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故理太陽頭痛,下行治濕,故婦人諸證,風濕俱治,功用雖匹,尤長于風耳。
卷二 草部上 細辛 味辛,溫無毒,入心肝膽脾四經。
止少陰合病之茴痛,散三陽數變之風邪,主肢節拘攣,風寒濕痹,溫中氣,散死肌,破結氣,消痰嗽,止目淚,療牙疼,治口臭,利水道,除喉痹,通血閉。
獨活、曾青、棗根為使,惡野狼毒、山茱萸、黃,畏硝石、滑石,反藜蘆,忌生菜、狸肉,華陰者良。
按:細辛辛溫,宜入心肝等經,以療在裡之風邪,其氣升陽,故上部多功。
然諸證犯寒者可用,若因火熱屬陽證者忌之,單服末不可過半錢,多則氣塞不通者死。
雷公雲:凡使一葉,揀雙葉,服之害人,須去頭上,田瓜水浸一宿,至明漉出,曬幹用。
卷二 草部上 連翹 味苦,性微寒無毒,入心肝膽胃三焦大腸六經。
瀉六經之血熱,散諸腫之瘡瘍,利小腸,殺白蟲,通月經,療五淋,破瘿瘤,解痘毒。
鼠粘子為使。
按:連翹苦寒雖瀉六經,而心經為最,諸瘡淋閉等證,俱屬心火,故能療之。
藥性曰:除六經熱,與柴胡同功,然此治血熱,柴胡治氣熱之别耳。
卷二 草部上 澤瀉 味甘鹹,性寒無毒,入膀胱腎三焦小腸四經。
主去胞垢,退陰汗,治小便淋澀仙藥,療水病濕腫靈丹。
畏海蛤,文蛤,色白者佳。
按:澤瀉下降為陰,專主滲洩,宜入膀胱諸經,其行水之功,過于豬苓。
《衍義》曰:小便既多,腎氣焉得複實。
扁鵲曰;多服病患眼。
《藥性》曰:令人面光無子,乃本草稱其補虛明目治洩精消渴,《珍囊》注其生新水止虛煩,恐無是理。
即六味丸中用之,以其滲去脾濕,退命門火為向導爾。
又《藥性賦》雲:補陰不足,蓋以補陰之功不足也。
後世不察,謂其可以補陰分之不足,大失本旨。
扁鵲雲:多服病患眼,一名水瀉,一名及瀉,一名芒芋,一名鹄瀉。
生汝南汝澤,五月八月,采根陰幹。
實味,甘無毒,主風痹消渴,益腎氣。
強陰補不足,除邪濕,久服面生光,令人無子,九月采。
雷公雲:不拘多少,細锉,酒浸一宿,漉出曝幹任用也。
葉味鹹無毒,主大風,乳汁不出,産難,強陰氣,五月采。
卷二 草部上 玄胡索 味苦辛,性溫無毒,入心肺脾胃四經。
活精血,療産後之疾,調月水,主胎前之證,一切因血作痛之證并治,酒炒行血,醋炒止血,生用破血,炒用調血。
按:玄胡索可升可降,為陰中之陽,故能行上下四經,此理血之劑也苟非血證,用之無益。
卷二 草部上 地榆 味苦甘酸,性微寒無毒,入大腸肝二經。
主下部積熱之血痢,止下焦不禁之月經,又主金瘡,除惡肉,崩中帶下。
得發良,惡麥門冬。
按:地榆沉寒屬陰,專入肝腸以理下焦,血證有熱者宜之,若虛寒下陷,血衰洩瀉者勿用。
卷二 草部上 防己 味辛苦,性平溫無毒,入十二經。
尤善腰以下至足濕熱腫盛,療中風手腳攣急,口眼斜,疥癬蟲瘡,止嗽消痰,利大小便,去留熱。
垣衣為使,惡細辛、萆,殺雄黃毒。
按:防己為陽中之陰,于經絡無所不入。
又主降,故下部多功,象之于人,則險而健者也,用之當,則可展其能。
一不當,而反階之禍。
