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
關燈
小
中
大
時同修道果,超凡去共列仙班。
出家君子,清眼研窮。
離塵烈士,赤心照察。
伏惟珍重。
其二 馮尊師 夫至道渺漠,妙道希夷。
先地先天,不拘文字。
光明虛徹,遍滿十方。
清淨靈通,周流三界。
千變萬化,統攝陰陽。
體用真常,無窮極矣。
争奈凡籠障重,難矣承當。
賤古尊今,妄生知見,殢法參禅,傍開戶牖。
從此太極樸散,教列三門,情識場中,不能歸祖。
觀彼諸人,深宜哀愍。
是以大開方便,廣運慈航。
普濟苦海群生,脫免沈痾六趣。
引歸真路,複玩鴻蒙。
鑿開恬淡門庭,遊賞清都降阙。
五雲台上,明傳黍米玄珠;九曜樓邊,高舉含光寶劍。
縱橫曠漠,坦蕩無何。
動止無為,混成純素。
遂可掃除薩埵,遊戲菩提。
不死不生,無餘無欠。
聖凡俱遣,空色包羅。
假使泥牛吼月,木馬嘶風,漏透機張,作家笑具。
炎炎言下,叱回碧眼胡僧;寂寂光中,擊碎金毛獅子。
花收五葉,機拂三玄。
放開元始鉗錘,縮卻牟尼手段。
發揮象罔,踏碎涅盤。
截斷曹溪,閑居鄭圃。
達磨羅什未生,已有南華禦寇。
奈何學者忘本逐末,棄主憐賓。
不叩沖虛,執持梵語。
本安中國,求證西方。
空費草鞋,尋個甚麼。
石獅子剜了心肝,野狐涎灌徹骨髓。
在欲行禅,望成佛果,葛藤謎語,敢把人瞞。
此般君子,怎生接引。
今也聊将法藥,擲向人間,出此醍醐,利茲上士。
舉揚本分生涯,點檢見前面目。
露些消息,分付知音,這段家風,是何曲調。
樂非律呂,劫外陽春,琴操無弦,孔吹天籁。
不須玉線金針,繡出霓裳彩鳳。
個人會得,即便歸來,不夜樓台,同登雅會。
無底籃兒汲水,無根鐵樹開花。
此個規模,如何印绶。
渾淪邦畔,不許商量。
靈寶峰前,孰能着腳。
直須灑灑落落,休要紛紛纭纭。
頓悟玄風,逍遙宇宙,久伫仙班,伏惟珍重。
其三 秦真人 百歲光陰,疾如流水,一生事業,空似浮漚。
昨朝面上,桃杏花開,今日頭邊,雪霜照破。
蘇相國腰懸六印,難免無常;郭子儀位至三公,終歸大限。
白蟻陣殘渾似夢,子規聲切勸君歸。
休待禍臨頭,方知是幻。
金玉滿堂,怎生守得,兒孫對面,謾切長籲。
紅樓翠閣粉牆高,非幹己事;白馬朱輪金铎響,盡屬他人。
徒勞個裹傷心,不覺暗中彈指。
鬼使者豈通關節,閻老子不順人情。
淚落千行,悔将何及。
腸分九段,更怨他誰。
到此際多休少休,方知道千錯萬錯。
惆怅落花流水,無可奈何;凄涼衰草秋風,不堪回顧。
若夫聰明君子漢,慷慨丈夫兒,萬事全抛,一言猛悟。
比黃金如糞土,要買神仙;等白玉似塵埃,斡回天地。
更不前思後算,那複朝商暮量。
脊骨如鋼,腳跟似鐵。
又何須煉藥煉丹,即歸三島;更不假安爐置鼎,便到十洲。
許旌陽拔宅上升,蓋因此耳。
淮南王全家脫去,豈有他哉。
争似高人,做驚天駭地因緣,有躍古騰今手段。
心和口應,口與心同。
姓名已挂於丹台,功德定歸於紫府。
