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療在表無定之風邪,退傳屍有汗之骨蒸,除熱清肺,止嗽解渴,涼血涼骨,利二便。
去骨用。
按:地骨皮即枸杞根也。
故均入腎,又入肺者,蓋以其為表則其用在表,肺主皮毛,所以入二經。
功用與枸杞相同。
卷五 木部 酸棗仁 味酸,性平無毒,入心脾肝膽四經。
主筋骨酸寒,夜卧不甯,虛汗煩渴,安和五髒,大補心脾。
炒熟去皮尖研用,生者治嗜卧不休。
惡防己。
按:棗仁味酸,本入肝經,而心則其所生者也,脾則其所制者也,膽又其相依之腑也,宜并入之。
《聖惠方》雲:膽虛不眠,寒也,炒熟為末,竹葉湯調服。
蓋以肝膽相為表裡,血虛則肝虛,肝虛則膽亦虛,得熟棗仁之酸溫,以旺肝氣,則木來克土。
脾主四肢,又主困倦,所以令人多睡。
又《濟衆方》雲:膽實多睡,熱也。
生研為末,姜茶湯調服,亦以棗仁秋成者也,生則得全金氣,而能制肝木,肝木有制,則脾不受侮,而營運不睡矣。
雷公雲:凡使采得後,曬幹取葉,重拌酸棗仁,蒸半日了,去尖皮了,任研用。
卷五 木部 益智 味辛,性溫無毒,入脾胃腎三經。
主遺精虛漏,小便餘瀝,益氣安神,和中止嘔,去皮鹽炒用。
按:益智辛溫,善逐脾胃之寒邪,而土得所勝,則腎水無相克之虞矣。
遺精諸證,吾知免矣。
卷五 木部 槟榔 味辛甘澀,性溫無毒,入胃大腸二經。
主消谷逐水,宣髒利腑,攻堅行滞,除痰癖,殺三蟲,卻伏屍,療寸白,攻腳氣,解諸蠱。
墜藥性如鐵石,治濃重如奔馬,見火無功。
按:槟榔甘溫之品,宜于胃家,沉陰之性,宜于大腸。
考諸功驗,取其下墜,非取其破氣,廣閩多服之者,蓋以地暖淫蒸,居民感之,氣亦上盛,故服此以降之爾。
尖長者,快銳速效。
雷公雲:凡使存坐穩正堅實不虛者,心堅有錦紋者妙。
半白半黑,并心虛者,不入藥用。
凡修事即頭圓矮毗者為榔,身形尖紫紋者為槟,榔力小,槟力大,欲使先以刀刮去底,細切,勿經火 卷五 木部 大腹皮 味苦辛,性微溫無毒,入肺脾二經。
主冷熱氣攻心腹,疏通關格,除脹滿,祛壅滞,消浮腫,酒洗去沙,複以大豆汁洗用。
按:大腹辛宜瀉肺,溫宜健脾,然宣洩太過,氣虛者勿用,樹上多栖鸩烏,污染糞毒,最能為害,故必多洗,方堪用爾。
卷五 木部 丁香 味甘辛,性溫無毒,入肺脾胃腎四經。
主口氣腹痛,霍亂反胃,鬼疰蠱毒,及腎氣奔豚氣,壯陽暖腰膝,療冷氣,殺酒毒,消癖,除冷勞。
有大如山茱萸者,名母丁香,氣味尤佳。
按:丁香辛溫走肺部,甘溫走脾胃。
腎者,土所制而金所生也,宜鹹入之。
果犯寒,投之辄應,倘因火症,為禍勿輕。
陳藏器雲:拔去白須,姜汁調塗孔中,重生即黑。
雷公雲:凡使有雌雄,雄顆小,雌顆大,似棗核,方中多使。
雌力大,膏煎中用雄。
若用須去了,蓋乳子發人背癰也。
卷五 木部 冰片 味辛苦,性溫無毒,入肺肝二經。
主心腹邪氣積聚,喉閉乳蛾,舌腫,痔瘡,通九竅,消風氣,明耳目,殺諸蟲,解蠱毒。
又主小兒驚痫,大人痰迷。
按:冰片之辛,本入肺家,而肝則受克者也,故兼入焉。
主治諸症,俱是氣閉生熱。
而冰片則辛散之極,開氣如反掌,故多用之,然亦從治之法也。
