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離火更兇。

    病久則加浮腫,或哕不食,或瘡爛不能收斂。

    乃由房勞太過,憂思妄想,六欲七情日損氣血。

    風濕邪毒傷憊肝液,邪傳脾胃,榮衛枯涸,以緻精髓敗絕。

    或郁蓄私念不得發洩,激蕩氣血而成,或勇怒、饑飽、傷感、疾風、迅雨、逆塞充漫四肢、經絡,為之行痹也其痛轉展不定,又名旋風。

    治以大定丸,意通聖散,陽起聖靈丹,神釀丸等藥服之,則可。

     卷一 三十六瘋六經分屬 癫風 此症為狂病也。

    狂妄不情,筋攣作振,肢體牽掣,号叫不已。

    或屋檐駭走,或歌舞哭笑,毛瘁色敗,皮肉腫脹,寒熱交作,或哕嘔、咳吐、氣疰。

    雲颠風一發,跳入神廟,妄言神鬼,披發狂走,打破器物。

    百日之後變吐作蟲,手足痿蹩、屈曲、痛麻,變症百出。

    經雲:丹人身之氣血為正、為内天時之風寒為邪、為外。

    若居處失宜,飲食不節,使髒腑内損,氣血内虛,風邪則外傷之矣。

    肝髒血主魂,悲哀恸忡則傷魂,驚恐忿怒,積郁狠毒瓦斯血敗亡矣。

    以奪命還真丹,四魔丹等藥主治,再以養神攝血為要。

     其半肢、軟癱、紫雲、幹風、刺風、癢風,發于脾經。

     卷一 三十六瘋六經分屬 半肢風 此症上下酸疼,或左或右,注于身之半邊。

    如酸、如痛、如麻、如木、如困、如癡、倦怠廢弛,或虛腫,或作攣拳,或骨髓抽掣,或遍身遊變,或振抖若驚,或痿敗。

    若癱在左則死血凝滞,在右則痰涎淤,或曰偏枯,或曰痿痹。

    久則眼痞、唇歪、背偻、肢軟,叫号而死。

    乃寒濕疰于骨節,風邪克敗脾土,肺腎無根,賊邪自勝也。

    以救苦回生丹、二八濟陽丹,兼以大補元陽,養血調氣壯本,則愈。

     卷一 三十六瘋六經分屬 軟癱風 此症初如痛風之狀,或作寒熱,或麻痹不仁,精神疲憊,漸漸肢節倦敗,怠惰困乏,骨節痛緩,手足無力,身如柔綿,或腫或癟,拘縮攣急,或節間鳴響,或怕風寒,遂成癱瘓。

    水疰雲:手腳遊腫作痛,四肢不收,古稱骨痿,即因痹也。

    由風冷賊邪中傷髓液,脾土不固,五髒無本,以緻血氣虧乏。

    以神仙換骨丹,搜風順氣丸,二八濟陽丹,等選治。

     卷一 三十六瘋六經分屬 紫雲風 此症世多有之,身生紫赤黑斑如錢,延暈如雲霧之狀,非疥非癬,形似麻癞,或稍作癢,人不為怪,視之如常。

    久而腫起,微見形狀,漸覺麻癢,抓之則痛,或有皮起,手足捉硬,嘴唇微濃,眼胞微腫,或日日羸瘦,或時腸隐隐,口眼歪斜,肢困力倦,皮肉浸淫,不時跳動,間或幾處劇切,不知毫毛脫落脈絡閉澀,痿軟癱瘓攣曲,變成爛麻難治。