若是聖賢妄語,可憐辜負善人。
自慚口拙,不敢多言。
久立仙賓,伏惟珍重。
茶文 伏聞一聲雷震,吐群品之芬芳。
鳳餅龍團,表至真之異物。
陰陽滋秀,天地氤氲。
禀四時之正氣,奪五行之清味。
先春園内,生成片玉之珍;瑞雪岩前,造化靈芽之蕊。
玉人采得,妙用依時。
金槽碾處,香來撲鼻;石鼎烹開,谲花浪躍。
盧全七碗,洗除六欲之昏迷;趙老三杯,滌盡衆生之夢寐。
愛之者精神爽異,悟之者心地清涼。
莫言釋子家風,真是道人受用。
聊得一味,普施諸人,得意歸來,伏惟珍重。
七真禅贊并叙 披雲真人 全真之道,其來久矣。
惟曾子固言之甚詳,而後學者猶以為黯暗。
蓋全也者,物物皆全。
而真也者,念念皆真。
物物皆全,則無缺不全;念念皆真,則無段不真。
無物不全,是全全也,猶未,至於所以全也。
無段不真,是真真也,猶未至於所以真也。
即全非全,即真非真,亦無非全,亦無非真。
學至於此,全乎全乎,真乎真乎,萬分未得處一焉。
故能及山川,移城邑,蹈水火,入金石,縱橫自在,變化無方者也。
此教出於太上,而傳于東華。
東華傳于正陽,正陽傳于純陽,純陽傳于重陽。
重陽之前,玄萌乍發,人未之信。
重陽之後,其風大闡者七世矣。
嗣教東萊披雲子,謹齋戒而述七真贊焉。
辭曰 教祖重鵝,猛脫金章。
佩洞賓之秘訣,飲甘河之靈漿。
進上上步,入玄玄堂。
得四友於東海,領群仙於上方。
金蓮開半萬之祖,玉葉傳十九之芳。
一自祖師歸去後,終南依舊好風光。
其二
出家君子,清眼研窮。
離塵烈士,赤心照察。
伏惟珍重。
其二 馮尊師 夫至道渺漠,妙道希夷。
先地先天,不拘文字。
光明虛徹,遍滿十方。
清淨靈通,周流三界。
千變萬化,統攝陰陽。
體用真常,無窮極矣。
争奈凡籠障重,難矣承當。
賤古尊今,妄生知見,殢法參禅,傍開戶牖。
從此太極樸散,教列三門,情識場中,不能歸祖。
觀彼諸人,深宜哀愍。
是以大開方便,廣運慈航。
普濟苦海群生,脫免沈痾六趣。
引歸真路,複玩鴻蒙。
鑿開恬淡門庭,遊賞清都降阙。
五雲台上,明傳黍米玄珠;九曜樓邊,高舉含光寶劍。
縱橫曠漠,坦蕩無何。
動止無為,混成純素。
遂可掃除薩埵,遊戲菩提。
不死不生,無餘無欠。
聖凡俱遣,空色包羅。
假使泥牛吼月,木馬嘶風,漏透機張,作家笑具。
炎炎言下,叱回碧眼胡僧;寂寂光中,擊碎金毛獅子。
花收五葉,機拂三玄。
放開元始鉗錘,縮卻牟尼手段。
發揮象罔,踏碎涅盤。
截斷曹溪,閑居鄭圃。
達磨羅什未生,已有南華禦寇。
奈何學者忘本逐末,棄主憐賓。
不叩沖虛,執持梵語。
本安中國,求證西方。
空費草鞋,尋個甚麼。
石獅子剜了心肝,野狐涎灌徹骨髓。
在欲行禅,望成佛果,葛藤謎語,敢把人瞞。
此般君子,怎生接引。
今也聊将法藥,擲向人間,出此醍醐,利茲上士。
舉揚本分生涯,點檢見前面目。
露些消息,分付知音,這段家風,是何曲調。
樂非律呂,劫外陽春,琴操無弦,孔吹天籁。