世俗因其主用,遂疑其性寒,辄與麝香同用,以為桂附之助,獨不計人身陽易于動,陰易于虧。
丹溪之訓,讵可忽諸。
卷五 木部 豬苓 味淡,性平無毒,入膀胱經。
主利便除濕,消腫通淋,去黑皮用。
按:豬苓味淡,五髒無歸,專入膀胱利水,今之療瀉者概用之,謂其去脾家之濕也。
不知一于滲洩,逐水太過,水盡則傷腎昏目,不可不知。
雷公雲:凡采得用銅刀刮上粗皮一重,薄切,下東流水浸一宿,至明漉出細切,以升麻葉對蒸一日,去升麻葉令淨,曬幹用。
卷五 木部 蘇木 味甘鹹,性平無毒,入肝經。
主破産後惡血,瘡瘍死症,一切跌撲損傷,調月水,去瘀血,和新血,排膿止痛,消癰散腫,及主霍亂嘔逆,赤白痢下,酒蒸幹用。
按:蘇木專主血分,宜入肝經。
然破血之功多,而和血之功少,勿得多用,以傷陰分。
雷公雲:凡使去上粗皮并節子,若有中心紋橫如紫角者,号曰水中尊色,具是倍常百等。
須 卷五 木部 沉香 味辛苦,性溫無毒,入腎命門二經。
主祛惡氣,定霍亂,補五髒,益精氣,壯元陽,除冷氣,破症癖,皮膚瘙癢,骨節不仁。
忌見火,生磨用。
按:沉香屬陽而性沉,多功于下部,命腎之所由入也。
然香劑多燥,未免傷血,必下焦虛寒者宜之。
若水髒衰微,相火盛炎者誤用,則水益枯而火益烈,禍無極矣。
今多以為平和之劑,無損于人,辄用以化氣,其不禍人者幾希。
雷公雲:沉香,凡使須要不枯者,如嘴角硬,重沉于水下為上也。
半沉者次也,大凡入丸散中用,俟衆藥出,即入拌和用也。
卷五 木部 乳香 味辛苦,性溫無毒,入十二經。
主祛邪下氣,補腎益精,治霍亂,催産難,定心腹急疼,療瘾疹風癢,諸般惡瘡,風水腫毒,中風聾噤,亦入敷膏,止痛生肌。
瓦上微炒出油,燈草同研用。
按:乳香辛香發散,于十二經絡無所不入。
生南海波斯國赤松脂也,垂滴成珠。
綴木未落者,名珠香,圓小光明,效速,滴下如乳。
熔塌地面者,名塌香,大塊枯黯,效遲,用者不可不審。
卷五 木部 沒藥 味苦辛,性平無毒,入十二經。
主破症結宿血,止痛,療金瘡杖瘡痔瘡,諸惡腫毒,跌打損傷,目中翳暈,曆節諸風,骨節疼痛,制同乳香。
按:沒藥與乳香同功,大抵血滞則氣壅淤,氣壅淤則經絡滿急,故痛且腫,得沒藥以宣通氣血,宜其治矣。
卷五 木部 木瓜 味酸性寒無毒,入肺脾肝三經。
主腳氣水腫,心腹冷熱痛及奔豚,去濕氣,調營衛,助谷氣,和脾胃,止吐瀉。
忌犯鐵器,石搗用。
按木瓜之入三經,何也?經所謂以酸補肺,以酸瀉肝,脾則受制于木,而孕育夫金者也,何弗入焉?東垣雲:氣脫則能收,氣滞則能和,腰腎腳膝之要藥也。
香薷飲用之,取其專和脾胃,培植肺氣,除夏間之濕,以生至微之金耳。
雷公雲:凡使勿誤用和圓子、蔓子、土茯子,其色樣外形,真似木瓜,隻氣味别,并向裡子,各不同,若木瓜皮薄,微赤黃香,甘酸不澀,調營衛,助谷氣,向裡子頭尖一面,方是真木瓜。
若和圓子,色微黃,蒂核粗,子小圓,味澀微酸,傷人氣。
蔓子顆小似木瓜,味絕澀,不堪用。
土茯子似木瓜,味絕澀,子如大祥油麻,又苦澀不堪用,若餌之令人目澀。
目赤,多筋骨痛,凡使木瓜,勿犯鐵,用銅刀刮去硬皮并子,薄切,于日中曬,卻用黃牛乳汁拌蒸,從巳至未,其木瓜如膏煎,卻于日中薄攤,曬幹用也。
卷五 木部 竹葉 味甘淡,性平無毒,入心肺胃三經。
