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三瘧治驗 張習可日間受微雨及風冷,瘧發于暮,熱甚,于夜遂成三瘧,乞診于師,用升陽濟陰法,瘧漸愈。

    奈不知調攝,元氣未複,嗜欲不謹,九月中旬,瘧忽增劇,六脈虛數。

    乃陰虛已極,而暑邪深入,最難療治。

    師問難于餘,爰思受病之原,當先扶正升陽。

    用生地、川芎、歸身、白芍、炙草、幹姜、葛根、升麻、柴胡、煨姜、南棗濃煎,于瘧未作前,三時服一盂,四帖。

    後加首烏、人參各三錢,連服三帖,瘧竟不作,代訂丸方,以善其後。

     治不沾沾于補虛,不斤斤于洩邪,而方藥病情絲絲入扣,古謂成如容易卻艱辛,非學識兼全者,曷能辨此。

     丸方 制首烏(四兩)大生地(三兩)人參于術歸身龜闆豬苓炒芩川芎查炭(各二兩)柴胡(一兩六錢)淮牛膝(一兩五錢)幹姜山甲(各一兩)甘草(炙,五錢)活龜(一個) 入砂仁末二兩,煮取龜肉,同藥搗勻,烘幹,其甲、骨亦研細末,加入鮮荷葉湯泛丸,如麻子大,每晨服三錢,沸湯下。