    蓋緣危敗遲而人不為異耳初。

    起時,又有錯認為汗斑,忽而不治。

    由七情蠹疰,元氣損傷,感冒穢毒,積久蟲鑽五内,酒色财氣,郁忿暴怒,風寒暑濕,煎釀成之。

    脾、胃、肝、腎精血衰敗也。

    以搜風四七丹,二八濟陽丹,久服有效。

     卷一 三十六瘋六經分屬 幹風 此症身無痛處,惟生灰白斑點,與常皮肉略異,肌膚幹燥,手心足底發熱,身體漸癟,血液幹枯。

    初視輕易不治,久則氣消、血枯、倦困、氣短、減食、無精、若周身幹癟,皮肉不仁,已難治矣。

    由大怒、大忿、大勇、大怯、戰兢、驚恐,或酒色過度,或抱怨不舒風濕不知而自中,寒暑不避而暗傷,妄餐、努力、忍饑、勞神,以緻脾土敗壞,閉塞元神也。

    以神仙換骨丹,二八濟陽丹,神效追風丸,救苦回生丹,升天腦麝散等方,與紫雲風一般選用。

    此種又可用蒸、洗之法,須行氣、補血、大養元神,以活膚腠。

     卷一 三十六瘋六經分屬 幹風 此症身無痛處,惟生灰白斑點,與常皮肉略異,肌膚幹燥,手心足底發熱,身體漸癟,血液幹枯。

    初視輕易不治,久則氣消、血枯、倦困、氣短、減食、無精、若周身幹癟,皮肉不仁,已難治矣。

    由大怒、大忿、大勇、大怯、戰兢、驚恐,或酒色過度,或抱怨不舒風濕不知而自中,寒暑不避而暗傷,妄餐、努力、忍饑、勞神,以緻脾土敗壞,閉塞元神也。

    以神仙換骨丹,二八濟陽丹,神效追風丸,救苦回生丹,升天腦麝散等方,與紫雲風一般選用。

    此種又可用蒸、洗之法,須行氣、補血、大養元神,以活膚腠。

     卷一 三十六瘋六經分屬 幹風 此症身無痛處,惟生灰白斑點,與常皮肉略異,肌膚幹燥,手心足底發熱,身體漸癟,血液幹枯。

    初視輕易不治,久則氣消、血枯、倦困、氣短、減食、無精、若周身幹癟,皮肉不仁,已難治矣。

    由大怒、大忿、大勇、大怯、戰兢、驚恐,或酒色過度,或抱怨不舒風濕不知而自中,寒暑不避而暗傷,妄餐、努力、忍饑、勞神,以緻脾土敗壞,閉塞元神也。

    以神仙換骨丹,二八濟陽丹,神效追風丸,救苦回生丹,升天腦麝散等方,與紫雲風一般選用。

    此種又可用蒸、洗之法,須行氣、補血、大養元神,以活膚腠。

     卷一 三十六瘋六經分屬 白癜風 此症初無痛處,但皮膚麻木,生灰白斑點。

    久如塗垩、頑憊、又變亮、赤色,即曰紫癜。

    患之不治,亦有終身無害惟,形狀怪異者,又多有損敗氣血,遍身皆然,神瘁精疲,減食,憎寒壯熱,怫郁困怠而死者,由淫毒傷肺金。

    氣泛于外以克肝血,毛發枯萎也。

    以棗靈丹、玉樞丹選治。

    又有夏日身生紫白斑點,汗出則癢,秋涼少息,年複增之赤,曰紫癜,名汗斑也。

    酗酒,房勞,感受風濕,邪熱抟于皮膚,血氣不和而發,又名曆瘍,又名汗黯,皆一類也。

    以雄雞内腎調麝香,浴出敷之,用新青布衫緊着睡一夜,大汗出,明早熱湯沃之,其斑俱脫在湯内,不發矣。

     卷一 三十六瘋六經分屬 蚝風 此症偶然把搔誤觸皮膚卒然極痛難忍,正如夏洞蚝螫人之狀。

    久則轉側動搖之間皆痛走注遊變如斜刀割刺肌肉,叫号不已,若及遍身,無可救矣。

    由乘汗入水,踏冰履霜,不懼寒濕以緻心火泛焚,肺經毒注脾絡,以緻毫毛不舒,榮氣掣縮毛尾拳曲倒插肌肉,以大消風散、棗靈丹等方治之。

