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冰片(五分)
共研細末。
擦牙患處。
又方胡椒(一錢)甘松(一錢)麝香(五分) 共研極細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每用一丸。
将新棉包。
安患處。
牙咬定。
止痛即愈。
卷二 焦氏喉科煎藥方 三黃湯黃連黃柏黃芩赤芍栀子川芎薄荷甘草青皮陳皮花粉銀花元參射幹當歸引用燈心、竹葉。
同煎服。
涼膈散當歸川芎赤芍防風荊芥元參栀子黃連石膏花粉連翹桔梗薄荷風甚加銀花、粘子。
火甚加貝母、栝蒌。
水煎服。
荊芥防風敗毒散荊芥獨活防風川芎羌活桔梗前胡茯苓枳殼柴胡(各一錢)人參(五分)甘草(五分) 引加荷葉一小片。
水煎八分。
食後服。
或加姜三片。
寒甚加蔥三根。
千金内托散元參人參桔梗青皮陳皮連翹甘草川芎當歸赤芍蒌仁花粉銀花濃樸防風加燈心。
水煎。
食後服。
托裡消毒散人參白術黃當歸白芍川芎茯苓(各一錢)銀花白芷(各七分)桔梗角刺甘草水二鐘。
煎八分。
食後服。
若脾弱者。
去白芷。
倍人參。
四七氣湯茯芩濃樸半夏橘紅青皮枳實砂仁南星神曲槟榔蘇梗白豆蔻益智仁引加姜片。
煎服。
補中益氣湯黃(一錢炙)人參(一錢)甘草(一錢炙)當歸(一錢)白術(一錢炒)升麻(三分)麥冬(六分) 五味子(三分)柴胡(五分) 引棗二枚。
姜三片。
同煎。
空心熱服。
瀛洲學士湯乳香沒藥川芎白芷栀子貝母薄荷陳皮當歸黃連升麻木通防風甘草赤芍花粉銀花穿山甲皂角刺引加燈心、淡竹葉。
水煎服。
十八味防風銀花甘草赤芍知母荊芥陳皮麥冬花粉貝母黃柏牛蒡當歸栀子連翹元參桔梗川芎水二鐘煎。
去渣服。
還魂散陳皮人參赤芍黃蒼術黃芩防風栝蒌黃柏銀花川芎當歸茯苓白術黃連甘草水二鐘煎。
去渣服之。
回生散白醜(一兩)五加皮(一兩炒)桔梗(四錢)連翹(五錢去心)花粉(五錢)土茯苓(三兩)薄荷(一兩)栀子(一兩)皂角刺(七錢) 煎服。
當用三分之一。
或煮酒服。
可用全方。
入陳酒三斤。
内補湯當歸赤芍白術栝蒌銀花連翹栀子元參川芎薄荷黃連花粉黃柏黃芩防風陳皮青皮黃(蜜炙)桔梗水二鐘煎。
去渣服之。
蘆荟消疳飲蘆荟銀柴胡牛蒡子胡黃連元參桔梗川連山栀薄荷石膏羚羊角升麻甘草引加淡竹葉。
水同煎服。
藿香正氣湯藿香白芷大腹皮紫蘇桔梗(各一錢)茯苓半夏陳皮濃樸白術(各八分) 引加姜一片。
棗一個。
水二鐘。
同煎熱服。
取汗為度。
治陰瘡方治一切陰瘡。
加均藥末三錢。
共十六味。
乳香沒藥穿山甲白芍防風當歸川芎赤芍木通陳皮花粉甘草銀花貝母皂角刺水煎。
去渣服。
又方當歸甘草黃連茯苓白術陳皮元參赤芍黃芩蒼術黃防風黃柏栝蒌銀花水煎。
去渣服。