惟十二經真有濕熱壅塞,及膀胱積熱,下疰腳氣,此誠要藥,無可代者。
然臭味拂人,妄服之令人減食。
其不可用有四:若飲食勞倦,元氣既虧,而以防己洩大便,則重亡其血,一也;發渴引飲,熱在肺經氣分,防己乃下焦血藥,二也;外傷風寒,邪傳肺部,以至小便黃赤不通,此上焦氣分禁忌血藥,三也;久病之後,津液不行,此上焦虛渴,宜補宜甘溫,若用苦寒之劑,則速其危,四也。
分木漢二種,即根苗為名,漢主水氣,木主風氣為少異耳。
雷公雲:凡使勿使水條,以其水防己黃腥,皮皺,上有了足,子不堪用,夫使防己。
要心花大黃色者佳,車前草根相對同蒸半日後,出曬,車前草去之,細锉用。
卷二 草部上 常山 味苦辛,性微寒有毒,入肝經。
最開結痰,專理瘧疾,毒令人吐。
惡生蔥、菘菜及醋。
苗名蜀漆,雞骨者良。
按:丹溪雲:常山屬金,宜伐肝邪,然其性酷,下咽令人大吐,傷脾損胃,惟精壯與痰實者宜之,老人小兒及虛弱久病勿用。
雷公雲:凡使春使莖葉,夏秋冬用根,用酒浸一宿,至明漉出,日幹,熬搗炒用,勿令老人久病服之,大忌。
卷二 草部上 草龍膽 味苦澀,性寒無毒,入肝膽腎膀胱四經。
退肝經之邪熱,除下焦之濕腫,明目定驚,治疸止痢,能殺疳蟲。
小豆、貫衆為使,惡防葵,地黃。
按:《圖經》龍膽秋令開花冬間結實,屬金與水,金能制木,水入腎家、膽與膀胱,乃肝腎同部之腑也,故均入焉。
夫目得肝血而能視,肝得腎水而後生,今益腎清肝,目之受明所自來矣。
驚疳疸痢,皆肝膽證也,何弗治耶?雷公雲:采得後陰幹,欲出時,用銅刀切去髭上頭丁,于甘草湯中浸一宿,至明漉出,曝幹用,勿空腹食之,令人溺不禁。
卷二 草部上 細辛 味辛,溫無毒,入心肝膽脾四經。
止少陰合病之茴痛,散三陽數變之風邪,主肢節拘攣,風寒濕痹,溫中氣,散死肌,破結氣,消痰嗽,止目淚,療牙疼,治口臭,利水道,除喉痹,通血閉。
獨活、曾青、棗根為使,惡野狼毒、山茱萸、黃,畏硝石、滑石,反藜蘆,忌生菜、狸肉,華陰者良。
按:細辛辛溫,宜入心肝等經,以療在裡之風邪,其氣升陽,故上部多功。
然諸證犯寒者可用,若因火熱屬陽證者忌之,單服末不可過半錢,多則氣塞不通者死。
雷公雲:凡使一葉,揀雙葉,服之害人,須去頭上,田瓜水浸一宿,至明漉出,曬幹用。
卷二 草部上 連翹 味苦,性微寒無毒,入心肝膽胃三焦大腸六經。
瀉六經之血熱,散諸腫之瘡瘍,利小腸,殺白蟲,通月經,療五淋,破瘿瘤,解痘毒。
鼠粘子為使。
按:連翹苦寒雖瀉六經,而心經為最,諸瘡淋閉等證,俱屬心火,故能療之。
藥性曰:除六經熱,與柴胡同功,然此治血熱,柴胡治氣熱之别耳。
卷二 草部上 澤瀉 味甘鹹,性寒無毒,入膀胱腎三焦小腸四經。
主去胞垢,退陰汗,治小便淋澀仙藥,療水病濕腫靈丹。
畏海蛤,文蛤,色白者佳。
按:澤瀉下降為陰,專主滲洩,宜入膀胱諸經,其行水之功,過于豬苓。
《衍義》曰:小便既多,腎氣焉得複實。
扁鵲曰;多服病患眼。
《藥性》曰:令人面光無子,乃本草稱其補虛明目治洩精消渴,《珍囊》注其生新水止虛煩,恐無是理。