    風疰,雲人死三年之外,人魂代作飛塵,着人成病,皮肉掣振,遊變不定,發落,頸項痛、骨立、鳴解,目疼、鼻酸、齒蝕、頑痹如蚝螫也。

     卷一 三十六瘋六經分屬 曆節風 此症于腰膝、腿肘、肩膊之間,麻冷酸淅,漸覺走、疰,抽掣疼痛,肢節腫大、攣癟,舉足不能,甚則手指、足趾節節酸痛,俗名鬼箭風。

    禱祀求神,養成大病。

    皆由妄性肆欲,保養失節,感冒所緻。

    六淫蕩敗,血枯氣衰之故。

    肺主皮,肝主筋,肺、肝受傷,血氣不運,亦曰白虎風。

    多發于肘、膝、臀、胛之間,人喚為鶴膝風。

    惟在節骱間病也,又曰纏肢風。

    其在肢節間病也,大人稱為着痹。

    宜以定風散,駐車丸。

    救苦回生丹,選之。

     卷一 三十六瘋六經分屬 壁泥風 此症身生灰白色片如陳壁土狀,呆燥無光,無所痛癢,人不驚心。

    殊不知肉死不榮矣。

    乃素性矯暴,或郁忿動勞不惜保養妄冒六淫,寒濕風毒濫傷諸髒,虛火兢起克伐肺金,泛形于外,以緻皮毛枯槁,形容憔悴,血液不運,手足軟痿也。

    若遍身皆然而死,此為風症之惡疾。

    故凡風之白色者,皆不易治,以補舊湯,奇效丹等方治之。

     卷一 三十六瘋六經分屬 疹風 此症初生瘾疹形如麻豆疥癬之狀,或痛或癢乃暴勇之時,或微醉之際,乘風露卧,或浴後肌膚疏暢,即被風邪所犯。

    複有邪毒不正之氣并寒濕相乘,注于肌中,則邪熱之氣結于腠理,逢陰雨即兇,睛暖少緩,屢瘥屢發,久則連片穿爛,使肺毒并心戕賊氣血,以大消風散、小棗丹、玉樞丹等方治之。

    又有一種面上風癬,初起,似疥非瘡似癬,非癬多感于春秋之時,或癢或痛,或作寒熱,漸成細瘡,黃膿腥穢,滋水滴流,粘處即變成瘡,延蔓倏息,名曰吹花瘡,又曰吹花癬。

    婦女多生之,此乃肺受火炎,蘊積風熱毒穢之氣,陽邪上升,故發于面部。

    如在眉頭間起者兇,但飄逸俏俐愛潔者。

    偏生之,或暴妄偏執驕傲者,或陰毒固感戚者,或醉卧乘風禦濕者,或恣食糕果油膩炙爆者,皆患之。

    倘又使陽火賊風沖激,則勢愈盛,若不速治,被風火濕邪襲之,妄為疠風,延入發内,則不能治矣。

    急以清心順氣,散肺火祛風解熱,而止淫邪,方可除根,否則雖愈必發。

     卷一 三十六瘋六經分屬 啞風 此症音啞無聲,肺氣者音聲,五髒清明之氣皆貫于竅而為五音,若溫融和潤則陽氣調勻,真聲通暢,若風濕陰邪抟于陽分,凝滞津液,使氣道不調,清聲閉塞。

    會厭是音聲之門戶,懸壅為發音聲之關節,若風邪觸于關戶,橐鑰閉塞,激動痰火,輕則聲嘶而喉破,重則語啞而失音,五火皆動,肺金傷敗。

    以救苦回生丹、奪命還真丹,兼以涼血生津,降火祛邪,養氣和肺之藥服之則可。

     其冷麻、漏蹄蝦蟆、核桃、風水風、熱風發于腎經。

     卷一 三十六瘋六經分屬 冷麻風 此症初時麻木,久漸堅頑,剜切不知,或冷痛,或節骱酸痛,怕見霜露,不能入水汗液不出,或遇秋冬愈覺抽掣不能動履,血閉不流則生水穿爛成瘡,手足軟曲,肌膚弛緩,筋骨懈惰。

    由酒色過度,腎水枯竭,或勞怒之時不避寒濕,風邪中深,内氣不固,毒從外寇,病極則癱瘓,痿敗憔悴而死。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