主新舊風邪之煩熱,喘促
去骨用。
按:地骨皮即枸杞根也。
故均入腎,又入肺者,蓋以其為表則其用在表,肺主皮毛,所以入二經。
功用與枸杞相同。
卷五 木部 酸棗仁 味酸,性平無毒,入心脾肝膽四經。
主筋骨酸寒,夜卧不甯,虛汗煩渴,安和五髒,大補心脾。
炒熟去皮尖研用,生者治嗜卧不休。
惡防己。
按:棗仁味酸,本入肝經,而心則其所生者也,脾則其所制者也,膽又其相依之腑也,宜并入之。
《聖惠方》雲:膽虛不眠,寒也,炒熟為末,竹葉湯調服。
蓋以肝膽相為表裡,血虛則肝虛,肝虛則膽亦虛,得熟棗仁之酸溫,以旺肝氣,則木來克土。
脾主四肢,又主困倦,所以令人多睡。
又《濟衆方》雲:膽實多睡,熱也。
生研為末,姜茶湯調服,亦以棗仁秋成者也,生則得全金氣,而能制肝木,肝木有制,則脾不受侮,而營運不睡矣。
雷公雲:凡使采得後,曬幹取葉,重拌酸棗仁,蒸半日了,去尖皮了,任研用。
卷五 木部 益智 味辛,性溫無毒,入脾胃腎三經。
主遺精虛漏,小便餘瀝,益氣安神,和中止嘔,去皮鹽炒用。
按:益智辛溫,善逐脾胃之寒邪,而土得所勝,則腎水無相克之虞矣。
遺精諸證,吾知免矣。
卷五 木部 槟榔 味辛甘澀,性溫無毒,入胃大腸二經。
主消谷逐水,宣髒利腑,攻堅行滞,除痰癖,殺三蟲,卻伏屍,療寸白,攻腳氣,解諸蠱。
墜藥性如鐵石,治濃重如奔馬,見火無功。
按:槟榔甘溫之品,宜于胃家,沉陰之性,宜于大腸。
考諸功驗,取其下墜,非取其破氣,廣閩多服之者,蓋以地暖淫蒸,居民感之,氣亦上盛,故服此以降之爾。
尖長者,快銳速效。
雷公雲:凡使存坐穩正堅實不虛者,心堅有錦紋者妙。
半白半黑,并心虛者,不入藥用。
凡修事即頭圓矮毗者為榔,身形尖紫紋者為槟,榔力小,槟力大,欲使先以刀刮去底,細切,勿經火 卷五 木部 大腹皮 味苦辛,性微溫無毒,入肺脾二經。
主冷熱氣攻心腹,疏通關格,除脹滿,祛壅滞,消浮腫,酒洗去沙,複以大豆汁洗用。
按:大腹辛宜瀉肺,溫宜健脾,然宣洩太過,氣虛者勿用,樹上多栖鸩烏,污染糞毒,最能為害,故必多洗,方堪用爾。
卷五 木部 丁香 味甘辛,性溫無毒,入肺脾胃腎四經。
主口氣腹痛,霍亂反胃,鬼疰蠱毒,及腎氣奔豚氣,壯陽暖腰膝,療冷氣,殺酒毒,消癖,除冷勞。
有大如山茱萸者,名母丁香,氣味尤佳。
按:丁香辛溫走肺部,甘溫走脾胃。
腎者,土所制而金所生也,宜鹹入之。
果犯寒,投之辄應,倘因火症,為禍勿輕。
陳藏器雲:拔去白須,姜汁調塗孔中,重生即黑。
雷公雲:凡使有雌雄,雄顆小,雌顆大,似棗核,方中多使。
雌力大,膏煎中用雄。
若用須去了,蓋乳子發人背癰也。
卷五 木部 冰片 味辛苦,性溫無毒,入肺肝二經。
主心腹邪氣積聚,喉閉乳蛾,舌腫,痔瘡,通九竅,消風氣,明耳目,殺諸蟲,解蠱毒。
又主小兒驚痫,大人痰迷。
按:冰片之辛,本入肺家,而肝則受克者也,故兼入焉。
主治諸症,俱是氣閉生熱。
而冰片則辛散之極,開氣如反掌,故多用之,然亦從治之法也。
世俗因其主用,遂疑其性寒,辄與麝香同用,以為桂附之助,獨不計人身陽易于動,陰易于虧。
丹溪之訓,讵可忽諸。
卷五 木部 豬苓 味淡,性平無毒,入膀胱經。
主利便除濕,消腫通淋,去黑皮用。