治口疳瘡方白醜五加皮白藓皮桔梗甘草連翹花粉銀花薄荷山栀治口疳毒瘡方皂角子山豆根土茯苓引加燈心。
水煎服。
或研末和服。
俱妙。
又方栝蒌仁花粉桔梗銀花連翹赤芍川芎白茯苓當歸薄荷陳皮黃芩青皮黃連款冬花黃柏防風元參水煎。
去渣服之。
桔梗湯(治肺癰咳嗽吐膿血) 桔梗栝蒌仁百合防風當歸枳殼黃貝母元參白藓皮薏苡仁(各八分)杏仁甘草(各五分) 黃芩(八分) 水煎服。
洗藥方藿香山柰苦參荊芥甘草防風白芷細辛黃柏銀花地骨皮(各等分) 煎湯。
用青綢蘸藥水。
溫洗患處。
牙疼加減方荊芥防風甘草石膏青皮生地丹皮升麻上正四牙。
加黃連麥冬下正四牙。
加黃柏知母上左二牙。
加川芎白芷下左二牙。
加白術白芍上左盡牙。
加膽草羌活下左盡牙。
加柴胡山栀上右二牙。
加當歸茯苓下右二牙。
加木通車前上右盡牙。
加大黃枳殼下右盡牙。
加黃芩桑皮蘇子降氣湯蘇子(三錢)濃樸(一錢)陳皮(一錢)前胡(一錢半)肉桂(四分)半夏(一錢半)甘草(五分) 引加生姜三片。
同煎八分。
食遠服。
粘子解毒湯牛蒡甘草升麻生地花粉連翹白術黃芩黃連山栀桔梗防風青皮元參幹葛水煎服。
八正順氣散陳皮砂仁枳殼桔梗白芍甘草當歸川芎人參牛蒡水煎服。
蠲毒流氣飲白芷防風陳皮連翹人參香附川芎當歸元參花粉枳殼甘草牛蒡桔梗柴胡山栀水二鐘。
煎服。
苦酒方黃(三兩)白芍(二兩)桂枝(一兩六錢) 上為末。
每服三錢。
苦酒三合。
煎至七分。
不以時頻服。
半夏桂枝湯半夏桂枝甘草引加
擦牙患處。
又方胡椒(一錢)甘松(一錢)麝香(五分) 共研極細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每用一丸。
将新棉包。
安患處。
牙咬定。
止痛即愈。
卷二 焦氏喉科煎藥方 三黃湯黃連黃柏黃芩赤芍栀子川芎薄荷甘草青皮陳皮花粉銀花元參射幹當歸引用燈心、竹葉。
同煎服。
涼膈散當歸川芎赤芍防風荊芥元參栀子黃連石膏花粉連翹桔梗薄荷風甚加銀花、粘子。
火甚加貝母、栝蒌。
水煎服。
荊芥防風敗毒散荊芥獨活防風川芎羌活桔梗前胡茯苓枳殼柴胡(各一錢)人參(五分)甘草(五分) 引加荷葉一小片。
水煎八分。
食後服。
或加姜三片。
寒甚加蔥三根。
千金内托散元參人參桔梗青皮陳皮連翹甘草川芎當歸赤芍蒌仁花粉銀花濃樸防風加燈心。
水煎。
食後服。
托裡消毒散人參白術黃當歸白芍川芎茯苓(各一錢)銀花白芷(各七分)桔梗角刺甘草水二鐘。
煎八分。
食後服。
若脾弱者。
去白芷。
倍人參。
四七氣湯茯芩濃樸半夏橘紅青皮枳實砂仁南星神曲槟榔蘇梗白豆蔻益智仁引加姜片。
煎服。
補中益氣湯黃(一錢炙)人參(一錢)甘草(一錢炙)當歸(一錢)白術(一錢炒)升麻(三分)麥冬(六分) 五味子(三分)柴胡(五分) 引棗二枚。
姜三片。
同煎。
空心熱服。