即六味丸中用之,以其滲去脾濕,退命門火為向導爾。
又《藥性賦》雲:補陰不足,蓋以補陰之功不足也。
後世不察,謂其可以補陰分之不足,大失本旨。
扁鵲雲:多服病患眼,一名水瀉,一名及瀉,一名芒芋,一名鹄瀉。
生汝南汝澤,五月八月,采根陰幹。
實味,甘無毒,主風痹消渴,益腎氣。
強陰補不足,除邪濕,久服面生光,令人無子,九月采。
雷公雲:不拘多少,細锉,酒浸一宿,漉出曝幹任用也。
葉味鹹無毒,主大風,乳汁不出,産難,強陰氣,五月采。
卷二 草部上 玄胡索 味苦辛,性溫無毒,入心肺脾胃四經。
活精血,療産後之疾,調月水,主胎前之證,一切因血作痛之證并治,酒炒行血,醋炒止血,生用破血,炒用調血。
按:玄胡索可升可降,為陰中之陽,故能行上下四經,此理血之劑也苟非血證,用之無益。
卷二 草部上 地榆 味苦甘酸,性微寒無毒,入大腸肝二經。
主下部積熱之血痢,止下焦不禁之月經,又主金瘡,除惡肉,崩中帶下。
得發良,惡麥門冬。
按:地榆沉寒屬陰,專入肝腸以理下焦,血證有熱者宜之,若虛寒下陷,血衰洩瀉者勿用。
卷二 草部上 防己 味辛苦,性平溫無毒,入十二經。
尤善腰以下至足濕熱腫盛,療中風手腳攣急,口眼斜,疥癬蟲瘡,止嗽消痰,利大小便,去留熱。
垣衣為使,惡細辛、萆,殺雄黃毒。
按:防己為陽中之陰,于經絡無所不入。
又主降,故下部多功,象之于人,則險而健者也,用之當,則可展其能。
一不當,而反階之禍。
惟十二經真有濕熱壅塞,及膀胱積熱,下疰腳氣,此誠要藥,無可代者。
然臭味拂人,妄服之令人減食。
其不可用有四:若飲食勞倦,元氣既虧,而以防己洩大便,則重亡其血,一也;發渴引飲,熱在肺經氣分,防己乃下焦血藥,二也;外傷風寒,邪傳肺部,以至小便黃赤不通,此上焦氣分禁忌血藥,三也;久病之後,津液不行,此上焦虛渴,宜補宜甘溫,若用苦寒之劑,則速其危,四也。
分木漢二種,即根苗為名,漢主水氣,木主風氣為少異耳。
雷公雲:凡使勿使水條,以其水防己黃腥,皮皺,上有了足,子不堪用,夫使防己。
要心花大黃色者佳,車前草根相對同蒸半日後,出曬,車前草去之,細锉用。
卷二 草部上 常山 味苦辛,性微寒有毒,入肝經。
最開結痰,專理瘧疾,毒令人吐。
惡生蔥、菘菜及醋。
苗名蜀漆,雞骨者良。
按:丹溪雲:常山屬金,宜伐肝邪,然其性酷,下咽令人大吐,傷脾損胃,惟精壯與痰實者宜之,老人小兒及虛弱久病勿用。
雷公雲:凡使春使莖葉,夏秋冬用根,用酒浸一宿,至明漉出,日幹,熬搗炒用,勿令老人久病服之,大忌。
卷二 草部上 草龍膽 味苦澀,性寒無毒,入肝膽腎膀胱四經。
退肝經之邪熱,除下焦之濕腫,明目定驚,治疸止痢,能殺疳蟲。
小豆、貫衆為使,惡防葵,地黃。
按:《圖經》龍膽秋令開花冬間結實,屬金與水,金能制木,水入腎家、膽與膀胱,乃肝腎同部之腑也,故均入焉。
夫目得肝血而能視,肝得腎水而後生,今益腎清肝,目之受明所自來矣。
驚疳疸痢,皆肝膽證也,何弗治耶?雷公雲:采得後陰幹,欲出時,用銅刀切去髭上頭丁,于甘草湯中浸一宿,至明漉出,曝幹用,勿空腹食之,令人溺不禁。