按:豬苓味淡,五髒無歸,專入膀胱利水,今之療瀉者概用之,謂其去脾家之濕也。
不知一于滲洩,逐水太過,水盡則傷腎昏目,不可不知。
雷公雲:凡采得用銅刀刮上粗皮一重,薄切,下東流水浸一宿,至明漉出細切,以升麻葉對蒸一日,去升麻葉令淨,曬幹用。
卷五 木部 蘇木 味甘鹹,性平無毒,入肝經。
主破産後惡血,瘡瘍死症,一切跌撲損傷,調月水,去瘀血,和新血,排膿止痛,消癰散腫,及主霍亂嘔逆,赤白痢下,酒蒸幹用。
按:蘇木專主血分,宜入肝經。
然破血之功多,而和血之功少,勿得多用,以傷陰分。
雷公雲:凡使去上粗皮并節子,若有中心紋橫如紫角者,号曰水中尊色,具是倍常百等。
須 卷五 木部 沉香 味辛苦,性溫無毒,入腎命門二經。
主祛惡氣,定霍亂,補五髒,益精氣,壯元陽,除冷氣,破症癖,皮膚瘙癢,骨節不仁。
忌見火,生磨用。
按:沉香屬陽而性沉,多功于下部,命腎之所由入也。
然香劑多燥,未免傷血,必下焦虛寒者宜之。
若水髒衰微,相火盛炎者誤用,則水益枯而火益烈,禍無極矣。
今多以為平和之劑,無損于人,辄用以化氣,其不禍人者幾希。
雷公雲:沉香,凡使須要不枯者,如嘴角硬,重沉于水下為上也。
半沉者次也,大凡入丸散中用,俟衆藥出,即入拌和用也。
卷五 木部 乳香 味辛苦,性溫無毒,入十二經。
主祛邪下氣,補腎益精,治霍亂,催産難,定心腹急疼,療瘾疹風癢,諸般惡瘡,風水腫毒,中風聾噤,亦入敷膏,止痛生肌。
瓦上微炒出油,燈草同研用。
按:乳香辛香發散,于十二經絡無所不入。
生南海波斯國赤松脂也,垂滴成珠。
綴木未落者,名珠香,圓小光明,效速,滴下如乳。
熔塌地面者,名塌香,大塊枯黯,效遲,用者不可不審。
卷五 木部 沒藥 味苦辛,性平無毒,入十二經。
主破症結宿血,止痛,療金瘡杖瘡痔瘡,諸惡腫毒,跌打損傷,目中翳暈,曆節諸風,骨節疼痛,制同乳香。
按:沒藥與乳香同功,大抵血滞則氣壅淤,氣壅淤則經絡滿急,故痛且腫,得沒藥以宣通氣血,宜其治矣。
卷五 木部 木瓜 味酸性寒無毒,入肺脾肝三經。
主腳氣水腫,心腹冷熱痛及奔豚,去濕氣,調營衛,助谷氣,和脾胃,止吐瀉。
忌犯鐵器,石搗用。
按木瓜之入三經,何也?經所謂以酸補肺,以酸瀉肝,脾則受制于木,而孕育夫金者也,何弗入焉?東垣雲:氣脫則能收,氣滞則能和,腰腎腳膝之要藥也。
香薷飲用之,取其專和脾胃,培植肺氣,除夏間之濕,以生至微之金耳。
雷公雲:凡使勿誤用和圓子、蔓子、土茯子,其色樣外形,真似木瓜,隻氣味别,并向裡子,各不同,若木瓜皮薄,微赤黃香,甘酸不澀,調營衛,助谷氣,向裡子頭尖一面,方是真木瓜。
若和圓子,色微黃,蒂核粗,子小圓,味澀微酸,傷人氣。
蔓子顆小似木瓜,味絕澀,不堪用。
土茯子似木瓜,味絕澀,子如大祥油麻,又苦澀不堪用,若餌之令人目澀。
目赤,多筋骨痛,凡使木瓜,勿犯鐵,用銅刀刮去硬皮并子,薄切,于日中曬,卻用黃牛乳汁拌蒸,從巳至未,其木瓜如膏煎,卻于日中薄攤,曬幹用也。
卷五 木部 竹葉 味甘淡,性平無毒,入心肺胃三經。
主新舊風邪之煩熱,喘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