    服完一料,精神倍于平日。

     卷下 神水治驗 魏子一患嘴唇幹燥,皮漸裂痛,自服甘露飲大劑旬日,微獲小效,而病成痼疾,乞診于餘。

    診得左右兩關脈弦而散,顯是津液不能上滋,延成繭唇。

     令内服滋液育陰,二地、二冬、元參、梨汁等為丸常服,外用神水點擦,日服一小杯,兩月而瘳。

     卷下 制神水秘法 用青鉛熔化,散澆于地成為片,取起,剪作長條數塊,一頭鑽眼,懸吊于鍋。

    鍋内置燒酒,之上仰張盆,盆與鉛相近。

    鍋下燃火,使酒沸而氣上沖,放鉛片,鉛片上有水,滴下盆内,為之神水,取服之。

    以此水從下而上,能升腎中之水,救上之燥幹也。

     按:神水之法,古人方中亦恒有之,未言明制法。

    今果哉先生闡發其義,而方始顯。

     卷下 婦科驗方 薛仲昂雲:婦人有疾,兩乳不嫌其大,月水不嫌其多,乃生機也。

    治嘔血及諸衄下血等候,用豬腰子一具,童便二盞,陳三白酒一盞,貯新瓶内,密封泥口,日、晚以慢火煨熟,至初更夜分後,更以火溫之。

    發瓶畢食,即病笃者,止一月,效。

    平日瘦怯者,并宜服之,男女皆效。

    真以血養血之良方也。

     又雲:前人以先期為血熱,後期為血寒,然有或前或後者,将忽寒忽熱乎?大抵氣者血之母,氣亂則經期亦亂,故調經以理氣為先。

     又雲:懷孕六七月,因争築,着子死腹中,惡露直下,痛不能勝而欲絕者,佛手散主之。

     若胎不損,則痛止而子母俱安;既損則胎下而母全矣,佛手散方附後。

     當歸(三錢)川芎(五錢)益母草(五錢) 水、酒各半碗,煎服。

    停一二時,再進二服。

    此方安生胎,去敗胎,曆驗之良方也。

     又雲:胎不動,而冷如冰,即非好胎。

    若以不動言之,好胎亦是伏而不動者,何可遂斷其死胎也。

    宜服順氣活血藥。

     又雲:産後忌飲酒,但服童便可也。

    童便為臨産仙藥,暈眩、敗血中心,及血崩諸症,倉卒不及備藥,惟兒初下地時,即與童便一盞,庶免諸症之患。

    一月之内,日服一盞,百病不生、他藥皆不及此。

     又雲:産後百病,三者最危:嘔吐、盜汗、洩瀉是也。

    三者并見,其命必危。

    數症并作,治其所急。

    見二兇多,一症輕者無害。

    産後陰血虛耗,陽浮散其外而靡所根據,故多發熱,治法用四物湯補陰。

    姜通神明,炮幹姜能收浮散之陽,使合于陰,故兼用之。

    然産後脾胃虛損,有傷飲食而發熱者,誤作血虛,則反傷矣。

    故必先問曾食何物,有無傷損。

    有惡血未淨者,必腹痛而發熱;有感冒、外感者,必頭痛而發熱。

    若發熱,飲食自調,絕無他症者,乃血虛也,可以補血。

    若胸膈飽悶,嗳氣,惡食,洩瀉等症,隻随症治之。

    要知腹滿而不痛者,斷非惡血也,莫誤。

    産後,用益母草锉一大劑,三兩濃煎,去渣,加芎、歸末各二錢,陳酒、童便各一盞,服之至再,則腹痛、血暈之患免,且大有補益,真治産之司總也。

    此方又名奪命丹,為曆驗之良方也。

     産後喜鹹愛酸,而緻咳嗽者,必緻痼疾,終身須自慎之。

    家傳秘方有六,簡易而神妙特奇,世世保之毋失,方列于上。

     種子丸 五月五日拔益母草,帶根陰幹,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二丸,百日有效。

     固胎丸 條芩(二兩)于術(一兩) 每服三錢。

    上研細末,砂仁湯下。

    連服而胎可永安(胎熱重者,條芩加一兩。

    于術用米泔水浸)。

     保安丸 五月五日,取益母草,去根曬幹,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懷孕八九月,每晨服一丸,砂仁湯下。

    服二三十服必無倒産之逆。

     催生丹 用益母草四兩,焦白芷、炒滑石、百草霜各二兩,臨産服四錢,芎歸湯送下,效。

     益母丹 既産,用山楂末三錢,濃煎益母草湯,陳酒和童便調下,第一日服三服,二日服二服,三日一服,第四日、第五日山楂末減半,第六、第七日去山楂末,止服三味,第八日并三味不服,而百疾不生矣。

    曆驗。

     坤元是保丹 孕婦病,則胎亦病而随,則多兩亡。

    此方能卻胎病,使兩無恙。

    方用飛青黛五錢,伏龍肝二兩,二味研末,用井底泥調勻,塗臍上當孕處二寸許,幹則再塗。

    此丹止可施于傷寒極熱之症,不可概施者也。

    切記,切記!慎之,慎之!朱彥修治産婦陰戶一物,如帕垂下,俗名産頹,宜大補氣以升提之。

    用參、、術各一錢,升麻五分,後加歸、芍、甘草、陳皮調之。

    又治産婦陰戶下一物,如合缽狀,此子宮也,氣血弱,故随子而下,用升麻、當歸、芎、,服二次,後以五倍子作湯洗灌皴其皮,覺一響而收入。

     又雲:大凡胎已足月,宜補助氣血,為添水行舟,萬無難産之厄,附錄曆驗方于後。

    炙綿、熟地各一兩,歸身、枸杞子、黨參、龜闆(醋炙)各四錢,茯苓三錢,白芍、川芎各一錢,無論胞衣已破未破,連服四五帖,但用濃煎頭汁,取其力濃也。

     此方屢效,餘恒用之,較世傳二寶散佳良。

     按:以上各條,出于薛仲昂集中,議論精純,方多簡效,詢為女科秘笈,世罕見之。

    薛氏所纂,餘亦未見其書,知者尤鮮,曾質之椿田兄,雲:書名《坤元是保》,刊于正和年間,其方論本于《産育寶慶》而增廣之,世渺流傳,蔣亦未見原書,惟當日在阮太傳叢書中,見其方論節要,是否質之明哲,訂正以釋其疑,而廣醫林之智識,拭目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