瀛洲學士湯乳香沒藥川芎白芷栀子貝母薄荷陳皮當歸黃連升麻木通防風甘草赤芍花粉銀花穿山甲皂角刺引加燈心、淡竹葉。
水煎服。
十八味防風銀花甘草赤芍知母荊芥陳皮麥冬花粉貝母黃柏牛蒡當歸栀子連翹元參桔梗川芎水二鐘煎。
去渣服。
還魂散陳皮人參赤芍黃蒼術黃芩防風栝蒌黃柏銀花川芎當歸茯苓白術黃連甘草水二鐘煎。
去渣服之。
回生散白醜(一兩)五加皮(一兩炒)桔梗(四錢)連翹(五錢去心)花粉(五錢)土茯苓(三兩)薄荷(一兩)栀子(一兩)皂角刺(七錢) 煎服。
當用三分之一。
或煮酒服。
可用全方。
入陳酒三斤。
内補湯當歸赤芍白術栝蒌銀花連翹栀子元參川芎薄荷黃連花粉黃柏黃芩防風陳皮青皮黃(蜜炙)桔梗水二鐘煎。
去渣服之。
蘆荟消疳飲蘆荟銀柴胡牛蒡子胡黃連元參桔梗川連山栀薄荷石膏羚羊角升麻甘草引加淡竹葉。
水同煎服。
藿香正氣湯藿香白芷大腹皮紫蘇桔梗(各一錢)茯苓半夏陳皮濃樸白術(各八分) 引加姜一片。
棗一個。
水二鐘。
同煎熱服。
取汗為度。
治陰瘡方治一切陰瘡。
加均藥末三錢。
共十六味。
乳香沒藥穿山甲白芍防風當歸川芎赤芍木通陳皮花粉甘草銀花貝母皂角刺水煎。
去渣服。
又方當歸甘草黃連茯苓白術陳皮元參赤芍黃芩蒼術黃防風黃柏栝蒌銀花水煎。
去渣服。
治口疳瘡方白醜五加皮白藓皮桔梗甘草連翹花粉銀花薄荷山栀治口疳毒瘡方皂角子山豆根土茯苓引加燈心。
水煎服。
或研末和服。
俱妙。
又方栝蒌仁花粉桔梗銀花連翹赤芍川芎白茯苓當歸薄荷陳皮黃芩青皮黃連款冬花黃柏防風元參水煎。
去渣服之。
桔梗湯(治肺癰咳嗽吐膿血) 桔梗栝蒌仁百合防風當歸枳殼黃貝母元參白藓皮薏苡仁(各八分)杏仁甘草(各五分) 黃芩(八分) 水煎服。
洗藥方藿香山柰苦參荊芥甘草防風白芷細辛黃柏銀花地骨皮(各等分) 煎湯。
用青綢蘸藥水。
溫洗患處。
牙疼加減方荊芥防風甘草石膏青皮生地丹皮升麻上正四牙。
加黃連麥冬下正四牙。
加黃柏知母上左二牙。
加川芎白芷下左二牙。
加白術白芍上左盡牙。
加膽草羌活下左盡牙。
加柴胡山栀上右二牙。
加當歸茯苓下右二牙。
加木通車前上右盡牙。
加大黃枳殼下右盡牙。
加黃芩桑皮蘇子降氣湯蘇子(三錢)濃樸(一錢)陳皮(一錢)前胡(一錢半)肉桂(四分)半夏(一錢半)甘草(五分) 引加生姜三片。
同煎八分。
食遠服。
粘子解毒湯牛蒡甘草升麻生地花粉連翹白術黃芩黃連山栀桔梗防風青皮元參幹葛水煎服。
八正順氣散陳皮砂仁枳殼桔梗白芍甘草當歸川芎人參牛蒡水煎服。
蠲毒流氣飲白芷防風陳皮連翹人參香附川芎當歸元參花粉枳殼甘草牛蒡桔梗柴胡山栀水二鐘。
煎服。
苦酒方黃(三兩)白芍(二兩)桂枝(一兩六錢) 上為末。
每服三錢。
苦酒三合。
煎至七分。
不以時頻服。
半夏桂枝湯半夏桂枝甘草引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