲。

    伴山谷則杯茶款話,逢水飲則尊酒論文。

    笑奢華之濁富,樂自在之清貧。

    豈一毫之挂礙,無半點之牽萦。

    或三三而參玄訪道,或兩兩以話古談今。

    話古談今兮,歎前賢之興廢;參玄訪道兮,理自己之玄真。

    任寒暑之更變,盡烏兔之逡巡。

    蒼顔返少,白發還青。

    攜箪瓢而入廛化飯,采百藥以臨世濟人。

    解安人而利物,或起死以回生。

    修仙者骨之堅秀,達道者神之最靈。

    判吉兇斡旋異象,定禍福密勘人倫。

    闡道法揚太上之正教,施符箓除人世之祆氛。

    降邪魔於掌上,布呈氣於雷門。

    扣天阍真仙具備,擊地戶萬神成聽。

    頤真默坐,靜室存神。

    奪天地之秀氣,采日月之華精。

    運陰陽以煉性,按水火以胎凝。

    二八陰消兮,若恍若惚;三九陽長兮,如杳如冥。

    應四時而采取,養九轉以丹成。

    跨青鸾便沖紫府,騎白鶴直谒玉京。

    參滿天之秀氣,表妙道之殷勤。

    比儒教兮,官高職顯,富貴浮雲。

    比釋教兮,寂滅為樂,豈脫凡塵。

    朕觀三教,惟道至尊。

     祖庭記 祖庭昔日本無蹤,重陽開化闡玄風。

    故鄉長安京兆府,祖居醴泉太子村。

    天垂乾象神仙降,地發祥光紫氣升。

    母懷仙胎經二載,生逢時遇宋徽宗。

    政和二年壬辰相,臘月二十二日生。

    祖師父母生三子,重陽師父有二弟。

    幼小入學明師訓,九經聖典若習攻。

    二旬有七應武舉,深知兵法挽硬弓。

    文武雙全人皆懼,宋号德威名世雄。

    心上所為明似鏡,口中言語響如鐘。

    昔日甘河曾沽酒,得遇披氈二仙翁。

    五篇玄秘親傳受,七竅通靈便見功。

    自從飲了甘河水,心地大開方便通。

    四旬有八逢正教,棄世歸道隐墓中。

    得觀内景真消息,方知五行造化功。

    識破幻化虛假體,更不人間問吉兇。

    再逢和李居劉蔣,三人同居至三冬。

    思想丘劉譚中馬,改名自呼王害風。

    火焚茅庵辭秦地,别卻東南下山東。

    三千裡外得知友,九轉成功入南京。

    師召門人親囑付,吾當歸去赴蓬瀛。

    大定十年庚寅歲,五旬有八壽命終。

    查子店中升仙路,留下全真古家風。

    七朵金蓮開戶牖,長春長教化門宗。

    傳與清和全真理,浩然盤山南離峰。

    洞真白雲披雲子,無欲高中衆仙翁。

    十八大師都在此,庚子年間起建功。

    天下門人來助力,寰中道者總施功。

    天賜匠人曹提點,殿閣建在水竹村。

    嵯峨臉峻高百尺,碧瓦瑁璃接太空。

    南山吻獸龍噴水,四獸昂昂虎嘯風。

    千梁萬拱排八卦,五脊六獸按九宮。

    遠望有如須彌頂,遙觀恰似太華峰。

    上接雲橫連北鬥,下臨九肺九泉通。

    〔缺句〕嶺背八水總朝東。

    萬道霞光籠寶閣,千條翠霧罩琳宮。

    曾觀鸾鶴空中舞,又聞仙樂振天宮。

    萬象森羅朝玉帝,諸仙聖衆捧三清。

    紅光紫霞深鎖閉,白雲瑞氣緊牢封。

    數株紅桃兼綠竹,千根翠栢間青松。

    遊遍乾坤無限地,希有重陽萬壽宮。

     升堂文     趙真人 切以玄元聖祖,廣開衆妙之門。

    大道全真,普化群生之教。

    瑤池仙子,重陽金蓮七朵。

    阆苑璚宮,長春玉花萬葉。

    雖則枝分稍異,到了萬葉歸根。

    然則派别流差,畢竟百川歸海。

    方方設教,會四海之雲朋;處處興緣,聚三山之霞友。

    茅庵草舍,普修寶殿琳宮。

    紙衲麻衣,恩賜星冠月帔。

    可謂人能弘道,闡先聖之規模;自然道法應人,開後世之眼目。

    了真堂上,元無一點萦心;萬行門頭,正好諸人着力。

    在上者當處寬仁,在下者常生敬順。

    塵心争辯,不見體玄之家風。

    道眼相從,依舊丹腸之活計。

    夙為物外神仙,今作門中法眷。

    莫滞一時之糞土,彈輕千聖之寶珠。

    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