不須玉線金針,繡出霓裳彩鳳。
個人會得,即便歸來,不夜樓台,同登雅會。
無底籃兒汲水,無根鐵樹開花。
此個規模,如何印绶。
渾淪邦畔,不許商量。
靈寶峰前,孰能着腳。
直須灑灑落落,休要紛紛纭纭。
頓悟玄風,逍遙宇宙,久伫仙班,伏惟珍重。
其三 秦真人 百歲光陰,疾如流水,一生事業,空似浮漚。
昨朝面上,桃杏花開,今日頭邊,雪霜照破。
蘇相國腰懸六印,難免無常;郭子儀位至三公,終歸大限。
白蟻陣殘渾似夢,子規聲切勸君歸。
休待禍臨頭,方知是幻。
金玉滿堂,怎生守得,兒孫對面,謾切長籲。
紅樓翠閣粉牆高,非幹己事;白馬朱輪金铎響,盡屬他人。
徒勞個裹傷心,不覺暗中彈指。
鬼使者豈通關節,閻老子不順人情。
淚落千行,悔将何及。
腸分九段,更怨他誰。
到此際多休少休,方知道千錯萬錯。
惆怅落花流水,無可奈何;凄涼衰草秋風,不堪回顧。
若夫聰明君子漢,慷慨丈夫兒,萬事全抛,一言猛悟。
比黃金如糞土,要買神仙;等白玉似塵埃,斡回天地。
更不前思後算,那複朝商暮量。
脊骨如鋼,腳跟似鐵。
又何須煉藥煉丹,即歸三島;更不假安爐置鼎,便到十洲。
許旌陽拔宅上升,蓋因此耳。
淮南王全家脫去,豈有他哉。
争似高人,做驚天駭地因緣,有躍古騰今手段。
心和口應,口與心同。
姓名已挂於丹台,功德定歸於紫府。
若是聖賢妄語,可憐辜負善人。
自慚口拙,不敢多言。
久立仙賓,伏惟珍重。
茶文 伏聞一聲雷震,吐群品之芬芳。
鳳餅龍團,表至真之異物。
陰陽滋秀,天地氤氲。
禀四時之正氣,奪五行之清味。
先春園内,生成片玉之珍;瑞雪岩前,造化靈芽之蕊。
玉人采得,妙用依時。
金槽碾處,香來撲鼻;石鼎烹開,谲花浪躍。
盧全七碗,洗除六欲之昏迷;趙老三杯,滌盡衆生之夢寐。
愛之者精神爽異,悟之者心地清涼。
莫言釋子家風,真是道人受用。
聊得一味,普施諸人,得意歸來,伏惟珍重。
七真禅贊并叙 披雲真人 全真之道,其來久矣。
惟曾子固言之甚詳,而後學者猶以為黯暗。
蓋全也者,物物皆全。
而真也者,念念皆真。
物物皆全,則無缺不全;念念皆真,則無段不真。
無物不全,是全全也,猶未,至於所以全也。
無段不真,是真真也,猶未至於所以真也。
即全非全,即真非真,亦無非全,亦無非真。
學至於此,全乎全乎,真乎真乎,萬分未得處一焉。
故能及山川,移城邑,蹈水火,入金石,縱橫自在,變化無方者也。
此教出於太上,而傳于東華。
東華傳于正陽,正陽傳于純陽,純陽傳于重陽。
重陽之前,玄萌乍發,人未之信。
重陽之後,其風大闡者七世矣。
嗣教東萊披雲子,謹齋戒而述七真贊焉。
辭曰 教祖重鵝,猛脫金章。
佩洞賓之秘訣,飲甘河之靈漿。
進上上步,入玄玄堂。
得四友於東海,領群仙於上方。
金蓮開半萬之祖,玉葉傳十九之芳。
一自祖師歸去後,終南依舊好風光。
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